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衣(中國古代民俗)

搗衣(中國古代民俗)

搗衣,中國古代服飾民俗。即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軟熨貼,好裁製衣服,稱為“搗衣”。多於秋夜進行。在古典詩詞中,淒冷的砧杵聲又稱為“寒砧”,往往表現征人離婦、遠別故鄉的惆悵情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搗衣
  • 屬性:中國古代服飾民俗
  • 材料:葛麻織品
  • 時間:深夜
民俗簡介,相關詩詞,

民俗簡介

搗衣,有二種意思:一是指古代服飾方面的一種民俗,即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軟熨貼,好裁製衣服,稱為“搗衣”。二是將洗過頭次的髒衣放在石板上用杵捶擊,去渾水,再清洗,使其潔淨,也稱“搗衣”。
搗衣
宋元以前,棉花的栽種在中國尚未普及,服裝通常只能用絲織品及葛麻等。絲織品當然只能供貴族穿戴,尋常人家大多穿葛麻。葛麻織品最明顯的缺陷點就是纖維太硬,穿著不舒服,所以在穿以前需要搗柔軟平整。這便是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中所說的搗衣,其目的只是把衣服錘鬆軟平整,只須在家裡進行,也不必去河邊,且一般在夜晚進行。這是由於舊時生活貧困,即使是點燈的油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能省就要儘量節省。而搗衣一活不需要太多的光亮,能看清輪廓就可以進行,月光正好能滿足這個條件,這就是古代婦女選在月夜下搗衣的根本原因。
上述的搗衣服飾風俗在北方較為流行,而在南方特別是莆仙一帶,一般只在城中流行,在縣城以下的農村中,基本上是搗洗衣裳。其證例有: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楓亭著名國畫家林肇棋,倡導重修藍麓橋(今改名學土台斗橋)。動工後的一個下午,在溪流南側挖到一塊近似三角形的綠豆色石,平滑耀眼,石的總面積約二千五百平方厘米。據父老相傳,系是端明殿大學士蔡襄之母親盧氏夫人夜間乘月色洗衣的洗衣石。肇棋先生喜得綠寶瑰石,親筆撰寫文與詩並精心鐫刻,書以“藍溪擣月”(擣為搗字之繁體)四個大字並撰文。這塊《藍溪擣月》石刻至今仍鑲嵌在學士社區新店自然村“會龍境”土地廟裡的牆壁上,作為古物古蹟,是一塊難得的古代搗衣石。

相關詩詞

詞調中有《搗練子》等闋,即其本意。又,婦女洗衣時以杵擊衣,使其潔淨,也稱“搗衣”。南朝宋謝惠連《搗衣》詩:“櫩高砧響發,楹長杵聲哀。微芳起兩袖,輕汗染雙題(額頭)。紈素既已成,君子行未歸。裁用笥中刀,縫為萬裡衣。”唐李白《搗衣篇》:“曉吹篔管隨落花,夜搗戎衣向明月。”又《子夜吳歌·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宋李煜搗練子令》詞:“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宋賀鑄《搗練子》詞:“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北朝溫子昇《搗衣詩》:長安城中秋夜長,佳人錦石搗流黃。香杵紋砧知近遠,傳聲遞響何淒涼。七夕長河爛,中秋明月光。蠮螉塞邊絕候雁,鴛鴦樓上望天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