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樂器)

羌笛(樂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羌笛是我國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有2000多年歷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壩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羌笛兩管數孔(以前五孔,現在多為六孔,)用當地高山上生長的油竹製成,竹節長、管身較細,生長在海拔3500-4000米的地方。雙管並排用線纏繞連結在一起。終身全長13 ~19 厘米,管口直徑2 厘米左右,笛管上端裝有4 厘米長的竹製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並在上端約3 厘米處,用刀切開一薄片作為簧片。

羌笛主要用於獨奏,有十餘首古老的曲牌,樂曲內容相當廣泛,主要是傳達羌族人的思念嚮往之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羌笛
  • 介紹:是中國少數民族的一種樂器
  • 流行地:四川北部阿壩藏羌自治州
  • 用途:獨奏
  • 別稱:羌管
  • 出處:《元史·禮樂志五》
簡介,歷史,技藝,歷史,現代,傳承,演唱歌曲,基本信息,歌曲歌詞,

簡介

羌笛也被稱為羌管,豎著吹奏,兩管發出同樣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並帶有悲涼之感,"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其表現力的最佳寫照,故最適於獨奏,也可為歌舞伴奏。
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也有一句是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元史·禮樂志五》:“羌笛,制如笛而長,三孔。”

歷史

羌笛與笛有很大的區別,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東漢馬融《長笛賦》"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吟水中不見已,截竹吹之聲相似……故本四孔加以一"由此可以知道:羌笛在漢代就已經流傳於甘肅、四川等地了,並且可以推之當時的羌笛是雙管四孔羌笛。羌笛在唐時,是邊塞上常見的一種樂器,經常出現在唐代邊塞詩中,值得一提的是,羌笛並沒有出現在唐代的"十部樂"中,可見,羌笛在唐時只是邊塞中所見的樂器,並未正式進入唐代宮廷或軍隊,只是少數民族或是軍隊中的兵士所用的一種自娛自樂的樂器。
唐、宋、元、明各代文人的詩歌中常見到關於羌笛的記載。如今在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及黑水縣一帶的羌族地區,我們仍舊可以看到這種具有唐宋遺風的樂器,它們是用兩支同樣長短的油竹製作,管體被削成方柱形,綁紮在一起,每隻管的上端,置有一個帶竹簧片的吹管,豎吹,規格有17厘米及19厘米兩種,音色高亢而略有悲涼感,是人們在喜慶豐收,過年過節勞動之餘常用的主要樂器。亦是小伙子向姑娘表達愛情的一種方式。
赤布蘇、沙壩地區的羌笛是秦漢戰亂年間由南遷的羌族人從西部地區帶來的。據史料記載,西漢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1世紀時由音樂家京房加一高音按孔,成為五孔。東漢馬融在《長笛賦》中曾有"近世雙笛從羌起"的記述。發展到近代,羌笛已成六孔。由此推斷,羌笛的存在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技藝

音樂是羌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羌族民間音樂原始古樸,格調清新,猶如遠古先民的吶喊之聲。這個古老熱情的民族依靠祖祖輩輩的口傳心授,用堅韌和執著繼承和發展了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歷史最為悠久的華章。
羌笛至今已有兩千餘年歷史。赤布蘇、沙壩地區的羌笛是秦漢戰亂年間,由南遷的羌族人民從西部地區攜帶而來的。據史載,西漢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一世紀由京房加一高音按孔,為五孔。東漢馬融在《長笛賦》就曾有“近世雙笛從羌起”的記述,唐代 亦有“羌笛何須怨楊柳”的名句。發展到近代羌笛已成六孔。由此推之,羌笛的存在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由於羌族沒有文字,其歷史文化除了世代口傳心授外,羌笛也成為交流、傳承民族文化的一種重要渠道。2006年5月“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羌笛在羌語中稱為 “其篥”、“士布里”或是“幫”,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豎吹樂器。它由兩根長約15—20厘米,直徑1厘米左右,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並在一起,用絲線纏繞,管頭插著竹簧。管身竹製或骨制,由發音簧哨和方筒形管體組成。兩管長短、 孔距和音高相同。管上設五個或六個按孔。演奏時,雙手持笛,將簧哨含入口內,用特殊的“鼓腮換氣法”吹奏,指法與笛相同。
製作羌笛一般選用桿直、筒圓、節長,且頭尾粗細較均勻、竹肉厚薄有度、質地堅韌、纖維細密、不易開裂的箭竹,並根據筒管的長短、厚薄及筒管大小測定音準,孔距必須精確相等,否則音準不一。
吹奏羌笛主要採用鼓腮換氣法,一口氣可吹奏幾分鐘,甚至整個一首曲調,技巧性要求很高。另外,羌笛的吹奏中還有喉頭顫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加之雙管制作的律差,雙簧共振的音響,其音質和旋律獨具特色。
羌笛音色明亮,清脆婉轉,主要用於獨奏,羌笛的聲音常給人以虛幻迷離、動人心魄的感覺,羌族人民常用它來抒發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情感。它有十餘首古老曲牌,表達的內容廣泛,主要傳遞著人們的思念、嚮往之情。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詞》、《思鄉曲》、《薩郎曲》等。
由於羌族沒有文字,歷史文化除了靠羌族釋比口傳心授外,羌笛也是交流、傳承的一種重要渠道。因而它對羌族歷史、文化的研究有著重要作用。羌笛的音律、音色、吹奏技巧獨具特色,它是我國民族樂器學中極具價值的研究對象。發展至今,羌笛已成為羌族地區國內外遊客最喜愛的一種民間樂器,並在很多國家享有盛譽。

歷史

羌笛,傳說是秦漢之際遊牧在西北高原的羌人所發明,故名明羌笛。
唐代,王之煥在《涼州詞》中曾留下這樣的名句: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從此詩中我們可以得知,羌笛早在唐代已廣為流行了。
最初的羌笛是用鳥腿骨或羊腿骨製成,有兩種用途,既是吹奏的樂器,又是策馬的馬鞭,故又名“馬鞭”或“吹鞭”。在西漢以前,羌笛只有四個音孔,到公元前1世紀,經過京房(公元前77年棗37年)在後面加了一個最高音的音孔,才有了五個音孔。關於羌笛的演變過程,後漢馬融在《長笛賦》中有這樣的記述:
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
龍鳴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
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之當鞭便易持。
易京君明只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
君明所加孔出後,是謂商聲五音畢。
當今流行在四川岷江上游羌族地區的羌笛,是一種六音階的雙管豎笛。管身用岷江上游高山特產的油竹削成,狀如方筷,長約15~20厘米,有小指般粗細,笛之兩管並列,以細線綑紮,竹簧插入兩管之一端,豎吹。一般都是獨奏,羌族人用特殊的“鼓腮換氣法”不斷地吹奏,音色柔和纖細,悠揚而婉轉,是抒情達意的自娛性樂器。

現代

現代羌笛,用當地產的油竹(竹節長、管身細)製作,選兩支筒徑、長度一致的竹管,削去竹外皮成方柱形(有的將兩管相鄰外皮削平),在首、中、尾三處用細線綑紮。管身無節,全長13—19厘米,上開五或六個按孔(孔距相同)。管上端裝竹製簧哨(正面削平、刻簧,簧舌朝上)
演奏時,口含雙簧,用食、中、無名指按孔。音域c1—c2。音色清脆明亮,略有悲涼之感。 羌笛的聲音常給人以虛幻迷離、動人心魄的感覺,羌族人民常用它來抒發自己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種種情感。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詞》、《思想曲》、《莎郎曲》等。

傳承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地震維護小組召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座談,討論地震災區後的重建,加緊對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計畫重建以後,建立一個傳承羌笛的授課班,將會邀請到羌笛資深的大師授課,將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繼續傳承下去。

演唱歌曲

基本信息

羌笛
詞曲:雲朵
演唱:雲朵
所屬專輯:《同名專輯》
發行時間:2011-01-18
所屬公司:環球唱片

歌曲歌詞

悠悠羌笛聲 從天邊傳來
是那么動聽 是那樣自在
白白的雲朵 也從遠處飄來
喚醒了女孩 曾經的笑臉
這不是徘徊 也不是等待
是那優美的旋律 在月光下瀰漫
美麗的羊角花開 你是那樣鮮艷
帶著嬰兒般笑臉 從天邊傳來
這不是徘徊 也不是等待
是那優美的旋律 在月光下瀰漫
美麗的羊角花開 你是那樣鮮艷
帶著嬰兒般笑臉 從天邊傳來
這不是徘徊 也不是等待
是那優美的旋律 在月光下瀰漫
美麗的羊角花開 你是那樣鮮艷
帶著嬰兒般笑臉 從天邊傳來
帶著嬰兒般笑臉 從天邊傳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