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南北朝時期北周庾信詩)

《怨歌行》是南北朝時傑出文學家、詩人庾信所作的一首六言體詩。在這首詩中,作者通篇以六言句寫成,借遠嫁女子的憂愁,寄託了淪亡故國及家鄉的深切思念和哀傷。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怨歌行
家住金陵縣前,嫁得長安少年
回頭望鄉淚落,不知何處天邊
胡塵幾日應盡?漢月何時更圓
為君能歌此曲,不覺心隨斷弦⑧!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怨歌行屬樂府曲名,屬《相和歌·楚調曲》。
②金陵:古邑名,今南京的別稱。戰國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滅越後在今南京清涼山(石城山)設金陵邑。
③長安少年:西漢武帝時,多選良家少年宿衛建章宮,這些人便有“羽林少年”、“長安少年”等稱呼。
④何處天邊:指遠在天邊的故鄉。
⑤胡塵:泛指中原與北方及西方各少數民族的戰事。盡:指戰事平息。
⑥“漢月”句:以月圓表示對夫妻團聚的渴望。
⑦此曲:指這首《怨歌行》曲。
⑧斷弦:弦斷。“心隨斷弦”指心隨斷弦而碎,表示悲痛到了極點。

白話譯文

家住在江南水鄉金陵邊,嫁給了長安少年。
回首故鄉雙淚落,群山遮眼不知在哪邊。
戰爭何時能完結,明月何時能再圓?
吟成這首怨曲向君彈唱,不覺心淒弦也斷。

創作背景

梁元帝承聖三年(554年),庾信奉命出使西魏,抵達長安不久,西魏攻克梁都城江陵,元帝被殺,梁朝覆滅,而他被迫留在長安。北周取代西魏後,他又被北周留用。在當時,金陵是南朝的國都,長安是北朝西魏和北周的京城。庾信被迫羈留北朝,雖然受到西魏和北周的禮遇,優居高位,但故國之思和鄉關之念卻時時折磨著他的心靈,使他痛苦不堪。此詩即借女子自傷遠嫁,來抒寫自己內心的苦悶和對南方故園的思念之情。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開頭兩句,以本住南朝京城金陵(即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而不意遠嫁於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的女子,比擬自己本為南朝忠貞之臣,卻於政局突變中誤陷異域,羈留於北朝京城。一“住”一“嫁”,銜接緊湊,出語天然;但,是喜是悲,尚未分明。於是逗起懸念,引人觀瞻。
緊接著三四兩句,用“淚落”這一飽含激動情態的特有形象,回答並肯定了是悲而非喜的前面懸念;又以“何處天邊”的疑問,拓開了綿遠而深沉的想像與思念。由“金陵”而至“長安”,地域雖遠,但都屬於京都大邑,相比於荒漠苦野,猶未見其太大的不幸。申之以“不知何處天邊”,就把女子(詩人自己的喻體)身在長安卻終日向故鄉引頸遠望,望眼欲穿,終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態,鮮明地突現於畫面。魏晉時期人們有“舉目見日,不見長安”(見《世說新語·夙惠》)的說法,以“日下”喻京都。這裡詩人卻反撥為身居京都長安而遠望天邊故鄉,仿佛那遙遠而又分明的“天邊”,才是真正的“日下”,形成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引發力。
五六兩句,以“胡塵”與“漢月”並舉,對仗工整,精警顯豁。用一貶意分明的“塵”埃,籠括北方“胡”地;又用一美感鮮朗的“圓” “月”,象徵南方的祖國。並進而一呼“應盡”,一盼“更圓”,於委婉中流溢著激越之情,在期望中潛孕著憤慨之意,產生含蓄而又深切的美學效應。
最後兩句,以“君”這一為自己熱戀苦思之人,象徵南方祖國,並表明自己正為祖國而動情歌唱;由於異乎尋常的心情激動,在灑淚悲歌的同時,竟不知不覺地將伴奏的琴弦撥斷了。以“斷弦”收結,不僅使人目睹其形,亦能令人耳聞其聲,還能觸發人們的綿緲思緒:弦雖斷而弦上之音仍餘韻裊裊,迴蕩空間,縈繞心頭,……可謂涵不盡之幽思如在眼前。

名家點評

古詩鑑賞辭典(下)》(朱捷):綜觀中國古詩,六言詩不很發達。庾信此(《怨歌行》),構思縝密,立意深邃,於綿綿情韻中顯得蒼勁悲悒。不僅獨標一幟,令人耳目一新;而且,通體設喻,想像豐富,形象鮮明,語言淺切,在音節的諧調流轉中,呈現出民歌剛健清新的可貴色彩,一洗他在《哀江南賦》等名篇中堆砌典故、艱澀隱晦的疵病,堪稱中國詩歌史上的佳篇美制。
詩歌卷(二)——魏、晉、南北朝》(韋鳳娟):這首詩(《怨歌行》)通體設喻,形象鮮明,語言淺切,感情深摯,於纏綿之韻中透出蒼勁悲涼之氣。
《千家詩新編》:(《怨歌行》)這是最早出現的較為成熟的八句六言詩。

作者簡介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子蘭成,祖籍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梁代詩人庾肩吾之子,南北朝時期文學家、辭賦家、詩人。
怨歌行(南北朝時期北周庾信詩)
庾信早年出仕於南朝,在梁寫“宮體詩”;入北朝後,生活、思想發生變化,詩歌由冶艷而入剛勁蒼涼,風格為之一新。他是南北朝最後一位優秀作家。把南方詩歌的聲律技巧傳至北方,又摒棄了浮艷文風,吸取北方剛健精神,體現了南北合流趨勢。對後世的各種詩體,如律詩絕句七古等的發展有重要貢獻。
今存庾信詩320多首、文160多篇。代表作有《擬詠懷》27首與《哀江南賦》、《枯樹賦》等駢賦,皆收錄於《庾子山集》二十卷流傳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