旗亭謳詩

旗亭謳詩

王之渙王昌齡高適之間的一個故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旗亭謳詩
  • 創作年代:元朝
  • 作品出處:《唐才子傳》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辛文房
原文,注釋,原文,譯文,角色介紹,作者簡介,情節,

原文

之渙,薊門人。少有俠氣,所從游皆五陵少年,擊劍悲歌,從禽縱酒。中折節工文,十年名譽日振。恥困場屋,遂交謁名公。為詩情致雅暢,得齊、梁之風。每有作,樂工輒取以被聲律。與王昌齡、高適、暢當忘形爾汝。嘗共詣旗亭,有梨園名部繼至,昌齡等曰:“我輩善詩名,未定甲乙。可觀諸伶謳詩,以多者為優。”一伶唱昌齡二絕句,一唱適合一絕句。之渙曰:“樂人所唱皆下俚之詞。”須臾,一佳妓唱曰:“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復唱二絕,皆之渙詞。三人大笑。之渙曰:“田舍奴,吾豈妄哉!”諸伶竟不諭其故,拜月曰:“肉眼不識神仙。”三子從之酣醉終日。其狂放如此雲。有詩傳於今。

注釋

1.五陵少年:指紈絝子弟
2.從禽:指田獵
3.折節:改變平素志向。工:同“攻”,從事
4.場屋:科舉考試
5.被:加上
6.爾汝:互稱“你我”,表示不拘形跡,親密無間
7.下俚:卑下鄙俗
8.田舍奴:鄉巴佬
9.妄:隨便(說)
10.諭:知道

原文

之渙,薊門人。少有俠氣,所從游皆五陵少年,擊劍悲歌,從禽縱酒。中折節工文,十年名譽日振。恥困場屋,遂交謁名公。為詩情致雅暢,得齊、梁之風。每有作,樂工輒取以被聲律。與王昌齡、高適、暢當忘形爾汝。嘗共詣旗亭,有梨園名部繼至,昌齡等曰:“我輩善詩名,未定甲乙。可觀諸伶謳詩,以多者為優。”一伶唱昌齡二絕句,一唱適合一絕句。之渙曰:“樂人所唱皆下俚之詞。”須臾,一佳妓唱曰:“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復唱二絕,皆之渙詞。三人大笑。之渙曰:“田舍奴,吾豈妄哉!”諸伶竟不諭其故,拜月曰:“肉眼不識神仙。”三子從之酣醉終日。其狂放如此雲。有詩傳於今。

譯文

王之渙是薊門人。年少時有俠義的氣概,交往的都是紈絝子弟,擊劍悲歌,打獵縱酒。中年時改變平生志向,從事文學創作,十年後名聲一天天地響了起來。由於科舉考試不順,就拜訪各處名士。寫的詩作情致雅暢,有齊、梁之時的詩風。每次有新的作品,樂工就拿來配上樂曲。他與王昌齡高適不拘形跡,親密無間。他們有一次前往酒樓,有一批梨園的名歌妓也相繼到了酒樓,王昌齡等人說:“我們這些人擅長寫詩,但從未定出高下。今天我們可以看看這些歌妓唱詩,哪個人唱的詩最多, 他就是最優秀的詩人。”一個歌妓唱了兩首王昌齡的絕句,另一個歌妓唱了高適的一首絕句。王之渙說:“這些樂人唱的都是卑下鄙俗的詩詞”過了一會兒,一個貌美佳妓唱道:“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又唱了兩首絕句,都是王之渙所做的詞。三個人大笑。王之渙說:“鄉巴佬,我哪裡是隨便說的呢!”眾歌妓不明白事情的緣由,過來拜見王之渙說:“我們俗人肉眼不識神仙在眼前。”三個人跟這些歌妓醉酒終日。他就是如此的狂放不羈。他有詩歌流傳至今。

角色演員介紹

1.王之渙(688—742),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絳州(今山西新絳縣)人。性格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於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
王之渙早年由并州(山西太原)遷居至絳州(今山西新絳縣),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縣令李滌將三女兒許配給他。因被人誣謗,乃拂衣去官,[1]後復出擔任文安縣尉,在任內期間去世。
2.王昌齡 (698— 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王昌齡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士及第。初任秘書省校書郎,而後又擔任博學宏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2]
3.高適(約704年—約765年),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候,世稱高常侍。[1]
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台五賢祠即專為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作者簡介

辛文房,西域人,能詩,泰定元年(1324)官居省郎之職。此書成於元成宗大德甲辰(1304),共收唐五代詩人傳記278篇,傳中附及120,合計398人。 唐代許多詩人在舊史中無傳可稽,辛氏廣采資料,"游目簡編,宅以史集,或求詳累帙,因備先傳,撰以成篇,斑斑有據,以悉全時之盛,用成一家之言"(《唐才子傳·引》)其中一些史料,例如記載詩人登進士第年等,十分可貴;"傳後附以論,多掎摭詩家利病,亦足以津逮藝林"(《四庫全書總目》)。辛氏雖為眾多的唐代詩人立傳,而其主旨卻似乎在因人而品詩,重點在標其詩格,而不在考敘行跡,所以其中敘述詩人生平部分,雜采文集、筆記、小說等,而又缺乏必要的鑒辨,史實的疏誤甚多。相反,辛氏或摘取作家本人及他人詩文,或採擇前人舊評,或在前人舊評基礎上有所增飾,或自出新意,品評詩歌,則頗具啟發性。所以,"此書的主要價值與其說在提供詩人傳記史料方面,倒不如說是在唐詩的品評方面。"(陶敏、李一飛《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學》)但它畢竟是唯一的一部唐代詩人傳記,故歷來為研究者所重視。

情節

選文中有這樣一處情節:之渙曰:“樂人所唱皆下俚之詞。”
他在何種情況下說了這句話?
因為說好比賽規則是哪個人的詩歌被唱的最多,哪個人就獲勝。之前王昌齡的詩被唱了兩首,高適的詩被唱到一首,只有王之渙的詩一首也沒被唱到。他是個極為自負的人,對此情況既感到意外又有點掛不住,情急之下說了這句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