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鎮(甘肅省鎮原縣太平鎮)

太平鎮(甘肅省鎮原縣太平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平鎮位於慶陽市西部,鎮原縣東部。東臨蒲水與西峰區後宮寨毗鄰,南鄰上肖,西靠臨涇,北與孟壩接壤。總面積235.6平方千米。距西峰、縣城均29公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交口河、蒲河橫穿鎮域東西兩邊,形成北至孟壩、南至北魏萬佛寺的一個斜長塬面,山、川、塬兼有,以黃土、沙土為主,黃土高原殘塬溝壑地形,平均海拔1210米。屬半濕潤性大陸溫帶季風氣候,年日照率55%,平均氣溫7.6—9.5攝氏度,平均降雨量400—500毫米,無霜期152天。現轄柴莊村、曹咀村、丁峴村、何灣村、儉邊村、蘭廟村、老莊村、馬南莊村、吳城村、柳咀村、席蘭村、棗林村、慕坪村等13個行政村,172個自然村,總人口31597人(2017)。鎮直單位12個,幹部職工346人,有黨員1037人。鎮政府駐地老莊行政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平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甘肅省鎮原縣
  • 面積:235.6平方千米 
  • 人口:31597人(2017) 
自然地理,歷史沿革,基本情況,經濟社會,

自然地理

太平鎮太平鎮

歷史沿革

解放初設太平區,1956年4月撤區改為基點鄉,1958年3月改為太平鄉,同年9月撤銷鄉,成立太平人民公社,1983年12月復稱太平鄉,2002年7月改為太平鎮。2004年撤鄉並鎮時,原彭陽鄉何灣村、上城村、柳咀村、彭陽村併入太平鎮。?

基本情況

現轄柴莊村、曹咀村、丁峴村、何灣村、儉邊村、蘭廟村、老莊村、馬南莊村、吳城村、柳咀村、席蘭村、棗林村、慕坪村等13個行政村,172個自然村,總人口31597人(2017)。鎮直單位12個,幹部職工346人,有黨員1037人。鎮政府駐地老莊行政村。郵編:745000

經濟社會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直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太平各項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績。項目建設有新突破。太平是全縣實施項目最早、最多的鄉鎮。從2002年開始,相繼實施了整村推進項目、中低產業改造項目、小康示範村建設項目、黨建綜合示範村項目、沼氣能源國債項目、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累計完成項目投資5000多萬元,內容涉及基礎、生態、富民、草畜、能源、信息、安居、文教、黨建、文明等十大工程,40多個小項。重大項目建設有效改變了太平基礎設施條件,增強了農業抵禦自然風險的能力,改善了人居環境,率先在全縣實現了“田成方、村成網、路相通、水相連”的新農村建設格局。產業培育有新成效,要有黃花、蔬菜、蘋果、草畜四大支柱產業。黃花產業穩步發展,留存面積1.2萬畝,年實現產值2100多萬元,太平是全縣6個黃花產業開發重點鎮之一。新建川區設施蔬菜大棚100座,成為川區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途徑。蘋果留存面積9800多畝,其中近3年新栽幼園7909畝,出台了“一卡三書”果園管理辦法,蘋果產業開發有規模、上水平。草畜產業逐年增值,現規模養殖發展到530戶,新建暖棚350座,辦起永興、 永鑫等公司+農戶模式龍頭企業,年牧業淨增值3—5百分點。勞務產業前景看好,以護工、建工、境外務工為品牌,年平均輸轉勞務10000人次,實現收入5000多萬元。勞務工作考核多年名列全縣第一。基礎設施改善有新亮點,梯田實現整鄉達標,水平梯田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75%,2003年曾被慶陽市人民政府評為全市梯田化建設達標首個鄉鎮。道路建設全面實現了網路化,境內省道318線、鎮北公路、太新路穿境而過,砂石道路51條135公里。道路建設多次榮獲縣委、縣政府表彰獎勵。水利建設基本解決了人畜安全飲水難,工農業生產用水難問題,建成大型水廠3座,機井26眼,小高抽水17處,水泥窖4000多眼,壓埋輸水管線24公里,自來水入戶4500多戶。農電建設節能高效,村村戶戶通電,全鎮用電設施裝機總容量5034千瓦,農電設施更新。電訊迅猛發展,全鎮現有有線電話、無線網路電話,手機共15000多部,戶均1.8部,各種信號接收發射塔12座,電訊網路落實面100%。小城鎮建設有新發展,近年累計投資近1.2萬元,先後完成了小城鎮建設整體規劃、局部開發、整體達標,太平街區面積擴大近20倍,2層以上樓房新增42幢,開闢商業新街,新建文化劇場、農資市場、健身活動中心,公共設施配套,水電網相通,村鎮集貿市場也發展較快,小城鎮綜合服務功能明顯增強,太平是全縣初驗的第一個市縣文明衛生鎮,環境優美鄉鎮。生態環境改造有新進展,近年退耕還林、荒山坡造林總計3.4萬多畝,栽植各類樹種500多萬株,道路行道樹栽植135公里,西鎮路、鎮北路、南北兩山全部綠化,美化、硬化村部、機關單位、村鎮街道,綠色和諧村屯家園建設較有成效。先進文化發展有新氣象,享有“文化之鄉”美譽,全鎮有剪紙刺繡專業藝術人才400多人,個體刺誘公司5個,有書畫人才200多人,國家、省、市級藝術大師30多人,太平是全市民俗文化產業發展“十強鄉鎮之一”,編撰出版兩部《太平鄉土情》49萬字,真實記載了太平淳樸的鄉土風情和人文氣息,率先在全縣推進“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壽事不辦,神事禁辦”的鄉風民俗改革,基本形成了以先進文化發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新風尚。工作機制有新創新,先後創立了以解決“三農“問題為核心的問題整改銷號制,把民眾要辦和黨委、政府想辦的事按照內容、重點、措施、時限、責任“五明確”的要求,分類編號登記在冊,落實一個,註銷一個。創立了以幹部作風轉變為核心的責任承諾公示制,通過責任要承諾,承諾必踐諾,逼出工作點子,激發乾部活力,解決了幹部淺作為、不作為和亂作為的問題。創立了以解決矛盾糾紛為主的“三包、四定、五到位”工作方法,即“三包”是包調查了解,包思想轉化,包矛盾化解;“四定”是定領導,定專人,定目標,定期限;“五到位”是黨委安排到位,教育宣傳到位,工作程式到位,紀律懲處到位,查辦結案到位。這三項長效工作機制創新,構建了太平“為民、清廉、求務、高效”的良好工作格局,架起了民心橋。黨的建設有新舉措。鎮村班子自身建設加強,形成了一整套適應新形式的有效議事規則和工作機制,黨員幹部管理規範成功創建了《太平鎮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長效機制制度細則》,確立10項機制29項制度,規定了不同類型黨員保持先進性的具體要求。專項教育活動不斷深入開展,培養了一支學習型、服務型、清廉型、競爭型、務實型黨員幹部隊伍。黨風廉政建設標本兼治,廉政文化“六進”活動有聲有色,精神文明建設穩步推進,黨務工作連續多年榮獲市縣表彰獎勵。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2010年全鎮糧食總產量翻一番,達到1.8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96元,增長23%,財政收入完成291萬元,占任務217萬元的134%,勞務輸轉6840人,實現收入4550萬元;發放各項惠農資金1200萬元,農民人均受益350元。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景生旭鎮長:楊俊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