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祖宮

龍山祖宮

龍山祖宮,又稱龍山宮,位於赤溪村赤溪自然村龜山上,始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築為清道光十二年(1832)重建,近代重修。該宮坐南朝北,面闊五間13.6米,進深8.9米,建築占地面積121平方米,單體建築,由正殿和左、右配殿組成。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柱帶前廊,歇山頂,抬梁式土木結構。睡蓮、抱鼓石、柱礎、柁墩、雀替浮雕仙獸、花卉等圖案,雕工精美,比較完好保留清代建築風格,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是研究清代建築的實物資料;該宮已列入福建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山祖宮
  • 始建於:明朝清道光年間
  • 地理位置: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赤溪自然村
  • 供奉神明張公聖君/王公二使/吉祥馬駕等
祖宮簡介,民俗活動,主祀神像,

祖宮簡介

龍山祖宮始建於明朝,清道光年間曾重修龍山祖宮,至今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宮殿的中殿較高,兩廂較低,屋面龍脊花檐,以像雄鷹展翅之英姿,矗立在莆田市涵江區莊邊鎮赤溪自然村的龜山的萬木蔥蘢之間,背座龜身,堂朝三水之匯,山下有藍溪的滔滔急流,宮殿懸於溪沿峭壁,每逢雨季,波濤拍岸,遙望此地,大有雄鷹展翅翔於河海之勢,雨期過後,宮下存一深潭,名曰漲水潭,水綠如璧,潭畔立一碑,碑有“阿彌陀佛”之字。傳說專治潭中惡鬼作祟,碑後長一叢竹,專用落地除妖之符,人稱青竹符。碧潭東畔溪中,怪石嶙峋,呈有石筆、石龜、石獅、石雞、石狗之狀,傳說群石立水尾,急水廻流,為境內萬民招財聚寶。
龍山祖宮主殿供奉“張公聖君”“王公二使”“吉祥馬駕”等金身。宮裡有宮公主持,香火不斷,便利民眾。張公大發慈悲,廣施符水丹藥,人們又稱張公為法主公。法主公神威顯赫,保境安民,爐下弟子廣受恩澤,邪祟斂跡,疫病不生。

民俗活動

2011年龍山祖宮往方壺岩母殿謁祖升香
莆田莊邊赤溪境龍山宮張公聖君往永泰方壺岩母殿謁祖升香2011辛卯年七月二十三日張聖君壽誕。 張聖君,張公,張公聖君,監雷御史,五雷法主,盪魔將軍,張聖公,張聖者,法主公,為福建省福州、莆仙一帶居民所篤信的神明,因他的懸壺濟世,一般道士都會祭拜。
2013年龍山祖宮往方壺岩母殿謁祖升香
福建莆田市莊邊鎮赤溪境龍山祖宮張公聖君於2013年7月23前往永泰方壺岩張公聖君母殿進香盛典。
2015年龍山祖宮籌建張公文化活動中心
新年新氣象,新村新發展。在涵江區莊邊鎮赤溪赤溪自然村里,在外打拚歸來的的鄉親過了一個別樣的春節,他們省下鞭炮錢,踴躍捐資籌建設山村文化活動中心,以自己的善行實實在在回報桑梓
據介紹,該活動中心建築外觀為仿古風格,與赤溪村明代文化遺產龍山祖宮建築融為一體。建成後,該中心將成為山村的一處亮麗景觀,是村民休閒的好去處。

主祀神像

龍山宮主祀張公
張公聖君,監雷御史,五雷法主,盪魔將軍、張聖君,張聖公、張聖者、法主公,俗稱張公,為福建省福州,莆仙一帶漢族民間所篤信的神明之一,因他的懸壺濟世,一般道士都會祭拜。
史載,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農曆七月廿三,張聖君出生在永泰縣嵩口鎮月洲村,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苦難中度過的。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年),王審知開疆治閩伊始,瘴氣疫癘流行,茅草初墾;加上鄉村暴徒到處擾亂,村民深受其苦。這時的張年輕氣盛,體魄健偉,精通武術,且為人急公好義,愛打抱不平,18歲被“閭山大法院”祖師許旌揚的數傳弟子收為門徒後,三年後學成歸里。此後,他遊走於永泰、閩清、尤溪、莆田、仙遊等地。據史志記載,紹興丁丑年,張聖君“到尤溪,募化緣金造橋亭”;淳熙癸巳年,漳州大旱,張聖君刻行法文祈雨,頓時大雨傾盆;淳熙戊戌年,尤溪瘟疫流行,張聖君尋找草藥救病民……他每雲遊一地,都宣揚“惡有惡報、善有善果”的道理。他後來在白雲寺當頭陀及老,淳熙十年(1183年),張聖君雲遊到閩清金沙鎮,修成正果,坐在九龍溪的巨石上,羽化升天,享年45歲。
每年農曆七月廿三,全市大小500多個供奉張公的宮廟都會舉行各種民俗活動。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在東南亞國家、港澳台地區有近百座張公廟,不少是從莆田分靈而出,近年來經常有東南亞、港澳台香客來龍山宮謁祖進香朝拜,促進了海外僑胞的商貿、文化交流,為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