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鎮(福建省南平市太平鎮)

太平鎮(福建省南平市太平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平鎮地處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東南部,閩江東西兩岸,位於東經118°19′—118°31,北緯26°24′—26°35′之間,南與尤溪縣西濱鎮交界,北與南山鎮、赤門鄉接壤,東與巨口鄉樟湖鎮相連,西與爐下鎮毗鄰。鎮政府駐地太平,距市區37公里,距福州120公里。居民為漢族,屬福州語系,除杉嶺、西後村通尤溪話外,其餘通福州話。轄太平、劉家、南溪、杉嶺、西後、西山、楊厝、曾厝、儒羅、葫蘆山、岳溪、際洋、九潭和九風14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62個自然村。有7個庫區村和1個社區,淹沒農田3936.81畝,是福建水口水電站庫區重點鄉鎮之一。太平鎮內機關、事業單位、中國小校、幼稚園、中心衛生院、信用社一應俱全。太平鎮黨委、政府是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文明村鎮、水口庫區移民建設先進單位、全區機關效能建設先進單位。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23042公頃,常住人口16065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平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
  • 面積:23042公頃
  • 人口:16065人(2017年)
歷史沿革,交通狀況,基礎設施,經濟發展,養殖業,礦產業,冶煉業,林產業,果業,旅遊業,氣候物產,建築景觀,

歷史沿革

太平里三寨開基於唐末宋初,始建頭寨、中寨、劉家寨,開跡為蔡氏、肖氏。明朝,鄭汝惠遷入太平,始有鄭氏宗族。明末崇禎年間,楊氏遷入太平。太平鄉成立於1984年9月,1992年12月30日撤鄉建鎮。

交通狀況

太平鎮交通便捷,境內316國道、外福鐵路縱貫,境外10公里內有2個銀福高速公路互通口,閩江流經全鎮,江水流程達30公里,有6個500噸客、貨輪停泊站;外福鐵路沿江而過,有茶洋、下過溪2個火車站,其中下過溪火車站為縣級火車站,設計年客運量10萬多人次,貨運60—80萬噸;316國道穿鎮而過,歷程20公里,呈東南走向,貫穿太平鎮7個行政村,直接受益的有南溪村、劉家村、太平村、太平社區、西山村、楊厝村、曾厝村,間接受益的有西後村、儒羅村行政村,共為3387戶、10558人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交通途徑。
太平鎮

基礎設施

太平鎮閩江流經全鎮,水電資源豐富,全鎮現有大小水力發電站2座,裝機容量2575千瓦,有110KV變電站一座、35KV變電站三座。郵電通訊設施完善,全鎮14個行政村已實現移動通訊信號覆蓋並全部開通了程控電話,有11個村實現閉路電視城鄉聯網,全鎮基本實現村村通水泥路。富饒的物產,便捷的交通,充足的電力以及優質的服務營造了寬鬆優越的投資環境。

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太平鎮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走“立足庫區,促進增收;依託資源,發展特色;培植骨幹,推動工業”的工作思路,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紮實工作,太平鎮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06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完成5.4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完成37437萬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完成31371萬元,農業總產值完成17488萬元;財政收入完成740.56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達292萬元;契約利用外資15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00萬美元;山海協作註冊資金完成730萬元,山海協作引資完成6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20元。
我鎮逐步形成了養殖業、水產業、礦產業、冶煉業、林產業、果業、旅遊業等七大特色產業。

養殖業

全鎮共有規模養殖場32家,年生豬存欄超4萬頭,年出欄生豬達10萬頭以上,母豬存欄4000頭,家禽存欄2.2萬羽。全鎮水產養殖面積達3800畝,其中水庫養殖面積達3611畝,網箱達7000餘個,魚產量超2000噸,太平水產養殖基地已成為延平區最大的淡水養殖基地。

礦產業

全鎮共有礦產加工企業17家,礦山開採企業28家,年產鐵精礦2萬噸、透輝石礦粉2萬噸、花崗岩板材30萬平方米,年實現產值5000萬元。

冶煉業

三山鋼廠名列延平區億元企業的“前四強”,年生產各種螺紋鋼、線材達4萬噸,年實現 稅收350多萬元。

林產業

全鎮共有林地面積18.72萬畝,居全區第二位,並被省確定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示範點。竹木加工以南溪木竹加工園區為主,園區內現有南林公司、森茂廠等20餘家木製品企業,主要生產細木工板、高爾夫球釘、日式快餐盒、廚用刀架、VCD架、建築模板等,其中日式快餐盒、高爾夫球釘銷往歐美及日本市場,年實現產值8000餘萬元,解決庫區移民就業500多人。

果業

全鎮現有果樹種植面積達8000畝,以無公害名優果業基地為主,主栽品種有紐荷爾臍橙、夏橙、琯溪密柚、塔羅克血橙以及其它優良品種,年產各種水果近200萬公斤,產值500多萬元。其中五鳳山果場被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農業廳授予全省首家無公害果業示範基地。

旅遊業

我鎮境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其中杉湖島旅遊度假區、茶洋宋代窯址、真君殿、摩崖石刻、大峰山等豐富的旅遊資源,吸引了四方賓客前來旅遊。

氣候物產

太平鎮地處福建中北部,氣候宜人,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8℃,最高7月平均25.5℃,最低1月平均9. 1℃,全年≥10℃,積溫5870℃,無霜期324天,年降雨量1777毫米,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主要河流太平溪,源出大峰山,流經曾厝、楊厝、西山、長萬、埔頭、劉家等地後注入閩江;閩江流經葫蘆山、儒羅、岳溪、九潭、太平、劉家、南溪等村。境內資源豐富,全鎮有林地面積18.72萬畝,森林覆蓋率73.4%,素有“南平綠色銀庫”之稱,林木總蓄積量89萬立方米,年供商品材1萬立方米以上,毛竹2.1萬餘畝,年可供商品竹3萬根。境內水域寬闊,水流平緩,是得天獨厚的淡水養殖場,水域面積達2.4萬畝,擁有庫灣21個,3200多畝的水域可供開發。林木、水產和礦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蘆薈、食用菌、玉米、西瓜、花生、蔬菜等經濟作物都具有較大生產規模,全鎮現有果樹面積9000畝,主要有雪柑、蘆柑、密柚、臍橙、密柚、水密桃、板栗、柚奈等,年產水果6000多噸,其中太平五鳳果場生產的果品被省技術監督局評為無公害果品。以生豬養殖為主的畜牧業快速發展,已成為延平區畜牧業大鎮和重鎮之一。至2004年12月,全鎮共有規模場320家,生豬存欄數7萬頭,母豬存欄8000頭,年出欄商品豬10萬頭以上。本鎮區域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種類繁多,品位好,含量高。主要有飾面用花崗岩礦、磁鐵礦、褐鐵礦、透輝石礦、高嶺土礦、鉀長石礦、蛇紋石礦、鉬礦、鋁鋅礦、白雲石礦、石英石礦等,集中分布在葫蘆山、儒羅、西山、九潭、九風等村。飾面用花崗岩礦經國家地質勘查部門探明,貯量近3億立方米,其放射性等各項指標均符合有關規定,現有20多家礦山開採及加工企業,主要產品有銀灰白麻、碧綠春、世紀紅、芝麻黑、白蘭金花等,產品銷往全國各地。高嶺土礦探明含量290萬噸,磁鐵礦95萬噸,蛇紋石礦85萬噸,透輝石礦550萬噸,鉀長石礦50萬噸,白雲石礦30萬噸,褐鐵礦30萬噸,鉬礦還在勘查中。

建築景觀

太平鎮歷史悠久,文物古蹟眾多,鎮內仍有保存較為完好的古蹟:一是劉家蛟坑真君殿,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太平鎮劉家村境內,316國道邊。真君殿始建於宋代,明、清等時期均有維修,殿內仍保存著較完善的宋代古建築,屬磚木結構,面積約1000平方米。二是太平白馬廟,位於太平村境內,始建於宋代,後重建於1989年,屬磚木結構,面積約600平方米。三是葫蘆山伏虎廟,位於太平鎮葫蘆山境內,現有一座清代遺存的古廟建築和一處元代摩崖石刻。為三開間、穿斗式金形圓拱山牆的單體建築,發現的元代摩崖石刻有6個地點10多處,有石刻文字,也有石刻岩畫,一些以字畫組合的摩崖石刻,為該省首次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