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鼓嶺(安徽省黟縣)

打鼓嶺(安徽省黟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打鼓嶺位於安徽省黟縣美溪、宏潭、洪星三鄉交界處,總面積820公頃,它是黃山山脈自東向西延伸的余脈,與棠棣嶺、 殷溪嶺、方家嶺等同為新安江和青弋江的分水嶺,打鼓河便是由此匯入青弋江的源流之一,清溪河,其最高處海拔近1200米。這裡山巒重疊,林木繁茂,澗流飛瀉;空氣濕潤,土壤肥厚,植物資源頗豐。幾十戶人家的村莊散落於山塢谷邊,因嶺而得名,屬美溪鄉。其地以出產茶葉、香菇、木耳及各種優質雜木而聞名。在巒峰姐妹間,它更以幽遠的傳說和別致的風景而獨樹一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打鼓嶺
  • 地理位置:安徽省
  • 氣候類型:空氣濕潤,土壤肥厚
  • 占地面積:820公頃
  • 開放時間:早7:30-晚5:30
  • 景點級別:國家AAAA級景區
  • 門票價格:全票50元/人(不含觀光車)
  • 著名景點:仙女潭
    仙女沐浴池
    三疊瀑
    小銀河瀑布
    關公試刀石
  • 海拔:近1200米
地名由來,主要景點,預訂須知,

地名由來

打鼓嶺”地名由來有二說:一說此地山高谷狹,莽莽叢林間群峰疊起,一道白練,在峭壁懸崖間飛珠濺玉,蒸雲騰霧。那瀑布崖間三番沖折,瀉入深潭,訇然有聲,水聲幾經山谷迴響,像無數面鑼鼓在敲打,因而這山叫打鼓嶺,嶺上的人家叫打鼓村,嶺下的小河叫打鼓河。另一說在打鼓潭附近的古道上,有一段石板路,當人負重一步一步蹬道而上時,瀑布聲中便清晰傳來時輕時重節奏感很強的鼓音。據說,以前上山拜菩薩的善男信女們行至至此,則一律踩著鼓點三步一跪五步一拜,甚是虔誠。說法雖異,但都肯定了一點,就是打鼓潭附近地質結構複雜,山谷迂迴,谷中洞穴多。有一個最大的鴨嘴兒似的洞中,就曾駐紮過一個連的軍隊。而且,巨岩石道中暗流汩汩,那傳出的聲音宛若空腹鳴叫。
打鼓嶺

主要景點

打鼓三瀑
打鼓三瀑,就隱瀉於這狹谷之中,四季飛懸,經年不絕。如若緣藤攀岩鑽洞,便仿佛進入一個笙鼓齊鳴的仙境:自上而下,一瀑一潭。一瀑好似少女粉頰上一縷劉海,秀麗拘謹,聲若柳琴輕撥;二瀑恰如仙女甩袖,款款情深,聲若箜篌慢捻;而三瀑則若壯士懸鼓掄槌,豪情萬丈,沖穴響若驚雷。瀑下三潭,冬暖夏涼,各具風情:一潭明淨微盪,最宜掬飲,亦可煮茗爽心;二潭幽柔深邃,最宜靜觀,任憑神思飛越;三潭清亮平闊,最宜暢遊,抑或伴鼓放歌,讓山音裊裊。
打鼓嶺
“天台”和蜿蜒的村路
若用“路村千回石徑斜,溪流九曲幾人家”來形容打鼓嶺再貼切不過了。在嶺的最高處,當地人叫“天台”,據說,上面原有大佛堂,廟中供奉從九華山大天台請來的觀世音菩薩,護廟的方丈還拴養著一灰一白兩隻老虎,曾一度香火旺盛,成為四鄉八嶺的朝聖地。後來,方丈圓寂,兩隻才老虎便掙脫了鐵鏈,跑到極樂的西天世界去了。狹長而平闊的“天台”也一度成為盛產苞蘆芝麻等農作物的沃土。聽說,趕著牛兒,犁架掛上飯盒,從這一頭犁到那一頭,正好吃午飯,復又折回,卻已是日落西山了。抗戰時期,這兒又幾近成為戰時的飛機場。現在,掩隱在叢林中的“天台”一度還留有飛機導航的方向標。
從“天台”逶迤而下,原有十二個村落,而今僅存打鼓村、高筧、楊坑和十二塢這四個自然村了,原先朝聖的古道旁,現早已修起僅拖拉機行駛的盤山路。若從楊坑古道拾磯而上,交現於眼前的是:“粉牆巍峙新農舍,綠影婆娑秀竹林。岫嶂如屏藏畫意,溪流似帶漾詩心”。當年,這兒便是長影廠拍攝《母老虎上轎》的主景地。高筧村那蜿蜒的高腳水筧,溪水潺潺,芳草萋萋,古樹悠道,著實為影片添上了田園牧歌般濃厚的一筆。
珍稀闊葉林
打鼓嶺與打鼓村之間,至今還保留成片的珍稀闊葉林,其中不乏桂皮石楠粗榧、南方鐵杉天竺、巨紫荊、蘭果樹等名貴樹種。而尤為引人矚目的是那栗樹林。這兒的人們每年逢秋總忘不了帶上小孩,鑽進熟悉的山塢壟,去揀拾油紅髮亮的毛栗籽,就算是淡季,一個小孩一天也能揀上二十來斤。心靈手巧的人們將晾曬後的毛栗或炒或煮熟,於是,越嚼越香的炒毛栗成了饋贈親朋好友的地方特產;阿膠般爽嫩的栗籽豆腐成了招待遠方客人的必備珍饈。 下霜時節,這片闊葉林中,一林的碎花錦緞,油畫般濃墨重彩,步行於鬆軟的落葉上,看寒林千萬枝,簇簇刺寒空;日暮落煙滿地,林梢變成紫色;漸而月大如盆,天地水一樣晶瑩灝瀚。而在綠葉扶疏時期,則片片樹葉搪著日影,碧玉在頭上織成翠蓋,自己的臉也變得碧青了,倘若再假寐片刻,那夢境也是綠的了。
打鼓嶺
盛夏的夜晚,正是捕捉石雞的好機會。邀上一個好手,穿上防蛇防蟲的沒膝的長統土襪,踏著油蛉、紡織娘的鳴叫,去那深澗里有選擇地抓上一簍子石雞,從中挑揀幾隻肥大的用香菇燉好,用來下酒,一邊暢飲,一邊聆聽林中猴面鷹七十二般清唱,其樂無窮。就因為有了闊葉林,這嶺上的土便富含有機質,黑黑的黏土蘊藏著無限生機,怪不得,這打鼓河裡盛產黏魚和老鱉。據說,有人還在打鼓村上的小溪中發現了娃娃魚,在打鼓潭邊發現了“四不像”,在闊葉林里發現了白頸長尾雉。
人文風情
山水的靈氣也滋潤著勤勞的人們。這兒幾十戶人家儘管被人謔稱為美溪的高山族,可一點兒也不閉塞滯後,衛星電視和電話早已讓他們走向了廣闊世界!封山育林,興建綠色銀行;引進優良菌種,用雜木種植香菇木耳;利用高山氣候,培植天然綠茶和苦丁茶。 這不?每年春上,打鼓嶺上總有一支機車隊載著茶市上很搶手的一袋袋茶葉呼嘯而來……以致於,“打鼓嶺”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品牌。更可貴的是,這兒的人富而思源:老黨員吳金茂,獨自捐資修建打鼓橋,帶頭維護這兒的生態。在他的感召下,漸漸地,濫砍亂伐,違法捕獵已不再重現。於是,闊葉林廣了,不知名兒的飛禽走獸也多了;打鼓瀑寬了,打鼓潭深了,那叮叮咚咚的千鑼萬鼓,也敲得更明朗,更有信心了。
打鼓嶺人正踩著鏗鏘鼓點,走向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綠色通衢!

預訂須知

① 景區開放時間:8:00—17:30
② 兒童票:身高1.2米—1.4米購兒童票25元/人,1.2米以下免票
③ 60-65周歲(不含65周歲)老年人憑相關證件購半票25元/ 人,65周歲(含)以上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享受免票待遇(觀光車車票除外)。
④網路預定需去打鼓嶺景區售票處取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