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馬屁

拍馬屁

拍馬屁,漢語辭彙。

拼音:pāi mǎ pì

釋義:源於元朝文化,蒙古族的一般百姓牽著馬相遇時,常要拍拍對方馬的屁股,摸摸馬膘如何,並附帶隨口夸上幾聲“好馬”,以博得馬主人的歡心。可是相沿很久以後,有的人不管別人的馬好壞、強弱,都一味地只說奉承話,把劣馬也說成是好馬了。逐漸人們就把對上司的奉承稱為“拍馬屁”,用於諷刺不顧客觀實際,專門諂媚奉承、討好別人的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拍馬屁
  • 外文名:flatter
  • 拼音:pāi mǎ pì
  • 注音:ㄆㄞ ㄇㄚˇ ㄆㄧˋ
  •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口語
詞目,拼音,基本解釋,用法,引證解釋,典故,

詞目

拍馬屁

拼音

pāi mǎ pì

基本解釋

用於諷刺不顧客觀實際,專門諂媚奉承、討好別人的行為。
拍馬屁拍馬屁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口語

引證解釋

1、比喻諂媚奉承。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八回:“他原是最壞不過的,看見陶子堯官派熏天,官腔十足,曉得是歡喜拍馬屁、戴炭簍子的一流人。”
官場現形記》第四五回:“帳房師爺因為他時常進來拍馬屁,彼此極熟,不好意思駁他。”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十回:“還有朋友哚拍馬屁鬼討好,連忙搭俚買好仔家生送得去鋪房間。”
秋瑾《演說的好處》:“這種最上等的人,腐敗不堪,今日迎官,明日拜客,遇著有勢力的,又要去拍馬屁。”
管樺 《清風店》二:“她鼻子這么一哼,傻小子 陳貴 便立刻跟著拍馬屁。”
郭澄清大刀記》第二章:”這老小子,專愛攀高結貴,是把拍馬屁的好手!”
2、方言。比喻一個人經常阿諛奉承,為了討好領導說很多過於誇張的褒獎言語。
拍馬屁

典故

1、從前,塞外有個財主,買到了一匹好馬,心中非常高興。於是就請自己三個女婿來喝酒。酒過三巡,財主從馬廄里牽出寶馬,讓三個女婿作詩來讚美這匹駿馬。
三個女婿為了討好老丈人的歡心,紛紛搜腸刮肚,尋覓佳句。
不一會,大女婿走上前來朗聲道:“水面置金針,丈人騎馬到陰山。來去數百里,金針尚未沉。”財主聽了連連稱好。
二女婿不急不忙,一字一句的念道:“火上放鵝毛,丈人騎馬到餘姚,來去數千里,鵝毛未被燎。”財主聽罷大喜。
這時候輪到三女婿了,三女婿天資愚鈍,急得不知說什麼才好,雙手在寶馬的屁股上只拍,寶馬被拍得不耐煩了,放了個屁。三女婿靈機一動:“馬兒放個屁,丈人騎馬去會稽,來去數萬里,屁門還未閉。”老財主聽了哭笑不得。
”拍馬屁”的來歷有三種說法。一說是元代蒙古人有個習慣,兩人牽馬相遇,要在對方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騎手遇到烈性馬便拍拍馬屁股,使馬感到舒服,隨即乘勢躍身上馬,縱馬而去。三是蒙古人愛馬,如果馬肥,兩股必然隆起,所以見到駿馬,總喜歡拍著馬屁股稱讚一番。可見,“拍馬屁”是一種風俗,並無貶義。
然而趨炎附勢者看到權貴策馬而來,不管其馬優劣如何,便爭著拍馬屁股恭維一番:“大人的好馬,大人的好馬!”於是“拍馬屁”成了巴結討好、阿諛奉承的同義詞,貶義色彩甚濃。
有人編了本書,叫《馬屁大觀》。選注者從“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諸子、筆記小說等近百部古籍中選取關於“拍馬屁”的材料數百則,集“拍馬屁”之大成。“拍馬屁”拍到什麼地步呢?讀來令人噁心。北齊時,成武帝的寵臣和士開得了傷寒,醫生告訴他應服“黃龍湯”。此湯何物?大糞是也。和大人面露難色,當時正巧有一文人在場,便自告奮勇地說:“大人,此物甚易服,讓在下先為您嘗嘗。”說完,一飲而盡。
不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人擅長“拍馬屁”,老外也愛“拍馬屁”。英國有位叫施滕格爾的專家,就著書傳授拍馬秘訣:要隱約含蓄和恰到好處。真是經驗之談,因為中國早就有句俗語叫“馬屁拍在馬腿上”。討好人不到位,反而沒有落好。
千萬別以為只有小人物會“拍馬屁”,施滕格爾說,當代政界領袖精通此道者亦大有其人。舉的例子是?>英國首相布萊爾訪問華盛頓,初會布希,事後布萊爾說:“他確實令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還形容布希“很能幹”、“很聰明”。
有人說,中國人的“拍馬屁”跟上世紀初起源於美國的習語apple-polish(擦蘋果)有異曲同工之妙。
三百六十行,如今又添了一行。哪一行?拍馬屁。據說在日本東京,有兩個年輕人把為別人提供奉承服務變成了職業,說白了,不就是靠“拍馬屁”為生?而且他們的生意越做越火,因為天下就有這樣的人,他們說:“雖然聽幾句恭維話要交錢,但我仍然很高興。”
“拍馬屁”成了一種職業,真是聞所未聞。大家別忘了,十二生肖中,馬後面還有狗。如今,有人拍起狗屁來了。
2、典故來源於元朝文化。一說蒙古族的一般百姓人家都會擁有幾匹馬,以解決行路、運輸等問題,牧民們常以養得駿馬為榮。有時人們牽著馬相遇時,常要拍拍對方馬的屁股,摸摸馬膘如何,並附帶隨口夸上幾聲“好馬”,以博得馬主人的歡心。起初,人們實事求是,好馬說好,可是相沿很久以後,有的人不管別人的馬好壞、強弱,都一味地只說奉承話,把劣馬也說成是好馬了。一說蒙古是馬上得天下的民族,所以元朝的官員大多是武將出身,馬往往是一個將領權力、身份、地位的象徵,下級對上司最好的讚美,就是拍拍他的馬、誇他的馬好。逐漸人們就把對上司的奉承稱為“拍馬”。這是因為誇讚的話是不一樣的,而拍馬的動作是一樣的。這就是“拍馬屁”的由來。後蒙古入主中原,建立了元帝國,建起了元大都,他們的文化也就逐漸滲透到漢文化中,“拍馬屁”一詞也就流傳下來。也有人說實際上拍馬時決不能拍馬的屁股,但由於漢人很少騎馬,就把“拍馬”想像為“拍馬屁”了。至於馬屁股到底能不能拍,尚無定論,總之不要拍到馬蹄子上就好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