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急性腎功能衰竭

急性腎功能衰竭簡稱急性腎衰,是一種特殊性質的綜合徵,是由於不同原因引起腎臟生理功能急劇減低甚至喪失,即腎臟不能按照機體需要來調節尿量及尿的成分。其特點為內環境水和電解質的穩定性受到破壞,酸鹼平衡紊亂,代謝產物瀦留,雖然常見少尿(每日尿量少於400毫升),但有些病例如氨基糖甙類腎毒素及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所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尿量可接近正常。因此用尿素氮、尿量測量來監測腎功能很重要。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後,

病因

病因可分為腎前性、腎性和腎後性。
1.腎前性
由於腎灌注減少,GFR降低而出現急性腎衰竭,由於腎臟本身無器質損害,病因消除後腎功能隨即恢復。
(1)低血容量:如大出血,胃腸道失液(如腹瀉,嘔吐,胃腸減壓),腎臟失液(如滲透性利尿,利尿劑,腎上腺功能不全),皮膚丟失(如燒傷,大量出汗),第三間隙失液(如胰腺炎腹膜炎,大面積損傷伴擠壓傷)。
(2)心輸出量降低: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填塞,巨大的肺梗死。
(3)全身性血管擴張:過敏反應,使用降壓藥,敗血症和擴血管藥物過量。
(4)全身性或腎血管收縮:麻醉,大手術,α腎上腺素能激動藥或高劑量多巴胺,肝腎綜合徵
(5)腎臟自身調節紊亂:如非甾體類抗炎藥物,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藥物的套用。
2.腎性
GFR降低由於低灌注或腎毒性物質損害導致小管細胞損害(急性腎小管壞死),腎小球,小管間質或血管炎症,血栓形成導致栓塞性腎血管阻塞或血管運動性腎病引起。
(1)急性腎小管壞死:①急性腎缺血:如創傷,燒傷,大手術,大出血及嚴重失鹽,脫水,急性血紅蛋白尿,急性肌紅蛋白尿,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症等均可引起腎臟缺血,缺氧而導致急性腎小管壞死。②腎毒性物質損傷。
(2)急性腎小球腎炎和(或)血管炎:急性鏈球菌感染腎炎,急進性腎炎,肺出血腎炎綜合徵,急性瀰漫性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等。
(3)急性間質性腎炎:感染變態反應,藥物變態反應(如青黴素族,磺胺藥,止痛藥或非甾體類抗炎藥等),感染本身所致(如流行性出血熱等)。
(4)急性腎實質壞死:急性腎皮質壞死,急性腎髓質壞死
(5)腎血管疾患:壞死性血管炎,過敏性血管炎,惡性高血壓,腎動脈血栓形成或栓塞,雙側腎靜脈血栓形成敗血症也可引起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導致急性腎衰。
(6)其他:移植腎的急性排斥反應等。
3.腎後性
腎以下尿路梗阻引起腎盂積水,腎間質壓力升高,腎實質因受擠壓而損害,時間久後反射性使腎血管收縮,腎發生缺血性損害,若伴繼發感染,更加重損害。
(1)尿道梗阻:尿道狹窄,先天性瓣膜,包莖,騎跨傷,損傷尿道。
(2)膀胱頸梗阻:神經源性膀胱,結石,癌瘤,血塊。
(3)輸尿管梗阻:輸尿管先天狹窄,結石,血塊或壞死腎組織(乳頭)脫落,腫瘤壓迫,腹膜後纖維化

臨床表現

臨床所見與腎衰有關包括蒼白(貧血)、尿量減少、水腫(水不鈉瀦留)、高血壓、嘔吐、嗜睡(尿毒症性腦病)。急性腎衰的合併症包括容量過多,並發充血性心衰及肺水腫,心律不齊,因胃炎應激性潰瘍有胃腸道出血,抽風、昏迷及行為改變。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可有貧血;白血球減少(狼瘡腎);血小板減少(狼瘡、腎靜脈栓塞、溶血性尿毒綜合徵);低鈉血症高鉀血症酸中毒;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及磷增高(腎功能減退)及血鈣低(高血磷症)。血清C3水平可降低(鏈球菌感染後、狼瘡或膜增性腎小球腎炎)或血清中可查出對鏈球菌的抗體(鏈球菌感染後腎小球腎炎)。
2.其他輔助檢查
胸部放射線檢查可發現心臟大及液體過多所引起的肺充血。急性腎衰患兒須考慮有無尿路梗阻,如攝腹平片、超音波動波檢查、腎核素掃描,必要時做逆行腎盂造影,如查出有梗阻須急性做經皮腎造瘺術。最後可能須做腎活體檢查以判斷腎衰的原因。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作出診斷。

治療

除病因治療外,主要的治療是使患兒能度過腎衰期,使少尿引起的內環境紊亂減至最小程度,爭取腎臟病變的恢復。
1.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
如血容量降低而無失血,也無低蛋白無需膠體擴容。靜脈注入等滲鹽水20ml/kg,患兒多於2小時內排尿。如患兒仍無尿,須插導尿管測定膀胱尿量,測中心靜脈壓。如臨床及化驗檢查,體液已補足則須考慮用利尿劑。雖然利尿劑對已出現無尿的患兒無效,不能改變腎功能也不影響腎衰的自然過程,但這些藥物如速尿或甘露醇作用於腎小管功能的改變,加速了尿流,對有些少尿患兒由於促進尿排出,故對高鉀血症及體內水滯留的處理有價值。如患兒無高血壓,可聯合用多巴胺與利尿劑以增加腎皮質血流。
當補足血容量或給利尿劑後仍無適量尿液排出,則應嚴格限制攝入液量。除體內滯留水分過多外,腎外液體丟失如失血、胃腸道異常丟失(嘔吐、腹瀉)應予補充。
2.高血鉀症的處理
急性腎衰時迅速發生高血鉀症(血鉀高於6mmol/L),可引起心律不齊及死亡。當血清鉀上升至5.5mmol/L時,給患兒的液體須含高濃度葡萄糖,並給降鉀樹脂口服或保留灌腸。降鉀樹脂是一種藥用的鈉式孩子交換樹脂,經口服或灌腸,可在腸道內產生離子交換作用,吸收鉀後隨糞便排出體外,達到降低血鉀的目的。鈉式樹脂的優點是既不會加重中毒,還攝取尿毒症患兒腸道內的銨離子,可減少尿素的合成。將降鉀樹脂加入山梨醇中呈混懸液口服最好,山梨醇引起滲透性腹瀉,可引起水及電解質的丟失(腎衰患兒常有體液滯留,體內鈉、鉀水平均增高),這樣可共同促進水、電解質經胃腸道排出。上述緊急處理只須幾小時,如高血鉀持續不降,須作透析治療。
3.糾正酸中毒
腎衰時由於排出氫及銨離子不足常有中度酸中毒,罕有需要治療者。嚴重酸中毒(動脈pH<7.15,血清碳酸氫鹽<8mmol/L)可增加心肌易激惹性,故須處理。由於快速輸入鹼性液的危險,經靜脈只須矯正部分酸中毒,給碳氫鹽使動脈pH上升至pH7.2(約合血清硫酸氫鹽12mmol/L),矯正公式如下:NaHCO2的需要量(mmol)=0.3×體重(kg)×〔12-血清碳酸氫鹽(mmol/L)〕。
當血清鈣及磷達正常值後,再矯正酸中毒可口服碳酸氫鈉或枸櫞酸鈉液。
腎衰時由於排磷障礙而有高磷血症及相應的低鈣血症,但由於同時有酸中毒,血游離鈣常不降低,故不發生抽搐;如迅速矯正酸中毒將降低游離鈣濃度而發生抽搐。
可用降低血清磷的方法,除發生手足搐搦的患兒外,可不經靜脈補鈣。一般經口服與磷酸鹽結合的碳酸鈣抗酸劑,增加糞便內磷酸鹽的排出。
如患兒無脫水須限制入量,如血清鈉降至120mmol/L以下,則須經靜脈滴入高張(3%)氯化鈉,將血清鈉提高到125mmol/L,可按下列公式計算,NaCI需要量(mmol)=0.6體重(kg)×〔125-血清鈉(mmol/L)〕。如出現高血壓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情況,須考慮透析療法。
6.胃腸道出血
可用碳酸鈣抗酸劑預防,並可降低血清磷,也可經靜脈給甲氰咪胍(西咪替丁)。
對有腎衰及高血壓患兒,限制鹽及水是很重要的。小兒有嚴重高血壓時可用低壓唑(氯苯甲噻二嗪),在10秒種內經靜脈注入,於10~20分鐘常可有血壓下降,如不滿意,第1次注藥後30分鐘可再重複一次,也可迅速用心痛定(硝苯吡啶)舌下含服。對高血壓危象可持續靜脈滴注普鈉或柳胺苄心定(labetolol),而高血壓不嚴重者可控制細胞外液量擴張(限制鹽、水量,用速尿),用β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及血管擴張劑常能奏效。
8.其他
抽搐可能與原發病有關例如系統性紅斑性狼瘡、低鈉血症(水中毒)、低鈣血症、高血壓或因尿毒症本身所致,治療須針對原發病變。一般抗驚厥藥物如水化氯醛、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在尿毒症患兒療效差。安定對控制抽搐有效。
除非有溶血(例如溶血性尿毒綜合徵、狼瘡)或出血,一般急性腎衰時貧血輕微(血色素90~100g/L)是因體液擴張的後果,不需輸血。如有急性出血、溶血性貧血或持續腎衰,血色素下降至70g/L則須輸血。體液過多的患兒,輸血可導致體液擴張,而產生高血壓、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肺水腫。緩慢(4~6小時)輸入新鮮血(減少鉀入量),10ml/kg可減少體液擴張。如有嚴重體液瀦留,則須在透析過程中矯正貧血
急性腎衰透析療法的指征包括下述各因素的結合:酸中毒、是解質失調尤以高鉀血症、中樞神經系統紊亂、高血壓、體液瀦留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預後

本病預後與引起急性腎衰的原發因素有關,例如腎前因素中溶血性尿毒綜合徵、急性腎小管壞死、急性間質性腎炎或尿酸性腎病,一般腎功能易恢復,而多數急進性腎小球腎炎、雙側腎靜脈栓塞或雙側腎皮質壞死所致腎衰的腎功能不易恢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