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般守意經

概述

安般,為數息觀的異譯,經文謂:“安名為入息,般名為出息”,故此經所論,首在透過控制數出入息以達‘守意’的目的。

基本觀念

入息:吸氣到呼氣之間的短暫休息的身心狀態。

出息:呼氣到吸氣之間的短暫休息的身心狀態。

重要觀念,原文,影響,

重要觀念

守意:掃除各種思想障礙以使內心不亂。
六事:“守意”的法門,分別為:數息、相隨、止、觀、還、淨。又稱為六妙門,達至涅槃之法。
數息:反覆地從一至十數呼吸。
相隨:順隨呼吸出入,注意力集中在呼吸運行之上。
止:注意力轉向止於不動的鼻頭,使人不受一切外物的干擾。
觀:觀五陰而悟“非常、苦、空、無我”。
還:棄身七惡、還五陰,以斷除人生的貪與愛。 七惡:殺、盜、淫、妄言、兩舌(搬弄是非)、惡口(新譯粗惡語,以口傷人)、綺語(淫意不正之言詞)。
淨:即無為(安世高格義法譯涅槃無為),無欲無想,不受五陰之境。
十六特勝數息觀中最為殊勝之十六種觀法,對六妙門的詳細解說。

原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城東園,與眾所知識大比丘僧俱,如尊者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摩訶劫賓那、摩訶純陀、阿那律、離婆多阿難。爾時諸上座比丘都精勤教誨新進比丘,有上座比丘教誨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誨二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誨三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誨四十人者,因此新進比丘經上座教誨,日漸得大進步。
時當月圓日的晚上,結夏安居期後,舉行自恣大會。佛世尊露天而坐,眾比丘環繞周圍。
佛陀環視僧團而開示說:“諸比丘,我很欣悅看到你們在安居後所得的道果,我知道你們還可以得到更高成就。還未得的果位,你們得以得到,還未證悟的,你們得以證悟,我將停留在此,迄下月月圓。”
鄉村比丘聽說佛將停留一個月,都聚集到舍衛城聽佛教示。於是諸上座更熱心教誨新進比丘。有上座比丘教誨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誨二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誨三十人者,有上座比丘教誨四十人者,因此新進比丘經上座教誨,日漸得大進步。
時當次月月圓之日,世尊露天而坐,環視僧團而告之曰:
“諸比丘,我們的僧團既純且善,不作瑣碎之談,不說綺語,堪受供養,為世之福田。此僧團世所稀有,遠人聞風亦均負笈而至。”
“諸比丘,此僧團有比丘已證阿羅漢果,漏盡圓成,已舍諸擔,正遍智慧,最終解脫。有比丘滅盡最初五結,證不還果。有比丘滅盡最初三結,證一還果,他們已斷貪瞋痴三結,只需再輪迴一次。有比丘滅盡三結,證預流果,永不退轉,必趣涅盤。
有比丘常修四念處,有比丘常修四正勤,有比丘常修四神足,有比丘常修五根,有比丘常修五力,有比丘常修七覺支,有比丘常修八正道
有比丘常修慈觀,有比丘常修悲觀,有比丘常修喜觀,有比丘常修舍觀,有比丘常修不淨觀,有比丘常修無常觀,有比丘常修安般念。
諸比丘,持續不斷修習安般念,能獲大果,能致大譽。持續不斷修習安般念,可令四念處修習圓滿。持續不斷修習安般念,可令七覺支修習圓滿,持續不斷修習安般念,可令智慧解脫完成。”
“諸比丘,如何修習安般念,如何持續不斷修習,能獲大果,能致大譽?”
“諸比丘,如此,比丘或往林中,或往樹下,或往寂靜處,結跏趺坐,端身正直,繫念在前。息入知正入息,息出知正出息(吸氣,行者知道他正在吸氣;呼氣,行者知道他正在呼氣)。”
1.吸入的氣很長,行者知道“我正在吸入長息”;呼出的氣很長,行者知道“我正在呼出長息”。
2.吸入的氣很短,行者知道“我正在吸入短息”;呼出的氣很短,行者知道“我正在呼出短息”。
3.“我正在吸氣,同時注意到我的全身。我正在呼氣,同時注意到我的全身。”行者努力練習。
4.“吸氣我令全身寧靜祥和,呼氣我令全身寧靜祥和。”行者努力練習。
5.“吸氣我感到喜悅,呼氣我感到喜悅。”行者努力練習。
6.“吸氣我感到快樂,呼氣我感到快樂。”行者努力練習。
7.“我正在吸氣,同時了知我心理的活動。我正在呼氣,同時了知我心理活動。”行者努力練習。
8.“我正在吸氣,同時使我心理的活動寧靜祥和。我正在呼氣,同時使我心理的活動寧靜祥和。”行者努力練習。
9.“我正在吸氣,同時覺察到我的心。我正在呼氣,同時覺察到我的心。”行者努力練習。
10.“我正在吸氣,同時使我的心愉悅祥和。我正在呼氣,同時使我的心愉悅祥和。”行者努力練習。
11.“我正在吸氣,同時集中我的心念。我正在呼氣,同時集中我的心念。”行者努力練習。
12.“我正在吸氣,同時疏解我的心結(解放我的心)。我正在呼氣,同時疏解我的心結。”行者努力練習。
13.“我正在吸氣,同時觀察諸行無常的本性。我正在呼氣,同時觀察諸行無常的本性。”行者努力練習。
14.“我正在吸氣,同時觀察諸法離染。我正在呼氣,同時觀察諸法離染。”行者努力練習。
15.“我正在吸氣,同時觀察解脫。我正在呼氣,同時觀察解脫。”行者努力練習。
16.“我正在吸氣,同時觀察出離。我正在呼氣,同時觀察出離。”行者努力練習。”
“諸比丘,如是修習安般念,如是持續不斷修習,能獲大果,能致大譽。”
1.”諸比丘,如何修習安般,如何持續不斷修習,能令四念處修習圓滿?”
“諸比丘,當行者專注於呼吸,
吸氣,行者了知“我正在吸氣”;
呼氣,行者了知“我正在呼氣”;
呼出長息,了知“我正呼出長息”;
吸入長息,了知“我正吸入長息”;
呼出短息,了知“我正呼出短息”;
吸入短息,了知“我正吸入短息。”
當出入息時,了知一切身,了知“我正令全身寧靜祥和。”行者堅持安住觀身在身,全然了知他的狀況,超越世間所有之執著、憂患。行者如此專注安般修息四念處的第一念處──身念處。”
2.”諸比丘,當行者專注於呼吸,
吸氣,行者了知“我感到喜悅”;
呼氣,行者了知“我感到喜悅”;
吸氣,了知“我感到快樂”;
呼氣,了知“我感到快樂”;
呼氣,了知“我心理的活動”;
吸氣,了知“我心理的活動”;
吸氣,同時令其心理的活動寧靜祥和;
呼氣,同時令其心理的活動寧靜祥和;
行者堅持安住觀受在受,全然了知他的狀況,超越世間所有之執著、憂患。
行者如此專注安般修息四念處的第二念處──受念處。”
3.”諸比丘,當行者專注於呼吸,吸氣呼氣了知其心;使其心愉悅祥和集中心念;令心解脫。行者堅持安住觀心在心,全然了知他的狀況,超越世間所有之執著、憂患。諸比丘不修習安般念則不能得到任何禪定智慧型。”
“我正在吸氣,同時觀察諸行無常的本性。我正在呼氣,同時觀察諸行無常的本性。”行者努力練習。”
“我正在吸氣,同時觀察諸法離染。我正在呼氣,同時觀察諸法離染。”行者努力練習。”
“我正在吸氣,同時觀察解脫。我正在呼氣,同時觀察解脫。”行者努力練習。”
“我正在吸氣,同時觀察出離。我正在呼氣,同時觀察出離。”行者努力練習。”
4.”諸比丘,當行者專注於呼吸,照見諸行無常、離染、解脫、出離的本性。行者堅持安住觀身在身,全然了知他的狀況,超越世間所有之執著、憂患。”
“諸比丘,如此修習安般念,如此持續不斷修習,能令四念處修習圓滿。”
“諸比丘,如何修習四念處,如何持續不斷修習,能圓滿安住於七覺支?”
“諸比丘,若行者恆堅持觀身在身,觀受在受,觀心在心,觀法在法,無分散意,(全然了知他的狀況,超越世間所有之執著、憂患。)可令念覺支堅固,念覺支堅固故,念覺支能趨於圓滿。”
“若行者住於念(專注,禪定狀態)無分散意,能審視心中生起的諸法──心的對象,能令第二覺支──擇法覺支生起趨於圓滿。”
“若行者持續、堅持不移觀照、審視諸法,無分散意,能令第三覺支──精進覺支生起趨於圓滿。”
“若行者精進堅固,沉著住於修習之流,則離欲喜起,能令第四覺支──喜覺支生起趨於圓滿。”
“若行者住於喜的狀態,無分散意,能令身心輕安,身心經安則令第五覺支──輕安覺支生起趨於圓滿。”
“若行者身心輕安,則心易達於定境,能令第六覺支──定覺支生起趨於圓滿。”
“若行者住於甚深禪定中,能除諸分別,令第七覺支──舍覺支生起趨於圓滿。”
“諸比丘,如何修習七覺支,如何持續不斷修習,能令正智解脫完成?”
“行者住寂靜處,遵循七覺支之道,觀諸法離欲,可令念覺支修習,如是乃至擇法、精進、喜、輕安、定、舍覺支修習,如此修習七覺支能令正智解脫完成。”
佛世尊說此經已,諸比丘皆大歡喜。

影響

說明“坐禪數息”的主張,中國禪學史上最早提到“坐禪”的經典。南禪興起前,坐禪為修禪的不二法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