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腺

性腺

性腺主要指男性的睪丸、女性的卵巢。睪丸可分泌男性激素睪丸酮(睪酮),其主要功能是促進性腺及其附屬結構的發育以及副性徵的出現,還有促進蛋白質合成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性腺
  • 男性:睪丸
  • 女性:卵巢
  • 功能:促進性腺及其附屬結構的發育
睪丸,簡介,睪丸結構,特徵,異位睪丸,無睪,多睪,並睪,睪丸發育不全,睪丸增生,保養,睪丸酮,卵巢,簡介,位置,形態,結構,卵巢冠,囊狀附屬檔案,卵巢旁體,血管,淋巴管,神經,生殖功能,

睪丸

簡介

睪丸可分泌男性激素睪丸酮(睪酮),其主要功能是促進性腺及其附屬結構的發育以及副性徵的出現,還有促進蛋白質合成的作用。

睪丸結構

睪丸表面有一層堅厚的纖維膜,稱為白膜,沿睪丸後緣白膜增厚,凸入睪丸內形成睪丸縱隔。從縱隔發出許多結締組織小隔,將睪丸實質分成許多睪丸小葉。睪丸小葉內含有盤曲的精曲小管,精曲小管的上皮能產生精子。小管之間的結締組織內有分泌男性激素的同質細胞。精曲小管結合成精直小管,進入睪丸縱隔交織成睪丸網。從睪丸網發出12~15條睪丸輸出小管,出睪丸後緣的上部進入附睪

特徵

睪丸屬男性內生殖器官。正常男性有兩個睪丸,分別位於陰囊左右側。睪丸呈卵圓形,色灰白。成人睪丸長3.5-4.5厘米,寬2-3厘米,厚1-2厘米,每側睪丸重10-15克。一般左側者比右側者低約1厘米。有的人睪丸一大一小,一高一低,如果差別不大,均屬正常。睪丸內有大量彎曲的精曲小管,其間含有間質細胞。精曲小管是產生精子的地方,一個人一生中產生的精子數目大得驚人,一次射精3-4毫升,含有3-4億個精子,少則也有1-2億個;一生中產生的精子數竟可達1萬億個以上。精子的產生易受溫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果睪丸周圍溫度過高或受到化學毒物的影響,精子的產生將出現障礙。間質細胞產生雄激素,與男性第二性徵、生理功能等密切相關。
睪丸睪丸

異位睪丸

睪丸從腹股溝管下降時,可能並未降入陰囊內的正常位置,而引引起異位睪丸。異位睪丸很少見,它的臨床意義及治療原則一般與隱睪相同。如診斷明確,則一般均應考慮手術治療,因為雄激素治療一般無效。青春期以前儘早作睪丸固定術,通常均可使睪丸功能恢復正常。

無睪

先天性雙側無睪(睪丸缺如)極為罕見,文獻上僅報告61例。
其病因可能是:胎兒性別分化後,胎兒睪丸被某種毒素所破壞。
治療方法有:
⑴ 替代療法:青春期開始套用丙酸睪丸酮,每周肌注三次,直至外生殖器發育正常;此後劑量可減至10毫克,每周三次:或口服(舌下含)甲基睪丸素16~45毫克/日。
手術療法:陰囊內植入假睪丸(矽橡膠或矽橡膠囊內裝入矽膠,以後者較好),以減輕患者“體像”和心理的失調。最近有人報告一例無睪患者睪丸移植成功,該睪丸取自其攣生兄弟。

多睪

系指睪丸數目超過2個,本病於1670年首次發現並經病理證實。一般認為不超過3個睪丸,左側多於右側。多餘的睪丸極少能正常發育,長期異位存在並萎縮的睪丸有發生惡變的可能,因此應將多餘的睪丸儘早手術切除。

並睪

系指兩側睪丸融合一體,可發生於陰囊內,亦有在腹腔內。並睪常伴有其他嚴重先天畸形,能發育成活者甚少。

睪丸發育不全

胚胎時期由於血液供應障礙或於睪丸下降時發生精索扭轉,可引起本病。隱睪、性幼稚型及有腦垂體功能減退時也是引發本病的常見原因。單側睪丸發育不全者因對側睪丸代償性增生可不必治療,而隱睪的病人則應及早手術治療。

睪丸增生

睪丸增生是指睪丸較正常大,而其硬度及局部解剖關係均正常,常見於一側睪丸缺如或發育不全時,對側睪丸代償性增生。一般不需特殊處理。

保養

睪丸有一層堅厚的纖維膜,將睪丸分成許多睪丸小葉。睪丸小葉內的精曲小管之間的結締組織內有分泌男性激素的間質細胞,男子一旦進入到12-14歲的青春發育期後,間質細胞能生產大量的睪丸酮。
精索扭轉精索扭轉
睪丸酮是雄性激素的主要成分,在人體內的生物效應極為重要。有人提出,睪丸酮水平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的原因,可能與人體的日常損耗和生活壓力過大而導致睪丸系統技能老化相關。當雄性激素下降到一定程度時,便會出現暴躁、抑鬱、易疲倦、性慾減退等症狀,這便意味著進入了男性更年期
睪丸保養是解決男人男性功能障礙的重要手段。男性可在洗澡時或睡前雙手按摩睪丸,拇指輕捏睪丸順時、逆時各按摩十分鐘,長期堅持必有益處。如在按摩時發現有異疼痛感,可能為睪丸炎或附睪炎,請及時到醫院檢查。

睪丸酮

睪丸酮是雄性激素的主要成分,在人體內的生物效應極為重要,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⑴新生兒時期,睪丸酮水平為一高峰,到青春期前下降至最低水平。
⑵青春期,睪丸酮水平升高。睪丸酮在血中濃度升高的年齡為12~17歲,此時也標誌著男子的性功能已基本成熟,具備產生精子的能力和性慾的萌動。
⑶男子在20~30歲時,睪丸酮水平高達600μg/dl,同時顯示為有節律的波動。即在一年中有周期性變化和每天中的節律性變化,成年男性睪丸酮水平在秋季時最高,春季時最低,每天的周期性節律性變化是清晨時最高,晚間最低。
⑷男子在40歲以後則開始下降,一般為400~200μg/dl。有人提出,睪丸酮水平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的原因,有研究表明可能與人體的日常損耗和生活壓力過大而導致睪丸系統機能老化相關。當雄性激素下降到一定程度時,便會出現暴躁、抑鬱、易疲倦、性慾減退等症狀,這便意味著進入了男性更年期。

卵巢

簡介

卵巢是雌性動物的生殖器官。功能是產生卵以及類固醇激素,卵巢的位置與睪丸相同,僅左側發育(右側已退化),呈葡萄狀,均為處於不同發育時期的卵泡,卵泡呈黃色,卵巢表面密布血管。卵巢的大小與年齡和產卵期有關。
其功能分別是:
⑴ 刺激子宮內膜增生,促使子宮增厚、乳腺變大和出現女副性徵等。
⑵ 促進子宮上皮和子宮腺的增生,保持體內水、鈉、鈣的含量,並能降血糖,升高體溫。
⑶ 促進宮頸和恥骨聯合韌帶鬆弛,有利於分娩
⑷ 刺激並維持女性第二性徵等。

位置

卵巢位於子宮底的後外側,與盆腔側壁相接。當妊娠時,由於子宮的移動,其位置也有極大的改變。胎兒娩出後,卵巢一般不再回到其原來位置。卵巢屬於腹膜內位器官。其完全被子宮闊韌帶後葉包裹形成卵巢囊(Ovariancapsule)。卵巢與子宮闊韌帶間的腹膜皺襞,稱為卵巢系膜(Mesovarium)。卵巢系膜很短,內有至卵巢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通過。卵巢的移動性較大,其位置多受大腸充盈程度的影響。一般位於卵巢窩內,外側與盆腔側壁的腹膜相接。卵巢窩(Ovarianfossa)在髂內、外動脈起始部的交角內,前界為臍動脈索,後界為輸尿管和髂內動脈。卵巢窩底由閉孔內肌及覆蓋其表面的盆筋膜和腹膜壁層組成。在卵巢窩底處的腹膜外組織內,有閉孔血管和神經通過。胎兒卵巢的位置與男性睪丸的位置相似,位於腰部和腎的附近。初生兒卵巢位置較高,略成斜位。成人的卵巢位置較低,其長軸近於垂直位。其輸卵管端,位於骨盆上口平面的稍下方,髂外靜脈附近,恰與骶髂關節相對。子宮口向下,居盆底腹膜的稍上方,與子宮外側角相接。系膜緣位於臍動脈索後方。游離緣位於輸尿管前方。老年女性的卵巢位置更低。卵巢的位置可因子宮位置的不同而受影響。當子宮左傾時,左卵巢稍向下移位,子宮端稍轉向內;右傾時,則相反。卵巢的輸卵管端及其後緣上部被輸卵管傘和輸卵管漏斗覆蓋。
卵巢位置卵巢位置

形態

卵巢左右各一,灰紅色,質較韌硬,呈扁平的橢圓形,表面凸隆,幼女者表面平滑,性成熟後,由於卵泡的膨大和排卵後結瘢,致使其表面往往凹凸不平。卵巢的大小和形狀,也因年齡不同而異。在同一人,左右卵巢並不一致,一般左側大於右側。成人卵巢長度左側平均為2.93cm,右側平均為2.88cm;寬度左側平均為1.48cm;右側平均為1.38cm;厚度左側平均為0.82cm,右側平均為0.83cm,卵巢重為3—4g。35—45歲卵巢開始逐漸縮小,到絕經期以後,卵巢可逐漸縮小到原體積的1/2。通常成人卵巢的大小,相當於本人拇指指頭大小。由於卵巢屢次排卵,卵泡破裂萎縮,由結締組織代替,故其實質漸次變硬。

結構

卵巢分為內、外側兩面,上、下兩端,前、後兩緣。卵巢內側面朝向盆腔,多與迴腸緊鄰,又名腸面(Intestinalsurface),外側面與盆腔側壁相接觸。卵巢上端鈍圓,名輸卵管端(Tubalex—tremity),與輸卵管傘端相接,下端略尖,朝向子宮,稱為子宮端(Uterineextremity)。卵巢前緣有卵巢系膜附著,稱為卵巢系膜緣(Mesovarianborder)。此緣較平直,其中央有一裂隙,稱為卵巢門(Hilumofovary),是卵巢血管、淋巴管和神經出入之處。卵巢後緣游離,稱為獨立緣(Freeborder),較為凸隆,朝後內方。
卵巢結構卵巢結構
卵巢是位於子宮兩側的一對卵圓形的生殖器官。它的外表有一層上皮組織,其下方有薄層的結締組織。卵巢的內部結構可分為皮質和髓質。皮質位於卵巢的周圍部分,主要由卵泡和結締組織構成;髓質位於中央,由疏鬆結締組織構成,其中有許多血管、淋巴管和神經。

卵巢冠

卵巢冠(Epoophoron):又名副卵巢。卵巢冠位於卵巢系膜內,由10—20條橫行的小管(Transverseductulus)和一條卵巢冠縱管(Longitudinal ductuso{epoophoron)構成。各條橫小管的一端(卵巢端)靠近卵巢;另一端(輸卵管端)以直角匯入卵巢冠縱管。橫小管為上皮小管,具有分泌現象,其管壁的肌層特厚,對卵巢系膜的緊張度有一定作用。橫小管來源於中腎小管,與男性的睪丸輸出小管和附睪迷管相當。卵巢冠縱管的構造與橫小管相同,其位置較靠近輸卵管,並與之平行,是中腎管萎縮遺留的部分,與男‘陸的附睪管相當。

囊狀附屬檔案

囊狀附屬檔案(Vesicularappen山x):囊狀附屬檔案有一個或數個不等。常位於輸卵管漏斗附近,是卵巢冠上方向下垂的小豆形有蒂的纖毛上皮小囊,其內含有液體,為中腎管頭端的遺蹟。

卵巢旁體

卵巢旁體(Paroophoron):卵巢旁體居於卵巢系膜內,卵巢冠的內側,卵巢動脈進入卵巢門處,與卵巢冠相比,較近於子宮。它是由數條上皮小管和血管球構成,是胚胎期中腎尾側部中腎小管的遺蹟,與男性的旁睪相當。卵巢旁體常見於初生兒,在5歲後很少發現,但有時可在顯微鏡下看到。

血管

卵巢是由卵巢動脈和子宮動脈的卵巢支供血。依據二者對卵巢血液供應狀況,將其動脈供應分為四型:
卵泡細胞卵泡細胞
工型,由子宮動脈和卵巢動脈的分支互相吻合共同營養卵巢。
Ⅱ型,子宮動脈的分支供應卵巢的內側部,卵巢動脈的分支供應外側部。Ⅲ型,僅由子宮動脈營養卵巢。
Ⅳ型,僅由卵巢動脈營養卵巢。第工型為混合供應型,通常卵巢血液供應為此型。第Ⅱ型為卵巢動脈供應優勢型。
第Ⅲ型為子宮動脈供應優勢型。
第Ⅳ型為均衡供應型,屬於卵巢血液供應的變異。由於卵巢的血管分布存在著上述的差異,在輸卵管結紮時,為了防止損傷供應卵巢的血管分支,一般強調結紮部位選擇在輸卵管的中1/3部。結紮時應特別注意保存子宮一卵巢血運的完整性。一旦影響了輸卵管系膜間的血運,即可能導致卵巢功能障礙,造成術後月經改變。
子宮動脈和卵巢動脈的卵巢支,從卵巢門進入髓質,形成螺旋狀分支,並呈輻射狀伸入皮質,在卵泡膜和黃體內形成毛細血管網,再由毛細血管網集合形成微靜脈,然後在髓質內匯成小靜脈,經卵巢門離開。小靜脈在卵巢系膜內構成卵巢靜脈叢,最後匯集成卵巢靜脈,與同名動脈伴行。左側卵巢靜脈注入左腎靜脈,右側卵巢靜脈直接注入下腔靜脈。

淋巴管

卵巢皮質內有豐富的淋巴管互相連線成網。淋巴毛細管圍繞在卵泡的外膜和黃體的周圍,內膜和顆粒層往往缺乏。在髓質內,淋巴毛細管集合成較大的淋巴管出卵巢門,注入腰淋巴結

神經

卵巢的神經來自卵巢神經叢和子宮神經叢,與動脈一同由卵巢門進入髓質,在髓質內形成神經叢,再由該叢發出神經纖維進入皮質內,多分布於血管壁上,在次級卵泡內形成末梢感受器,終止於黃體細胞之間。在閉鎖卵泡的內膜中可見神經纖維,另外,生殖上皮和白體都有極細的神經纖維分布。

生殖功能

生育年齡婦女除妊娠和哺乳期外,卵巢每個月發生1次周期性變化並排出卵細胞,排卵多在月經周期第14-16天。卵細胞是由卵巢內卵泡分泌排出的,在數個卵泡的發育中,發育成熟的一般只有1個,因此每個月只有1個卵子成熟。排卵後卵子存活數小時,此時,卵子如進入輸卵管並遇到精子即受精成為孕卵(受精卵)。
卵巢就像媽媽體內的一座“小花園”。在媽媽小的時候就已成形,裡面藏著有許許多多個“種子”,隨著媽媽長大,“種子”也慢慢長大,“種子”靠什麼長大呢?“花園”周圍的環境——媽媽身體內部的環境很重要,就像真正的“花園”,如果沒有良好的氣候和空氣品質,“種子”是無法茁壯成長的。所以媽媽健康才能保證“種子”質量好。
另外還需要給“花園”定期施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和孕激素(或稱黃體酮),就相當於這種肥料。雌性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女性生殖器官的生長發育,促進女性第二性徵的出現等;孕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子宮內膜在雌性激素作用的基礎上繼續生長發育,為受精卵著床在子宮裡做準備。因此,只有適度地施肥澆水,“種子”才會更好地生長。
“種子”長大了、成熟了,終於有一天她離開了生養她的“花園”,到了另一個地方——輸卵管里,等候著精子的到來。
卵細胞(即卵子)是由卵泡產生的,這是卵巢的功能之一。女嬰出生時,每一卵巢內約含75萬個原始卵泡,隨著年齡的增長,絕大部分原始卵泡逐漸解體而消失。從青春期開始,每月有一定數量的卵泡生長發育,但通常只有一個卵泡成熟(大約經歷28天),並且排卵。成熟卵泡的直徑可達1厘米左右,突出於卵巢表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