帔帛

帔帛

帔帛是美麗女式唐裝的點綴,就是我們看到的畫裡的婦女肩上或手臂上搭著一條長長的條帶,走路隨風擺動,顯得瀟灑自然,這就是帔帛。帔帛的來歷,據後唐馬鎬《中華古今注》女人帔帛條古無其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帔帛
  • 適用對象:女性
  • 作用:美麗女式唐裝的點綴
  • 範疇:服飾,歷史,藝術,女性,文化
摘要,概述:,來歷:,帔帛披戴的方式:,歷史,演變,宋代的霞帔:,明代的霞帔:,清代的霞帔:,封建社會的霞帔:,分類:,影響:,

摘要

經常在古代仕女圖中看到衣袂飄飄的柔弱女子,肩披彩帔,臂纏飄帶,她們的帔帛與服飾相互映襯虛實結合,動靜相宜,如仙似幻,令人神往。
石榴裙,紫褐襠,紅綠帔子,斜身倚帷,手引袖帶”,帔子的線形態流暢走向,勾出了一派嫻靜溫婉的意象。而古代仕女的萬般儀態也在彩帔繡帶這種錯錯落落的精緻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古往今來數千年間裡,儘管女子服飾不斷變遷,但帔帛作為仕女畫的標準服飾組件一直延續至今。

概述:

帔帛是美麗女式唐裝的點綴,就是我們看到的畫裡的婦女肩上或手臂上搭著一長長的條帶,走路隨風擺動,顯得瀟灑自然,這就是帔帛。

來歷:

舊唐書》對波斯人有“婦人巾帔裙衫,辮髮其後”的記載,因此而知,帔帛是在唐代時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西亞服飾,後與中國當時服裝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流行的“時世妝”樣式。唐代婦女的帔帛並不很長,從這時期的仕女畫中可見。五代時期帔帛變的越來越長,成為一條飄帶。代女性已不再使用帔帛了。從此,帔帛在現實生活中逐漸消失了,但它卻成為仕女服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並出現在各個時期的仕女畫作品中。而其存在的意義在於那飛動流暢的線感能美化女性柔美輕盈的身姿,給人一種以靜代動的藝術美感。帔帛雖是畫家們對女性服飾的真實描繪,但他們並沒有受到現實情況的局限,並創造性地發揮其在仕女畫中的形式美感。藝術也正是只有超越物質感受和物質價值,才具有意義。
開元中詔令二十七世婦及寶林御女良人尋常宴參侍令披畫帔帛,至今然矣。至端午日,宮人相傳謂之奉聖巾,亦曰續壽巾。續壽巾蓋非常參從見之服。高承《事物紀原》說:“有帔帛,以彩帛為之,……開元中令三妃以下通服之。”實際上帔帛在東晉時尚未出現,敦煌莫高窟288窟北魏壁畫女供養人及285窟西魏女供養人已有帔帛。但南朝陶俑身上仍未見。中古時鮮卑契丹回紇吐蕃服裝均無帔帛。《大唐西域記》卷二說印度有“橫腰絡腋,橫巾右袒”的服式,莫高窟隋唐時期的菩薩塑像中常能見到,似現代“紗麗”一端搭於肩上,任其下闊部分散拂於腰際者,與帔帛形式也不相同。《舊唐書·波斯傳》:“其丈夫……衣不開襟,並有巾帔。多用蘇方青白色為之,兩邊緣以織成錦。婦人亦巾帔裙衫,辮髮垂後。”從波斯薩珊王朝銀瓶人物畫上,所見女裝也有帔巾,與唐代帔帛形式略同。又新疆丹丹烏里克出土的早期木版佛畫也有帔帛,可知帔帛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西亞文化,與中國當時服裝發展的內因相結合而流行開來的一種“時世妝”的形式。所以唐姚汝能安祿山事跡》中說:“天寶初貴游士女好衣胡服胡帽,婦人則簪步搖,衩衣之制度,袖窄小,識者竊怪之,知其戎矣。”敦煌莫高窟390窟許多隋代女供養人都有帔帛。唐代除莫高窟壁畫之外,從陝西乾縣唐中宗神龍二年(公元706年)入葬的永泰公主壁畫石槨線刻畫宮女圖,周昉《簪花仕女圖》、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唐人《宮樂圖》,到莫高窟98窟五代于闐王后曹氏像等,都有帔帛,畫出了帔帛的各種花色和披戴的方式。唐代詩文中關於帔帛的描寫也很多。中國衣料向來以絲綢見長,從戰國秦漢到東晉,婦女服裝常常做成長袖或飛動的帶飾,來美化婦女柔美輕盈的身姿。帔帛正是發展了傳統服飾藝術以虛代實,以動育靜的藝術法則,吸入西域服飾的特點為我所用,使我民族服飾更加豐富。

帔帛披戴的方式:

帔帛披戴的方式多樣,一般是披於頸間領下,後繞肩背,兩端垂在臂旁;也可把一頭固定在裙子系帶上,另一頭由前胸繞過肩背,搭著手臂下垂;還能將披在兩肩旁的垂端結於胸前,好像穿著一件馬甲。五顏六色的帔子使婦女服飾更顯豐富多彩,唐代婦女穿窄袖袒領的上衣,束胸長裙,帔帛繞肩拽地,形成典型的大唐風尚。
晚唐五代,帔帛和大袖衣搭配,主體弧度在身前,兩端在身後或手臂外側的繞搭法成為固定形制。

歷史

對於帔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時期。在那追崇出世飄逸的時代,帔作為女子衣飾甫以出現。正如庾信在《奉和趙王美人春日詩》中所描述:“步搖釵梁動,紅輪帔角斜。” 此後,隋因之,至唐時盛行。從莫高窟壁畫,永泰公主墓壁畫石槨線刻畫宮女圖,到周昉《簪花仕女圖》、張萱虢國夫人遊春圖》、唐人《宮樂圖》等各種文獻古蹟中,都可看到形形色色的帔帛以各種流行樣式纏繞在女性身上。唐代女子無論貴賤皆有披帔,成為一種風尚。
帔帛上的圖紋帔帛上的圖紋
起初,唐代的帔子近似後世雲肩背心,有防寒和裝飾雙重功能,為女子常服。後來式樣漸趨俏麗,秋冬季用較厚重的帔子,可遮風暖背,而季或室內用的輕薄、細長的帶子——“披帛”,用以裝飾身姿。一般而言,婦女婚前全披帛,婚後才用帔,因此,帔帛也成為分辨已婚未婚婦女的標誌。

演變

宋代的霞帔:

代的霞帔,已經和大袖衫一起成為了女性高級禮服,並隨品級高低在刺繡紋樣而有所不同。從宋墓出土的霞帔能看出,它是用一條羅對摺縫合,平整且有一定厚度,這是禮服化的做法。當帔帛朝規整並有厚度的程度發展時,主體在前的搭法就促使帔帛本身需要改良,有一定厚度的帔帛主體繞成弧度時不能帖服於身體,呈立體形態,並且帔帛加厚本身的重量使其不利於固定在大衫上,主體中段的重量會向前拉扯兩端滑脫,所以這時就在帔上加橫帶或橫襻,可以系聯帔本身,使其不至於滑脫。而主體形成弧度部分則將其斷開,再裁成斜邊縫合,使帔既能平整地服帖於大衫上的,又使其形態似“弧形”,且前端必縫合的制度也是表明兩條帔其實是不可斷開的一條整體,同時在尖端處掛金玉水滴狀墜子,加重底部重量,讓帔完全垂直在身前,顯出禮服平直端正的特點。而朝向身後的兩端除了用橫帶系聯外,另在大衫底部縫製與衣服同料的兜子,將帔兩端納於其中,使帔不但固定,更與大衫形成一個整體,帔帛也至此成功地禮服化。
帔帛
霞帔作為貴婦禮服的組成部分,也成為了女性社會身份的一種標誌,普通婦女無權佩帶,由此,在那時的宮廷中還衍生出了“紅霞帔”、“紫霞帔”的后妃名號。

明代的霞帔:

代霞帔繼承了宋代霞帔的制度,明代輿服志定皇后常服為大衫霞帔,妃嬪命婦亦如之,只是 衣色紋樣各有定製。“一品衣金繡文霞帔,”,“二品衣金繡雲肩大雜花霞帔”。“三品衣金繡大雜花霞帔”,“四品衣繡小雜花霞帔”,“五品衣銷金大雜花霞帔”,“六品、七品衣銷金小雜花霞帔”,“八品、九品衣大紅素羅霞帔”。霞帔的製作方法《明會典》有詳細記錄。其霞帔為兩條並列,前端裁為斜邊並縫合,掛墜子,後端平直,佩帶時納於大衫身後兜子內。定陵出土兩件相同的霞帔,為明孝端、孝靖皇后各一件。霞帔分左右兩條,中間織雲霞和升降龍紋,帶上綴有珍珠梅花形金飾,與史載的圈金飾珠方法吻合,共四百一十二朵,華美精緻之極,這樣的珍珠霞帔在使用時,必須釘在另一條絲質的霞帔上。
明代的帔帛明代的帔帛

清代的霞帔:

霞帔闊如背心,一般為對襟無袖的樣式,霞帔中間綴以補子,補子所繡紋樣,一般都根據其丈夫或兒子的品級而定,用以標誌命婦或其丈夫的官職。與官服不同的是,武官之妻的霞帔隨文官紋樣,飾鳥紋補,而非獸紋。寓意女性之賢淑,不宜尚武。
霞帔常與“鳳冠”配套使用,鳳冠為裝飾金銀鳳鳥的帽子。“鳳冠”是古代婦女最高級別的禮冠,原本只是以金銀打造成鳳鳥形狀的鳳釵。後來經過各代的改良,成為今天博物館中陳列的鳳冠樣式。這種鳳冠是預選用金銀做成一頂圓框形的帽子,再用做成花樹的金花固定在帽上,並增加龍鳳等裝飾物。這樣的鳳冠,穿戴起來雍容華貴,是宮中及官家婦女的頭飾。禮服化的霞帔與鳳冠,作為誥婦命服,為古代社會貴婦身份地位的象徵,榮華富貴的象徵。

封建社會的霞帔:

封建社會冠履佩飾,等級分明。在不同的朝代,色彩、款式雖有變化,但衣冠上的尊卑貴賤卻始終不變。循禮或非禮,不僅是道德規範,還形成律例,用法律手段實行強制。因此,小小的鳳冠霞帔,千年來卻承擔著女性一生中的最大願望。能夠鳳冠霞帔風風光光做夫人,正是從前女子們的人生理想。後來,據說是平民出身的明太祖皇后——馬皇后,特別恩準民間嫁女也可借穿鳳冠霞帔。這才使得普通的民間女子都有了一償心愿的時刻。女子出閣時頭戴鳳冠身披霞帔,在人生最幸福的那一天可以裝扮得如斯華麗,想那鳳冠霞帔原是后妃之服,拜天地又是帝王的郊天之禮,由此中國民間女子的一生中,婚嫁當天亦是王者。

分類:

經過五代十國,到時,帔開始禮服制。宋帔分兩種,霞帔和直帔。民間女性常服中所繼續保留的帔帛,稱為直帔。直帔為細長精緻的帶子,搭垂於肩臂,其質地可厚可薄,紋樣可繁可簡,為清雅的服飾增添亮色,成為仕女身上最為靚麗飄逸的部分。而另一種極致繁複華美的帔帛——霞帔則正式被用作命婦禮服,非恩賜不得服。所謂霞帔,一般用錦緞製作,上面有繡花,兩端做成三角形,下端垂金玉子。因為其帔上繡織有雲霞紋,謂之霞帔。也有稱是因其美如彩霞而得名,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中就有“虹裳霞帔步搖冠”的形容。

影響:

今天我們的衣飾中,圍巾和披肩可能算是與帔最相類似的了,然而帔所傳達的那種或嫻雅靈動高貴的精緻風情卻遠非今天的衣物所能表現得出的。那種在散散漫漫中鋪灑下一片新巧的夾纈,舉手投足間便能拖了半天明霞,半江流水的閒情雅致始終只能在前人留下的詩詞歌賦中想望。然而在品味這點點滴滴的美麗的同時,我們還可以拼接出一葉兩葉殘損掉的歷史畫面,它們身上也曾蘊含著歷史的曲折,使我們在感悟技藝的妙諦之時,感嘆其不因歲月風霜而消退的的閃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