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閣(河北省張家口市文昌閣)

文昌閣(河北省張家口市文昌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按照明代官式建築等級制度,文昌閣較之清遠樓、鎮朔樓要低矮遜色,體現了鎮城與堡城之間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和規制區別,它所具有的獨特建築手法,為研究明代民間建築提供了珍貴實列。2001年2月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文昌閣
  • 外文名稱:wen chang pavilion
  • 地理位置:河北省張家口市
  • 氣候類型:大陸性氣候
  • 開放時間:00:00-24:00
  • 門票價格:0
  • 著名景點:四門洞,文曲星 ,文昌帝君像等
  • 建造時期:明萬曆四十六年間(1618年)
歷史,建築形態,建築意義,修繕,

歷史

張家口文昌閣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間(1618年),距今已有390餘年的歷史。在文昌閣下的“四門洞”辟了鼓樓東、西、南、北四條街。文昌閣內供奉文曲星,又稱“文星”,主宰功名、祿位的神。元朝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將梓潼帝君加封為“輔文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稱“文昌帝君”。文昌閣是現存明代重要標誌性建築

建築形態

為正方形,座北朝南,台基為石條加磚砌成。南北長14,50米,東西寬14,57米,面積211,26平方米。原台基高8米,由於台基下墊高,現為7,2米。門洞中心為穹窿頂,上有陰刻八卦石為上心。墩台四門上方嵌刻有紅色大字,南曰:文昌閣;北曰:锺樓;東曰:鼓樓;西曰:“山樓”。鐘鼓二樓及旗桿早年拆毀,今兩側石基清淅可見。文昌閣高約7.5米,單檐歇山瓦頂,黃綠兩色琉璃乘脊,面闊3間,進深兩間。頂部有九脊吻獸、飛檐翼角、斗翹昂拱等級為精湛。

建築意義

據市文化局考古工作者高鴻賓同志實地調查,在正脊下發現墨跡,書“明萬曆肆拾陸年建立”等字樣。據此年代推算文昌閣始建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它比堡城建築時間晚191年,距今有360年。文昌閣每年舊曆二八月為“祭丁日”,文人先祭孔廟(孔廟在東門大街東口)。後祭“文曲星”。祭祀時由當地有聲望的人主祭,讀書人灑掃帚殿堂、掛旗、擺供品、梵香、跪拜等,其儀式極為隆重。
文昌閣的建設,表明張家口堡已經由一個軍事防禦城堡轉化為一個集軍事、政治、文化為一體的城市,是張家口歷史發展進程的一個重要標誌。我們在遊覽張家口堡文昌閣時,一定要注意這個歷史性的事件和它所蘊涵的文化意義。

修繕

張家口文昌閣張家口文昌閣
從八月十日(09年)開始的橋西區堡子里文昌閣修繕工程隨著一面嶄新大鼓的安裝就位而宣告竣工。這項修繕工程,是張家口市橋西區委、區政府在為搶救歷史文化遺產,弘揚民族精神,促進旅遊事業發展,堅持保護中搞開發、以開發促保護的原則下,所實施的“修復大境門明長城和恢復堡子里風貌”工程的一部分。此次文昌閣的修復,恢復了大殿內的文昌帝君像、壁畫及大殿前的鐘鼓樓、南天門、四門洞的門額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