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檢驗

實踐檢驗是以實踐為尺度,對理論或假說的是真理性進行測度和驗證。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實踐檢驗是理論真理性的最高尺度。1845年,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第一次提出了社會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觀點。實踐之成為認識真理性的標準,決定於實踐自身的基本特點。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是把主觀客觀化的能動活動;它不僅具有普遍性的特點,而且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可以把理論變成直接的現實。

實踐的這些特點使人們可以通過實踐的結果將主觀認識與客觀對象及其規律進行對照,判明主觀認識是否同對象相符合,即證明認識的真理性。如果人們在一定主觀認識指導下的實踐活動達到了預期的結果,就證明這種主觀認識符合於客觀實際,具有真理性;反之,這種主觀認識就不符合客觀實際,是謬誤。實踐檢驗、證實認識的真理性,大體有以下三種形式:實踐過程創造出新的客體,使人們的認識在客體中兌現;通過實踐改變現實事實(包括事物的屬性與事物間的關係),實現人們預期的目的;通過實踐達到對於客觀事物的利用和控制的目的。實踐檢驗作為認識真理性的標準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對立統一:認識的真理性只能由社會實踐來檢驗,實踐最終一定能證實認識的真理性,這是其確定性;具體的社會實踐總是具有歷史局限性,不能完全證實或駁倒現存的一切認識,只能相對正確地檢驗認識的真理性,這是其不確定性。這種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一既使人們同一切形式的唯心主義、不可知論劃清界限,又使人們不將已有的認識、知識絕對僵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