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輪寺

寶輪寺

寶輪寺位於磁器口過街樓對面,背依白岩山,面對嘉陵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寶輪寺
  • 地理位置:背依白岩山,面對嘉陵江
  • 所屬城市:重慶市
  • 別名:龍隱寺
  • 歷史:1000多年
  • 建設時間:公元998-1003年
  • 所屬國家:中國
  • 開放時間:7:00-18:30(18:00停止售票)
  • 門票價格:5.0元
  • 建議遊玩時長:0.5-1小時
  • 著名景點:大雄寶殿、川主殿、觀音閣等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重慶市寺廟,寺廟簡介,人文歷史,建築風格,揚州寺廟,歷史,建築,

重慶市寺廟

寺廟簡介

寶輪寺位於磁器口過街樓對面,背依白岩山,面對嘉陵江。
寶輪寺後面原有一石岩,名曰“白岩”,故鎮亦名曰“白岩鎮”。位於重慶市古鎮磁器口過街樓對面,背依白崖山,面對嘉陵江,因建文帝曾避難於此,故又名“龍隱寺”。
現存寺內“大雄寶殿”的四個湯金大字是我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所題。該寺歷史悠久,民間傳說其為唐代的尉遲恭所建,有人認為其始建於西魏年間(公元535-556年)。
據《巴縣誌》記載其始建於宋真宗鹹平年間(公元998-1003年),但不管怎樣,它至少已逾1000餘年的歷史。
傳說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燕王朱棣(即後來的明成祖)逼迫退位而輾轉流落到磁器口時,曾在此掛單隱居。
故此寺廟過去又稱龍隱寺。原寺廟大門前有"龍隱禪院"大匾,可惜已被毀掉。因建文帝曾在此隱居,過去的磁器口也曾稱為龍隱鎮

人文歷史

建文帝的到來,寶輪寺的佛光更加耀眼,上至井口,下至李子壩均可見。昔日,古剎殿宇層層,林木茂密,百鳥爭鳴,蒼松翠柏覆蓋廟。
寶輪寺寶輪寺
內有殿宇16座,佛像372尊。可惜殿宇毀於明末戰火,只留下大雄寶殿一座。
抗戰期中,後殿倖存的一些禪房,也遭日機轟炸重慶時炸毀。
原大雄寶殿內,存有一尊如來佛像,為清代中期塑像。大佛面目慈祥,嘴角微微向上,體軀高大,盤膝而坐。造型既莊嚴又偉岸,栩栩如生。
只要你進大殿拜佛,望之就有普渡眾生,佛法無邊之感,頓生敬仰,崇尚之情。
雖歷盡滄桑,佛身依然金光奪目,使人讚嘆古代宗教雕塑藝術家技藝之高超。
民間傳說,在大雄寶殿的古佛下面有一個流米洞。可供寺內僧人米糧,可惜後來出了一個有貪念的僧人,想多接米而使流米洞不再流米出來了。
還有傳說大佛下的洞子直通嘉陵江九石缸河灘,若從這洞中放入鴨子,不久即可看到鴨子從河灘之中游出。

建築風格

寶輪寺,範圍大,占地廣,由白岩到馬鞍山直到童家橋,廟宇相連,到處都是佛像金身,莊嚴肅穆,石壁刻有五百阿羅漢栩栩如生。
寶輪寺寶輪寺
馬鞍山內有尊睡佛,睡得安詳,睡得舒服。有人見其睡像,在其壁上題詩一首:“你到睡得好,一睡萬事了,大家都來睡,國家那個保?”
寶輪寺分大雄寶殿、川主殿、觀音閣、天王殿、藥王殿、禪房和藏經樓等。
大雄寶殿的殿柱是兩人合抱的馬桑木,其柱子直徑一尺大小。而大雄殿的建築組合末用一顆釘。
殿中盤龍抱柱,鳳舞龍飛。最奇的是兩柱基石,一柱凸出地面尺許,一柱凹下幾寸,兩柱平衡,無歪斜之勢,真可謂巧奪天工,堪稱一絕。
佛爺座像前有一井,名曰“放生井”,其井底直通江邊“九石缸”。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佛爺生日,好善樂施之人,買來鴨子魚蝦、王八烏龜入井內放生。放生之物必在“九石缸”出現。
寶輪寺寺頂飛檐翹角,其瓦遠看無異樣,近看背光滑,陽光一照光彩耀目,雨後陽光一射,如一道彩虹橫跨寶輪寺。
清晨在嘉陵江江霧籠罩下,寶輪寺更加神秘。站在歌樂山俯瞰寶輪寺,寺祥光閃爍,照耀穹蒼。
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佛光照耀寶輪寺”吧。住寺僧侶就有三百多人,禪房一百多間;外地僧侶來此取經受戒者人數眾多。

揚州寺廟

寶輪寺是位於江蘇揚州廣陵區寶塔南路的一座佛寺

歷史

萬曆年間,由寂楞所建,初名善慶庵。明崇禎三年(1630年),寺內建起《禪堂四禁碑》。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御賜“寶輪寺”一名及匾額。
鹹豐年間,國內爆發太平天國運動,寶輪寺毀於戰火,後於同治光緒年間重建,此時占地約為兩畝。
1949年後,寶輪寺先後被蘇北火柴廠、揚州造紙廠、江蘇農配二廠、揚州水箱廠用作廠房,至今仍被揚州水箱廠作為廠房使用。
1957年8月30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將《禪堂四禁碑》列為四級省級保護文物。1982年,揚州市人民政府政府將寶輪寺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

寶輪寺門朝東,無山門殿,寺門北側有約10間配房。寺中有兩座面南各5間的大殿,前殿是禪堂,後殿是大雄寶殿。《禪堂四禁碑》就嵌砌在前殿禪堂的東山牆下。
1949年前,該寺共有大小寺房8O多問,僧約20人,住持為妙機。如今,寶輪寺作為揚州水箱廠的廠房,尚存禪堂大殿5間已作為倉庫,上下各兩間的方丈樓以作為職工宿舍,其他配房和廊房共19間之中,除6間作為職工食堂外,其餘均作職工宿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