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義批評模式

【形式主義批評模式】西方五種主要的文藝9r評模式之一。盛行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英美批評界。這種批評模式的主要特點可以從它幾個名稱上大致見出:“形式主義批評”-—它只注重作品的形式;“新批評(或英美新批評)”——相對於十九世紀以來建立在實證主義和浪漫主義基礎上的學院派傳統批評,它的確是一種嶄新的批評模式;“本體批評”——把文學文本視為獨立自足,不必藉助任何外力而存在的本件;“文字批評乙—它認為文學批評的任務就是對文本的文字進行細讀法分析。魏伯·司各特認為,形式主義批評模式的基本理論是:把文學文本當作批評的對象,並假定它是作者表達的渠道,迴避一切客觀的參考;研究文學文本的結構、結構要素、要素與文本整體的關係。形式主義批評對詩尤其是抒情詩特別注重,認為詩的意義是由形式(音步,意象、選詞)及內容(音調、主題)組成的,因而評論詩必須關注它們之間的關係。形式主義批評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艾略特和瑞恰茲,這一殼派人才濟濟,湧現了不少理論批評大家。後人發展了艾略特和瑞恰茲的理淪,但彼此之間的主張不盡相同,有時學生的矛頭還會指向他們的導師。儘管如此,形式主義批評的共同傾向還是一致的,這就是堅持本體論和細讀法。這種批評模式在當代影響最大,擁有當代絕大多數傑出的批評家。實際上,人們通常所說的文學批評,指的主要是這種批評模式。究其原因,蓋因它抓住了文藝的審美本性。但是,形式主義批評模式只關注個別而忽略了一般,以至於割裂了文藝與社會,作者、讀者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