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閣(湖北省洪湖市文昌閣)

文昌閣(湖北省洪湖市文昌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鎮文昌閣”氣勢雄偉,殿宇輝煌,重檐翹角,各踞一方,琉璃彩瓦,獸頭相 望,外觀雙層,內殿直上,形同武昌大東門長春觀內的“太清殿”之風貌。 “文昌閣”大殿供奉一尊大型“文昌帝君”聖像,還配供許多神像,閣內由 常明老丈主持事務,弟子徒從,各自繁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昌閣
  • 外文名:Wenchang Pavilion
  • 地理位置:湖北洪湖市峰口鎮
  • 建造年代:1904年
介紹,古鎮起源發展,氣勢,遷廢之由,

介紹

鼎盛時期的峰口小鎮,遠看霧氣騰騰,紫煙繚繞,市內熙熙攘攘,生意興隆。有風水先生過此發出高論:“置身於張家場隔河西望峰口地勢,形若鳳凰,頭西尾東,脈氣盛旺,腹若添足,永世吉祥。”因此,峰口許多長者,聞言即動,為鎮住地脈,推選諶紱糹旦舉人為首士和一班名人志士,捐資募款,選址奠基。在峰口正街(現峰口解放街金屬廠)上場,壓堤當街,建造一座巍峨壯觀的“文昌閣”,以鎮地脈靈氣。
爾後,正街下場(現峰口醬油廠處)也建起一座“鎮南殿”,當街建殿,門向西南與“文昌閣”對峙相望,周鎮峰口地脈,以保靈地永昌。
時值1926年,由舉人諶紱糹旦牽頭主辦,旅長游龍祥出資,請來武漢高級工程師,搭起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五峰橋”,堅固無比,現今尚存。因發展需要接著又搭一座木橋,人們習慣叫“小橋”。有了這兩座橋,終於實現了峰口“鳳凰地形”。

古鎮起源發展

從明朝嘉靖二十六(1547)年起“漢水於荊門沙洋段潰口十八年”,大水注入直埠河的長夏河(夏水),因此大片湖面淤高而變成陸地。開始直埠河口有幾家姓張的居住,故稱張家場(現峰口搬運站地段)。其後江西、湖南客家紛至遷來或經商或是墾植。但長夏河每逢汛期,大水直衝垸里,泛濫成災,人們就在張家場堵口接夏水。歷史上有記載:迨清道光二十九(1849)年,漢江漲大水,楊林關潰口,水勢洶猛,在張家場沖了個大口,新堤姓劉的有祖墳葬在大口附近,怕沖走脈氣,冬季請工將這一大口嚴嚴實實地封起來,故稱“封口”,沔陽州志對峰口有詳細之說:“以封口之壩,擋洪水之峰,高堅無恙。”此即“峰口”得名之由來。
文昌閣
隨著時日的推進,峰口這個地名逐漸取代了張家場。市貿發展迅速,手工業繁榮,商業興隆,於清朝中葉,峰口集貿市場逐步向河西荒灘伸延。河西的樂勝垸堤外灘,是一塊呈現三角形蘆葦荒地,河東的工商業者逐漸向河西轉移而發展成商埠。“峰口”這個地名也隨之移到河西了。
到清鹹豐年間(1851),峰口依靠水路交通優勢,市場商貿大為繁榮,上通監利、江陵、沙市,下至武漢三鎮。由於交通運轉便利,上述各地農副產品多在峰口集散。後來漢口曾經有過7條輪船往來運輸,使峰口商貿發展達到了頂峰,人們稱譽峰口為“小漢口”。

氣勢

清光緒三十(1904)年,動工興建儒教信仰的“文昌閣”,大門向著下街,門前蹲著一對大石獅子,右邊圍牆齊河邊,左圍牆外是人行大道,閣背面圍牆外,建有6米高字倉一座,焚化字紙,尊崇孔聖,也為“文昌閣”配套壯觀。“文昌閣”大門前,約有100多米見方的廣場,太平時節做廟會、演戲劇等民眾文藝活動,戰時(王勁哉抗日期間)就在廣場上進行演武練兵等政治活動。
“文昌閣”氣勢雄偉,殿宇輝煌,重檐翹角,各踞一方,琉璃彩瓦,獸頭相望,外觀雙層,內殿直上,形同武昌大東門長春觀內的“太清殿”之風貌。
“文昌閣”大殿供奉一尊大型“文昌帝君”聖像,還配供許多神像,閣內由常明老丈主持事務,弟子徒從,各自繁忙。
閣內長年香火旺盛,紫煙繚繞,求神香客絡繹不絕。峰口“文昌閣”聲名大振,興隆一時。

遷廢之由

1939年侵華日軍進攻峰口駐軍王勁哉部128師,用飛機狂轟濫炸,“文昌閣”也受損壞,閣內人員四散奔逃無人管理,香火中斷。
文昌閣(湖北省洪湖市文昌閣)
抗日戰爭勝利生1945年秋,國民軍陳團率部進駐峰口,為軍事防務需要,擴建馬路,修築碉堡,所以將“文昌閣”拆遷建到東勝院中(現峰口一小基址),供奉三國名人,劉備、關羽、張飛三位端坐在神龕上,左右還有許多神爺,恢復了香火。
1948年間峰口解放,“文昌閣”內神像被廢除,後改為公辦國小。1954睥淹大水,學校被水沖毀,水退落後,重新恢復學校一直沿用至今。
“文昌閣”香火終斷了五十多個春秋,待2002年由峰口一班善人又在樂勝街新建,將“文昌閣”改稱“文昌詩”亦供奉三國上述三大名人,初具規模,香火旺盛,為峰口恢復了一處人文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