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息(氣功學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氣功學術語。指練功到一定程度,雜念已無,呼吸深長細勻,似有似無的狀態。為佛家氣功“六妙法門”中的功法進展層次之一。“息心靜慮。名之為止。行者雖因隨息心安明淨。而定猶未發。若心依隨。則微有起想之亂。澄渟安隱。莫若於止。故舍隨修止。是中多用凝心止也。凝心寂慮。心無波動。則諸禪定自然開發。故以止為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止息
  • 出處:《太安般守意經》
  • 類別:氣功學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一)止息修煉方法,(二)止息的生理變化,(三)止息的病理反應,

概念

練功到一定程度,雜念已無,呼吸深長細勻,似有似無的狀態。

解讀

“止息”出自佛家氣功“六妙法門”。“六妙法門”淵源於東漢安世高翻譯的《太安般守意經》和西晉竺法護翻譯的《修行道地經》。前書雲“佛有六結意,謂數息、相隨、止、觀、還、淨”,後書載“數息守意有四事:一謂數息,二謂相隨,三謂止觀,四謂還淨”。兩書中的“止”即“止息”。止息為六妙法門中的第二個層次,第一個正功。當氣功修煉者達到“止息”狀態時,表明其練功已經達到一定程度,雜念已無,呼吸可呈深長細勻,似有似無的狀態。

中醫套用

(一)止息修煉方法

關於止息的演練,歷來說法不夠明確,也有不一致之處。一般常把它等同於“止觀法門”中的“制心止”,即從心的本體入手制止其活動,使其漸漸泯然入定。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止息是從“息”下手“止”的,不可離開息來談止。它應包含三層意思:一、心止於息。此時心不“數”不“隨”,而是借息的一出一入的規律性運動而促使心停止活動。二、心止於小腹。練隨息時,心隨吸氣進入小腹,心隨呼氣從小腹經鼻腔排出體外,小腹已經同呼吸和意念活動建立了條件聯繫。練止息時心雖不隨息,但可利用小腹和息的條件聯繫,來使心止於小腹並且覺得好像是小腹在一吸一呼。這是借息的出入來維繫“心止”。三、心化於息。開始時心止於息,自我意識有意制止心的活動,但實際上制止心的活動本身仍是心的一種活動。隨後要讓心融化於息中,真正停止活動,並且還要連息也忘掉,這樣才算真正入定。
隋·智凱的《六妙法門》中沒有談到心止於小腹﹔明·袁黃的《靜坐要訣》則把止息等同於“制心止”,也未提心止的部位;蔣維喬《因是子靜坐法》中才提出止息是“把一個心,若有意若無意止於鼻端。”但從練功實際看,止於鼻端較難控制,如演練不當,很易引起中樞神經興奮。藏密氣功的“金剛數息法”為藏密氣功的基本功法,也是修氣脈初學之方法,此法有數隨止觀還淨六步,其主要精神同六妙法門是很相近的,可能同出一源,而在實踐中形成不同的功種,金剛數息法對“止”法的說明是:“進觀吸入之氣住於臍間”。住於臍間較好控制不易出偏。參照金剛數息法的練法,六妙法門的止息也應止於小腹為好。

(二)止息的生理變化

止息狀態出現在數息與隨息之後,是六妙法門的第一個正功。止息的心理強度已最大限度地減弱,此時意念和呼吸的結合已不在膠結而轉向輕柔鬆緩。
六妙法門正是通過止息,形成入定的心態,使中樞神經出現廣泛的保護性抑制,使大腦活動有序化,進而引起全身諸多系統的生理變化,能增強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微循環系統的功能。
通過止息時的住息腹臍,對上下丹田進行了很好的激發,密切了上下丹田的聯繫,從而便強化了垂體—腎上腺—性腺這個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它能從根本上改善人的體質。

(三)止息的病理反應

正常情況下,當氣功練功達到止息狀態,並不會出現病理變化。如果練功者掌握不好,如,保持止息狀態過久等,則容易陷入呆滯。
若出現病理反應,絕大多數症狀輕微,並且於練功結束後自然消失,不會產生後續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