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本格派

新本格派

現在日本流行的新本格推理(new mystery),是繼社會派“第二波本格”之後的“第三波本格”。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犯罪動機、社會背景那樣的社會派主題不再受到重視;驚悚、幻想等戰前變格派常用的元素被積極地採用。

八十年代末,在島田庄司的指引和支持下,京都大學的推理社團高舉“復興本格”的大旗,湧現出一大批推理小說創作者,成為了新式推理小說的發源地。這些創作者創作的小說被評論家稱為“新本格派”。“新本格派”。[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本格派
  • 外文名:新本格ミステリ
  • 時間:1987年至今
“社會派”的沒落,“本格回歸”的風潮,產生與確立,新本格派導師,新本格派掌門人,新本格推理宣言,新本格七大守則,新本格的謎團設計,新本格“新”在哪裡,新本格派最大的特點,綾辻行人,法月綸太郎,我孫子武丸,麻耶雄嵩,歌野晶午,北村薰,折原一,蘆邊拓,二階堂黎人,山口雅也,有栖川有棲,貫井德郎,今邑彩,京極夏彥,森博嗣,西澤保彥,當今的新本格,

“社會派”的沒落

日本推理文壇在“清張魔咒”的籠罩之下度過了30年。坦白地說,即便松本清張是一位足夠偉大的導師,幾百位作家在同一個基調之下寫上30年,讀者也肯定會產生審美疲勞。森村誠一夏樹靜子等作家為社會派推理締造了最後一個巔峰,到了20世紀80年代,這種類型的作品已經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沒落。
除了所謂的“審美疲勞”,有一個客觀因素使得這種沒落成為必然一一那就是主力讀者群的更新換代。到了20世紀80年代,新一代日本公民成為了社會主力一一他們大多出生在20世紀60、70年代,沒有經歷過艱辛的戰後重建,更沒有經歷殘酷的戰爭。把這一代人稱為“垮掉的一代”有失偏頗,但他們的確沒有什麼危機意識,喜歡追求享樂和感官刺激。
對於社會派的寫實主義風格,這一代人大多不怎么“感冒”;對於那些深沉厚重的譴責和批判,他們更是對其敬而遠之。這一代人普諞認為,社會的確不讓人滿意,但隨口罵上幾句就好了,何必要花大把時間讀一部300頁以上的“譴責小說”呢!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社會派推理明顯已經失去了生存的土壤。[4]

“本格回歸”的風潮

日本推理界忽然掀起了一股“本格回歸”的風潮,有兩件事是頗具代表性的。第一件是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出版社開始大量出版本格時期大師的作品集。僅僅幾年時間,江戶川亂步全集、橫溝正史全集、高木彬光全集、木木高太郎全集、夢野久作全集等紛紛上市,總共有將近300個品種。這種出版效率即便在“黃金時代”的歐美也是不可想像的。由此可見,這個時期的讀者對於瀰漫著浪漫主義色彩、可以滿足感官刺激的本格推理是如何地渴求。第二件是在1975年2月,日籍華人、日本推理文學研究評論家傅博創立了《幻影城》雜誌,大力介紹和推廣日本推理文化。雜誌得到日本各界支持,很快就成為日本最有影響力的推理刊物之一。《幻影城》雜誌定期舉辦徵文比賽,很多本格作家由此出道,成為了新時期本格推理的旗手。其中成就較高、具有代表性的是創作了“亞愛一郎系列”的泡坂妻夫和創作了《一朵桔梗花》,後來得到直木獎的連城三紀彥。從這兩個現象不難看出,本格小說的“大反攻”已經具備了客觀基礎,一個復興的時代似乎就在眼前。但是,新時期的本格推理應該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呢?複製新青年時期和寶石時期的作品肯定是不行的,那樣做只能讓本格推理倒退。讀者希望看到屬於20世紀末,甚至是21世紀的本格推理,這種推理該是什麼樣呢?就在大家迷惘的時候,一位天才橫空出世,成為了本格推理的救世主。[4]

產生與確立

新本格派導師

島田庄司,推理小說之神,新本格派導師,當代最偉大的推理小說家之一,1948年10月12日出生於廣島縣,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商業設計系。
1979年,島田庄司創作了驚世駭俗的《占星術殺人魔法》,並把稿件投給了江戶川亂步獎評審會,參與1980年“江戶川亂步獎”的角逐。這部稿件給所有評審出了難題一一誰也沒有讀過這種風格的推理小說,誰都無法評價這部小說的優劣。德高望重的評審土屋隆夫直言:“我真的沒有能力評價這部作品,儘管我覺得它會改變整個推理小說的格局。”
島田作品的最大特色,便是他那些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的詭計類型,不是什麼密室殺人那樣的普通,而是列車在行駛中消失掉、已經死去的人在奔跑、被切成兩半的屍體融合而復活等等。不論是完全本格的“御手洗潔”系列,或是帶點社會派味道的“吉敷竹史”系列,異想天開的主題是必定不會缺少的。之後,島田庄司在1982年又出版了“御手洗潔系列”第二作《斜屋犯罪》。這部作品的謎團更加華麗恢弘,進一步樹立了島田庄司的創作理念和特點。這兩部作品出版後,日本推理界引發了一場空前的爭論。很多作家和評論家大肆攻擊島田庄司,認為其作品嚴重脫離實際,“幼稚可笑且異想天開”,是對松本清張以及眾多社會派前輩的不尊重,是在企圖把日本推理文學引向毀滅的不歸路。甚至有人直言:“像這樣的作家,應該馬上把他清洗出推理界。”島田庄司後來承認,那個時間他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另一方面,島田庄司卻獲得了讀者最大程度的支持。人們喜歡這種“富麗堂皇”的謎團,喜歡那位顛覆了一切的御手洗潔,喜歡《占星術殺人魔法》《斜屋犯罪》這種“屬於21世紀的推理小說。”更重要的是,很多有志於推理創作的年輕人,看到島田庄司作品後,終於明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這些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終成大器,進而開創了新本格推理。
島田庄司不遺餘力地推薦有潛質的新人,從1987年的綾辻行人到1999年的霧舍巧,當中有不少人已經成為了極受歡迎的新本格作家。可以說,島田庄司在日本新本格的舞台上,不但是一位非常矚目的主角,也同時擔任了更為重要的導演角色。

新本格派掌門人

京都大學的推理社團是全日本建立最早的社團之一,底蘊非常深厚。島田庄司很看好這個社團的前景,經常來到京都大學和學生們展開交流。
綾辻行人本名內田直行,是京都大學推理小說研究會成員,1960年12月23日出生於京都。他自幼喜愛推理小說,國小四年級的時候讀了莫里斯·勒布朗的“亞森·羅賓系列”和江戶川亂步的作品後,立志要成為推理小說作家。因此,他義無反顧地考入了京都大學,並且馬上加入了推理社團。京都大學的推理社團擁有一本名叫《蒼鴉城》的刊物,專門刊登社團成員的習作和一些理論文章。綾辻行人有很多作品發表在這本雜誌上,後來全部正式出版。受到鼓舞的綾辻行人創作了一部名叫《追悼之島》的長篇小說,角逐江戶川亂步獎,但最終沒有獲獎。島田庄司非常喜歡這部小說,對綾辻行人也越發器重,兩人由此建立了亦師亦友的關係。綾辻行人接受了島田庄司的建議,修改了稿件,並將其更名為《十角館事件》(《十角館の殺人》)。書中的偵探名為“島田潔”,即“島田庄司”和“御手洗潔”的結合體,以此來嚮導師致敬。
1987年,《十角館事件》正式出版,新本格推理確立。這一年也因此被定義為“新本格元年”。相比於主張“還原本格”、主張謎團夢幻化、解答理論科學化的島田庄司,新本格推理的掌門綾辻行人更加“激進”。他認為與其對推理小說進行愛倫·坡式的“修正”,不如創建一種全方位超越愛倫·坡的新派本格推理。這也是島田庄司和綾辻行人存在分歧的地方。因此,島田庄司一直被視為新本格推理的導師,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本格作家。中國有很多讀者認為“島田庄司”即“新本格”,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

新本格推理宣言

在《十角館事件》里,綾辻行人借筆下人物之口明確說過:“……在日本風行一時的‘社會派’寫實主義之流實在粗俗不堪。住在單身公寓的女白領被殺後,歷經千辛萬苦的刑警終於將情人上司緝拿歸案——我很討厭這類情節。貪污瀆職啊,政界內幕啊,扭曲的現代社會所產生的悲劇啊,我也受不了。適合推理小說的題材,即使被批評落伍,還要數名偵探、大宅院、古怪的住戶、鮮血淋漓的悲劇、不可能犯罪、石破天驚的詭計……雖然荒誕無稽,但是沒關係,最重要的是在那個世界中找到遊戲的樂趣。當然,是知性遊戲的樂趣喔!”[3] 這句話可以被看做是新本格推理的宣言。[4]

新本格七大守則

隨著新本格推理的確立和發展,在1994年,綾辻行人確立了所謂的“新本格七大守則”。在古典主義偵探小說鼎盛期,美國人范·達因曾經制定了“二十條”(即“偵探小說二十條準則”。英國的羅納德·A.諾克斯則提出了“諾克斯十誡”,即“推理小說十誡”。)。作為新本格推理的掌門人,綾辻行人認為有必要確立類似的規則,進一步規範新本格推理的創作。[4] 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很多媒體和讀者認為“七大守則”是由島田庄司提出的,其實不然。島田庄司明確表示這些規則是由以綾辻行人為代表的新本格派作家提出的,和自己沒有關係。[4] 島田庄司還指出,一直以來,自己都是以愛倫·坡式的推理為創作標準,一貫非常“鄙視”所謂的“規則”。島田庄司認為范·達因曲解了愛倫·坡的初衷,非常愚蠢地提出了很多約束推理小說發展的條條框框,這是錯誤的一一隻要遵循謎團和科學理論結合的原則,沒有什麼元素是不能使用的。同樣,島田庄司認為“新本格七大守則”阻礙了推理小說的發展,不應該提倡。作為新本格的導師,在這個問題上,島田庄司和綾辻行人一直存在分歧。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的關係和各自的創作。[4] 所謂“新本格七大守則”是:
1.把故事的舞台建築在好像孤島那樣的封閉空間上。事件發生之後,已經出場的人物不可以離去,也不容許警方或其他外人進入。當然,先進的科學搜查也不能夠進行。
2.把事件發生的場所設定在附有可以被鎖上的房門的人工建築物內,或在這所建築物的四周。
3.把在事件發生場所居住或作客的人,在小說的起始全部介紹出來。
4.安排某些事件的發生,最好是殺人慘劇,而且還是發生在密室之內。
5.把扮演偵探角色的人,從最開始便安排出現在慘劇發生的場所內。
6.安排慘劇一件接一件地發生,可是兇手仍然不被查出,在這階段,也可以包含一些偵探的錯誤推理。
7.最後安排偵探把兇手指出來,而對於讀者來說,那個兇手必定是意料之外的人物。不難看出,“七大守則”本身有很大戲謔的成分,不必死板教條地一一執行。[4]

新本格的謎團設計

有人曾經這樣評價本格和新本格的區別:“本格推理是先造一間密室,然後把人殺死在裡面;新本格則是先把人殺死,然後在屍體的四周造一間密室。”[4]
由於新本格的創作領域不僅不排斥、甚至積極容納任何非現實性的內容,因此呈現在新本格推理小說內的謎團,可以再分為兩個類型:現實性的謎團和幻想性的謎團。現實性的謎團,是指在故事中出現的“在常識範圍以內的不明事項”,例如無法確定的兇手身份、未明白的殺人動機、偽造的不在現場證明等,所有的這些謎,全部還是以日常現實為基礎的。相反的,幻想性的謎團,是指在故事中出現的“具有幻想性、神秘性、超常識的事件”,例如,有遺留足跡的殺人、突然無故消失的房屋、死而復生的被害者等,所有的這些謎,全部也是與一般常識相違背,普通的人完全不可能信以為真。
當然,即使那些謎團看起來好像是那么難以置信,但憑藉名偵探無比的智慧,它們背後的真相總可以被揭露出來,而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情“一般”也能夠從常識或科學得到合理的解釋。既然說是“一般”,便即是代表“不是全部”了,因為事實上,的確有少數新本格作家喜歡把“常識範圍以外”的題材帶到本格推理小說中,好像懷孕二十個月的女性、炎夏中降大雪、死人變成殭屍指證兇手等。儘管比較保守的讀者可能不接受這種模式,認為是違反了推理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但不能否認的是,加入適量的幻想成份可以為本格推理帶來新的突破。至於那樣是否完全破壞了推理小說的基本原則,便屬見仁見智了。
謎團與詭計的構成元素:(下面列舉的是在“以殺人事件為主題”的本格推理小說中,謎團與詭計的主要構成元素,其中大部分是參照清涼院流水在小說《Joker 舊約偵探神話》中寫出來的列表(“構成推理小說的三十項要素”[7] ))。
暴風雪山莊(孤島),遠距離殺人,無足跡殺人,密室殺人,模仿殺人,無頭屍體,屍體裝飾,屍體交換,屍體消失,交換殺人,便乘殺人,物理性詭計(機械、鏡),敘述性詭計,生理性詭計(色盲、慣用手),動物詭計,人物詭計(性別、多重身份),雙胞胎,偵探兇手互換,暗號,日記,遺書,作中作,字謎,不在場證明(alibi),失去的環(missing link),誤導(misdirection),死前留言(dying message)等等。[1]

新本格“新”在哪裡

島田庄司回答“與本格相比,新本格到底‘新’在哪裡?”:這是個非常難的問題,恐怕日本也只有我一個人能回答了(笑)。我們又不得不回到推理的歷史。坡可以被稱作“本格”。儘管如此,坡的本格與范·達因的本格卻明顯是不同的類別。坡的推理里,有指紋、血液的採集,也一定有頭髮、狗毛、昆蟲殘骸的碎片、鞋子帶來的石塊和泥土等物遺落在現場,收集這些東西作為材料分析,以此查明犯人。1841年的《莫格街兇殺案》里已經有這些了。坡在作品中引入了最新的科學理論,給現場的奇異現象以合理的解釋。柯南·道爾也繼承了這一點,他筆下的福爾摩斯是個科學家,在現場採集指紋、血液等進行科學檢驗。這與現代的現場調查做法是相同的。後來,出現了阿加莎·克里斯蒂這位天才作家,接著是范·達因本格推理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形態。舞台是列車、輪船等設定的場所,場所中存在既定的人,而偵探是從外部進入的。在讀者完全掌握材料的基礎上展開推理,然後先讀者一步指出令人意外的犯人。這是一種框架既定的遊戲,是遊戲形式的殺人推理小說。封閉空間、公平的材料提供、在初始階段向讀者介紹現場人物、偵探從外部而來、只使用讀者了解的材料——范·達因的這種做法就是“新本格”的做法。但是這種做法也沒有傳入日本,就像坡的本格沒有傳入日本、亂步使用江戶的色情趣味一樣。這是因為美國上流社會的存在方式等內容是日本人寫不出來的。那是1920~1930年的事情,就這樣一直到了《占星術殺人魔法》的1981年,近10年之後,綾辻行人終於在日本小說里實現了這種做法。不拘泥於細緻的人物描寫,而是像寫遊戲或電腦遊戲中人偶的行動一樣,以這種方式寫范·達因提議的本格推理,與其說“新本格”,更確切地說應該是“新范·達因主義”。[8]

新本格派最大的特點

綾辻行人回答“你覺得新本格派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我覺得大概是這樣的——拋開“是否實際上會發生”的狹隘現實性,在完全虛構的故事中,以虛構的作品內部的現實為前提,追求“謎團”,“邏輯”以及“富有意外性的解謎”趣味的推理小說。

綾辻行人

綾辻行人,日本推理文學標誌性人物之一,新本格派掌門和旗手。本名內田直行,1960年12月23日生於日本綾辻行人京都,畢業於名校京都大學教育學系,並取得京都大學博士學位。在校期間加入了推理小說研究社團,社團的其他成員還包括法月綸太郎、我孫子武丸、小野不由美等,而創作了《十二國記》的小野不由美後來成為了綾辻行人的妻子。[3] 1987年以《十角館事件》開始步入文壇,掀起一股“本格派推理”的旋風,成為眾所矚目的新銳作家。他的“館系列”推理小說不僅深受讀者喜愛,也奠定了他在文壇的地位。1992年他以《鐘錶館事件》獲得第45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1998年他親自寫劇本,併兼任導演,完成遊戲軟體《YAKATA》。1999年他又得到第30屆麻將名人賽的冠軍,成為史上第一個拿到“麻將名人”的推理作家。[9] 《暗黑館事件》被譽為“日本推理新五大奇書”之一。[3] 著有“館”系列,“Another”系列,“殺人鬼”系列,“耳語”系列,“殺人方程式”系列,“深泥丘奇談”系列等。[9] 代表作:《十角館事件》《鐘錶館事件》《Another》(《替身》)等。

法月綸太郎

法月綸太郎,本名山田純也,在1988年出版了處女作《密閉教室》,這是一部不可能犯罪題材的“建築推理”,講述了一夜間發生在一間完全封閉的高中教室里的奇異事件。1989年,法月綸太郎創作了第二部作品《雪密室》,這是他的第一部系列作品,同名偵探法月綸太郎正式登場一一這種設定明顯受到了埃勒里·奎因的影響,法月也明確表示,自己的偶像就是埃勒里·奎因兄弟。[4] 本格推理作家俱樂部第四任(現任)會長[10] 。法月綸太郎作品風格非常多樣化,其中有校園殺人事件的《密閉教室》,有傳統詭計的《雪密室》,甚至還有感情與推理並重的《為了賴子》。作品大多是以同名法月綸太郎作為主角偵探,而除了在《密閉教室》里以中學生身份出現之外,其它的作品裡以小說作家身份登場。而且從《為了賴子》一書開始,法月的寫作風格更由純粹解謎轉變成極富感性元素的推理小說。2002年他以《都市傳說拼圖》獲第55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2005年《去問人頭吧》獲第5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著有“法月綸太郎”系列等。代表作:《去問人頭吧》《二的悲劇》《都市傳說拼圖》等。

我孫子武丸

我孫子武丸,本名鈴木哲,1962年10月7日出生,27歲出道。1989年,他以處女作《8的殺戮》一鳴驚人,這本書描與了在一棟呈“8”字形的公館內發生的連續殺人事件。在這部書里登場的“速水三兄妹”成為了我孫子武丸的系列偵探,每個故事都呈現出近乎鬧劇的風格。可以明顯地看出,我孫子武丸試圖將漫畫式的元素融入到小說中。[4] 除了這個系列,我孫子武丸還創作了“人偶系列”和《殺戮之病》《彌勒之掌》《偵探映畫》等非系列作品。總體來說,他的非系列水準要高於系列作品。其中,《殺戮之病》用非常極端的方式展現了人性之惡,被稱為“推理小說版的《感官世界》”。[4] 著有“速水兄妹”系列等。代表作:《8的殺戮》《殺戮之病》《彌勒之掌》等。

麻耶雄嵩

麻耶雄嵩,本名堀井良彥,是京都大學推理社團的“另類”,以“不合群”聞名。他1969年5月29日出生,22歲出道。麻耶雄嵩作品數量不多,但每一部都能引發巨大的爭議:從處女作《有翼之暗》,到被列為“推理奇書”的《夏與冬的奏鳴曲》;從能給人帶來前所未有崩壞感的《》,到新近出版的熱銷書《獨眼少女》。[4] 他的作品深沉厚重,結局往往具有不可思議的“崩壞性”。這種對傳統推理理念的挑戰,使得麻耶雄嵩一方面遭受保守讀者猛烈批評,另一方面卻被新一代讀者奉若神明。[11] (被擁躉稱為“麻神”。)麻耶雄嵩一直被譽為“日本最有天賦的推理作家”,因為他的作品無法用簡單的“好看”或“不好看”衡量。很多國外出版社想出版他的作品,但最終達到目的的卻屈指可數一一原因很簡單:麻耶雄嵩是一位非常內向的作家,他不願意為了稿費出面和出版社打交道。[4] 《獨眼少女》獲2011年第11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和第64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夏與冬的奏鳴曲》被譽為“日本推理新五大奇書”之一。他筆下的惡德“銘偵探”麥卡托鮎個性鮮明,特立獨行,系列偵探有麥卡托鮎、木更津悠也。代表作:《鴉》《夏與冬的奏鳴曲》《獨眼少女》等。

歌野晶午

歌野晶午,男,1961年出生於千葉並長大於褔岡,本名歌野博史,東京農工大學環境保護學科畢業,後在出版社擔任編輯。1988年因工作原因結識了島田庄司(一天,他在雜誌上讀了他所崇拜的推理小說作家島田庄司的隨筆,受到很大震動,於是也沒事先聯繫就登門拜訪,從此在島田的指導下走上了寫作推理小說的道路。[12] ),並受到島田庄司的大力推薦發表了以信濃讓二為主角的《長家的殺人》,其後於翌年(1989)再發表了同一系列的《白家的殺人》和《動家的殺人》等純本格作品(以不可能犯罪為賣點),和綾辻行人、法月綸太郎以及我孫子武丸屬於首批出道的新本格推理作家。著有“信濃讓二”系列等。[13] 2004年,《想你,在櫻樹長滿綠葉的季節》獲第57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和第4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2010年,他的作品《密室殺人遊戲2.0》與三津田信三的《水魑·沉沒之物》共同獲得第10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14] 代表作:《長家的殺人》《想你,在櫻樹長滿綠葉的季節》《密室殺人遊戲2.0》等。

北村薰

北村薰,1949年出生於埼玉縣,本名宮本和男,本格推理作家俱樂部第二任會長[10] 。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畢業,同時也是早稻田推研會的成員,畢業後本任職高中國語(日語)教師,於任教期間的1989年,以沒有殺人事件的本格推理短篇集《空中飛馬》入選成為“鮎川哲也與十三個謎”的第六部作品,1991年再以同系列的《夜蟬》獲得了第44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短篇獎。翌年(1992)再發表了這個系列的首部長篇作品《秋花》,1993年後辭退教師職務而成為專業作家。被譽為“日常推理大師”,是“日常之謎”的代表作家之一,文筆細膩優美,常被誤認為是女性。之後較著名的作品還包括帶點幻想味道的“時與人的三部作” ——1995年的《快轉》(《Skip》)、 1997年的《迴轉》(《Turn》)及2001年的《重生》(《Reset》)。2009年,北村薰以《鷺與雪》獲得日本文學最高榮譽直木獎[15] 著有:“別姬小姐系列”等。代表作:《盤上之敵》《迴轉》《鷺與雪》等。

折原一

折原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在1988年以短篇連作《五口棺材》出道(受約翰·狄克森·卡爾三口棺材》啟發而創作,後增補兩篇為《七口棺材》)。折原一以善用“敘述性詭計”著稱,被譽為“敘述性詭計之王”。他的作品結尾常常有多重逆轉,不看到最後一頁絕對無法了解全局,讀者們因此送他“魔力折原”的稱號。[16] 從1988年的首部長篇《倒錯的死角》(“鮎川哲也與十三個謎”的第一部作品)開始,前後共寫了超過十五部使用敘述性詭計的推理小說,其中《沉默的教室》的獲獎(1995年第48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更進一步肯定了敘述性詭計的被認同。至於系列小說方面,以黑星警部為主角的傳統解謎推理,也表現出折原一非敘詭推理作品輕鬆幽默的一面。著有“倒錯”系列,“〇者”系列等。代表作:《倒錯的輪舞》《倒錯的死角》《冤罪者》等。

蘆邊拓

蘆邊拓,本名小掉逸介。1958年5月21日生於大阪。同志社大學法學部畢業後,任職讀賣新聞大阪本社校閱部,後轉任文化部記者。中學生時就喜歡閱讀科幻小說,中學畢業那年春天,偶然看到美國電視連續劇「神探可倫坡」之後,對推理小說覺醒,開始閱讀歐美推理小說。蘆邊拓回憶這次經驗說:「不是感性的感動,而是知性受感動」。高中二年級時,推理小說專門志《幻影城》月刊創刊(1975年2月),他立即成為讀者,之後「幻影城讀者俱樂部」成立時,他也參與京都分部「13人之會」,該會是京都大學生與研究所生所組織的團體,成員十三名,蘆邊拓最年輕。他向這群學長學習了不少推理小說的知識。過度熱衷推理小說的結果,他自己也開始習作,曾以「小旗俊幸」和「蘆部莊六」的筆名,三次應徵「幻影城新人賞」,雖然三次都沒得獎,但其不屈不撓的創作熱情終於在一九八六年,以本名小掉逸介應徵之〈異類五種〉,獲得第二屆幻想文學新人賞佳作獎。繼之於1990年,以蘆邊拓之名所發表的《殺人喜劇之十三人》,獲得第一屆鮎川哲也獎,因而登龍推理文壇。要談論新本格派推理小說躍登龍門的途徑,兩大關鍵之一就是鮎川哲也賞。另一關鍵就是《講談社小說叢書》,綾辻行人就是從本叢書出道的。[17]

二階堂黎人

二階堂黎人,原名大西克己,一九五九年出生於東京,中央大學理工系畢業。一九九〇年以《吸血之家》入圍第一屆鮎川哲也獎佳作,一九九二年發表首部作品《地獄奇術師》,正式踏上推理小說創作之路,一九九五年成為專職作家,成為新本格推理的中流砥柱。主要作品是二階堂蘭子系列。在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八年,完成推理史上篇幅最長的作品《恐怖的人狼城》,並在一九九八年榮獲“喜國雅彥偵探小說獎”。[18] 在1992年以《地獄奇術師》獲得島田庄司推薦而正式出道,作品風格非常接近橫溝正史,不可思議的殺人事件,再加上神秘的宗教色彩,便構成了一系列高中女生二階堂蘭子為主角偵探的故事。其中《恐怖的人狼城》,全書總數四篇,是世界最長的本格推理小說,更是難得一見的新本格巨著,被譽為“日本推理新五大奇書”之一。筆下最著名的偵探是二階堂蘭子。代表作:《地獄奇術師》《魔術王事件》《恐怖的人狼城》等。

山口雅也

山口雅也,畢業於早稻田大學,在1987年以《第十三位名偵探》正式出道,他的作品也用上了一個超越現實的環境。在1989年發表的首部長篇作品《活屍之死》(“鮎川哲也與十三個謎”的第十一部作品)中,死而復生並不是絕不可能發生的事。而且故事中不論偵探,兇手或死者,全也是從最初便已經知到這個現象。所以在那個世界內,掩飾行兇時間是無用處的,因為死者會直接指出真相,甚至,連殺人的原來意義也已變得模糊了。可是,作品仍然是本格,謎團仍然存在,只不過是和一般的推理小說常識倒轉過來,可以說得上是現代新本格的極致了。日本狂想派推理小說第一人。山口雅也的作品往往顛覆傳統,銳意出新,高深莫測卻又足以自圓其說,將讀者帶進推理小說史上聞所未聞的怪異之境,給文壇帶來各種衝擊,深受評論家之矚目、推崇。[19]奇偶》被譽為“日本推理新五大奇書”之一。《日本殺人事件》獲第48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短篇獎。著有“朋克刑警”系列,“垂里冴子”系列等。代表作:《活屍之死》《奇偶》《日本殺人事件》等。

有栖川有棲

有栖川有棲,本名上原正英,一九五九年生於大阪,新本格派旗幟人物,日本本格推理作家俱樂部首任會長[10] ,創作有火村英生系列、江神二郎系列和諸多非系列作品。有栖川有棲始終堅持本格推理創作,重視縝密的邏輯推演,被譽為“日本的埃勒里·奎因”。[20] 畢業於同志社大學,在一九八九年以《月光遊戲》正式出道,於1989年入選成為了“鮎川哲也與十三個謎”的第四部作品。有栖川有棲作品風格較為平實,首三部作品《月光遊戲》《孤島之謎》與《雙頭惡魔》全是以學生偵探江神二郎為主角偵探的“孤島”殺人事件,其後也創作了臨床犯罪學家火村英生助教授的偵探系列(如《第四十六號密室》與《死於有海的奈良》)和國名系列(如《俄羅斯紅茶之謎》《英國庭園之謎》)等本格推理小說。《馬來鐵道之謎》獲第56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女王國之城》獲2008年第8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代表作:《俄羅斯紅茶之謎》《雙頭惡魔》《女王國之城》等。

貫井德郎

貫井德郎,1968年出生於東京,早稻田大學商學部畢業,1993年以氣氛陰霾密布的犯罪詭計小說《慟哭》入選第四屆鮎川哲也獎的候補名單,其後再相繼發表了三部懸念性和意外性並存的症候群系列作品、包括1995年的《失蹤症候群》、1998年的《誘拐症候群》和2002年的《殺人症候群》。其他類型的作品還有1998年首部九條與朱芳系列的《鬼流殺生祭》。2010《亂反射》獲第63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21] 代表作:《慟哭》《亂反射》《後悔與真實之色》等。

今邑彩

今邑彩,1955年出生於長野縣,畢業於都留文科大學英文科。1989年憑藉《卐之殺人》獲得長篇小說新人獎“鮎川哲也與十三個謎·第十三把交椅”(鮎川哲也獎前身)的殊榮,一舉成名。其後一直活躍於推理和恐怖小說界,眾多作品被搬上熒幕,是日本最受歡迎的大眾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黃泉比良坂》《繭的密室》《鐵的記憶》等。[22] (1988年,東京創元社出版了一系列名為“鮎川哲也與十三之謎”的推理小說,其中第十三本採取公開投稿的方式,被譽為“第十三把椅子”。[23] )而出道的今邑彩,擅長於人物,心境的細膩描寫,小說風格多樣化,既有傳統式解謎的《卍之殺人》和《新童謠謀殺案》(與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著名小說《無人生還》(即《And Then There Were None》,又稱《童謠謀殺案》)同名),也有包含少許幻想、恐怖成份的“死靈殺人事件”和“金雀枝莊的殺人”,再加上貴島刑事系列小說,在不可思議的謎題下還包含了豐富的情節,充份表現出這位僅屬少數的女性新本格作家的魅力。

京極夏彥

京極夏彥,出生於北海道的京極夏彥,在1995年以《姑獲鳥之夏》正式出道,作品風格以奇詭怪異見稱。經營舊書店京極堂,並同時是驅魔法師的中禪寺秋彥,從《姑獲鳥之夏》一書內懷孕二十個月的孕婦之謎開始,在一系列以妖怪作主題的系列故事中,中禪寺利用他對妖怪的了解,對各種不可思議事件進行理性的分析。這部作品被譽為“日本推理新五大奇書”之一。而京極的第二部作品,以連續肢解少女兇案和供奉在盒子內的神祇為題材的《魍魎之匣》,更獲得1996年第49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後巷說百物語》獲直木獎。京極堂系列小說人物設定鮮明、布局精彩、架構繁複,舉重若輕的書寫極具壓倒性魅力,書籍甫出版便風靡大眾,讀者群遍及各年齡層與行業。京極夏彥以讓人瞠目結舌的奇快速度創作,被譽為“神”一樣的創作者。[24] 著有“百鬼夜行”系列等。代表作:《姑獲鳥之夏》《魍魎之匣》《後巷說百物語》等。

森博嗣

森博嗣,日本某國立大學工學院副教授兼推理小說,作家,於1996年以《全部成為F》榮獲日本梅菲斯特獎,之後又陸續發表了許多作品。他除了是一位超人氣的多產作家外,他的作品亦是暢銷排行榜上的常客。其代表作品有“犀川&萌繪”系列及“瀨在丸紅子之V”系列。森博嗣在設定故事人物及舞台時,習慣將大量理科因素帶入作品中,因此,他的作品亦被稱為“理科推理小說”。在他的作品成功推出之後,湧現出大量模仿他寫作風格的作品。由此可見,森博嗣給整個推理小說界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森博嗣的作品多以科學、數學等為主題,犀川系列故事中不但主角偵控犀川和萌繪是建築學系的副教授和學生,其他的角色也多是與大學工科、研究室、科學家為主,再加上小說中經常出現的人生哲學觀,因此森博嗣的小說可以說是融合了理科與文藝的作品。[25] 著有“犀川&萌繪”系列(犀川創平西之園萌繪),“瀨在丸紅子”系列等。代表作:《全部成為F》《紅綠黑白》《四季 秋》等。

西澤保彥

西澤保彥,1960年出生於高知縣,美國私立(Eckerd)大學創作法專科畢業,曾任職高知大學和土佐女子高校講師。1990年以《聯殺》入選首屆鮎川哲也獎的候補,1995年再以連作短篇集《解體諸因》(首部匠千曉系列小說)正式出道,同年更發表了兩部超現實的推理作品《完美無缺的名偵探》及《死了七次的男人》,其後的創作包括匠千曉系列如1996年的《她死去的那一晚》、與超能力相為題材的神麻嗣子系列如1998年的《幻惑密室》和屬於科幻推理的非系列作品如1996年的《人格轉移殺人事件》等。西澤保彥的作品輕鬆搞笑,多以超乎現實的場景為主題,但故事完全符合本格推理的定義,解謎過程合乎邏輯,兼具足夠的意外性,堪稱幻想與推理的完美結合。[26] 故事中所有非常理可以解釋的現象,從事件發生之前便已經向讀者作出了詳細的描述,而全部的謎團也是遵守同一組的規則,因此對讀者來說整個解謎過程也是絕對公平和合乎邏輯性的。[27] 代表作:《解體諸因》《死了七次的男人》《人格轉移殺人事件》等。

當今的新本格

2008年,《嫌疑犯X的獻身》與《魍魎之匣》被改編後推上大銀幕,驗證了新本格的熱度絲毫未減。同時,持續熱播十幾年之久的動畫作品《金田一》與《名偵探柯南》系類,也是新本格派的產物。從此可以看出,新本格正向著多角度,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