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幣

布幣

布幣,因形狀似鏟,又稱鏟布,從青銅農具演變而來,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流通於中原諸國的鏟狀銅幣。鏟狀工具曾是民間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現的鑄幣鑄成鏟狀。

最初的布幣,保留著其作為工具的模樣,留有裝柄的的,原始而厚重,後來逐漸減輕,變薄,變小,幣身完全成為片狀,便於鑄造和攜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孔布幣
  • 外文名:Three coins
  • 製作流通年代:春秋戰國時期
  • 材料:青銅
簡介,發展歷程,起源,演變,發展,分類,空首布,平首布,布幣與民風,珍品,紅軍布幣,印製,發現,

簡介

布幣是中國古代貨幣,因形狀似鏟,又稱鏟布。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流通於中原諸國的鏟狀銅幣。鏟狀工具曾是民間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現的鑄幣鑄成鏟狀。
布本為麻布之意,麻布也是交易媒介之一。當銅幣出現後,人們因受長期習慣的影響,仍稱銅錢為布。但前人也有的認為布即錢鎛之鎛的同音字。布幣分空首布平首布。南宋時洪遵 《泉志》 已著錄有平首布,而確定空首布為錢幣的始於清人。從嘉慶、道光時開始,有的古錢學家已指出布幣上的地名屬於周的列國時期,從而否定了有些人以為是三皇五帝時期遺物的錯誤說法。
布幣,春秋早期出現,直至戰國晚期鑄行並流通的鏟形貨幣。“布”是“鎛”的同聲假借字,在古代通用。布幣是從青銅農具鎛演變而來的,主要在三晉、兩周地區通行。按布幣形狀劃分,可分為空首布平首布兩大類。
最初的布幣,保留著其作為工具的模樣,留有裝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故稱為空首布;後來逐漸減輕,變薄,變小,幣身完全成為片狀,稱為平首布。平首布上面通常鑄有地名或紀重的文字。後來王莽的新朝亦曾造布幣。

發展歷程

起源

布幣起源於農具“錢”。《詩經·周頌·臣工》云:“命我眾人,序乃錢鑄,奄觀錘艾。”孔穎達引《說文》注曰:“錢,銚,古田器。”而《說文》對鑄的解釋也是“一日田器”。錢和鑄都是用來耨草的農具。
錢形狀如鏟,上端有銎,可垂直安裝木柄。鑄類上部有孔,用於橫向安裝木柄。最早的原始布幣與農具錢十分相似,形體較大,上部厚,刃部薄;上端有銎,中空;銎延伸到錢身中上部,背部有加強承受力的隆起的脊。
早年的金屬農具為數不多,從金屬冶煉到農具製作,凝結了較多的勞動,因而具有較高的價值,同時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能夠在社會成員中相互讓渡,較之牲畜、穀物,便於攜帶和保存,於是,它從普通交換物品中分離出來,成為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然後逐步演變,成為形制穩定的金屬鑄幣。以往人們認為布幣由鑄演變而來,布鑄同音,可以通假。
但從考古研究來看,錢、鑄是兩種造型和用法截錢有別的農具,原始的布更接近於錢(鏟)而不同於鑄。也有研究者認為布幣由另一種農具耒發展而成,因為未有兩齒,形狀與布幣的兩足接近。但耒是木製而加裝金屬的來頭,金屬耒頭與布幣的形狀相去甚遠。原始布幣的中空銎,以及刃部平面略內凹,也與耒的形狀不相銜接,原始布不可能沒有它的金屬器母本。
布幣鑄行的年代,一般都認為起始於春秋而盛行於戰國。但也有研究者將1976年陝西臨潼零口街等出土的多件西周“青銅鏟”(原始布幣),與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商代青銅鏟進行比較,認為布幣最早出現於西周。更有研究者引述散見於多種古文獻中的一項歷史記載:武王克商,發鹿台之錢,散鉅橋之粟。(《逸周書·克殷解》)武王於是復盤庚之政,發鉅橋之粟,賦鹿台之錢,以示民無私。(《呂氏春秋一滇大覽》)厚賦稅以實鹿台之錢而盈鉅橋之粟。(《史記·殷本紀》)聯繫商代商業發展的事實,認為大體在殷周之際,錢、鑄就已發展成為貨幣。但從各方面的情況看,殷商和西周的青銅鏟,形體大,分量重,還沒有脫離農具的原形,基本上只是以實物形態,與珠玉、貨貝、青銅塊等一起,作為交換媒介使用。
以後,原始布的銎部不斷縮短,隆起的脊消失,蛻化為三道帶有裝飾性的直紋。大概在春秋前期,原始布發展為空首布,雖然還保留中空的銎,但肩和足明顯突出,錢體周邊出現郭,個別鑄有錢文,為數字和乾支文字。到春秋晚期和戰國前期,空首布演變為平首布,銎首扁平與線身連成一平片,幣身的三道直紋消失,布面文字通常為鑄地地名和錢幣面值。到這時,大體可以說完成了從金屬工具到金屬鑄幣的進化。這個過程總的發展趨勢是,幣身不斷縮小,重量減輕,以求輕巧、便於攜帶使用,造型和紋飾也趨向於精整美觀。
布幣鑄行的地區,主要是周朝的京畿之地,春秋的秦和三晉地區,戰國的魏、趙、韓、燕等國,大體相當於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和山東、遼寧的一些地方。出土的分布明顯地反映了布幣流通的地域性。除此之外,傳世和大量出土的布錢中還有一種長形平肩方足布,首部有穿孔,大小兩型,大型的錢文一般釋為“撫比當忻”,小型的錢文為“四比當忻”,其意思為“大幣當忻”,“四(小)幣當忻”。
大幣背文有“十貨”兩字,據有人考證,這是標明大布一枚值楚國銅貝(蟻鼻錢)10枚(也有人認為其文釋作“七”,意為7枚)。忻布出土的地點主要在今浙江、江蘇、安徽、山東一帶,人們傾向於認為這是戰國時期楚國的鑄幣。但是1983年河南新鄭城關大吳樓村鄭韓故城外廓城牆內一處東周時期的鑄銅作坊遺址中,出土三套忻布陶質錢範,兩套為“撫”布,一套為“四”布的連足布。這一發現引起錢幣學界的關注,對忻布的鑄地和國別形成兩種不同看法。
一種意見認為,這是鄭地商人所鑄而在楚地貿易用的貨幣,其理由是,忻布的形制與三晉地區的平肩方是布相一玖首部穿孔也與趙國晚期三孔布的特徵相符;其文字風格接近於三晉的青銅器忻羌鐘等的銘文。而且從《韓非子·外儲說》所述“買櫝還珠”等故事來看,鄭國商人與楚地之間有密切的貿易往來。
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忻布屬於楚幣,它在東部地區發現,是戰國中晚期楚統治這一地區的實物見證。其“忻”字從個從斤,僅見於楚國銅貝,而三晉的“新”字均從金從斤;其“四”字的寫法也與秦石鼓文、燕陶文、三晉銅器銘文不同,而與包山楚簡、望山楚簡相一致;忻布的形制與鄂東南出土的“良金”銅錢牌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而忻布的陶范出土於鄭韓故城,是因為此地與楚國北塞陘山關相鄰,是楚與中原之間商路的綰彀。鄭國一度成為楚國的附庸國,《左傳·僖公十八年》記:“鄭伯始朝於楚,楚子賜之金。”以後晉楚爭霸,商業貿易並未中斷,鄭國商人完全有可能盜鑄楚國貨幣。
布幣

演變

貨幣是歷史的產物,它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出現的。據史料記載,在商朝時代已有了貝殼的使用,雖然這並不能證明貝殼已發展成為十足的貨幣,但至少已接近貨幣了,而由農器進化到刀幣和布幣,確實需要漫長的演變。
把銅用來作為貨幣,也許是從仿鑄貝開始的。銅貝也有幾種:有些凸起得更像真貝,鋸齒紋成曲線;有些則比較扁平,鋸齒紋成直線。隨著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生產工具日益顯得重要,於是人們在交換時就將刀、鏟、紋輪等作為貨幣一樣使用。一個地方對一種生產工具用得最多的話,這種生產工具就變成了這一地區的貨幣。
從農業工具演化而來的貨幣,到了戰國時就形成三大體系:布幣、刀幣、環幣錢。 “布幣”乍一聽去,好象是由布料製作而成的,但其實它也是一種金屬貨幣。古代有一種農具叫做鎛,布幣的形狀就很象鎛,由於“鎛”、“布”同音,所以人們就把這種很象鎛的錢幣叫做“布幣”了。

發展

布幣的發展,經過了兩個重要的階段——鏟形階段,這是第一個階段,首空可以納柄,所以稱之為空首布。第二個階段,布首已不空,變成平實,所以又叫平首布。而空首布也有很多種類,最早的空首布特別粗大,科就是農具鏟。這大概是由正式農具演變成貨幣的過渡形態,可以說這是最早的布幣。
還有一種空首尖足布也是大型的,而布的兩面大都沒有文字。普通的空首布就要小型些,布上也有文字了。這種又可以分為平肩和斜肩,它的底部成一種弧形。布上的文字有一字的,也有多字的。空首布中有些比較小型的,上面有兩個字,如濟釿、艴、釿、東周、同是、武安等等,大概是地名,另外也有四個字的。
布幣的形制到了戰國時代發生很大的變化,已由空首變為平首、由大變小;這時的布大致在可分為四類:尖足布、方足布、圓足布和雜形布。這些布的流通地區不同。 尖足布上都有文字,以兩個字為最多,常常都是地名,如甘丹、武安、晉陽等,尖足布一般在北方的趙國與魏國流通。
方足布是最通行的一種布,形狀比尖足布小,銅質比尖足布堅韌,普通方足布布首有一道紋。圓足布的種類和數量都少。它的特點是圓肩圓足褲襠。鑄造的地方有晉陽、大陰等。一般圓足布首是沒有豎紋的,而晉陽、離石、大陰鑄的圓足布有兩道豎紋。圓足布有在布首和兩足上各開一個圓孔,所以又叫三孔布。它的背面也有特點。普通圓足布背面多有數目字,而三孔布的背面卻有紀重或紀值的文字。
中國東周時期的青銅鏟形貨幣。春秋晚期出現,戰國中期後廣泛流通。主要在三晉、兩周地區通行。從青銅農具鎛演變而來,從鎛得音稱布;因形狀似鏟,又稱鏟布。
最早的布幣首部中空,保留著作為工具時安柄的銎,稱作空首布。後變為平首布,無銎,幣身完全成為片狀,便於鑄造和攜帶。平首布上面常鑄有文字,如“安邑”、“晉陽”等地名,“一釿”、“十二朱(銖)”等幣值單位。把錢幣作成鎛形,說明這一地區曾以此種農具作為交換媒介。後王莽復古,一度重造布幣。
布幣是對春秋戰國時期鑄行的空首布、平首布等鏟狀貨幣的總稱。因其形狀而得名。
到戰國晚期,隨著圓形錢的出現,布幣出現衰退趨勢,至秦統一,圓錢、布幣也完成了其使命,退出了歷史舞台。兩漢之際的王莽政權時期,又曾鑄行平肩方足布幣,但為時很短,可視為一種返祖現象。
布幣是先秦同期貨幣中流傳期較長的品種,它的形制是仿照當時的生產工具“鏟”。自殷周時期,便已有尖足空首布流通;莽漢之後,布幣完全退出社會錢幣系統。布幣初期製作粗糙,空首無銘刻,形制肖仿鏟工具;後期製作益精,首為實首進而為平首;足由尖足漸變為平足,繼而為圓足,並且考慮到錢幣的流通便利,出現單孔布、三孔布等幣型。幣孔的開鑿,便於繩穿提攜,易於流通。
先秦布幣上普遍鑄有銘文,用以識辨。先秦時期以泥子范鑄幣,錢文山工匠刻在細泥片上,燒製成陶范,再澆注銅液。因錢文山工匠手刻,故刀刻筆劃上有鋒棱,橫截面呈△形,筆划起止處有明顯的尖狀收筆痕跡。因此在識別先秦錢幣時,若錢紋字劃圓渾,缺少棱鋒,則可判為偽古。泥陶子范使用至戰國時期,戰國時期改用古范,故此期錢幣斷偽,銘文筆劃不可忽略。
該布幣為秦始皇時代尖足布。幣形規整,平首削肩尖足。下連線埠部呈弧形,幣周有棱。首部有一圓孔,幣身鑄有陽文“蘆氏”字樣。布幣普遍以尖足和部分圓足布為貴。“蘆氏”布價格約在人民幣1,2000元,而圓足布如“離石”布則價格人民幣2,2000元。

分類

布幣可分為兩大類,分別是空首布平首布。其中空首布可分為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聳肩尖足空首布;平首布可分為釿布銳角布方足布尖足布圓足布三孔布

空首布

首部中空中銎狀。又可分為弧足空首布、尖足空首布二型。
雙玉布幣雙玉布幣
1)弧足空首布
弧足空首布的銎較長,止於與錢身相接處,而有三角形支釘孔,銎內留有范芯。錢體下部略寬,有周郭,足部內凹而成弧形。可分為平肩與斜肩(或稱“垂肩”)二亞型:
平肩弧足空首布。有大、中、小三型。斜肩弧足空首布。布身兩肩下斜,因稱斜肩弧足空首布,或稱“削肩空首布”、“垂肩空首布”。這類異稱,以不用為妥。亦有大小二型。大型者,1980年3月,在河南省宜陽柳泉鄉花莊村出土一千七百八十九枚,通長78~88毫米,足距45—51毫米,重18.6~27.2克(包括范芯)。小型者,面文多為地名。通長約70毫米,足寬約40毫米,重13克左右。常見面文有“武”、“盧氏”(今河南省盧氏縣)、“三川祈”等。般認為始鑄時間亦不晚於春秋晚期。河南省洛陽一座戰國中期墓曾出土大型者一枚,知其可能沿用至戰國中期。
據以上二亞型弧足空首布主要出土乾河南省洛陽一帶,推知為周王畿及鄰近地區的鑄幣。
2)尖足空首布
聳肩尖足空首布。布身聳肩、尖足、方襠或圓襠。長銎,銎內留有范芯。面背皆有三道平行直紋,有郭。多無文字,俗稱“無文大空首布”。少數鑄有簡單文字,多係數目字。形體大小不一。大者通長137~145毫米、足寬約65毫米,連范芯重35.3~37克。小者通長117—125毫米、足寬約47毫米,重25.3~30.7克。

平首布

平首布。空首布的銎(空首),由於工藝改進、簡化,而改為平首布,但通體小於空首布,重量也較輕。按形制之不同,可分為九類,即尖足布、類圓足布、類方足布、橋足布、方足布、銳角布、圓足布、三孔布和長布。根據出土資料、文獻資料研究,可知平首布盛行於戰國中、晚期,流通於周王畿與韓、趙、魏、燕等國。布面都有文字,系地名或地名加其他文字,
背無文或有數字,然其用意尚不能明。秦統一後,為秦半兩所代替,布幣退出歷史舞台。
(1)尖足布
多為聳肩、尖足、方襠,由尖足空首布蛻變痕跡明顯。平肩者極少。有大、小二種,然具體面文不同,或僅有大型、或僅有小型,或大、小型都有。大品稱“大尖足布”,以區別於小品。
尖足布的發展型,有兩種。除都繼承尖足布紋飾外,其外形輪廓,不同於尖足布,或類似方足布,或類似圓足布。然與方足布、圓足布相比,其紋飾又不相同。這兩種型制的發現命名,乃鄭家相於新中國建立前夕所發現並予以命名的。除鄭氏外,察覺這種差異者不多。因此,見於著錄時,或竟混雜於方足布或圓足布之中,蓋僅據外形輪廓,而未知紋飾有異;也有的紋飾同於尖足布,而將兩者雜於尖足布之中。有人以為方足布系尖足布的發展型,布類方足布為過渡型,然難於成立。
形制見上文所述。
形制見上文所述。
(4)橋足布
布文多數都有祈字,因又稱祈布。在乎首布中,其厚重是獨一無二的。大小輕重不一,明顯分等。有二祈、一祈、半祈三種,流行於魏國境內。
(5)方足布
方肩、方足,間有聳肩者。面背俱有周郭,少數背平夷。面有一直紋,上通於首,偏左、偏右不定。文字在直紋左右,若由左右兩部組成之字,常夾直紋於中間,更有借直紋組合成字者。背有一直紋在中,左右各一斜紋,下達於足。背無文,或有數字以及“左十”、“右十”、“左”、“右”等字。面文皆為地名。體小而薄,銅質略勝於尖足布,不易折斷。部分有大小兩種,為兩等制。
(6)銳角布
平肩、方足,首之頂部有兩銳角突出於左右,因名銳角布。有大小兩種,大品方襠,面背紋飾同方足布,然布身博大,布文僅三四種;小品襠作等腰三角形,面有直紋兩道,分別由首之邊郭延長達兩足,面文只有兩種。
布文“盧氏金匕”,舊釋“盧氏涅金”,面背俱有周郭和紋飾。通長69~70毫米、足寬41~43毫米,重18~19.5克。為大品,小品未見。盧氏,名,戰國韓地,今河南省盧氏縣境,或河南省陝縣東南。金匕為《中國歷代貨幣大系》釋文,無角說。同書又據舊釋“盧氏涅金”,解說:“涅”,地名,戰國趙地,今山西省武鄉縣西北。盧氏說見上。布文既有地名“盧氏”又有地名“涅”,然未作解釋。布文“垂”,面無中央直紋,背文有數字。通長50—52毫米,足寬31毫米,重9—10克。垂,地名,作垂,戰國韓地,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戰國韓國鑄幣。
(7)圓足布
圓首、圓肩、圓足、圓襠。面無紋飾,背有二斜紋在布身左右,斜紋間距上窄下寬,面背俱有周郭。有大、小兩種,或大、中、小三種。面文兩種。
(8)三孔布
圓首、圓肩、圓足、圓襠,同圓是布,唯有首及兩足,各有圓形穿孔一,因名三孔布。有大小兩種,為兩等制。大晶背“兩”字,小品背“十二朱”。三孔布發現較晚,傳世品極稀,且在新中國建國以前,流出國外者頗多,日本銀行所藏三孔布,即二十枚左右。向無出土記錄。1984年4月,在山西省朔縣出土的宋子三孔布,為有出土紀錄之始,彌足珍貴。三孔布斷代歸屬,向有趙國鑄,秦占趙地後鑄,中山國鑄。三說中,以資料論,似為戰國晚期鑄,可能屬趙。
布幣
(9)長布
平肩、方足、方襠,體形狹長,首有一圓穿孔。布文“殊錢當忻”四字。通長101—130毫米、寬31~35毫米,重31~34克,最重者可達40克以上。

布幣與民風

布幣,東周時期流通的青銅貨幣。形狀像現今的鏟,故又稱鏟幣。它是當時農具箔縮小演變而成。初期的布幣還保留箔之形狀,首空可以納柄,故又叫空首布。
以布幣造型而定名:空首尖足大布(聳肩)、平底空首布、平肩空首布、斜肩空首布、異形布、方足布、圓首布、三孔布等。
空首布鑄文與殷商傳統文化密不可分。它的幣文與甲骨文有相似之處。
僅聳肩尖足空首布多為素麵,其它布幣都有鑄文:地名、幣值面額、乾支等。鑄文有單字、雙字、多字。例斜肩弧足空首布有:“武”、“安”、“盧氏”、“三川 ”等;布,楚國鑄行有“殊布當忻”、“四布當忻”的長足 布。
東周列國所用布幣各有不同,如趙國鑄行尖足布,錢文多紀地名,也有的增紀幣值,“藺”、“邪山”、“晉陽半”等,趙國鑄幣形制似圓首、圓肩、圓檔、圓足,錢文多紀地點,“離石”等。魏國鑄行 布,首部平實,圓肩(或平肩)、圓檔、方足。錢文紀地、紀值。一般分二 、一和半 三等,“晉陽三 ”、“晉陽一 ”、“晉半 ”等。
秦始皇統一中國,廢布、刀等幣。王莽曾一度仿製布幣通貨。
布幣在春秋戰國時通貨550餘年,為祖國興旺發達作出了貢獻。
布幣錢文有對稱之感,從唐代開元通寶到宋朝對錢都體現了布幣錢文布局的對稱。
布幣錢文對稱還套用於建築上,如明朝建筑北京天安門左右兩邊格局是相對稱的。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第三套人民幣2元券右上有古布幣圖案水印、示意祖國貨幣文明史遠源流長。第三套人民幣2元古布幣水印,曾一度被收藏錢幣愛好者以30倍價格換取。
在新疆、甘肅一帶用油布制的鈔票叫布鈔,曾一度流通。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革命根據地亦曾發行。以“串”為單位的布鈔,有二串、三串等票別。
民間門上新年貼的“鬥神公”中,有的就手展古布圖,並在天地頭(繪畫印刷品等上下所留的空白)上寫著“招財進寶”、“四季發財”等吉祥語。
民間婚嫁,有的還用民國古布幣圖案銅元與吉語方孔錢“順治通寶”“康熙通寶”等壓箱,祈求一生富貴和順
用實物殉葬,從原始社會就有。至今仍保留下來用“冥錢”,用鐵印製成的布幣壓在紙上有布幣印,再燒化祭奠祖先。
布幣,反映了我國錢幣文化豐富多彩,是我國貨幣史星光燦爛的一章。

珍品

鏟形布幣,春秋。通長9厘米,足寬4.9厘米。首部中空呈銎狀,面有三角形釘孔。平肩,弧足,錢體下部略寬,錢文有四個字。南海區博物館藏。
鏟形布幣鏟形布幣

紅軍布幣

印製

川陝石印局1933年1月2日,紅12師32團襲擊陝南鎮巴縣,獲得了一些石印機器部件,運到苦草壩。紅四方面軍總經理部部長鄭義齋如獲至寶,即在上街里籌建石印局,1933年6月,從陝南購回了大批紙張,顏料,油墨,布匹等物資,就在石印局開始印刷紙幣和布幣。同年10月,宣達戰役繳獲了軍閥劉存厚的石印廠等全套機械設備,搬到通江與從苦草壩遷入城內達十字街(現商業局)的石印局合併,正式成立了石印局。局長周九(北)海,高士敏管理生活,原材料&印好的紙布幣。有工人16名,機器5架。布幣常用白布和藍布印製,票面有一串,兩串,三串,十串和一元5種。紙幣常用道林紙印製,票面有一串,兩串,三串3種。由於紙幣都是石印局印製的,因此也有把石印局叫造幣廠。1934年春,因反“六路圍攻”,收緊陣地,又將石印局搬到德漢城,繼續印製紙,布幣。石印局在川陝蘇區時期,共印製布幣140萬元,紙幣60萬元。

發現

2008年,蘆山民眾在該縣龍門鄉發現了一張紅軍文物“布幣”,此幣由民眾自發修建“紅旅山莊青龍場戰鬥紀念廳”時收集而來。
紅軍布幣紅軍布幣
“布幣”用灰白布料做成,布料上所書均為繁體字,並有圖案和花紋,“布幣”上寫著“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下邊弧形寫著:“川陝省蘇維埃政府工農銀行”字樣,下邊為錘子、鐮刀、五星、拳頭重疊而成的立體圖案,再下邊寫著錢幣的數量:“叄串”,最下邊是制幣日期:“一九三三年”,“布幣”上還印有橢圓形的“川陝省蘇維埃工農銀行”的紅色印章,背面印著規則的黑色花紋,中間一個阿拉伯數字:“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