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工房

琉璃工房

琉璃工房是當今華人世界極具規模的琉璃藝術與文化品牌。一九九七年一月,琉璃工房成立十年。從一無所知開始走到這裡,伴隨琉璃工房成長的人都難抑制自己的感動和驕傲,思前想後尋找著中國琉璃的意義。執行長在萬般感慨之中,寫下了《中國琉璃,說話》 。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琉璃工房
  • 外文名稱:Colored glaze workshop
  • 總部地點:台灣淡水
  • 成立時間:一九九七年
  • 經營範圍:雕塑
  • 公司性質: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口號:對外創造利益,對內均分利益。
  • 創始人:楊惠姍、張毅
概述,琉璃工房,中國琉璃,意義,創辦人,楊惠姍,企業文化,誠意,倫理,民族工藝,民族使命,成長,美學篇,技術篇,造型篇,發展願景,瓜熟蒂落,大事記,佛像創作,琉璃界,觀音與龍,參考資料,

概述

1987年,琉璃工房成立於台灣。楊惠姍張毅創立了第一個琉璃工作室,成為當今華人世界極具規模的琉璃藝術與文化品牌。
琉璃工房選擇以“脫蠟鑄造法”(Pate-de-verre),在世界琉璃藝術蓬勃發展,卻獨缺中國琉璃的情況下,將中斷數千年的中國“琉璃”文化傳承下來。從一無所知的黑暗中摸索,提升到過去全世界不曾有過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以這個技法述說琉璃工房與民族文化、歷史間依存的情感。
如今,琉璃工房在全球已成為琉璃藝術的代名詞,楊惠姍與張毅被譽為當代琉璃藝術的開拓者與先鋒。琉璃工房於亞洲與歐、美等地設立七十家藝廊;不僅作品多次受邀至日、美、英、意、德、法等國展出,尚有超過20件作品,獲世界級重要博物館的永久典藏,而全世界至少有32位國家元首,接受過琉璃工房作品作為贈禮,亦多次選入奧斯卡及艾美獎頒獎盛典禮籃。
是早在西漢中山靖王琉璃耳杯時代就存在的脫蠟鑄造技法,所帶給我們的啟發與文化情感歸屬;是琉璃這兩個字所蘊含的、超越工藝的意涵;是作品中的中國文化思想與工藝倫理觀;是這些原因,讓我們得以開創前所未有的琉璃復興年代,讓琉璃工房的作品成為最具哲學思想的藝術,琉璃工房成為最能展現中國文化底蘊的琉璃品牌。
2001年,琉璃工房進一步推出LIULI LIVING時尚家居設計,以琉璃延展到生活,廣泛融取中國元素,以有趣的、創意的設計概念,體現生活的多向性。
2002年,藝術家楊惠姍為女性設計的LIULI PLUX觀念佩飾,將琉璃和925純銀完美結合,以女性觀念、非塵俗的價值,創造出個性鮮明的女性主張。
2005年, 琉璃工房獲得香港設計中心頒發DFAA亞洲設計大獎的“最具影響力總體設計品牌”。
2011年,琉璃工房獲選為“2011台灣百大企業品牌”;同年並贏得“台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文創精品獎”的肯定。
琉璃工房

琉璃工房

琉璃工房讓中國的美麗向全世界說話
琉璃工房成立於一九八七年台灣淡水,創始人為楊惠姍張毅
楊惠姍,台灣七十年代的家喻戶曉演員。個人十餘年的從影歷史裡,主演過一百二十四部電影,《小逃犯》、《我這樣過了一生》,連續兩年榮獲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另一部作品《玉卿嫂》,獲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張毅,台灣重要導演之一。所執導的影片《我這樣過了一生》同時榮獲台灣金馬獎和亞太影展最佳導演,《我的愛》則榮獲美國紐約綜藝雜誌年鑑,評選為台灣電影百年(1895-1995)十大電影傑作之一。
正當演藝事業如日中天,楊惠姍張毅離開電影,投身當時對台灣社會相當陌生的現代琉璃藝術,創立中國第一個琉璃藝術工作室——琉璃工房。“琉璃”二字,是中國的玻璃古稱,含蘊著高雅、美麗的特質,流燦生輝。在佛家的語意里,則意味著精神和智慧的澄明了悟。琉璃是中國的傳統產品之一,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遺產的瑰寶中的重要一項,是工藝美術園地里的一株奇葩,有著感人的魅力。以琉璃取代玻璃的用詞,更強調了琉璃工房對於歷史、文化的依屬意義。
琉璃工房琉璃工房
琉璃工房主要的理想,是希望在世界琉璃藝術蓬勃發展,獨缺中國琉璃的情況下,創造符合精細雕塑的中國美術品。它選擇以“琉璃脫蠟鑄造”pâte-de-verre)作為基本創作技術。
當時國際上,只有法國NANCY地方的一家工作室(DAUM),延續百餘年的傳統歷史,以埃及時代的技法為基礎,在十九世紀末新藝術(ART NOUVEAU)時期大放光芒,是現代唯一的琉璃脫蠟鑄造工作室。
1987年,琉璃工房成立,當初工作夥伴只有七位,因現代中國琉璃風格的創作目標選定所謂“脫蠟鑄造法”為主要發展的創作技術,不料竟然是面對了三年半的困境,飽經無數的失敗挫折,以超過五百萬美金的投資壓力,在幾乎完全絕望的摸索里,勉強地建立了一個不確定混沌局面。
在透過國際的文獻資料交流里,琉璃工房首次從日本方面,驚訝地知道,這個所謂“脫蠟精鑄法”;這個所謂的“pâte-de-verre”;這個所謂當今只有法國人能掌握的密法,早在中國漢代業已出現。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墓里的兩隻耳杯,只是出土的例子。自此,琉璃工房目光集於一點,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一種民族意識本質的覺醒。
琉璃工房始終鎖定中國風格,今天可以向世人宣告,透過中國人的手,可以作出頂尖的琉璃藝術品,和世界各國相比毫不遜色。琉璃工房已進入三十年,純熟的技術表現,已成為世界最好的脫蠟琉璃藝術工作室之一。
自成立以來,琉璃工房作品應邀至日本、美國、英國、義大利、德國、新加坡展出,國內則分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1993、1998年),上海博物館,廣州,深圳,香港等地展出,並於上海七寶鎮設立琉璃工房,已有職工八百餘人。
琉璃工房努力在大中國地域(GREAT CHINA REGION)里,樹立一個新中國琉璃藝術的文化創作形象。希望經由這個材質的學習,和這個材質創作活動,能夠喚醒某一程度的中國民族傳統里的寶貴价值,為未來中國的文化復興,提供一個極具發展性的方向。

中國琉璃

中國琉璃是一種工藝,更是一種哲學和宗教。在中國佛教中,琉璃的地位非常特殊。在“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經”內便有一段經文:“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
遠在西周之前,中國琉璃藝術就已成熟了,西周的琉璃珠子,也就是所謂「蜻蜓眼」或「蜻蜓珠」,已經在工藝上有了很高水準的創意和品質,在日本的資料中記載漢代的中國就用「琉璃脫臘鑄造」法完成了相當精美的器物。但主要成分都是氧化鋁和矽。如今,我們認為玻璃是一種材質,但是琉璃是一種精神、一種心境。
琉璃工房琉璃工房
琉璃,忽光忽影,似靜似動,可以吸納華彩又純淨透明,可以美麗驚世卻又剎時自滅,可以化身萬象,卻又亘古安靜之特質,琉璃是有生命的,而楊惠姍給了它更精髓永恆的生命。
這是很簡單的法則:太多原本沒有生命,不具意義的東西經過了情感的溫暖和關注後,都會變成活靈活現的生命體,不僅引發原創的共鳴,更有可能開展廣闊的想像空間呢!
所以,琉璃工房的熱情和執著,正是中國琉璃延續及復活的真正動力,對我們而言「中國琉璃」才又有了意義!

意義

琉璃工房的成立,至少有兩個意義:第一個意義--任何年紀想作任何事,只要努力,都可以一定的成績。因為琉璃工房當年成立的成員,沒有一個人懂琉璃,在作琉璃之前,全是電影工作人員。開創之初,一直到三年半,全在失敗和實驗裡過日子,如果不是一種打死不回頭的決心,今天台灣沒有這個行業。
第二個意義--人應該珍惜過去,不珍惜歷史,是一種錯誤,一種浪費。這件事,說來容易,作起來很難。琉璃工房切身的教訓是:我們在成立之初,選擇了主攻「脫臘鑄造法」是對的。但是,由於對知識,對歷史的無知,我們一直認為洋知識才是對的,我們由外國書籍里學習到這種叫「pate-de-verre」的方法,一直當它是舶來品,三年半,勉強湊一些作品在日本展出,才在資訊里大致知道,中國漢代琉璃粉末鑄造早就盛行,至於是不是「脫臘法」已經不重要,因為,商周時代,中國銅器「脫臘鑄造」已經精嫻熟練,漢代太可能使用「脫臘鑄造法」了。而這個技法中斷了。透過這樣的教訓,琉璃工房其實學習到的,不僅僅是一種工藝美術技法,而是一種民族歷史的重新認知,這比起技法本身的價值,大太多了。
琉璃工房,十年,當然關心日後發展的創作方向,營業方向,但是,琉璃工房更關心中國琉璃日後是不是能夠永遠傳下去,而不會再中斷2000年。
我希望琉璃工房最大的功能是--讓中國琉璃說話。

創辦人

楊惠姍

出生:台灣台北,1952年,湖南省長沙籍
現職:琉璃工房創始人暨藝術總監學歷:台中靜宜大學 (原台中靜宜女子大學)
琉璃工房琉璃工房
楊惠姍,台灣七十年代的家喻戶曉演員,晚期電影《小逃犯》和《我這樣過了一生》,連續兩年獲得台灣電影表演最高肯定——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另外一部作品《玉卿嫂》,在亞太影展獲得最佳女主角,使她成為當時台灣電影界最重要的表演藝術家。
1987年,楊惠姍在巔峰狀態,離開電影,投身中國現代琉璃藝術,創立琉璃工房,苦心研究特殊的琉璃脫蠟鑄造法。從摸索,實驗,到真正的作品,琉璃工房一直以世界第一個現代中國風格琉璃藝術創作團體深自期許,同時,楊惠姍也是中國現代琉璃藝術的少數推動者之一。
琉璃工房的成長過程中,楊惠姍以她個人獨特的藝術天分和敏銳的觀察力,創作出富含傳統中國語言與人文思想充沛的雕刻作品,讓琉璃工房在很短的時間內,晉身國際藝術舞台。
楊惠姍,已經等於“中國現代琉璃”的代名詞,而她所創辦的琉璃工房,更成為中國的第一個文化品牌。
關於張毅
出生:1951年,台北
教育:世界新聞學院、紐約實驗玻璃工作室
張毅於十九歲即成為當代備受矚目的短篇小說作家。他的作品兩度評為年度最佳著作。世界新聞學院畢業,開始了他的導演生涯,他所執導的影片《我這樣過了一生》,為他贏得金馬獎及亞太影展的最佳導演。而他執導的最後一部影片《我的愛》,則榮獲美國紐約綜藝雜誌年鑑評選為台灣電影百年(1895-1995)十大電影傑作之一。
1987年,張毅決定成為中國琉璃的先驅,創立了中國第一個琉璃藝術工作室。在這唯一的琉璃工作室里,張毅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開創了新的可能與方向。
張毅的設計不僅強調現代藝術的創作基本概念,且涵蓋強烈傳統民族情感,其中包含蘊藏於中國倫理及宇宙概念的古老圖騰,創作之中深見民族情感。

企業文化

誠意

經營的方式千萬種,歸根目的只有一個——
對外創造利益,對內均分利益。
琉璃工房由此引申;相信企業經營的基礎:只有誠意。
每一個成員應該本著最大的誠意,合作創造最好的作品,分享最好的利益,就是經營。
琉璃工房琉璃工房
人有誠意,就不自欺,不欺人。
不自欺,是每一個人盡最大本分;努力工作的根本。
不欺人,團體才有默契,彼此才能合作。
違背誠意的原則,任何團結絕不可能長久,再了不起的經營也是惘然。
琉璃工房相信只有誠意能夠久遠。

倫理

琉璃工房的成立,由情誼開始,整個結合也以情誼為基礎。
對外形式上雖然登記了股份公司的名義,
內部其實僅以一種家庭氣氛的倫理維持著。
這個倫理是琉璃工房的根本,透過這個倫理,
希望能夠發展一種超乎現實利益卻又融洽團結的共同誠意,
獨立自主又井然有序的工作環境。
現實而言,這種十分理想化的企業模式,誠然是一種人性的試煉,
正因如此,琉璃工房存在,不僅是創作的抱負,
也是一個人性的抱負。
秩序
琉璃工房為了一個久遠的共同目標,
相信維持一種自然實踐卻十分嚴謹的秩序至為重要。
秩序可以安定,安定進而能談一切理想。
這個秩序,應該在工作中,應該在精神里。
違背秩序,本質上等於違背琉璃工房,
是破壞,是對每一個成員賴以存在本體的不尊敬。
當違背行為嚴重至影響所有成員共同利益時,
其他成員得提出“秩序案”討論,
必要時糾正行動包括解除其琉璃工房成員身份。

民族工藝

琉璃工房在服膺民族文化的基礎上,打開了一個取汲不盡的創作寶庫;也由於以文化深挖為先,所有的創意作品,到呈現時幾乎都內含著一個豐富的文化故事,作品因而表現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感情,同時;也推動了每件作品附屬說明文,朝向文學化的變革可能。這種原本單純是一種廣告用途的文字,卻是用著和詩一樣精練的文字,和作品一同出現,結果;風靡了所有的觀賞者。這個說明文的創作過程,已經被提升到作為作品的另一半成分的準創作,琉璃作品表達影象的部分,說明文則從意象上把作品的靈魂帶到更廣闊的境地。如果,這個創作的動力持續,或許;始作俑者張毅,很可能在文學創作生涯的後期,催生了一種新的「說明文學」出現。
琉璃工房琉璃工房
琉璃工房的說明文,看似屬散韻的綜合體,然無定律,從開始出現,僅因張毅一貫對待實物的嚴謹態度,和大部分的說明文都是他親為手撰,顯出風格統一,也似乎有了一個「格」的存在。這個無形的「格」或「體例」,如果用詩作「賦、比、興」來說,那就是張毅慣用氣勢磅礴的直敘開義,用揭示比喻的方式將中國固有思想和作品主題結合,但力透紙背的,還是文句中時而湧起的感情,把「興」的原則發揮淋漓。這種抒情又結合理性的手法,是非常主觀的,但琉璃工房的說明文卻成功導入了寫作者的主觀言志而不受排斥,這和張毅能夠緊緊抓住中國人內心嚮往的文字功力有關,從而影響了國際先進的業者和市場追隨者們的觀感,也令許多學人慨然心動。
在所有文化藝術的創作形式中,詩向被放在最崇高的位階,因為和雕塑、繪畫等相較,詩受到載體的限制最小,最能充分表現創作者完整的意識。但琉璃工房的說明文,受到商業客觀因素的限制是很大的,究竟它的基本功和廣告文案的目的是相同的,因而行文和比、興,要遵守時俗時尚,不能出現負面或駭僻的字詞,文字的涵蓋能力,要能圓通所強調的主流價值,又不能脫離作品構型和它的定位,更重要的,最後還要被消費者所接受。琉璃工房在這二方面都頗為成功,這源於張毅在客觀上受過嚴格的廣告規範訓練,在主觀感情上又有深厚的中國文學底子。如果將來確有「說明文學」這一科的成立,精準的廣告訓練和文學修養兼備就應該是它的文學要素。而說明文學的另一個要素或許就是時代要素。
所有的創作都有它的時代背景,而每一個時代的影響是會傳到下一個時代的,文學不是突變的,傳統是歷史的秩序,而每一個時代的新作品則是調整了原來的秩序。這樣源遠流長和綿延的關係,是琉璃工房認知的。從琉璃工房說明文字風格上顯現簡麗而雅的古風到李白式的抒情言志痕跡,轉變為電影影像般白話的現代式,可以刊出琉璃工房在一脈傳承上受到豐富的滋潤,因而足應理想實踐的需要。

民族使命

楊惠姍張毅在心底許願,曾經中斷的中國琉璃歷史,在琉璃工房之後,尊嚴地重新升起。
琉璃工房至此,奠定其創作民族風格琉璃為永遠的指標,並開始積極學習、了解中國的文化,透過琉璃工房創造新的現代語言,將中國文化推入國際世界的舞台上,叄千年來的中國琉璃歷史,琉璃工房惶恐地接下了傳承的使命。

成長

1990年開始,楊惠姍以她所帶領的琉璃工房研究開發的琉璃脫臘鑄造作品,開始在國際展覽。她的中國風格作品,成熟的思維,極具潛力的雕塑才能,以及令人不可思議的脫臘琉璃完成度,在國際美術界引起很大的注意。日本產經新聞盛讚楊惠姍是一「華麗轉身」。 1992年,楊惠姍的作品在義大利威尼斯〈982〉國際透明藝術大展,引起來自全世界琉璃藝術的討論。其中「金佛手」佛教思想和創作,在精準的技法詮釋下,獨特的新風格,讓頂尖的國際大師刮目相看。
1993年,楊惠姍暨琉璃工房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舉辦專家座談六次。故宮博物院收藏了楊惠姍「藥師琉璃光如來」等七件作品,並首次頒收藏贈書予楊惠姍
1995年,世界最重要的琉璃藝術大師捷克李賓斯基與布勒赫特瓦夫婦(Libensky&Brychtova),義大利的李維·毖古索(Livio Seguso),日本的滕田喬平(Kyohei fujita),美國的戴爾·奇胡利(Dale Chihuly),應琉璃工房之邀,和楊惠姍一起在台北參加中國時報和琉璃工房主辦的台灣第一次國際現代琉璃藝術大展。此次展出,楊惠姍以塵世的感觸傷懷為主題,透過琉璃色彩、透明的特質創作--「千佛」。布勒赫特瓦女士,在看到楊惠姍作品的時候說: 我和李賓斯基在琉璃藝術界四十年,我們其實嘗試經歷過所有創作心路,但是,在琉璃本質上的思考心得--諸如內在空間,內在光線的特質,都是近十年的事。你的作品,創作歷史不過七、八年,可是,我已經看到你來到核心了。
1996年,楊惠姍個人創作的新出發「人間八千億萬佛」,於日本工藝美術界的殿堂東京日本橋三越百貨藝廊隆重展出。日本最著名的琉璃藝術大師滕田喬平先生親臨開幕式致賀。此次展出的代表作品寬八十五公分,高五十五公分,重八十公斤,是一件滿布佛像的小山丘一樣的大型作品,在日本敦煌美術界與琉璃藝術界引起熱烈的迴響。1997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再度典藏楊惠姍作品--「天地之間」,這件作品高一百公分,寬八十公分,超大型宏偉山壁的中央,是一個皎潔純淨的初生嬰兒,在沉睡中安詳而寧靜。楊惠姍的雕塑氣魄,深沉思考,再次廣受各界注目與肯定。
1998年,楊惠姍突破脫臘鑄造的技術限制,完成了十餘件直徑約一公尺、重達數百斤的超大琉璃作品,琉璃的創作提升至嚴肅的雕塑範疇。無論是「松竹月影」、「生生不息」至「大圓融歡喜」,強烈的傳統中國語言融合了現代思想,加以琉璃脫臘鑄造技術的高度掌握,為國際的琉璃藝術界提供新的視野,也吸引了國際最知名博物館的注意--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國立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北京博物院的連續邀請展出與收藏,中國琉璃,終於走入數千年歷史未完成的階段。
1999年,楊惠姍先後在廣州美術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展覽, 人間八千億萬佛 與 大圓鏡智 兩件作品獲得永久典藏。9月,楊惠姍在台北遠企購物中心舉辦 921楊惠姍收藏作品賑災義賣會 ,共募得680萬元,款項全數捐出為地震賑災之用。年底,在台北SOGO美術小館, 唯夢唯真--楊惠姍千禧創意觀音展 , 展出多件澆鑄觀音作品呈現虛與實的統體概念,為楊惠姍個人創作新里程。同時楊惠姍參加上海國際藝術節,首屆名人名作藝術展。天下文化出版《今生相隨--楊惠姍、張毅與琉璃工房》一書,由余秋雨先生作序,琉璃工房提倡的企業文化與精神為更多的人所認同。2000年,楊惠姍以敦煌第三窟元代壁畫的《千手千眼觀世音》為創作靈感,雕塑一座高約一百九十公分,寬一百五十公分的立體的 千手千眼觀世音 ,並與另外四十件佛像作品在甘肅省敦煌研究院陳列中心舉辦 千年敦煌今再起--楊惠姍現代中國琉璃藝術展,被讚譽為 敦煌四百九十三窟 ,永久地留在了敦煌。 同年底,台北新光三越百貨 今生大願--楊惠姍千手千眼觀音展 上,一尊高達三百四七公分的千手千眼觀音令世人嘆為觀止。這一年琉璃工房在美國洛杉磯與美國華商博覽會共同舉辦 國家琉璃雕塑設計大賽 ,為世界雕塑史創造幾千年來的新格局。 十四年來,楊惠姍,等於「中國現代琉璃」的代名詞,而她所創辦的琉璃工房,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好的脫臘鑄造工作室之一,更成為是中國的第一個文化品牌。
琉璃工房琉璃工房

美學篇

漆器、陶藝、木工等,中國民間工藝創作者以一個微薄的「人」的身分, 謙虛的在材質和技巧組成的工藝世界,窮一生歲月,發展出一個相對的和 諧天地,把人的價值延伸至無限,而自身也成為宇宙律動最和諧的一部份, 當人們面對他們,已經彷面對一棵海岸巍然的古松,一個巨大無比的石岩 ,明明白白,而不需要任何言語。琉璃工房看看他們,想著他們,一步一步 走向他們。琉璃工房主張倫理,因為倫理存在於所有工藝作品裡,它是人的態度、人的 期許、人的宇宙觀。倫理也存在於所有工藝技術里,它是人對自然的學習, 是人對自我的訓練,是人的生活修持。倫理也存在於工藝的群體裡,一個人, 生亦有涯,一件作品的表現,基本上交融會合了所有人類的心智經驗。工藝家 不可能自絕於歷史,自棄於民眾社會,而在謙虛的學習里,人和人有比較好的 關係。
琉璃工房琉璃工房
琉璃工房主張工藝,是基於動手做的工藝定義,是基於材質和技巧 互動影響的工藝本質,是基於對人的過去的歸屬認同。
如果在這個時代,需要一個新的當代主義,琉璃工房願揭諸琉璃工藝主義。勤勉 、勞動、謙虛,在一個技藝里,放下對「勞力」的優越身段,同意在傳統里曾經 發展過無數卓越的經驗,然後以一個新的工藝觀念,累積自己的生命精華,進而 引導啟領下一代,期許在叄代一百年後,琉璃工房能夠為中國琉璃工藝開創出一個亘古的局面。

技術篇

所有工藝美術的基礎,第一是材質,然後是技術,唯有掌握材質與技術,才能真正無礙創作。多年失敗的經驗基礎,加上對歷史的方向認知確定,琉璃工房從草創的土法煉鋼技法,朝向科學化的技術精進。拜訪學界、實務界,參考國際琉璃藝術家的創作,赴國外琉璃藝術學校進修研習,研究開發更精良有效的琉璃工房脫臘鑄造技術,一直是琉璃工房研發部門的主要目標,至今十叄年的發展,琉璃工房已經是全世界最好的琉璃脫臘鑄造工作室之一。
一九九七年,法國琉璃藝術中心 CIRVA 負責人吉松女士,帶著該中心資深藝術指導委託法國在台協會的協助,特地要求拜訪琉璃工房楊惠姍張毅。這對早期以為脫臘鑄造是法國人的技
術的琉璃工房,具有重大意義。結束台灣的訪問,吉松女士特別邀請楊惠姍赴法教授琉璃脫臘鑄造技術, 殷切期盼楊惠姍的技術經驗,為CIRVA發展,發揮關鍵性的效果。 1998年,琉璃工房身為琉璃脫臘鑄造技術成熟的工作室,再度向困難挑戰。楊惠姍回到「零」的原點,企圖完成十餘件作品直徑超過一公尺,重達數百公斤的超大型琉璃創作。以一個私人工作室之力,嘗試將「琉璃」材質帶向嚴肅大型藝術創作的領域。這些琉璃作品的格局,在中國琉璃工藝史上,從未出現,即使在世界琉璃的歷史中,亦極為罕見。
琉璃工房琉璃工房
在這個愈趨功利的社會中,琉璃工房似乎在無形中,緩緩的傳遞某種訊息,無垠地追求,不斷地超越,只為理想的實踐,「為中國的歷史留下一點東西」。

造型篇

琉璃工房堅持每件作品設計必需努力反映一個「仁」念,一個故事,一個祝願。在這樣一個美學理念引導下,發展其富有傳統中國倫理概念的造型圖案風格。
今日,這樣的思考蕩然不存,一般美術設計考量,如果只從純粹的美感出發,缺乏心的標準。人慾的橫流,生態的破壞,跟人心目中里沒有「天」,有一定的關係。楊惠姍嘗試建立一個以倫理出發的美學系統,努力地在美感需求下,架構一 個安詳的社會。
中國的祭器造型中,普遍運用圓與方的概念。上圓下方是中國人「天」與「地」的象徵,原始的宇宙概念。當人捧祭器雙手誠敬奉天時,祈望在人和宇宙的和諧關係中,生生不息。

發展願景

琉璃工房的發展願景,是在當代國際社會,建立一個華人文化品牌。
一九八七年創業,由七個來自電影的工作班底,對於今天所謂的「中國脫臘鑄
造法」,也就是一般國際慣稱的「Pate-de-Verre」,「Cire-Perdue」,在一無所知的「零經驗」的情況下,以創業董事長楊惠姍個人畢生積蓄,近七千五百萬元新台幣的龐大投資,從黑暗中摸索建立了今天整個華人世界「中國琉璃」嶄新的新世紀。琉璃工房由原來的七個創業夥伴,發展成今天--包含淡水工作室、上海工作室等兩個工作室;以及香港、新加坡公司四個公司,總計四十五個直營藝廊的規模,是亞洲最大的以脫臘鑄造法為產業的水晶玻璃製造團體。
琉璃工房琉璃工房
然而,對於琉璃工房企業思考核心,始終相信,不重視思想,不注入情感,技法和材質的價值,永遠只能停留在技法和材質的層面。因此,琉璃工房有意地把「水晶玻璃」的一般性名稱,正式定義為「琉璃」的名稱,沿用了中國漢代以來對玻璃的稱呼,除了強調對思想和情感的自我定義和期許,更強調了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琉璃工房相信,「玻璃是一種材質,而琉璃是一種思想,一種感情。」

瓜熟蒂落

約四年,失敗無數之下,琉璃工房完成了幾十件的「作品」,於台灣經濟部主管的贊助下, 第一次在日本舉辦了展覽(1991年),開始有機會接觸一些國際的看法,他們得到了一個關 鍵性的重點。琉璃工房第一次知道,在國際東方古琉璃學者由水常雄 (Tsuneo Yoshimizu)的看法裡,琉璃工房所謂法國人才 會的脫臘鑄造技術,中國極可能在漢代已經能夠成熟運用,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琉璃耳杯是重要的範例。這個耗盡琉璃工房所有資源,承荷每日惶惶不知明日何在的脫臘鑄造技術,早在兩千多年前在中國廣泛套用......至今卻未有人提及。

大事記

1987年 6月 ·創辦中國現代水晶公司
1988年 6月 ·琉璃工房鶯歌工作室
1989年 2月 ·琉璃工房淡水工作室成立
·張毅楊惠姍赴紐約實驗玻璃工作室
(NEW YORK EXPERIMENTAL GLASS WORKSHOP)
研習水晶脫臘鑄造(PATE-DE-VERRE)
1990年 1月 ·台北誠品畫廊琉璃工房首展7月 ·新竹中興百貨公司展覽
琉璃工房琉璃工房
1991年 1月 ·台北太平洋崇光百貨公司展覽
4月 ·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年度評選,琉璃工房三件作品獲頒年度最優獎
·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建藝廊展覽
8月 ·台北故宮博物院現代館展覽
1992年 5月 ·日本東京銀座三越百貨美術藝廊展覽
6月 ·日本大阪SOGO本店美術藝廊展覽
9月 ·日本高松三越百貨美術藝廊展覽
11月 ·日本橫濱松阪屋百貨美術藝廊展覽
12月 ·楊惠姍作品“大藥師琉璃光如來”入選日本“株式會社求龍堂”發行,
由水常雄主編,《世界玻璃美術全集》“現代卷”
(The Survey of Glass in the World)
1993年 2月 ·日本新瀉三越百貨美術藝廊展覽
6月 ·日本神戶大丸百貨美術藝廊展覽
9月 ·日本福崗大丸百貨美術藝廊展覽
10月 ·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展覽
11月 ·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楊惠姍"金佛手藥師琉璃光如來"等七件作品
1994年 ·美國紐約LEO KAPLON藝廊展覽
5月 ·義大利威尼斯第一屆國際現代玻璃藝術〈982〉展覽
·美國底特律Habatat Gallery 展覽
·德國漢堡 Galleriel 展覽
7月 ·楊惠姍出席1994年"日本現代玻璃展"於日本石川縣能登島玻璃美術館,
任示範教席,示範玻璃脫臘技法
9月 ·新加坡高島屋百貨美術藝廊展覽
·日本靜岡松阪屋百貨美術藝廊展覽
10月 ·日本橫濱松阪屋百貨美術藝廊展覽
·瑞士蘇黎士 Sanske Gallery 展覽
·美國德州休士頓Judy Yoven Gallery 展覽11月 ·日本岡山天滿屋百貨美術藝廊展覽
琉璃工房琉璃工房
1995年 1月 ·舉辦台灣第一屆國際現代玻璃藝術大展,計有三十多位
世界玻璃藝術名家,超過兩百件作品參加展覽
4月 ·南非約翰尼斯堡"第一屆國際現代藝術雙年展"展覽
·捷克 Jablonec Nad Nisou 之水晶暨珠寶博物館舉辦
"楊惠姍水晶作品展"
7月 ·中國上海美術館展覽,該館並收藏楊惠姍作品"三十六佛手"
10月 ·楊惠姍作品"藥師琉璃光如來"奉納日本奈良藥師寺
12月 ·台北太平洋崇光百貨美術藝廊展覽楊惠姍"觀音與龍"作品展
1996年 2月 ·香港徐氏藝術館"楊惠姍情牽中國琉璃"展覽,該館破例
收藏首件現代琉璃作品"金佛手藥師琉璃光如來"
3月 · 香港中國會CHINA CLUB展覽
11月 ·高雄新光三越百貨美術藝廊展覽"中國琉璃的過去、現在、未來"
·法國馬賽國際玻璃暨造型藝術中心(CIRVA)來台赴琉璃工房訪問一周
12月 ·日本東京日本橋三越百貨美術藝廊展覽楊惠姍"人間八千億萬佛"作品展
·台南新光三越百貨美術藝廊展覽
1997年 2月 ·新竹第二屆竹塹玻璃藝術節主題館展覽
7月 ·楊惠姍作品"天地之間"於北京"1997中國當代雕塑藝術大展"
展覽該件作品再獲北京故宮博物院典藏
11月 ·美國國家婦女藝術館收藏楊惠姍作品"大願"
1998年 4月 ·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國立博物院二十世紀現代設計館
為期六個月的展覽,並收藏楊惠姍"並蒂圓滿"與"大放光明"兩件作品
5月 ·上海博物館展覽
8月 ·北京博物院二次邀請展覽,再收藏兩件作品"生生不息"與"大放光明"
12月 ·台北新光三越百貨南西店美術藝廊"楊惠姍中國琉璃藝術
國際巡迴展"
1999年 7月 · 中國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辦楊惠姍作品展,並永久收藏作品
大圓鏡智”。中國廣東美術館舉辦楊惠姍琉璃展,該館並收藏
楊惠姍作品“人間八千億萬佛”。
9月 ·台北遠企購物中心舉辦"921楊惠姍收藏作品賑災義賣會",共募得
680萬元,款項全數捐出為台灣集集地震賑災之用
11月 ·台北SOGO美術小館展出"唯夢唯真--楊惠姍千禧創意觀音展",展出的
澆鑄觀音作品,呈現虛與實的統體概念,為楊惠姍個人創作新里程
2000年 2月 ·高雄新光三越文化廣場展出“琉璃工房新世紀環境及文化意象聯展
——水從天上來”。
7月 ·中國甘肅省敦煌研究院陳列中心展出“千年敦煌今再起——楊惠姍
現代中國琉璃藝術展”,楊惠姍是第一位將作品送到敦煌的現代
藝術家,陳列中心並典藏楊惠姍作品“亘古之敦煌”及大型雕塑
12月 ·台北新光三越文化館展出“今生大願”展覽,展出達三百四十七公分的
千手千眼觀音,楊惠姍認為將敦煌佛教藝術的熱情延續下來,傳承的
意義大於個人的創作。
2001年 1月 ·TMSK透明思考品牌成立。
2月 ·美國加州橙郡寶爾博物館(Bowers Museum)舉辦 “玻璃藝術三部曲”
展覽,楊惠姍的作品“無相無無相”系列與美國玻璃大師戴爾·奇胡利
的作品一同展出。寶爾博物館並永久收藏楊惠姍的作品“大願”。
3月 ·第73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以古代“觚”為創作啟發的“將進酒——
古風六品”選入嘉賓禮籃,首開中國工藝品進入奧斯卡頒獎典禮
之先河。
7月 ·由琉璃工房主辦,“2001國際現代琉璃藝術大展”分別於北京、
上海兩地舉行。
12月 ·TMSK透明思考餐廳,於上海新天地開幕。
2002年 5月 ·琉璃藝術家楊惠姍張毅受聘為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玻璃藝術學系
顧問教授,並成立琉璃藝術研究室。
9月 ·“鋼鐵的意志,溫柔的心”,觀念佩飾品牌成立。
12月 ·上海透明思考文化傳播主辦“TMSK劉天華獎中國民樂室內樂
創作比賽”,並舉辦新年音樂會
2003年 ·a-hha品牌成立,開始推動多媒體動畫的產業與創作。
8月 ·“今生大願——楊惠姍琉璃佛像藝術展”在新加坡高島屋百貨展出。
9月 ·由琉璃工房出資損贈興建的江西省吉安縣志業希望國小正式揭牌開學。
2004年 2月 ·在台灣“宜蘭縣綠色博覽會”的邀請下,琉璃工房以“一粒穀子
背後的美學”為主題,在“玻璃館”展出了近60件作品。
4月 ·琉璃工房“花舞琉璃”系列巡展,於上海、北京、台灣、香港、
新加坡等地展出。
7月 ·以“無常——在生命里的虛幻與永恆”為主題的楊惠姍現代琉璃藝術展,於法國Capazza藝廊展覽中心舉行。
琉璃工房琉璃工房
2005年 1月 ·琉璃工房捐贈賑災款項30萬元人民幣予南亞海嘯災區居民。
4月 ·楊惠姍作品“花好月圓”系列,受邀美國“Particle Theories”
展覽,她是唯一一位受邀參展的華人琉璃藝術家。
12月 ·琉璃工房以總體設計概念,榮獲由香港設計中心舉辦的
“2005年DFAA亞洲設計大獎”之“最具影響力設計”獎項。
2006年 1月 ·由張毅執導,楊惠姍監製的a-hha首部動畫影片《黑屁股》,正式面市。
3月 ·上海透明思考文化傳播推出首張新民樂CD《樂可樂、非常樂》。
4月 ·LIULI CHINA上海琉璃工房琉璃藝術博物館成立。
5月 ·由上海透明思考文化傳播主辦的第二屆“TMSK劉天華中國民樂室內樂
創作比賽”暨音樂會,盛大舉行。
8月 ·位處於上海時尚地標恒隆廣場的TMSK牡丹66餐廳開幕。
9月 ·琉璃工房跨越第二十年,“影響二十”巡迴展分別於7月、9月在
台灣台北、台中、高雄及新加坡進行展出。
2007年 1月 ·LIULI CHINA琉璃中國博物館舉辦琉璃藝術大師Steven Weinberg
“JOURNEY夢幻之船”展覽。此次展覽是琉璃中國博物館第一個藝術家
個展,也是Steven Weinberg世界巡迴的首站。
3月 ·楊惠姍受邀於美國紐約頂級藝廊Leo Kaplan Modern ,與兩位超
過三十年琉璃創作資歷的大師級藝術家William Carlson、Steven
Weinberg一同展出“INTERSECTION—交叉點”展覽。
·世界最權威的玻璃專業博物館“美國康寧玻璃博物館”,於楊惠姍
在紐約Leo Kaplan Modern 展覽期間,收藏楊惠姍的創作“澄明
之悟”,肯定了楊惠姍已是現代玻璃藝術創作的重要作家之一。

佛像創作

琉璃界

——中國人的時間概念
十多年的佛教創作,
從寫實的造像,晉升到心靈哲學的境界,
楊惠姍利用琉璃作品中的虛實表現,
不斷地超越了時空的概念,
讓人們覺察自己已存在,天地人合一的大圓融中。
佛教概念在大多數的藝術創作中,較難脫離具象傳統的表現方式,楊惠姍以其十餘年的佛像雕塑與琉璃創作基礎,發展了屬於中國獨特而強烈民族風格,卻別具創新的現代中國人生思維。
一九八七年琉璃工房成立,楊惠姍選擇以佛教素材作為她的第一件創作,也成就了日後十二年從未間斷的琉璃工房最主要創作路線之一。選擇佛教題材,是因為草創時期的艱辛挫折、無助不安與熱情希望,可以自然地轉移到佛像雕塑上,在寫實的佛像雕塑工作中,透過佛的面相、手勢、眼神與姿態,直接傾注情感;而得知藥師琉璃光本願經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澈,淨無瑕穢。」的內容之後,更堅定楊惠姍以佛教作為琉璃創作主題的信念。紮實的佛像雕塑漸有成果,獲得日本、香港、新加坡、台灣等各界東方社會的讚譽肯定。 「金佛手藥師琉璃光如來」獲北京故宮博物院香港徐氏藝術館永久典藏,「藥師琉璃光如來」奉納日本國寶寺院奈良藥師寺
一九九六年,楊惠姍的仲夏,在中國敦煌度過,千年佛師雕塑刻鑿的無量情感,在時空仿佛靜止的環境中,向楊惠姍持續呼喚,「敦煌——人間八千億萬佛」系列於焉產生。楊惠姍毅然放開佛的個別具像, 將千年疊累的每個佛像,化為單一相同的形象,八千億萬數不清的佛,匯聚為一股力量,一個情感召喚。敦煌系列創作,是楊惠姍走向另一個境界的開端,她強化對琉璃的本質、特性嘗試,以琉璃獨具的透光性造成的浮動感,若虛若實、若隱若現的特質運用,將「琉璃界」從情感帶往心靈的層面。這樣的表現,受到西方世界的廣大迴響,在現代主義風潮極盛的國度,仍能了解楊惠姍簡單、準確的藝術語言,而深受感動,並邀請楊惠姍於一九九八年在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國立博物院,進行為期六個月的展出。
一九九八年,琉璃工房渡過十個年頭,邁向另一重要階段,琉璃技術的成熟使楊惠姍充滿信心,她擴大創作的格局, 每件直徑超過一公尺的大型琉璃雕塑作品,因為與周遭環境的關係改變,讓「琉璃界」正式進入嚴肅的雕塑課題。在簡化佛像寫實造像的「敦煌」系列作品之後,楊惠姍再次大刀闊斧的去除繁複,極簡的線條之下,一方一圓就是無限,另外,延續「敦煌」的方向,她更加強琉璃材質虛實表現的運用,使作品超越現有的時間空間,
形成了天地人合一的大圓融境界。

觀音與龍

觀音——佛像中最溫婉的造像,
至善質美,大慈大悲,
是人對愛之力量的心中祈求之相,亦是人心中最凝練的無邊力量。
龍——神獸中最威風的造型,
幻然虛渺,至大至剛,
是人對自然最富麗的奇想,亦是中國人心裡至高無上源源不絕之力量象徵,
兩種造像,是人間的祈願升華轉化而出的形相創作,亦是造像人心念的展現。楊惠姍的設計和造型,賦予龍這個傳統想像生物,完滿生命力的精緻詮釋。
對楊惠姍而言,觀音的造型是一種心境,一種修持,她深信,
造像本身是造像人的功德,應是終其一生的修持,而對觀音法門所涵蓋的深沉
意義,只有自己不斷精進,否則,造像只能空留皮相。
她亦希冀的是在萬象里尋找自性——甚至是一種悲憫的面貌。
這樣的尋覓,她自己其實已經完全滿足而不假外求。然而這樣辛勤的努力——琉璃工房的造像風格,基本上充滿了大量的體力上的鍛鍊和心靈上的顛簸,而在楊惠姍親自雕塑的前提下,每一件作品的成型,就留下了一定的欣賞樂趣,尤其在每一尊觀音不同的型像里,呈現了造像者的學習痕跡,應該是近代佛像造型工作者較少有的佛像展現。
對楊惠姍這樣的造像者,心裏面還留著古代佛像佛師們的古典價值。用一個人的形象要說盡某一些造像人心裡對悲憫的情感體認,已經是巨大的嚴肅挑戰,以楊惠姍的心境,並不急著脫離寫實的風格,她寧可深沉地,謙沖地腳踏實地,而不願輕易羚羊掛角,天馬行空地抽象一番。
觀音不離心,菩提影現中,透過琉璃之特質,試圖傳達觀音佛性之中人性,也試圖傳達楊惠姍學佛,塑佛一路行來的心境,憑著學習,她已建立起中國琉璃美術界的新世界,憑著學習,在佛像創作上,自己走出深受肯定的風格。
關於佛,起初並沒有把它當作是一個宗教。只是喜歡佛像中那種“拈花微笑”的安詳與自得。那種喜悅正是楊惠姍在困頓中所最缺乏的,因此自然而然成為她在創作上類似移情作用的表現。因為創作佛像,楊惠姍必須讓自己去多了解佛經,多知道佛的每一個手印中所隱含的意思,幾乎讀遍了可以找到的佛書,走遍各處的名山大寺,看看各地不同的觀音,菩薩的法相,以掌握佛的精神,尤其是親臨佛教藝術聖地——敦煌,踏遍了當地每一個洞窟。從北梁時期到晚清一千四百年,中國一度最輝煌的佛像,以及龍門石窟,全世界可以找得到的中國佛像,包括日本的佛像,他們都去看。
憶及過往,她一開始雕塑佛像,只能先還求外形的相似,包括比例精準,結構完整,以及細節上的表現。靠著不停地感受、用心揣摩,大量練習,一塊塊泥土化身成為一尊尊佛像,一再鑽研其中,楊惠姍身心產生極大轉變,內心深處對自己期許更深:對佛的面貌,佛的神韻,佛的精神內涵,有了主觀詮釋,而她十二年來對佛的造像與學習,日夜沈浸,心手未離,佛像竟也栩栩微笑。
如果說,《第二大願》(楊惠姍第一件佛像作品)使她沈睡了多年的藝術細胞甦醒了,創作之源泉細細涌動,生命之舟也終停泊在身心安頓的港灣。而一九九六年的敦煌之旅,更使她有臨界點的突破,進步,創作觀念暨深化,也擴大了。
從單尊的、中規中矩的佛像,進入時空呼應的思考,包括佛與佛,人與佛的關係,重重疊疊,無窮無盡的延伸,感動。表現在《人間八千億萬佛》、《億萬年敦煌》、《天地之間》等大型作品之中。“敦煌對我是一次震撼教育,從月牙泉鳴沙山,到禮拜在窟窟相連,浩瀚無際。在跨越千年的諸佛菩薩面前,那種心悸感動,既如同遠方遊子近鄉情卻,又惟恐自己腳步重了,會驚醒千佛……”而其作品亦不再局限外形,更強調情感的傳達,給人一種很放下,很自在的感染。嘗試以塵世的感觸傷懷為創作主題,透過琉璃的色彩,透明特質詮釋,使楊惠姍的佛像作品進入人文思考的層次。
敦煌歸來,楊惠姍仿佛在塵勞渾沌中撿回一顆明珠,新的創作構想源源涌動。
一九九八年再度挑戰極限,推出十幾件超大型作品,如《無言之美》、《大業成就》、《大放光明》,而《大放光明》分別先後由英國倫敦“維多利亞.亞伯特博物館”及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琉璃工房堅信,琉璃材質終究要從工藝走向哲學思考的嚴肅討論,脫蠟鑄造作品尺寸愈大,其困難度以倍數增加。
中國琉璃是一種工藝,更是一種哲學和宗教,正如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經中所述,琉璃是一種人格,一種精神,一種境界的象徵。
金手指天,諸佛列位,宏願莊嚴,楊惠姍的琉璃世界已成為一種奇瑰的精神儀式,很讓國際同行震撼,這種純淨明澈的震撼,出現在熙熙攘攘的現代生活中,其力量早已遠遠超出案頭擺設之外。
回顧往昔,琉璃工房在製作技術方面已然奠基,也是踏過荊棘摸索而終於掌握鑄造技藝的第一個十年。
跨入第二個十年,工房面臨的則是更深的省思需要,從工藝往藝術方向的過程,工房未來的思考重點是什麼?在人文思考上,造型內涵上正搭建新的里程碑。
未來,楊惠姍將嘗試以一個佛教的向善修持哲學思考為根本,憑藉琉璃本質來證明透澈性格,不只表現在佛像創作上,更貫穿其他所有作品。她希望創作思維是以善念唯修的結構,語言是淺顯明白的,風格卻能是鮮活的東方。
經過多年自覺的學習,楊惠姍對自己藝術生命已有定見,不但創作理念體系水落石出,也愈見國際級大師的氣勢。她情願一生一世,相守琉璃。在琉璃世界中專注修持,享受挫折,直至化作泥土,來肥沃歷史和現實的荒原。
“宇宙自運行、自調節,
正如孤月自圓缺。
生命自運行、自調節,
正如孤燈自明滅。
必也宇宙和生命合奏,
激發無限的蓬勃契機,
創造嫣然情趣的生命意義,
如此循環不已,超越不斷,
是謂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是一九九八年“楊惠姍中國琉璃藝術國際巡迴展”的主要作品之一。
象徵為琉璃工房延續下個、下下個十年……

參考資料

室內設計師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作者:本書編委組
香港 - - 在路上中國輕工業出版社作者:陳嘉穎
上海閒女 滬文匯出版社作者:淳子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