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聖君

張公聖君

張聖君,又稱張聖者,號慈觀,道教閭山派道士,被明正德皇帝敕封為“法主神號”。張聖者確有其人,於宋天聖二年(1024年)農曆七月廿三出生在福建省永泰縣嵩口鎮月洲村。據《張氏世譜》記載,張慈觀是隨王審知入閩始祖張睦第13世玄孫。張慈觀的童年和少年都在苦難中度過,四歲喪父,後隨母改嫁到盤谷鄉連厝林里(今福坪村)的連姓人家為繼子。七、八歲時,因家境貧寒,繼父讓他去放牛,十二、三歲時,以砍伐鋤柄謀生,所以當地人叫他張鋤柄。十八歲那年,他上閭山學法,修煉武功,決心扶正祛邪,救世救民。

張公聖君,監雷御史,五雷法主,盪魔將軍、張聖君,張聖公、張聖者、法主公,俗稱張公,為福建省福州,莆仙一帶民間所篤信的神明之一,因他的懸壺濟世,一般道士都會祭拜。

基本介紹

  • 本名:張公聖君
  • 別稱:張公,張聖君,張真君
  • 字號:法主公
  • 所處時代:宋代
  • 出生地永泰縣嵩口鎮
  • 出生時間:天聖二年(1024年)
  • 去世時間:熙寧元年(1068)
  • 人物封號:法主神號
人物介紹,史料記載,影響範圍,民間傳說,有關古蹟,龍瑞宮,金沙堂,金印堂,

人物介紹

史載,宋天聖二年(1024年)農曆七月廿三,張聖君出生在永泰縣嵩口鎮月洲村,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苦難中度過的。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年),王審知開疆治閩伊始,瘴氣疫癘流行,茅草初墾;加上鄉村暴徒到處擾亂,村民深受其苦。這時的張年輕氣盛,體魄健偉,精通武術,且為人急公好義,愛打抱不平,18歲被“閭山大法院”祖師許旌揚的數傳弟子收為門徒後,三年後學成歸里。此後,他遊走於永泰、閩清尤溪莆田、仙遊等地。據史志記載,紹興丁丑年,張聖君“到尤溪,募化緣金造橋亭”;淳熙癸巳年,漳州大旱,張聖君刻行法文祈雨,頓時大雨傾盆;淳熙戊戌年,尤溪瘟疫流行,張聖君尋找草藥救病民……他每雲遊一地,都宣揚“惡有惡報、善有善果”的道理。他後來在白雲寺當頭陀及老,熙寧元年(1068年),張聖君雲遊到閩清金沙鎮,修成正果,坐在九龍溪的巨石上,羽化升天,享年45歲。
張公聖君

史料記載

張聖君,又稱張聖者,號慈觀,道教閭山派道士,被明正德皇帝敕封為“法主神號”。張聖者確有其人,於宋天聖二年(1024年)農曆七月廿三出生在福建省永泰縣嵩口鎮月洲村。據《月洲張氏世譜》記載,張慈觀是隨王審知入閩始祖張睦第13世玄孫。張慈觀的童年和少年都在苦難中度過,四歲喪父,後隨母改嫁到盤谷鄉連厝林里(今福坪村)的連姓人家為繼子。七、八歲時,因家境貧寒,繼父讓他去放牛,十二、三歲時,以砍伐鋤柄謀生,所以當地人叫他張鋤柄。十八歲那年,他上閭山學法,修煉武功,決心扶正祛邪,救世救民。
張公聖君
中國人名大辭典》、《福建通志》、《永泰縣誌》、《閩清縣誌》、《閩都別記》、《夷堅志》和《遊宦紀聞》等對張聖者生平的記敘都大同小異:“張聖者,永福(永泰)人,以採薪鬻鋤柄為業,一日入山遇仙,食以桃,因忽忽若狂,談未來事無不驗。素不諳書,忽奮筆作字,得羲、獻體,因度為僧。作字多以左手,或足指扶筆……”此後,張聖者雲遊於本邑和鄰縣的閩清尤溪德化永春莆田、仙遊等地。那時,南宋政府腐敗,社會混亂,到處魑魅魍魎出沒(稱五通鬼),殘害百姓。張聖者目睹此景,大顯神威,驅妖斬魔,除害滅禍,懲惡揚善,救民於水火。中國民間流傳的《聖君履歷咒》詳細記敘其事跡:紹興丁丑年,聖者“十九歲到尤溪,募化緣金造橋亭”;淳熙癸巳年“再造建寧水西橋”,時逢漳州大旱,“聖君頃刻行文法,須臾降下滂沱雨”;紹興壬午年,閩清大旱,聖者“牽牛創鑿水梘際,穿通灌溉旱水田”;淳熙戊戌年,尤溪“黎民患瘟疫”,聖者“尋找草藥救病民”。張聖者對邪魔更是疾惡如仇,常懷濟民救世之志。紹興己卯年秋,德化流氓地痞猖獗,聖者神通廣大,降服了這批“五通鬼”,讓百姓過安康的日子。聖者每雲遊一地,都宣揚“惡有惡報,善有善果”的道教因果道理。路見不平,拔劍斬妖魔;遇大旱,鑿渠引甘露;遇病民,尋草藥治病,做好事不勝枚舉。淳熙十年(1183年)聖者雲遊到閩清十四都金沙,修得正果,坐在九龍潭巨石上,羽化升天。享年45歲。鄉人即以其身軀塑像建金沙堂奉祀,此寺為張聖君之“祖殿”;當年,永福人以其頭顱塑像,建方壺寺奉祀,稱為“母殿”。方壺寺雄踞於盤谷鄉岩獅峰峭壁懸崖下,占地3000多平方米,氣勢宏偉,綠樹翠竹環抱,環境清幽。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並被闢為旅遊景點。

影響範圍

張聖君的鴻恩大德,到處傳聞,被萬民崇拜敬仰,人們奉他為保境之神,塑像建寺奉祀。張聖君的信仰文化已傳播到八閩大地,台灣的台北、宜蘭新竹、台中、彰化、雲林、高雄等縣市都有祀廟。
張公聖君

民間傳說

中國民間傳說,南宋時,朝廷政治腐敗,民生凋零,怨聲載道,到處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殍” 。有一天,天庭玉帝得知東南沿海有一個貪官,剛愎自用,貪婪無度,吸盡民脂民膏,陷害無辜,遂敕旨對這個貪官所轄的地方三年不雨,以示懲罰。天不下雨,土地乾裂,農作物枯萎,老百姓連吃水都困難了。
為此,很多老百姓請張慈觀為其祈雨解旱。張慈觀為濟世利民,遂設壇祈雨,把表文發到東海龍宮,請東海龍王行雲播雨為民解旱,東海龍王接到張慈觀表文後,把玉帝不許降雨的玉旨轉告他。張慈觀急百姓之所急,又再上奏疏到靈霄寶殿,請求玉帝降雨拯救百姓乾旱之苦。奏章一封一封地上送了,可是老天還是不下雨,張慈觀見天不下雨,就騰雲駕霧到南天門,施隱身法遁入靈霄寶殿中,看見他所上的奏章原封不動地放在御案前,張慈觀看玉帝不關心人間疾苦,就把玉帝御案前的洗筆盂水倒下凡間,偷偷地離開靈霄寶殿回到凡間。
茶過三碗,張慈觀就問雷公,貴客何往,有何公幹?雷公見奉茶老者為人熱情忠厚,就告訴他是奉玉帝聖旨,捉拿張公到天廷問罪。張慈觀佯說:張公法術高強,武藝超群,恐怕你不是他的對手,如果你捉不到他給跑了,你怎么給玉帝繳旨呢?雷公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問奉茶老者,那要怎樣辦?張慈觀回答說:我倒有個辦法,不過要先委屈你躲進我的布袋,我提布袋走,張公不會發現你,到了他的住處我手一放,你就可不費餘力地把他捉拿歸案了。雷公言聽計從。叫張公快把布袋拿出來立即行動。
第二天,張慈觀要出遠門為老百姓消災治病,拉了九下封袋口帶,通知雷公不能亂動亂響。雷公把九下數成十下,就一直大聲響個不停。這一響震得人間人心惶惶不安,天廷也被雷聲震得不得安寧。托塔李天王奉玉帝聖旨率領著天兵天將捉拿雷公問罪,當他到南天門時,只聽雷聲不見雷影,無處追拿,只好回靈霄寶殿繳旨。玉帝就再降旨令太白金星在南門貼榜招賢鎮雷響。
張慈觀得悉此訊息後,立即趕到南天門揭榜。太白金星見張慈觀趕到南天門就問: “你來乾什麼” ? “我來揭榜鎮雷響的” , “那好!我帶你到靈霄寶殿玉帝面前去領旨“ 。張慈觀忙說: ”且慢,請老前輩在玉帝面前奏說:我偷倒洗筆水為民解旱之事,要赦我無罪,我才敢進殿領旨“ 。太白金星聽了張慈觀的請求以後,就到靈霄寶殿向玉帝啟奏,玉帝準奏,赦張慈觀無罪進殿領旨。太白金星到南天門傳達了玉旨,張慈觀揭下黃榜隨太白金星到靈霄寶殿。
玉帝見跪在殿前的張慈觀道貌岸然,仙風飄逸,賜金椅同坐,玉帝問道: “聞張賢卿在人間懸壺濟世,除惡救危,道行非淺,不知張賢卿有何道法治得孽雷“呢?張慈觀起立奏道: ”微道自國小得五雷天心法,待微道一試“ 。這時,他暗誦咒語啟動通天網袋封口帶八下,雷聲有序地響了八聲;拉七下,雷響7聲…...拉一下,雷響一聲。過了一會兒,拉了9下,雷聲立即停止了。天廷遂安謐無聲。
玉帝大為歡喜,褒揚說: “張賢卿道行頗深,念你鎮雷有功,封你為監雷張聖君,五雷歸你管轄,每年只許7個月有雷聲, 5個月無雷響 。”張慈觀跪下叩頭謝恩。但是,張慈觀聽錯了玉旨是五雷七月歸他管。他就令五雷在每年的七月雷聲要大,但不能雷死人。因此,七月法主雷聲大,卻不會雷死人的傳說,一直流傳至今。
福建閩南地區、台灣各地,及遠至印尼馬來西亞的道士,也是以法主公的法術高明主治邪煞而崇拜他。一般人遇有疑難雜症,都會到法主公廟請求道士代為施法,為人們改運、補運、祈求平安。
在台灣,主公的誕辰祭日照例要舉行盛大的迎神會,稱之為“大龜會”。廟裡會先準備面制的紅龜,以及糯米制的紅龜粿,讓善信們向神祈求,謂之“乞龜”。乞求時要先在管事處登記,等到第二年必須還願,且須加倍奉還,如果滿三年未還者,管事就將他的姓名寫在紅紙上,貼在廟牆上,俗稱“龜上壁”。還願時,有些人會演戲酬神,鑼鼓喧天,送迎大龜,謂之“還龜”。“乞龜”和“還龜”是祭主公的重點活動。
張公聖君

有關古蹟

龍瑞宮

龍瑞宮始建於明朝,清嘉慶年間曾有加修,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宮殿的中殿較高,兩廂較低,屋面龍脊花檐,以像雄鷹展翅之英姿,矗立在安溪縣官橋鎮虞宗村的北面獅山的萬木蔥蘢之間,背座獅身,堂朝三水之匯,山下有藍溪的滔滔急流,宮殿懸於溪沿峭壁,每逢雨季,波濤拍岸,遙望此地,大有雄鷹展翅翔於河海之勢,雨期過後,宮下存一深潭,水綠如璧,潭畔立一碑,碑有“阿彌陀佛”之字。傳說專治潭中惡鬼作祟,碑後長一叢竹,專用落地除妖之符,人稱青竹符。碧潭東畔溪中,怪石嶙峋,呈有石筆、石龜石獅石雞、石狗之狀,傳說群石立水尾,急水廻流,為境內萬民招財聚寶。
龍瑞宮落成之後,主殿供奉“大老”、“二老”兩尊張公金身。宮裡有僧人主持,香火不斷,便利民眾。張公大發慈悲,廣施符水丹藥,人們又稱張公為法主公。法主公神威顯赫,保境安民,爐下弟子廣受恩澤,邪祟斂跡,疫病不生。
七月二十三日乃法主公聖誕,陳姓村民皆虔誠敬奉,外姓善男信女值此張公聖誕,前來祈求還願,絡繹不絕,人山人海,規模之大,供品之豐,盛況空前,令人讚嘆。米粽松糕要用榖桶裝盛,糯米炊蒸之印果(俗名大龜)大如米蘿,臨近舍里無可比擬(民國初年還是如此)。
張公聖君神威遠播,澤被四方,爐下弟子有往外地謀生者,大都愛帶上張公香火信物隨身供奉以求平安。條件具備即立廟雕像以供眾膜拜。幾百年來,張公聖跡遍布海內外。如廈門、溫州、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處,均有龍瑞宮分爐之張公聖殿廟,時有分爐信士尋根問祖,前來找尋龍瑞宮發祥地。彼此往來,神人一體,正是神道無私,惠及蒼生,澤被萬民。

金沙堂

張聖真君祖殿,又名金沙堂,位於閩清縣金沙鎮金沙街中段,為閩清縣人民政府文物保護單位,奉祀的是閩台人民共同信仰的農業保護神張聖君
張公聖君
張聖真君祖殿建於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原先並不是奉祀張聖君的,只是個小廟。張聖君羽化升天后,老百姓就以其身軀塑像,放入小廟奉祀紀念,從此小廟就改稱為張聖真君祖殿,至今已有八百多年了。現存正殿為明正統四年(1439年)修,清康熙間重修,民國6年(1917年)又覆以鐵瓦重修。張聖君祖殿為重檐歇山頂,飛檐斗拱,主祀張聖君,兼祀蕭法明、連良瑞二君。主殿內,張聖君塑像居中,兩旁為蕭法明、連良瑞塑像。塑像兩邊是黑底金字的對聯:“威鎮金沙驅厲疫,恩敷宇宙護蒼黎”,生動地表達了人民對張聖君的敬仰。這裡還建了門樓、戲台及聖母廳、伽藍廳、土地廟、觀音樓、文昌閣等,使張驛君祖殿的規模更大。值得一提的是,張聖君祖殿至今還保留著許多珍貴的文物:雕刻於南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的石獅一對,石獅造型古樸,線條明快簡潔,十分難得。明洪武、崇禎年間的碑刻各一方,還有挖掘於清嘉慶八年(1803年)的九龍泉,民國6年的鐵瓦……這些文物,向人們展示了張聖真君祖殿走過的歷程,讓人回味、引人遐思……
張公聖君的神奇故事在閩清民間流傳甚廣,如點石化豬、坑伏五鬼等,家喻戶曉。這裡還保留有許多人文景觀,如坐化石、張聖君當傭工時的遺址、張聖君親手栽的二合一樹等,都值得一看。
在福州,張聖君活動和居住過的地方,也建有“張真君祖殿”。堂、殿建成,地方政府的官員上報朝廷,皇帝嘉其恩義,賜張為“大化真人”,並“奉旨祀典”。從此民眾稱他為“張真君”或“張聖君”。這兩座堂、殿都有近千年的歷史,至今尚存,誠為極珍貴、極難得的文物古蹟,被定為市級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明清兩朝及至建國前夕,在這裡經商的福州及其他各地的商賈,抱著祈願“財源不盡滾滾隨潮來”的心態,以此為“福地”和發財的“聚寶盆”,不斷雲集在上下杭地區,組成經濟實力雄厚的“商幫”,進行頻繁的商貿經營活動。他們都把張真君奉為“祖師爺”,稱之為“商神”,頂禮膜拜,虔誠至極,在海內外頗有影響。並把福州“商會”、“金融公會”和“商事研究所”的會址設在殿內,以此為中心再輻射到上下杭其他地區,分別成立各商業同業公會的分支機構。
由此可見,“張真君祖殿”實質上是各商幫、各行業在商務活動中議行論市、互通商業情報的信息發布中心。要研究福州商業史,特別是上下杭地區的商業史,不能不研究“張真君祖殿”歷史的發展沿革。這二者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金印堂

金印堂又名張公宮,坐落於東嶠鎮珠江村,是珠江、珠川、先鋒三村(俗稱“三珠”)的總宮。金印堂有前中後三殿,坐東朝西,西北面為巍峨的五侯山,風光旖旎。大殿背後北側為“林氏宗祠”,是20世紀30年代革命先賢活動場所------閩中游擊隊珠江中隊舊址,現為莆田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附近還有建於明代的“瓊林書院”。  “珠江派衍長城系,金印堂供鐵面神”。據《三珠林氏族譜》記載:珠江原為北高長城村金紫林氏自明代中期遷至,距今有500多年的歷史。金印堂始建於明代後期,清雍正十年(1732)擴建中殿,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擴建拜亭及前殿,民國21年(1932)重修。1953年金印堂被改為糧食倉庫,1980年退還珠江村, 1984年“三珠”林氏信徒進行修建。1991年在宮殿前左側建造“駐雲亭”。  金印堂奉祀媽祖、慈濟仁君、張公聖君、劉公元帥、尊主明王等神像。傳說,原先金印堂主神為劉公元帥。劉公元帥滿臉赤紅,錚錚鐵骨,威風凜凜。一次,張公聖君想進宮坐鎮神龕,被劉公元帥阻撓,張公聖君便從宮殿的天井鑽進去,強橫端坐於諸神的中間,而二位聖侯則被趕出在中廳兩側當作守鬥神。  金印堂的壁畫、匾額、石雕或門柱石刻楹聯,皆精美典雅。其橫匾“珠江福曜”、“風雷可召”和“龍潭澤遍”等書法雄健朴茂。在許多楹聯中,“具大神通欽鐵漢,聿就廟貌鎮珠江”。“有降龍伏虎手段,顯披髮仗劍威風”。這兩幅是清代古聯,意蘊深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