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兒(統治者、軍事首領)

帖木兒(統治者、軍事首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埃米爾·帖木兒(波斯-阿拉伯文:تیمور,拉丁轉寫:Tēmōr,1336年4月9日—1405年2月18日)。出生於撒馬爾罕以南的碣石(今烏茲別克斯坦沙赫里薩布茲)。

帖木兒的祖先做過察合台汗國的大臣,父親死後繼為碣石的一名封建城主。

1362年,帖木兒在故鄉附近起義。帖木兒與蒙古人作戰時,被蒙古人打傷成了瘸子。因此敵人稱為跛子帖木爾。後來,為了鞏固政權,採取婚姻關係,將西察合台汗國後王的公主納為妻妾,成了察合台汗國的駙馬。所以又稱為駙馬帖木爾。1360年,河中地區大勢底定,禿忽魯帖木兒控制了大部分地區,但帖木爾實際上控制了河中族。其腿傷亦在此時期受創。在1364年帖木爾終於扶持海珊成為可汗。但在1369年,他殺死情同手足的西察哈台汗海珊,建立了帖木兒帝國

後人所知的帖木爾的傳奇歷史,絕大部分來自《勝利書》、《帖木兒自傳》。其後裔巴布爾在征服了印度之後有《巴布爾回憶錄》流傳於世。

他的孫子烏魯伯格在1411至1449年統治中亞,曾孫巴卑爾創建了莫臥兒帝國,此帝國在1562至1857年統治南亞,約有四個世紀的時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埃米爾·帖木兒(帖木爾別克)
  • 外文名:Amir Temur (Tamerlane, Taimur)
  • 別名:帖木爾
  • 國籍:帖木爾帝國
  • 民族:突厥化蒙古人
  • 出生地:沙赫里薩布茲
  • 出生日期1336年4月9日
  • 逝世日期:1405年2月18日
  • 職業:統治者、軍事首領
  • 信仰伊斯蘭教
  • 主要成就:建立了帖木兒帝國
世系,生平,傳說,大事記,擴張帝國,與明朝的關係,逝後帝國局勢,帝國管理,治軍,驛站制度,正史記載,

世系

據《蒙古秘史》記載,成吉思汗的八世祖乞顏·蔑年土敦的第三個兒子叫乞顏·合赤兀,乞顏·合赤兀的兒子長得魁偉雄壯,飯量很大,因此又取名叫“巴魯剌岱”。乞顏·巴魯剌岱後來組建了著名的巴魯剌思部落,其後人形成了巴魯剌思氏,亦稱巴魯剌氏、八魯剌氏。巴魯剌思後裔哈拉察爾是帖木兒的五世祖。
帖木爾帖木爾
帖木兒家族世系:
圖蠻乃----哈出來---亦爾占赤巴魯拉------速忽車臣------哈拉察爾----亦連吉爾-----布爾赫勒----塔拉海---帖木兒

生平

1336年帖木兒出生。1353年25歲的朱元璋投奔郭子興起兵反抗元朝。
1362年,帖木兒率兵起義,起兵反抗察合台蒙古貴族,時年26歲。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從明洪武二十年(1388年)起,帖木爾希望與明朝建立軍事同盟,共同反抗蒙古人統治。多次遣使結盟明朝,與明朝建交。
帖木兒家族博物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乾市)帖木兒家族博物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乾市)
1369年帖木兒殺西察合台汗國的攝政王忽辛,次年又殺忽辛所立的傀儡君主合不勒沙,又立昔兀兒海迷失為新傀儡,帖木兒自稱蘇丹,總攬西察合台的一切軍政大權,西察合台轉變為帖木兒帝國。
1388年征服花剌子模(中亞)
1389年征服阿富汗
1390年降伏東察合台汗國。
1391年,伏爾加河中游薩馬拉古比雪夫的昆都爾察河谷大敗金帳汗國的脫脫迷失
1393年征服波斯。
1395年於帖列克河戰役中徹底擊敗脫脫迷失,隨後北上掃蕩金帳汗國(帖木兒遠征金帳汗國
1396年,帖木爾扣押各國使節,包括明朝與奧斯曼帝國使節,表示對外宣戰,開始第二階段的國土擴張。
1398年南征印度。洪武三十年(1398年)再次扣押、虐待明朝使節。
1399年末西征敘利亞,於1402年征服(敘利亞戰爭)。
1402年在安卡拉戰役大敗奧斯曼帝國,俘其蘇丹“閃電”巴耶塞特一世,使其帝國成為了從帕米爾高原小亞細亞阿拉伯半島的大帝國。擊敗奧斯曼帝國的同時間接地保存了基督宗教文化與整個歐洲。而從小亞細亞帶回的藝術家、工匠與學者,則留給撒馬爾罕無數無價的傳世建築,使該處在其孫兀魯伯的經營下,成為了中亞伊斯蘭文化的中心。

傳說

帖木爾1362年在故鄉附近地區起義反察合台蒙古人貴族的統治。作戰時,被打傷成了瘸子,因此敵人稱為跛子帖木爾。為了鞏固政權,採取婚姻關係,因為他將西察合台汗國可汗的公主納為妻妾,成了察合台汗國的駙馬。所以又稱為駙馬帖木爾。
帖木爾帖木爾
後人所知的帖木爾的傳奇歷史,絕大部分來自《勝利書》、《帖木爾自傳》。其後裔巴布爾在征服了印度之後創作了《巴布爾回憶錄》,流傳於世。
1941年,史達林下令發掘帖木爾陵墓,就在棺槨被打開的第2天衛國戰爭爆發

大事記

擴張帝國

帖木爾很聰明,這位25歲的年輕人知道,是嶄露頭角的時候了。這並不是說,在河中突厥人抵抗伊犁地區蒙古人重新開始的攻勢中他是拚死作戰的戰士,相反,在當時發生的事件中,他看到了合法繼承其叔叔哈吉的位置的機會。看準這一點,他及時地向入侵者圖格魯克帖木爾汗作出了臣屬的表示。這一次,謝里夫丁筆下的英雄的言論是有些偽善的一篇小傑作:為了臣服,無論他個人付出什麼代價,他要為公眾的利益,而不是為他叔叔的利益作出犧牲;他叔叔的逃跑使其家族有衰落的危險。圖格魯克帖木爾很高興得到這樣一位有價值的支持者,作為回報,他承認帖木爾對渴石的所有權。其間,由於察合台軍暫時撤退,哈吉趁機返回渴石。正直的帖木爾毫不畏縮地對哈吉發起攻擊,然而,儘管帖木爾初戰告捷,但他的軍隊都叛離了他,除了向哈吉公開道歉外,他別無選擇,哈吉原諒了他。圖格魯克帖木爾從伊犁地區返回河中,為帖木爾挽回了局面(1361年)。圖格魯克一到河中,河中的所有貴族--忽氈埃米爾迷里拜牙即、速勒都思部巴顏、帖木爾,以及哈吉本人--都來朝覲他。但是,這位蒙古人為了在這些兇悍的突厥人中殺一儆百,無緣無故地處死了迷里拜牙即。哈吉聞之害怕,作為持異議者離開了河中,他因此而遭受厄運,一到霍拉桑,他就在薩布澤瓦爾附近被暗殺。帖木爾立即前往懲罰兇手;但是實際上,他已輕而易舉地擺脫了對手,再次成為渴石永久的惟一君主。圖格魯克帖木爾很讚賞這位年輕人成熟的才智,在他返回伊犁時,留下其子也里牙思火者為河中長官,並任命帖木爾為他的輔臣。直到此時,帖木爾一直是在玩著忠於察合台家族這張牌,無疑是希望在察合台的統治中占有首要位置。當察合台汗任命另一位埃米爾別吉克在他兒子身邊掌握最高權力時,而他被安置在次一級的位置上。因此,帖木爾與察合台汗的代理人決裂,投奔內兄--巴爾赫、昆都茲和喀布爾之主迷里海珊,在迷里海珊征服巴達赫尚時,帖木爾曾經幫助過他。接著他們兩人一起去波斯,在波斯過著冒險家的生活,用劍為錫斯坦王公效勞。在這段經歷以後,他們返回阿富汗,在迷里海珊境內的昆都茲附近重新組織軍隊,然後又進了河中。一支察合台軍企圖在瓦赫什河的石橋附近阻止他們前進。但帖木爾略施一計,他們渡過河,打敗了敵軍,沿鐵門之路,繼續進軍解放他的渴石城。察合台宗王也里牙思火者作了更大的努力,但是在一次大戰中被打敗,《武功記》認為該戰發生在離渴石撒馬爾罕不遠的塔什·阿里希和卡巴·馬坦之間。也里牙思火者九死一生,急忙逃往伊犁。帖木爾和海珊窮追至忽氈以北,直抵塔什乾。於是,河中從蒙古人手中解放出來(1363年)。在石橋和卡巴·馬坦兩戰之間,也里牙思火者得知其父圖格魯克帖木爾已在伊犁去世的訊息。
帖木爾帝國版圖帖木爾帝國版圖
帖木兒家族帖木兒家族
戰鬥中的帖木爾戰鬥中的帖木爾
帖木爾陵墓(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市)帖木爾陵墓(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市)
河中從蒙古人手中解放出來,擺脫了察合台人的統治,但是,帖木爾、海珊,以及河中的任何一個地區突厥貴族,離開了察合台系的君主,都不能夠統治河中。成吉思汗的合法性無疑要保留,至少在形式上要保留,於是,征服者們認為有必要由察合台系的一位傀儡對他們的勝利加以承認,當然是在他的名義下,他們親自進行統治。他們找到了都瓦的一個曾孫,名叫哈比勒·沙,當時他偽裝成達爾維什而隱姓埋名。這正是他們要找的人。"他們把他扶上王位,向他獻上御杯,各地封建主在御前九叩首。"此後,他們不再注意他。但是,他作為河中皇帝之首出現,按成吉思汗的法律,已經使這一王國合法化和神聖化。也里牙思火者,即伊犁地區的察合台人,再沒有理由干涉河中事務,因為在布哈拉和撒馬爾罕有另一位真正的察合台人、另一個神授的汗王,在他的名義下,帖木爾和海珊可以問心無愧地行事,也可以消除那些墨守成規者的疑慮。
埃米爾·帖木爾廣場(烏茲別克斯坦塔什乾)埃米爾·帖木爾廣場(烏茲別克斯坦塔什乾)
首先,在恢復西察合台汗國的秩序與版圖之後,又降伏了東察合台汗國。隨後征服波斯、花拉子模。1393年征服伊爾汗國阿富汗;而後北上進攻金帳汗國。但由於薩拉伯卡(今伊朗境內)發生外族叛亂,使其一改恢復突厥帝國光榮之進軍方向,將征服目標由蒙古各汗國轉向周圍各國。因此本來皆以各汗國為攻擊目標。但在之後卻發現到蒙古人不是敵人,其他民族較蒙古人更可能阻礙他的大業。從此以後,他師法成吉思汗的屠城策略,將叛亂之薩拉伯卡屠城,他隨後遠征印度時,也維持同樣的策略。最著名一戰是與白帳汗國的脫脫迷失汗於捷列克河大戰(帖列克河戰役),徹底擊敗金帳汗國。帖木爾一生征戰四十餘年敗績極少,可以說是一代梟雄。

與明朝的關係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掃蕩群雄,占據了元朝在中原和江南的全部地盤建立了明朝明太祖要求西域各國依照元例進貢。從明洪武二十年(1388年)起,帖木爾曾多次遣使進貢。帖木兒實際上是西方國家中第一個承認明朝,並派使團來納貢的國家元首,因此朱元璋對他非常有好感。
帖木爾雕像(烏茲別克斯坦沙赫里薩布茲市)帖木爾雕像(烏茲別克斯坦沙赫里薩布茲市)
1396年,帖木爾扣押各國使節,包括明朝與奧斯曼帝國使節,表示對外宣戰,開始第二階段的國土擴張。1398年南征印度;1399年西征敘利亞
洪武三十年(1398年)再次扣押、虐待明朝使節。
1402年在安卡拉戰役大敗奧斯曼帝國,俘其蘇丹巴耶塞特一世,使其帝國成為了從帕米爾高原到小亞細亞、阿拉伯半島的大帝國。他擊敗當時如日中天、擴張中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間接地保存了基督宗教文化與整個歐洲。
在安卡拉之戰獲勝後,後來成為著名旅行家的約翰·希爾特貝格投到帖木兒麾下,成為帖木兒帝國的戰士。
從小亞細亞帶回的藝術家、工匠與學者,留給撒馬爾罕無數無價的傳世建築,使該處在其孫兀魯伯的經營下,成為了中亞伊斯蘭文化的重心。
1404年春夏之交返回了首都撒馬爾罕,在那裡帖木兒見到了被扣押多年的明朝使節。而帖木兒就在各國使者面前指著他大喊:“你們的豬可汗叛父害侄,是一個大混蛋!我要去討伐他!”顯然,帖木兒懂一些中文,他知道漢語裡“朱”就是“豬”的諧音,所以才管明成祖朱棣叫“豬可汗”。
1404年11月27日率領20萬軍隊攻打明朝,結果1405年2月18日在進軍途中,在訛答剌病死,終結了其輝煌無敵的征戰史。

逝後帝國局勢

如果帖木爾多活幾年就能與另一位傑出君主明成祖統治下的明朝進行一次歷史的碰撞。帖木爾死時,帝國危機四伏。四個兒子,長子、次子早逝,並且帖木爾沒有正式選定繼承人。三子在帖木爾逝世後不久也相繼去世;帖木爾兩侄子為爭奪王位互相廝殺。此時勇武有為的四子沙哈魯平定內訌,繼位為王。沙哈魯一反帖木爾對明朝的敵視政策轉變為與明朝友好,在永樂十一年(1413年)恢復通使。
帖木兒(統治者、軍事首領)
帖木爾帝國也如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國般分裂為四大勢力,而且諸子間還發生鬥爭,其後由沙哈魯長子兀魯伯掌握大部分的實權。
帖木爾帝國在1500年被中亞草原地區的突厥遊牧民族—烏茲別克人取代。1526年,帖木爾的後裔巴布爾南下印度建立了莫臥兒帝國

帝國管理

治軍

帖木兒軍隊中,百人為最小單位,置百人長,千人及萬人之上,皆置有千人長及萬人長。全軍置有統帥。遇有戰事發生,則徵調各級將士,按敵勢之強弱,分定徵調兵數之多寡。 帖木兒平日將軍中馬匹及牲畜,分撥與族人飼養。凡負責飼養之人,莫不加意看管。因倘有不周到之處,立刻刑罰隨至,罪重者且因之被殺。
塔什乾:埃米爾·帖木兒Amir Temur博物館內景塔什乾:埃米爾·帖木兒Amir Temur博物館內景
軍隊紀律管理
帖木爾每次出征,軍中置有法官多人,隨時接受訴狀,加以裁判。
野蠻屠殺
帖木兒沿襲了蒙古人的作戰方法,攻城之後,採取屠城的方式,在他歷經屢次征伐俄羅斯及黑海北部的城市之後,都屠殺城市的居民,給當地人民留下痛苦的記憶。
民刑分開
帖木兒將民、刑各事,及行政訴願分開;一部份法官,專理刑事案件;另一部份則理官吏貪污案件。至於外國使臣,與民間往來,則另有禮官負責。如此,帖木兒境內司法,有條不紊,職責之劃分,極為清楚。
案件判決過程
帖木兒帳建立之處,法官即就其旁,建立帳幕三座,工作其中。所有在押人犯,以及原被告,皆來此處候審。法官分別案件之性質,聽取訴辯後,立下判詞,但於執行之前,先呈帖木兒鑒核,候其裁可,再分別執行。法官倘作書面之判詞時,先由繕書記寫,登過底簿後,再由法官於判決書上蓋印。另有一吏,自法官之底簿上,將原文抄於清謄簿上,其判詞之尾,亦由法官蓋印。清謄簿係為呈帖木兒批閱者。帖木兒於此薄上用過印璽,即為批准。帖木兒用於司法案件之璽,其印文為“公正”一語,文外四邊,有小圓圈3個。此間為法官司繕寫判詞之書記,其職務極為忙碌。

驛站制度

據曾經出使帖木兒帝國西班牙人克拉維約所說,帖木兒帝國境內有相當完善的驛站制度。按照他的記載,可歸納為以下數點:
遍設驛站
帖木兒於其汗國內,遍設驛站,備置馬匹,以供換乘。較大之驛站上,常備良馬百匹,多至二百匹。
驛站內的設施:
為供給各驛站人員之需及飼養馬匹起見,各站旁建有館舍。帖木兒之使者,每至一驛,立將原馬交與站上更換新騎,繼續前進,驛夫伴往下站,將原馬領回。
馬匹徵用權:
萬一馬匹在途中疲乏或倒斃,使者即自路上所遇之騎者,借用坐騎,賡續前進,絕不中止。 按驛站之規定,帖木兒之使者,於路上倘有需用馬匹之處,迎面遇有行人,無論地位高低,即屬宗王、貴族、抑或行商走販,只須提出商借之請求,對方必須下馬借與。不論為誰,對此種義務,皆無推郤之餘地。倘有遲疑,或竟予拒絕時,即有被斬首之危險。使者於途中借到之馬,馳至附近驛站,再更換他騎。
帖木兒(統治者、軍事首領)
強化通訊:
帖本兒不僅於赴撒馬爾罕之大路上施行此項制度,即汗國其他各道上,莫不如是。以此,驛站與郵傳使者,隨地可見。其作用在使各地訊息靈通,而帖木兒之巡吏,晝夜活動於四方。
對驛使的要求:
帖木兒並未限定其驛使晝夜賓士,只規定每日行程為50程(Fusah,每Fusah約為10華里)。如此已足令其使者,不敢稍怠。故途中坐騎,即使因賓士過度而猝斃,亦所不惜,因帖木兒所最注重者為迅速。

正史記載

帖木兒,巴魯剌思氏。五世祖哈剌察兒,為太祖八十五功臣之一,封千戶。父杜爾凱,與察合台汗宰相杜蘭斯窩基士阿奈部喀斯庚汗友善,封以基杜戍、納克寒克二城。
元統元年,帖木兒生於基杜戍,姿貌雄偉,喀斯庚汗妻以孫女窩爾戛公主。
至正十五年,喀斯庚汗與不賽音奎爾德部構釁,兵敗,喀斯庚汗及杜爾凱俱見殺,部眾離叛。帖木兒佐喀斯庚汗之孫不賽音,圖恢復。會察合台後王德克爾克齊穆爾汗率師來援,部內始定。帖木兒謁德克爾克齊穆爾於境上,以忠義自奮,德克爾克齊穆爾大悅,擢為萬戶。師還,留其子義利阿斯赫戛守撒馬爾罕城,填撫杜蘭斯窩基士阿奈之地,以帖木兒為大將輔之。未幾,義利阿斯赫戛之子義律亞斯與帖木兒不協,其所部皆烏斯卑克人,又與帖木兒爭權。帖木兒謀殺義律亞斯父子,事泄,攜窩爾戛挺身出走,欲奔貨勒自彌。失道,陷沙漠中,為土爾基人所獲,縶其夫婦於牛欄,地穢污,又有毒蟲齧人。居兩月,伺守者懈,與窩爾戛遁去。
招集舊部,屯於勃加拉之地。復潛入撒馬爾罕,匿於姊家。為偵者所覺,乘夜去,渡阿模達律阿河,部眾至千餘。遂據阿富汗境坎達哈爾之地。旁掠賽斯達因部,戰不利,傷足。後拓地北至巴達克傷,聲威始震。以所部二千人敗烏斯卑克兵二萬。未幾,義律亞斯復率三萬人來伐,戰於君都斯坦,帖木兒大敗之。義律亞斯又得父凶問,引兵去,杜蘭斯窩基士阿奈之地,遂為帖木兒所有,建都於撒馬爾罕。
帖木兒自以非成吉思汗之後,不敢遽稱汗,乃大會諸將及部內長老阿薩蘭教士,立察合台後喀普爾西阿特為汗。既而義律亞斯復至,帖木兒使不賽因將左翼西渡爾達利亞河,要擊之,自將右翼為後援。不賽因陷敵中,帖木兒拔出之,始轉敗為勝。不賽因以帖木兒舍已而立喀普爾西阿特,意不能平,乃起兵攻帖木兒,戰於巴達克傷。不賽因大敗,復自歸於帖木兒,帖木兒欲宥之,眾議不可,不賽因登高塔自投於地而死。
至正十五年喀斯庚汗與不賽音奎爾德部構釁,兵敗,喀斯庚汗及杜爾凱俱見殺,部眾離叛。帖木兒佐喀斯庚汗之孫不賽音,圖恢復。會察合台後王德克爾克齊穆爾汗率師來援,部內始定。帖木兒謁德克爾克齊穆爾於境上,以忠義自奮,德克爾克齊穆爾大悅,擢為萬戶。師還,留其子義利阿斯赫戛守撒馬爾罕城,填撫杜蘭斯窩基士阿奈之地,以帖木兒為大將輔之。未幾,義利阿斯赫戛之子義律亞斯與帖木兒不協,其所部皆烏斯卑克人,又與帖木兒爭權。帖木兒謀殺義律亞斯父子,事泄,攜窩爾戛挺身出走,欲奔貨勒自彌。失道,陷沙漠中,為土爾基人所獲,縶其夫婦於牛欄,地穢污,又有毒蟲齧人。居兩月,伺守者懈,與窩爾戛遁去。
帖木爾帖木爾
遂廢喀普爾西阿特汗,自立於巴里黑,時年三十六歲。帖木兒假護持阿薩蘭教以馭眾,對教士則稱蘇爾灘。逾二年,出兵攻貨勒自彌,圍其烏爾鞬赤都城。其酋耶斯布知不敵,與帖木兒議和,以女妻其長子辛翰塞爾特。帖木兒恐耶斯布反覆,乘間襲陷烏爾鞬赤,以耶斯布之女歸,為其子行婚禮。既而辛翰塞爾特死,和好中絕,帖木兒再陷烏爾鞬赤,盡取貨勒自彌之地。貨勒自彌,欽察金翰耳朵汗之屬國也。拔都建金斡耳朵,其後人稱金斡耳朵汗雲。
帖木兒既克貨勒自彌,乃決計攻波斯。初旭烈兀建國於波斯,為阿爾瑪里亞,其後分為二國:一曰伊兒汗,一曰莫薩法利汗。帖木兒先攻伊兒汗,降其屬國與聖的蘭,渡阿拉克塞斯河,高加索之全部望風納款。又略取西爾番及機蘭烏奄等地,逼阿爾瑪里亞宣誓臣服,進克西里亞斯城,有席捲波斯南境之勢。聞金斡耳朵汗德克達密杜司乘虛襲貨勒自彌,始旋師。
先是,德克達密杜司以帖木兒之助為欽察總汗,白斡耳朵汗烏魯斯忌而逐之。白斡耳朵者,拔都史鄂爾達之後也。德克達密杜司乞援於帖木兒,出兵屢為烏魯斯所敗。烏魯斯卒,子德克達喀耶立。未幾,又卒,其弟齊爾瑪利克代之。帖木兒助德克達密杜司與齊爾瑪利克戰於喀拉達爾之地,大敗齊爾瑪利克,禽而斬之。德克達密杜司遂並白斡耳朵汗之地,又大敗斡羅斯,焚其莫斯科都城,意寢驕。至是分兩道進兵:一循西爾達利亞河上流,一出烏斯德烏爾土之野,直抵貨勒自彌,及帖木兒馳歸撒馬爾罕,德克達密杜司始懼,倉皇遁走。時帖木兒得國二十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矣。
帖木兒以德克爾克齊穆爾之子奎塞兒與德克達密杜司為聲授,分兵五路攻之,敗奎賽兒汗於達俊奎之地。帖木兒休兵於耶爾士烏斡城,使其子窩馬兒略地至喀赤喀爾。是時西伯里亞諸部已大定,帖木兒會諸將於克律台,大舉伐金斡耳朵汗。軍行至達朱蘭,帖木兒有疾,留不進。逾年春,經基爾基斯大漠,抵薩瑪拉之北境,與德克達密杜司戰於昆德烏爾札河。敵兵五十萬,帖木兒所部兵三十萬,力戰三日,德克達密杜司敗走,追奔四百餘里,橫屍蔽野。帖木兒入其夏宮,飲酒高會,慰勞士卒,由窩德拉兒歸撒馬爾罕。自是帖木兒之威名,震於遠近焉。又二年,帖木兒再伐波斯,統兵三十萬。先抵波斯北境,攻拔阿穆爾寨,以其地險要,傷士卒多,屠之。南略琉璃斯坦、哈喀丹、普爾知德、帖義斯布兒等部,與莫薩法利汗戛曼斯爾戰於巴齊拉之郊。戛曼斯爾自將突騎陷陣,帖木兒麾下皆望風辟易。其孫戛爾克憤怒,收集散卒,直前搏之。戛爾克手劍先登,斬戛曼斯爾於陣前,其軍崩潰。帖木兒遂滅莫薩法利。亞塞爾、巴義香諸城皆降。進拔克爾齊斯坦,圍馬達克城,其酋不戰而降。巴克達為天方教祖國,至是三為蒙古人所躪。伊兒汗聞帖木兒兵至,乘駿馬奔於爾比拉之地,其妻子皆為帖木兒所獲。
帖木兒已滅波斯二汗國,乘勝北攻,略地至旻奎兒湖,宴將士于軍中。偵卒報德克達密杜司奄至,諸將皆挺刃請行。帖木兒徐曰:“吾將使野獸自投陷阱也。”坐飲如故。俊敵近,乃麾兵出。德克達密杜司大敗,奔於西伯利亞。
帖木爾雕像帖木爾雕像
帖木兒長驅高加索之北境,略地至莫斯科,立烏魯斯之子姤戛爾為汗,統治東西欽察之地。帖木兒自平波斯至此,凡用兵五年。初明太祖定中原,屢遣使招諭西域諸國,然未有至者。獨帖木兒遣回回人滿剌哈非思等來朝,貢馬十五、駝馬。自是,歲貢馬駝,欲覘中國虛實,非誠心款附也。洪武二十七年,貢馬二匹,上表曰:恭惟大明大皇帝,受天明命,統一四海,仁德洪布,恩養庶類。萬國欣仰,鹹知上天欲平治天下,特命皇帝出膺運數,為億兆之主,光明廣大,昭若天鏡,無有遠邇,鹹照臨之。臣帖木兒,僻在萬里之外,恭聞至德寬大,超越萬古,自古所無之福,皇帝皆有之,所未服之國,皇帝皆服之。遠方絕域昏昧之地,皆清明之。老者無不安樂,少者無不長遂,善者無不蒙福,惡者無不知懼。今又特蒙施恩遠國,凡商賈之來中國,使觀覽都邑城池,富貴雄壯,如出昏暗之中,忽睹天日,何幸如之!又承敕書恩撫勞問,使站驛相通,道路無壅,遠國之人,鹹得其濟。欽仰聖心,如照世之杯,使臣心豁然光明。臣國中部落,聞茲德音,歡舞感戴,臣無以報恩,惟仰頌祝,福壽如天地,永永無極。
明太祖得表,悅其甘言。使給事中傅安等齎書幣報之。安等至撒馬爾罕,帖木兒留不遣,歲貢亦絕。是時,帖木兒國勢強盛,受群臣尊號曰成吉思可汗,經蒙古太祖自比,欲先平印度、土爾基,再用兵於中國。又二年乃自將大軍攻印度,號稱八十萬。徑薩密涅,進拔土基耶漢涅馬城,與諸將會議攻鐵利城。鐵利城者,印度杜兒拉克王斯爾坦馬穆士之都城也。有一將進言曰:“我軍渡印度之後,俘其教徒及猶太人已逾十萬,如事有緩急必為我之大患。”帖木兒然之,殺降眾而後進兵。斯爾坦馬穆士率步騎五萬,陣於鐵利於外,列象隊於前,以皮甲衣之,塗象牙以毒樂,背負長刀,又置小櫓於象背上,以護戰士。凡火攻之物,石腦、油火、樹脂及火箭、藥彈皆備焉。其勇將曰戛克曼斯,躍馬入帖木兒軍中,為帖木兒之子窩馬兒所殺。帖木兒麾兵擊其象隊,斫象鼻斷之,眾象狂奔,敵陣亂。斯爾坦馬穆士棄眾奔還。翼曰,開城門而遁,城民出降。帖木兒縱兵大掠,廛市一空。鐵利城富庶甲印度,奇珍環寶,公私充物,悉為帖木兒所有。進至喜馬拉雅山之南,聞撒馬爾罕盜起,乃班師。帖木兒入印度,兵無留行,然所克諸城,兵退後仍為斯爾坦馬穆士拒守,不能有其地雲。
是時,撒馬爾罕亂民揭竿者為阿塞爾、哈義香諸部,帖木兒自往討平之,遂渡阿拉古塞斯河,攻土爾基屬城。阿爾瑪尼亞及朱爾查天方教禁酒,帖木兒自稱往討飲酒之國民,凡不從教者皆殺之。
是時土爾基王曰巴耶知德,自稱東羅馬皇帝,戰屢勝,四鄰畏服。埃及,土爾其之與國也。初,帖木兒遣使通好於埃及,其王普耶爾基殺之,乃興師問罪,略取埃及屬地士利阿諸部,進克齊克利斯河畔之模斯爾城。巴耶知德聞之,屯兵於阿列波耶帖薩及齊阿爾別機二地,以備之。帖木兒自率大軍,壁於耶爾塞爾模,自此地攻小亞細亞。先拔奎瑪兒克,進抵塞巴德城。帖木兒以山林深阻,非用兵之地,又聞土爾其兵聚於土喀德城,扼西機爾依爾瑪克河以自固,乃改道至奎薩里河,留輜重為後路之根本,且絕敵軍與阿爾薩都城來往之路。帖木兒進圍安喀拉城,聞巴耶知德來援,退軍待之。黎明,帖木兒陣於晏格拉之野,分軍為左右兩翼,陣前列象三十有二,又在中軍後排騎兵四十隊,為游擊之師。巴耶知德亦分兵御之。既戰,帖木兒先以右翼攻土爾其之左翼,敗之。其左翼為塞爾維人,驍勇敢戰,既敗,全軍奪氣。又以左翼攻其右翼,右翼將卑律士拉被創死,所部潰走。帖木兒麾諸將追之,塞而維人敗而復振,屢卻帖木兒追兵,然為潰卒所躪,不能獨立。巴耶知德見兵敗,戰益力。至夜半,欲突圍走,馬蹶,為帖木兒部將瑪穆士所禽。帖木兒遣其孫卑爾摩哈馬德,追擊巴耶知德之太子索律曼,入其阿爾薩都城,索律曼敗走,俘其後宮嬪妾及府藏之貨幣。是時,小亞細亞全部瓦解,獨斯密爾奈城猶堅守不下。帖木兒攻圍十餘日,始克之。送巴耶知德於撒馬爾罕,中道卒。帖木兒旋師,埃及已納款,獻駿馬及麒麟以贖罪。西域諸國或遣使,或入朝於撒馬爾罕,道路絡驛不絕。撒馬爾罕宮室壯麗冠西域,遠近皆仿效之。未幾帖木兒遂大舉伐明,募精兵二十萬,以糧運不給,載谷數百車,軍行至沃野,即播種之,棄異日之軍食。又驅牝駱駝數吉頭,如餉乏,則餐其乳以濟飢。中途遇大雪,士馬僵斃。帖木兒亦患虐疾,至窩德拉爾城而卒,年七十二,時永樂三年也。遣命以其孫卑爾摩哈馬德為嗣。
帖木兒善撫士卒,得人死力,喜怒不形於色,謀定後戰,所向有功。善屬文,兵事之暇,序其制勝之方略,著為成書。然性嗜殺戮,與成吉思汗相似。又篤信宗教。定新律,分國民為十二級,第一級以摩罕默特之裔當之,宗室及將相大臣不與焉。成吉思汗所創之法制,至是破壞殆盡。初,帖木兒幼時,適於野,見小蟲緣草而上,屢墮不已,卒至莖端。嘆曰:“人之臨事,當如是矣!”故累遭困辱,折而不撓,卒建不世之功焉。帖木兒娶喀斯庚汗女孫,部人稱為駙馬。或曰察合台後王納女迪勒沙的阿加公主於帖木兒以請和,部人榮之,稱駙馬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