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琵鷺

黑面琵鷺

黑臉琵鷺(學名:Platalea minor)是鸛形目䴉科鳥類,又稱飯匙鳥、琵琶嘴鷺。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平時棲息在葦叢、近淺水具有低樹的沼澤間 亦因其姿態優雅,又被稱為“黑面天使”;越冬期棲息於沿海灘涂、河口、沼澤以及內陸湖泊的淺水湖灘,以小魚及水生動物為食,覓食、休息、睡眠多集群活動。黑面琵鷺數量稀少,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分布於朝鮮半島西部島嶼和中國東北、貴州、湖南、浙江、台灣、福建、廣東和海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臉琵鷺
  • 拉丁學名:Platalea mino
  • 別稱:飯匙鳥,琵琶嘴鷺、黑面仔
  • 二名法:Platalea mino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 :鳥綱(Aves)
  • 亞綱:今鳥亞綱(Neornithes)
  • :鸛形目(Ciconiiformes)
  • :䴉科(Threskiorothidae)
  • :琵鷺屬(Platalea)
  • :黑臉琵鷺
  • 分布區域:朝鮮半島西部島嶼和中國東北,冬季至中國台灣及南部、越南北部
  • 數量:大於1000隻
基本資料,形態,特色,分類分布,分類,分布範圍,遷徙路線,渡冬區,繁殖,面臨威脅,未知將來,

基本資料

世界最早有關黑面琵鷺的紀錄是由荷蘭鳥類學家Coenraad Jacob Temminck在日本發表,Temminck也是黑面琵鷺的命名者;而在台灣,有關黑面琵鷺的描述,則最早見於1864年的斯文豪氏(Robert Swinhoe),他在Ibis雜誌上的描述中提到,在台灣台北縣的淡水得到四隻琵鷺標本,且於文內對這些標本作了詳細的型態描述;這些標本現存於大英博物館內,經由後人重新檢視標本,確認其中有三隻為黑面琵鷺,另外一隻為白琵鷺。
近十年來,就台灣的鳥類而言,最有名的莫過於是出現於七股的黑面琵鷺了。
黑面琵鷺黑面琵鷺

形態

體略大(76厘米)的白色琵鷺。長長的嘴灰玄色而形似琵琶。似冬季的白琵鷺但嘴全灰,臉部裸露皮膚玄色且少擴展。虹膜-褐色;嘴-深灰色;腿及腳-玄色。
黑面琵鷺
如湯匙般形狀的鳥喙是黑面琵鷺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搭配全身雪白的外衣、一對修長的黑色腳ㄚ,再加上優雅的外貌與動作,總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到了即將北返繁殖時,它們頭部後方會長出黃色的飾羽,與黃色的頸圈相互輝映,形成另一種容貌。覓食時以扁平的嘴直接插入水中,左右掃動捕食水中的魚或其他食物,這種奇特的覓食方式,與其他鷺科鳥類有很大的差異。

特色

已知的紀錄顯示,它們的族群數量並不高,全世界的數量可能少於1000隻,是面臨全球性嚴重威脅的鳥種
黑面琵鷺
啼聲
生殖期外寂靜無聲。
習性

分類分布

分類

黑面琵鷺(Black-faced Spoonbill, Platalea minor),屬於鸛形目(Ciconiifomes)、朱鷺科(Threskiornithidae)。本科的鳥類,全世界僅有28種,其中同為琵鷺屬(Platalea)的種類僅有6種,大多分布於歐洲,只有黑面琵鷺與白琵鷺﹙White Spoonbill, Platalea ieucorodia﹚出現在亞洲地區。鷺科鸛科朱鷺科鶴科夜鷺、綠簑鷺、黃頭鷺、岩鷺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蒼鷺、大麻鷺、黑冠麻鷺、黑面琵鷺

分布範圍

生殖在朝鮮島嶼,中國東北有生殖地,在遼寧省莊河市的石城島的形人坨子,即鳥島。冬季至中國台灣及南部、越南北部,過去曾在菲律賓越冬。
黑面琵鷺是一種遷移性鳥類(也就是候鳥),夏天時出現於溫帶的繁殖區,秋、冬時南下至亞熱帶及熱帶的渡冬區,春季時又北返回到繁殖區。遼寧外海與韓國、朝鮮西部外海的岩石小島是目前已被確定的黑面琵鷺繁殖地點。此外,西伯利亞以及中國的東北一帶是可能的繁殖地點,如長白山興凱湖、札龍、向海等地。
而在渡冬地點上,台灣曾文溪口、香港后海灣米埔沼澤及福田保護區與越南的紅河三角洲為已知的主要渡冬地點,另外於中國的南方諸省、韓國日本均有出現記錄,但是其中中國大陸自東部沿海到中越邊境的資料仍十分缺乏。
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種群數目越來越少。2000年,黑面琵鷺全球同步調查結果紀錄顯示,全世界的黑面琵鷺數量為772隻,其中有488隻在台灣的七股渡過冬天,足見在黑面琵鷺保育工作上,台灣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出現在台灣的黑面琵鷺,可見於台灣沿海許多濕地里,如宜蘭蘭陽溪口台北關渡、新竹客雅溪口、台中大肚溪口、嘉義鰲鼓、屏東龍鑾潭…等,但是出現數量均不多,停留時間也不長,僅有台南七股這一塊濕地,受到大群黑面琵鷺的青睞,是它們的主要渡冬區域,也是近年來非常受到重視的保育要聞。就其數量而言,2000年的全球統計顯示七股擁有63%全球渡冬的族群量。

遷徙路線

每年初春3月,黑面琵鷺陸續分批離開渡冬地區,返回北方繁殖地,準備完成人生的大事;一直要到10月,才能再度看到它們活躍於渡冬地區。如此周而復始、年復一年,令人不禁好奇它們到底來自何方?長途遷徙過程中會經過哪些地方?南遷北返走的路線一致嗎?不過這些問題目前並不完全為人類所了解。就遷移路線而言,目前僅知部分族群會穿過韓國日本,沿著大陸沿海與東南沿海遷移,並經過台灣部分地區。
一般推測黑面琵鷺有三個北返遷移路線:一是沿大陸福建、浙江沿海,北飛漢城;二是沿琉球日本韓國一帶北返;另一則是自香港直接經由中國大陸內陸飛往朝鮮。
國內的研究人員於1999年,為10隻黑面琵鷺戴上追蹤器﹙衛星及區域性無線電﹚,其中一隻取名為“烏龜”的黑面琵鷺,於3月14日離開七股後,途中經由大陸福建、浙江、江蘇沿海,於3月31日輾轉抵達朝鮮漢江外海的海州島。這是全球第一次成功追蹤到黑面琵鷺的遷移路線,跨出揭開黑面琵鷺神秘面紗重要的一小步。

渡冬區

在渡冬區,黑面琵鷺主要棲息在水深約10至25公分的淺水區域,它們在這些地方覓食、休息、理羽、洗澡等。渡冬地點多在在海岸附近地區,例如河口潟湖、海埔地、鹹水沼澤、紅樹林或潮溪等地,偶爾也會出現在水稻田、紅樹林及已經抽水過的魚塭中。
黑面琵鷺
曾文溪口為例,黑面琵鷺日間主要成群棲息於七股堤防內的潮間帶泥灘地及淺水區,大部分時間都在休息,偶爾會隨著潮水移動,或者洗澡、理羽、玩耍;而鄰近的淺\水之魚塭﹙如東方魚塭、北方魚塭、龍山魚塭、樹北魚塭等﹚或者河口地區則是它們晚上大快朵頤的地方。因此它們需要無污染的覓食區提供它們足夠的食物來源,也需要安靜、安全的休息區進行長時間的休息。
黑面琵鷺的食物包括小魚﹙2至10公分或10公分以上較細長者﹚、甲殼類﹙主要是明蝦和小蝦﹚及其他食物﹙如青蛙及大型昆蟲的幼蟲等﹚。根據1992年在曾文溪口慘遭射殺的兩隻黑面琵鷺的胃內含物分析發現,胃內食物95%以上都是魚鱗及骨頭,另外利用胃內發現的魚類小型耳石進行分析,確定它們只吃小魚。

繁殖

黑面琵鷺的繁殖一直是一個不為人知的謎,早期的觀察資料大多零星散布各處,且多為局部性,近年來這些資訊被匯整後,有關黑面琵鷺的繁殖情形,逐一被解開,1999年夏天,一群台灣的愛鳥生態攝影者組團赴中國大陸的遼寧省莊河市石城島的形人坨子上,讓大家逐漸了解黑面琵鷺在繁殖區的生活情形。
黑面琵鷺
有關黑面琵鷺的繁殖區域,很早就有報導,在《黑面琵鷺保育行動綱領》中,曾有詳盡的整理,大致而言,這些區域多位於大陸(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外海的小島,均在黃海和渤海灣內,且多在無人居住的小島。以1999年在遼寧省外海的小島而言,此處地形險峻,海拔高約100公尺,島長200公尺,寬約130公尺,為岩石性島嶼,島上有些區域有植被覆蓋。
黑面琵鷺築巢於懸崖附近。巢是由枯樹枝及樹葉所築成。每個巢均有一隻親鳥擔任守護工作,同在此島繁殖的鳥類包括唐白鷺小白鷺。此外,觀察者也看到游隼的出現,並推測游隼可能是黑面琵鷺繁殖時期的重要干擾者,當然,人類也是干擾者,人們會至此拾取鳥蛋。攝影人士在8月10日所發現的3個巢中,有一巢已成功孵化,幼鳥已離巢,另二巢中,分別有2和3個蛋。蛋的數量可從2-6顆不等。蛋呈白色,上沾有親鳥的排泄物,比雞蛋稍大些。這次所發現的巢應屬於第二梯次的繁殖,在六月中旬時則為第一梯次。
回到繁殖地的黑面琵鷺,大約在5月後即進入繁殖期,在六月初開始完成求偶、交配、產卵的工作,孵化期約需30天,幼鳥出生後在35天后可離巢,但仍和親鳥留在繁殖區,再約30天左右才離開親鳥,獨立活動。

面臨威脅

造成黑面琵鷺數量稀少的歷史因素已不得而知,但是人為造成的棲地消失或剝蝕是它們目前以及未來生存的主要威脅,如自然棲地轉變為農作區、垃圾、香港后海灣地區以及日本韓國的海埔地都面臨到相當程度的開發壓力,不是有工業區的開發計畫就是即將闢建為住宅區,如台灣曾文溪口有濱南工業區開發案、南部國際機場開發案、七股工業區開發案等。
黑面琵鷺
除了直接改造棲地會造成棲地破壞外,河川上游或附近地區的開發計畫也會間接導致棲地品質下降或消失。尤其是變更海岸及河口附近的物理結構,如興建堤防、興建港口或者在河口及上游地區建築水壩等,很容易造成河口地區嚴重侵蝕或淤積,使得棲息環境面積大量減縮或惡化。
人類的各種活動,包括直接獵捕、過度漁撈、或經由污染間接地降低食物的品質與可利用性…等,不管是故意或是意外,都會對黑面琵鷺造成干擾,甚至產生不利的影響。

未知將來

台灣曾文溪口、香港米埔後灣的福田保護區與越南紅河三角洲是目前已知黑面琵鷺主要渡冬區域,而曾文溪口又是目前黑面琵鷺渡冬數量最多的地方﹙超過二分之一﹚,令人遺憾的是,它也是這三者中唯一尚未設立保護區的區域。
黑面琵鷺
2000年,曾文溪口野生鳥類保護區預定地北方的濱南工業區開發案環境影響評估獲得環保署的有條件通過,為七股的黑面琵鷺保育工作帶來許多的變數和不確定性。濱南工業區位於曾文溪口野鳥保護區之北方,該工業區之南界與保護區之距離大約為9公里,雖然工業區不在籌設中的保護區內,但開發所採取的填海造陸的方式,極可能造成沿海海岸地形、地貌的改變,嚴重破壞黑面琵鷺的棲息環境;而工業區可能產生的污染,也是曾文溪河口生態體系的重大威脅。
根據以往研究結果顯示,七股地區黑面琵鷺主棲地的環境組成主要是潮間帶泥灘地與淺水區,而黑面琵鷺日間主要在此休息;鄰近的各處魚塭﹙如東方魚塭、北方魚塭、龍山魚塭、樹北魚塭等﹚則是它們的夜間覓食地點,因此就設立黑面琵鷺的保護區而言,必須同時兼顧休息區與覓食區。若以黑面琵鷺自主棲地至覓食區之間的移動距離來看,有近至數百公尺內或遠至9公里者,其中約74%都在5公里內,由休息區到覓食區之間的平均移動距離是3.18公里(Lee et al. 1995年)。就研究的結果而言,主棲地半徑5公里內的沿海地區,是黑面琵鷺活動的核心區域,也是我們真正需要加以保護的地方,此外還必須設立足夠的緩衝區,以隔離干擾。
黑面琵鷺
但是籌設中的黑面琵鷺保護區,包括頂頭額沙洲、新浮侖沙洲、曾文溪口及七股新舊海堤內浮覆地﹙黑面琵鷺主棲地﹚,總面積約1200公頃,卻只包含黑面琵鷺的主棲地、一些無水的沙丘、防風林和深及腰的海域,並未將黑面琵鷺的主要覓食區劃入,而除了主棲地之外,黑面仔從來都不曾於其他保護區域中發現,再加上所規劃的核心區東側,明顯缺乏充足的緩衝區作為屏障,因此曾文溪口野生鳥類保護區的規劃,明顯不足。
根據學會長期調查記錄發現,有隻斷腳黑琵已連續10年飛回台灣台南報到,學會人員都暱稱該只黑琵為「鳥鬥士」,希望今年可以再看到這隻「鳥鬥士」回來過冬。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理事長邱仁武表示,「鳥鬥士」連10年飛回台灣,證明台南地區認真推動保育和愛護它們的棲地;而2014年4月在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舉行「歡送黑面琵鷺」活動,10月初已陸續飛回1000隻準備過冬,象徵台南地區觀賞黑面琵鷺的季節到了,以「戀戀七股、戀戀黑琵、保育逗陣行」為訴求的「2014黑面琵鷺保育季」,2014年11月2日在台南市七股區正王府及黑琵保護區登場。
已連10年飛回台灣的「單腳黑琵」英姿。已連10年飛回台灣的「單腳黑琵」英姿。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