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街道(太平鎮(江蘇省蘇州市下轄鎮))

太平街道(江蘇省蘇州市下轄鎮)

太平鎮(江蘇省蘇州市下轄鎮)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平街道,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位於蘇州北郊陽澄湖畔,距蘇州古城區10公里,總面積36.47平方公里,55634人(2010年)。與滬寧高速公路相互動通的蘇嘉杭高速公路南弱貫穿全鎮11餘公里,並在境內設有互通道口和服務區。

占地20平方公里的相城經濟開發區太平工業園已啟動,其中太平占地12平方公里,園內規劃建設三縱七橫道路框架。鎮東陽澄湖畔、鎮北盛澤盪邊規劃為人居商貿旅遊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平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
  • 下轄地區:蘇州市相城區興太路268號
  • 政府駐地:興太路268號 
  • 電話區號:0512
  • 郵政區碼:215131
  • 地理位置: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蘇州北郊陽澄湖畔 
  • 面積:36.47平方公里 
  • 人口:55634人(2010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九思老街,古銀杏,裕源米行,王宅,葫蘆島 
  • 機場蘇南碩放國際機場
  • 火車站蘇州站蘇州北站蘇州園區站
  • 車牌代碼:蘇E、蘇U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人口,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自然資源,水資源,野生資源,水產資源,經濟概述,社會事業,科技,衛生,文化,歷史文化,

建制沿革

《吳縣大事記》載:“約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今吳縣唯亭草鞋山一帶有原始居民進行稻穀種植、紡織物生產等農作活動。”陽澄湖南距草鞋山650米,太平地域處於陽澄湖周圍,也屬原始居民的活動範圍。
商末(約公元前11世紀),周太王古公亶父欲傳王位給三子季歷,長子泰伯、次子仲雍為避王位,從陝西岐山下周原南奔江南,與當地土著居民結合,建立政權,稱“勾吳”。太平地域屬勾吳領地。
春秋戰國時期,太平地域先後為吳、越、楚、秦等國的領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以吳國故都設立吳縣。自此始,太平地域屬吳縣所轄。
唐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割吳縣地置長洲縣,與吳縣劃境分治,太平地域屬長洲縣。
宋元豐年間(1078—1085),縣下設都保(鄉)、大保、保。太平地域為長洲縣益地鄉。
清雍正二年(1724),析長洲縣東南部置元和縣,吳、長洲、元和3縣同城而治。太平地區分屬長洲縣益地鄉(金生里)和元和縣益地鄉(金生里),直至清末。
民國元年(1912)1月,依“江蘇暫行地方制”將清代蘇州府吳縣、長洲縣、元和縣合併為吳縣。
民國18年,實施區、鄉鎮制,吳縣劃分為19個自治區,其中,原湘城市劃為第七區(湘城區),區署湘城鎮;原沺涇鄉、五潨涇鄉劃為第十五區(沺潨區),區署五潨涇集鎮。境內設太平橋和沈橋2個鎮及20個小鄉,分屬吳縣第七區(湘城區)、第十五區(沺潨區)管轄。
民國23年2月,吳縣重新劃分為13個區。原第七區與第十五區(部分)合併成第七區,區公所設於湘城鎮。境內轄太平、沈橋2鎮及荻水、盛澤、春申、堂前4鄉。
民國30年7月起清鄉,吳縣區劃調整為15區。今太平地區劃歸第二區(湘城區)管轄。偽區公所設於湘城鎮。
民國34年8月15日,抗日戰爭勝利,各區鄉鎮名稱及界限仍恢復至民國23年狀況,全縣共設13區,太平地區仍為第七區管轄。
民國36年2月,吳縣並編區鄉鎮。3月1日起原第七區改為陽澄區,區署太平橋鎮。境內太平、沈橋、潨涇3鎮及荻西、盛澤2鄉屬陽澄區管轄。
民國37年2月1日至15日並編鄉鎮,分甲、乙2個等級。太平鎮、沈橋鎮和荻西、盛澤2鄉及潨涇鎮南村(含)、林家港(含)、西角上(含)、江巷橋(含)等村合併成太平鄉(甲等鄉),仍屬吳縣陽澄區管轄。區署及鄉公所均設於太平橋鎮。民國38年4月27日,太平鄉解放。
1949年5月1日,吳縣陽澄區人民政府成立,區政府駐太平橋鎮。其所轄的太平鄉改建為太平鎮,鎮政府設於沈橋集鎮。同年冬,廢除保甲制度,設立行政村、組。
1950年3月,區域調整,撤銷太平鎮,在其境內分別建太平、沈橋、船浜、沈西、堂前5個鄉,隸屬吳縣陽澄區管轄。陽澄區區政府駐地從太平橋鎮遷至湘城鎮。同年4月,又調整為太平、沈橋、沈西、樂安、青漪5個鄉,仍隸屬吳縣陽澄區管轄。
1956年3月,撤樂安、沈西、青漪3鄉,分別劃歸太平鄉和沈橋鄉。其中太平鄉包括原太平、青漪2鄉及沈橋鄉的湖西村、白渡鄉的蓮子村、樂安鄉的俞家、鳥船2村;沈橋鄉包括原沈西鄉、沈橋鄉(除湖西村)以及樂安鄉的王家、六安、下圩、新莊、陳介、大莊6村。太平鄉政府駐地太平橋鎮,沈橋鄉政府駐地沈橋集鎮。太平、沈橋兩鄉均隸屬陽澄區管轄。
1957年3月,撤銷陽澄區,原太平、沈橋2鄉合併為太平鄉,隸屬吳縣管轄,鄉政府駐太平集鎮北浜北岸1號。
1958年9月25日,撤鄉建社,實行政社合一體制,成立太平人民公社,其區域及隸屬關係不變,公社社址太平集鎮北浜北岸1號。
1983年7月,政社分設,太平公社復稱太平鄉,其隸屬關係不變。1990年6月,鄉政府從太平北浜北岸1號遷至太平大街8號(現為中學校舍區)。
1994年2月,撤鄉建鎮,撤銷太平鄉,建立太平鎮,實行鎮管村體制,行政區域及隸屬關係均不變。同年6月,鎮政府駐地從太平大街8號遷至興太路268號。
1995年7月,吳縣改稱吳縣市,太平鎮隸屬吳縣市。至2000年底未變。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清雍正二年(1724),清政府析長洲縣東南部置元和縣後,太平鎮轄:長洲縣益地鄉(金生里)3個都,共19個圖141個村,其中下十七都管13個圖114個村,中十八都管3個圖13個村,西十八都管3個圖14個村;元和縣益地鄉(金生里)上十七都管5個圖49個村。境內共轄4個都24個圖190個村。
民國元年(1912)1月,太平地區轄湘城市所屬的長洲縣益地鄉中十八都、西十八都、下十七都,共19個圖,141個自然村;五潨涇鄉所屬的元和縣益地鄉上十七都,共5個圖,49個自然村。民國18年7月後,太平地區轄:第七區所屬太平橋鎮和邢店、泥潭、東橫田、樂安、萬莊、陳浜、禮王、五房、大漊、王家浜、十萬浜、西莊、黃茜、鳥船浜14個小鄉,共141個自然村;第十五區所屬沈橋鎮和軸頭、南村、高田、東塘、倪露、石塘6個小鄉,共49個自然村。共2鎮及20個小鄉,190個自然村。民國23年2月,第七區和第十五區部分合併為第七區。太平地區2鎮和20個小鄉合併成2鎮和4個鄉,即太平、沈橋2鎮和荻水、盛澤、春申、堂前4鄉。民國36年3月,並編區、鄉鎮,太平地區轄太平、沈橋2鎮和荻西、盛澤2鄉,共165個自然村,及潨涇鎮的林巷、堂前、林馬3村,共25個自然村。民國37年2月,並編鄉鎮,建太平鄉(屬甲等鄉),轄190個自然村。
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5月1日,太平鄉改稱太平鎮,行政區劃不變。是年冬,廢保甲制設行政村組。斯時,太平鎮下轄太平、沈橋2集鎮和利民、青漪、港南、盛澤、蓮子、百家、黃泥漊、旺巷、田裡、泥頭、湖西、湖濱、西莊、樂安、橋西、聯合、新南、林家港、新安、新樂、南村、北村、花姚、五浜、鑊圩、陳家、新莊、大莊、王家、俞家、洞字、騎河、花家、大漊、鳥船等35個行政村。
1950年3月,撤銷太平鎮,分置太平、沈橋、船浜、沈西、堂前5個小鄉,是年4月,又調整為太平、沈橋、沈西、樂安、青漪5個小鄉。太平鄉下轄百家、黃泥漊、旺巷、田裡、泥頭、利民6個行政村;青漪鄉下轄洞字、花家、大漊、青漪、港南、盛澤6個行政村;樂安鄉下轄俞家、鳥船、王家、樂安、鑊圩、新莊、陳家、大莊8個行政村;沈橋鄉下轄林家港、湖西、橋西、西莊、湖濱、聯合、新南7個行政村;沈西鄉下轄新安、新樂、南村、北村、花姚、五浜6個行政村。原境內的蓮子村劃歸白渡鄉管轄。
1956年3月,撤樂安、沈西、青漪3鄉,分別劃歸太平鄉和沈橋鄉。其中,太平鄉轄原太平、青漪2鄉的12個行政村和沈橋鄉的湖西村、樂安鄉的俞家村和鳥船村、白渡鄉的蓮子村,共18個行政村,116個行政組;沈橋鄉轄原沈橋鄉除湖西村外的6個行政村和沈西鄉的6個行政村以及樂安鄉的王家、樂安、鑊圩、新莊、陳家、大莊6個行政村,共18個行政村,114個行政組。
1957年3月,撤區並鄉,原太平鄉和沈橋鄉合併為太平鄉,下轄太平、沈橋2集鎮和29個農業高級社。
1958年9月撤鄉建社,成立太平人民公社,時有8個農業生產大隊,101個農業生產隊,234個生產小隊,後在大隊建成8個營,營下設連、排。1959年2月撤營連排建制,8個大隊擴建成18個農業生產大隊,153個生產小隊。
1961年3月調整建制,18個生產大隊改建成25個農業生產大隊,153個生產小隊。1968年12月增設1個漁業生產大隊,至此全社下轄2個集鎮(南為沈橋,北為太平橋)和26個生產大隊,共有235個生產小隊。
1983年7月,恢復鄉、村、組建制,太平人民公社改名太平鄉,改生產大隊為行政村,生產小隊為村民小組。至1987年,全鄉轄26個行政村,1個市鎮,231個村民小組,143個自然村。
1994年2月,撤鄉建鎮,太平鎮所轄行政村、組未變。
至2000年,太平鎮共轄26個行政村,1個市鎮,229個村民小組,156個自然村。

人口

民國17年(1928),太平地區部分農村人口統計,總戶數為2318戶,總人數為11693人,其中男5282人,女4990人,男女學童1421人。
1953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太平地區沈西鄉有2488人,沈橋鄉有5198人,青漪鄉有3223人,樂安鄉有3125人,太平鄉有4058人,五鄉總人口為18092人。
1964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太平公社總戶數為5401戶,總人口為20469人,其中男性10175人,女性10294人,男女性別比為98.84:100。
1982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太平公社總戶數為7744戶,總人口為27726人,其中男性13905人,女性13821人,男女性別比為100.61:100。
1990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太平鄉總戶數為7818戶,總人口為28477人,其中男性14243人,女性14234人,男女性別比為100.06:100。
2000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太平鎮總戶數為9056戶,總人口為28918,其中男性14355人,女性14563人,男女性別比為98.57:100。
1962—2000年,太平鎮人口增長情況為:1962—1970年,平均每年增加663人,平均年增長率為30.17‰;1971—1980年,平均每年增加210人,平均年增長率為8.01‰;1981—1993年,平均每年增加96人,平均年增長率為3.39‰;1994—2000年,共減少999人,平均每年減少143人,平均年負增長5.0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太平鎮區地處北緯31°22′—31°27′,東經120°39′—120°43′。位於蘇州吳縣市東北部陽澄湖畔,東臨陽澄湖西湖,與陽澄湖鎮隔湖相望;南與陸慕鎮相接,西與渭塘、蠡口兩鎮毗鄰,北靠盛澤盪,與湘城鎮相依。全鎮南北最大距離11.06公里,東西最大距離5.6公里。鎮域面積46.13平方公里。鎮域地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豐沛。境內地勢低平,河港縱橫交織,湖盪星羅棋布,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盛產稻、麥、油菜和魚、蝦、蟹,素稱“魚米之鄉”。
蘇州市相城區太平街道位置

地質地貌

一、地質
古生代泥盆紀前,境內為淺海。泥盆紀時,因地殼上升而成為陸地。石灰紀早期,海陸更替。石灰紀中、晚期至二疊紀早期,又成淺海。中生代三疊紀晚期,海水東退,境內再次成陸地,屬侏羅紀上統區域。歷經地殼活動,現為長江下游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境內地質構造屬蘇錫斷裂帶和湖蘇斷裂帶。蘇錫斷裂帶北東側為沉降區,有巨厚的中、新生代火山岩和紅層,在地質史上,沿斷裂帶岩漿侵入及火山活動強烈。湖蘇斷裂帶展布於吳縣市境內東南部,由浙江湖州東側沿北東30°—40°方向經蘇州、陽澄湖入黃海。沿斷裂帶侏羅紀燕山期岩漿活動強烈。境內地質構造極為發育,地下岩體受擠壓、引張、剪扭,破碎甚烈。在地下礦井,平均15米即可見一斷層,小者更多。由於斷層錯綜疊加,岩體整體性受破壞,剛性強度大大降低,地質板塊間接點很多,受力點不易集中,故境內地質構造不易積累巨大能量,地震都為中小型。舊志記載的有感地震,震級為3—5級,較多是外地波及的地震。
二、地貌
太平鎮域的地貌系長江三角洲沖積低洼圩田平原。境內地形南北長,東西窄,地勢低平,略呈西南高,東北低態勢,地面平均海拔3米(黃海標高)。中西部是低洼圩田,海拔一般在3米以下;東部陽澄湖沿岸海拔近5米,從北至南有四圖咀、里河潭咀、蜆山咀呈咀形突入陽澄湖中,其湖岸線長達143.8公里。平原上水網密布,河盪涇漊眾多,自西南向東北匯入陽澄湖。地面高度在正常水位上下,在圩田窪地地下水位常年接近地表。土壤以湖泊——沼澤相沉積粘性黃泥土為主,自上而下,依次為耕植土—粘土—亞粘土—輕粘土—砂—亞粘土,挖深0.8米—1.5米處,地基承載力為每平方米10—14噸。

氣候

太平鎮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類型,加上陽澄湖水體的調節作用,具有溫暖濕潤,雨量豐沛、日照充足和無霜期較長的氣候特點。
(一)四季特徵
境內一年四季,冬夏長,春秋短,晝夜氣溫差異較大。一般是3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春季,冷暖多變,陰雨連綿;6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夏季,炎熱多雨;9月下旬至11月中旬為秋季,秋高氣爽;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中旬為冬季,寒冷少雨。春季,是冬夏季風交替的季節,氣溫回升,但不穩定,時寒時暖,天氣多變,多雨,是雨日最多的季節。早期常有低溫晚霜出現,偶有春雷。3月,氣溫逐漸上升,但時有冷空氣侵襲,月平均氣溫8.8℃,月雨量76.5毫米;4月氣溫明顯上升,月均氣溫14.5℃,月雨量75.2毫米;5月至6月上旬氣溫上升幅度越來越大,雨水增多,並偶有暴雨或大暴雨,月均氣溫19.4℃,月雨量111毫米。夏季,一般在6月中、下旬進入梅雨期,為初夏,天氣悶熱潮濕,連日陰雨,雨量集中,日照少,常有大雨或暴雨。梅雨期月均氣溫23.7℃,月雨量160毫米。梅雨後進入盛夏,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除地方性雷雨和颱風陣雨外,多連續晴天和酷暑天氣,日照強烈,蒸發旺盛。7、8月是全年最熱的月份,7月平均氣溫28.1℃,極端最高氣溫38.8℃(1978年7月7日),月雨量133.9毫米;8月月均氣溫達27.9℃,極端最高氣溫達39.5℃(1926年8月10日),月雨量125.8毫米。個別年份也曾出現“涼夏”。秋季,9月份夏秋之間是颱風影響的盛期,颱風帶來大雨或暴雨,時有炎熱天氣出現,俗稱“秋老虎”。進入秋季後,冷空氣活動趨於活躍,暖空氣勢力減弱,降溫迅速,常是“一場秋雨一陣寒”。9月下旬,常有一段一星期的連續陰雨,俗稱“秋黃梅”。9月月均氣溫23.3℃,月雨量118.4毫米。10月秋高氣爽,光照充足,雨水少,月均氣溫17.6℃,月雨量約55毫米。10月至11月間常有一次氣溫回升過程,俗稱“小陽春”。11月月均氣溫11.7℃,月雨量46.3毫米,常有秋旱發生。冬季,天氣表現為北方冷空氣頻頻南下,平均每年有2—3次寒潮過程,氣溫迅速下降,寒冷少雨,時有冰凍。12月平均氣溫5.5℃,月雨量40.4毫米。1月平均氣溫2.9℃,極端最冷氣溫-14℃(1915年1月13日),月雨量58.5毫米,為全年最冷的月份,以該月的“三九”、“四九”為最寒冷。2月氣候開始回升,天氣陰冷,雨雪較多,月平均氣溫4.3℃,月雨量55.2毫米。
(二)氣象要素
氣溫 太平鎮境內年平均氣溫為15.6℃,第一季度平均氣溫為5.3℃,第二季度平均氣溫為19.2℃,第三季度平均氣溫為26.4℃,第四季度平均氣溫為11.6℃。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為2.9℃,該月中旬為最冷旬;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為28.1℃,該月下旬為最熱旬。據記載,極端最冷氣溫平均為-6.6℃—-5.6℃,極端最冷氣溫為-9.8℃(1958年);極端最高氣溫平均為36.5℃—36.8℃,極端最高氣溫為38.8℃(1978年)。降水 太平鎮境內平均年降水量為1063.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為125天,最大年降水量為1611.7毫米(1962年),最小年降水量為574.4毫米(1934年)。汛期(6—9月),平均降水量為528.7毫米,最大為1118.0毫米(1962年),最小為205.7毫米(1967年)。年際及汛期降水量的極不均衡,易造成洪澇和乾旱交替的局面。最大日降水量達291.8毫米(1960年8月4日)。每年4—5月的春雨,6—7月的梅雨和9月的秋雨是全年三個較明顯的雨季。
日照 境內日照充足,年日照時數在2100小時左右,日照百分率為45%—49%。夏季日照時數最多,為658—726小時,占全年的32.8%—33.4%,日照百分率是52%—58%。冬季最少,僅404—435小時,占全年的19.9%—20.1%,日照百分率為43%—46%。日照時數最多的是8月,為225—279小時,日照百分率為62%—68%;最少的是2月,僅126—132小時;日照百分率以5月最低,僅37%—41%。濕度 鎮域受陽澄湖水體與緊鄰海洋影響,年中各月空氣相對濕度平均為80%。其中5—9月≥80%;6、9兩月在85%左右,為最高;1、10、11三個月最低,為72%—73%。無霜期 境內年平均無霜期為235天(3月26日—11月15日)。80%保證率的無霜期為221天(4月2日—11月10日)。最早初霜日是1958年10月27日,最遲是1980年12月4日;最早終霜日是1977年2月22日,最遲終霜日是1961年4月16日。最長無霜期達279天,最短為200—220天。風 境內季風更替明顯。秋、冬季及初春多北風或西北風,晚春及夏季多東南風。最大風速為24.7米/秒(1963年9月12日);瞬間最大風速達27.2米/秒(1973年8月2日)。超過17米/秒(八級風)的大風天數,年平均為11.9天,最多為21天(1972年),最少為3天(1978年)。夏、秋季為颱風多發季節,並偶有龍捲風發生。雪 境內年均下雪1—3次,年均積雪6天左右,冬季後期多陰冷雨雪天氣。12月早雪較少;1月氣候寒冷乾燥,雨雪偏少,常見冰凍;2月氣溫開始回升,天氣陰冷,雨雪較多。最早雪日為1965年12月16日,最遲雪日為1957年3月14日。最大積雪厚度為18厘米(1984年1月17日—19日)。雷暴 境內年均雷暴41.9天,最多達68天(1963年),最少為21天(1978年)。98%的雷暴集中在3—9月,其中7—8月占全年次數的52%。常年3月11日左右雷始鳴,終雷日期一般在10月2日左右。霧 太平鎮年均霧日20天左右,最多47天(1980年),最少8天(1956年)。一年中,12月月均霧日3.2天,為最多;8月0.2天,為最少。氣壓 全鎮年均氣壓為1014.3百帕。一年中,冬季最大,夏季最小,1、12月為全年最大,達1024.1毫巴;7月最小,為1001.9百帕。

水文

境內縣級河道有濟民塘、北河涇、渭涇塘、東永昌涇4條,全長20.1公里;鎮管河道有朱巷港,全長1600米;還有跨村河道蜆山港、廣大橋河、尤埂河、南狹涇、石益塘、夾子橋河等。共有大小河流156條,總長108.86公里。

土壤

據1980年太平公社土壤普查資料記載,太平鎮境內土壤有1個土類,即水稻土類。有4個亞類(瀦育型水稻土、漂選型水稻土、潛育型水稻土和脫潛型水稻土)、5個土屬(粘質黃泥土、粉質黃泥土、白土、青泥土、烏泥土)、7個土種(黃泥土、鐵屑黃泥土、螺螄殼粉質黃泥土、黃泥白土、白土、青泥土、豎頭烏泥土)、5個變種(烏黃泥土、黃泥土、僵黃泥土、白土、淀漿白土)。其中以黃泥土土種為境內的主要土壤,分布最廣,占水稻土面積的91.48%。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太平鎮域水資源主要有地面水(徑流水和過境水)、河湖庫容水和地下水,其水質較好,水資源豐富,是鎮域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的最佳水源。即使在枯水年份,也能滿足國民經濟建設和人民日常生活用水的需求。據1995年水資源調查統計,全鎮有水域面積30461.7畝,其中河流水面積6281.7畝,湖泊水面積19224.6畝,坑塘水面積3416.4畝,灘涂草地面積165.9畝,溝渠水面積1322.3畝,水工建築物面積50.8畝。至2000年末,全鎮有水域而積30461.7畝,其中河流水面積6281.7畝,湖泊水面積19224.6畝,坑塘水面積3495.2畝,溝渠水面積1321.5畝,草地灘涂面積87.9畝,水工建築物面積50.8畝。

野生資源

水生類有水藻、水浮蓮、水葫蘆、水花生、水鞭草、綠萍、菖蒲、蘆葦、野茭白、野菱、丁葡菖、鴨舌草、水源筋草、山立項草、稗草、水竹葉、野芹菜、野荸薺、水蓼等。
陸生類有野莧菜、野薺菜、馬蘭頭、野金花草、狗尾巴草、臭花娘子草、野蔥、野大蒜、旱蓼、蟋蟀草、豬泱泱草、蒲公花、石灰草、地丁草、野菊花、野蘿蔔、車前、馬攀莖草、豬人參、醡漿草、馬齒莧、野芥菜、小薊、小葉米棲草、筋骨草、蛇莓、金錢草、野茴香、野曲。

水產資源

太平鎮地處陽澄湖西岸,可利用的湖泊水面面積為9381.6畝(含盛澤盪水面)。陽澄湖水質清澄,水資源豐富。1998年,太平鎮水產養殖總面積11013畝,水產總量2280噸。水產中大閘蟹、青魚為陽澄湖的著名特產,頗負盛名。魚類 有青魚、草魚、鯉魚、鰱魚、鯽魚、鯿魚、鱖魚、鰟鰷魚、鰟鮍魚、白魚、黑魚、昂刺魚、鰻魚、鱔魚、泥鰍等。二甲殼類 有青蝦、螃蟹又稱河蟹。貝類有螺 、 蚌、蜆。

經濟概述

2012年1-8月,太平街道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近2.8億元;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56億元,接近去年全年的成績,增速連續8個月均位列全區第一,平均為34%。

社會事業

科技

至2000年底,太平鎮有經濟類、財會類專業技術人員171名,其中具有中級職稱的9名,初級職稱的98名。加上教育單位98名,衛生單位45名,全鎮共有技術人員314名。

衛生

民國時期,太平地區有中醫診所15所,其中太平橋12所,沈橋3所;中醫醫師16名,其中中醫內科7人(太平橋6人,沈橋1人),外科3人(太平橋2人,沈橋1人),婦科3人(太平橋1人,沈橋2人),針灸3人, 解放前,太平和沈橋各有2家西醫診所,共有醫師5人,太平鎮曾有2所私立醫院。
1995年後,太平鎮衛生院部分醫衛人員撰寫醫案論文,其中有6篇發表在蘇州市級以上的醫學雜誌上。1995年,張南生在《蘇州醫學》和《蘇州醫學院學報》上發表2篇醫案論文,題目為《糖尿病腎病中西醫調治》和《崩漏現代治則》。1996年,沈清在《吳中醫學》上發表1篇醫案論文,題目為《光量子血在臨床中的套用》。1997年,張南生在《南京中醫》上發表2篇醫案論文,題目為《止嗽散治外感咳嗽》和《加氣湯救治重症麻痹性腸梗阻》;2000年,在《中國中青年中醫文萃》上發表1篇醫案論文,題目為《仲景醫學研究——對藥的臨床套用》。

文化

1971年公社成立太平電影放映隊,設備有1台8.75毫米放映機和1艘4噸水泥掛機船。時有工作人員4人,其中2名放映員。1981年,電影放映隊有16毫米的放映機2台,放映員3名。是年起,電影放映隊農村巡迴年放映時間250多天,約600多場,觀眾約30多萬人次。因電視的普及和影劇院放映電影,電影放映隊農村巡迴放映至1985年底停映。
1982年2月,政府投資38萬元,在太平大街東段建造太平影劇院。影劇院占地面積29.2畝,建築面積3062平方米,有座位1007座。1984年10月正式放映電影,也組織一些戲劇演出。是時,太平鄉電影放映有農村電影放映隊巡迴包場放映和影劇院放映兩種。1984年起,年放映時間300多天,約450多場,觀眾約15萬人次。1990年後,因電視普及而賣座率逐年下降。至2000年,影劇院每逢暑期都要組織學生電影專場,還邀請歌舞劇團、戲曲劇團演出,著名錫劇。
自1993年以來,有32件書法作品先後參加國際及國內各類書畫大展、大賽,其中有21件書法條幅、橫幅、中堂獲獎,有12件書法作品入編各類作品集,有3件書法作品被有關收藏單位收藏。1996年創作的書法條幅獲得中國文聯二級認定證書。1999年9月創作的書法條幅獲全國民間工藝美術書法大展賽特別金獎,作者被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單位授於“海峽兩岸德藝雙馨藝術家”榮譽稱號。和滬劇表演藝術家王彬彬、楊飛飛、王盤生等都在影劇院演唱過。

歷史文化

飲食
太平人民以米、面及米麵製品為主食。米有粳、秈、糯之分。粳米亦稱大米,可製成乾、稀兩飯;秈米性硬耐飢,常製成乾飯,宜為青壯年和體力勞動者食用;糯米常用其做糕點和釀酒,也可煮乾、稀飯,但不易消化。平時太平人習慣早、晚吃粥,中頓吃飯,飯以大米為多。農忙時,早頓粥中常加其它米麵製品,夜頓半飯半粥。粥有米燒粥和飯泡粥兩種。此外,有米飯與青菜煮成菜飯,摻以黃豆、鹹肉等輔料,拌以豬油,香潤可口。米飯與雞蛋合炒則成“蛋炒飯”。米製品主要有棕子(粽子用糯米包制)、米粉糰子、糕、“面衣”以及米花、炒米粉等。麵製品主要有麵條、餃子、餛飩、饅頭、春卷、麻葉等幾種。舊時,太平農民把山芋和南瓜等雜食也作主食。山芋去皮加糖煮成糖山芋,或以清水煮成“焐山芋”。南瓜可切成小塊,加水煮酥、添糖而食,也可以加放糯米,煮成南瓜粥而食。菜餚有葷、素之分。葷食分為家畜、禽蛋、水產三大類。水產是當地的重要副食,有魚、蝦、蟹、蚌、螺、蜆、鱔等。魚有鯉魚、鯽魚、鯿魚、草魚、青魚、鰱魚、白條魚、鱔魚等。吃法有鮮吃、醃臘和風乾吃多種,以鮮吃為多。素食主要有蔬菜、豆類和豆製品、菌類、筍類及水生植物、瓜果類等多種。
宗教
一、佛教
太平地區無佛教組織或協會,也無其組織中的佛教信徒,但人民信仰佛教比較普遍。解放前,太平地區有關帝廟4座,猛將廟3座,土地廟3座,庵(堂)20座。其中有5—6座廟或庵中有修行人住廟及主持佛事,這種人太平人稱之謂“野和尚”。廟庵是信佛的人進行佛事活動的場所。如觀音生日(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地藏王菩薩生日(七月三十)都要進行有關廟庵燒香念佛。1953年掀起的破除迷信運動,大部分廟宇被拆,住廟人也離廟而去。但民眾對佛的信仰未變,多數人家初一、月半,在家前焚紙燒香,表示信佛的觀念。1980年起,宗教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佛教信仰與佛事又逐步得以恢復。90年代起,民眾集資在原廟基上建房置佛,3—5間房子,置10多個菩薩,上廟做佛事又逐步恢復起來。燒香拜佛的隊伍日漸擴大,人民民眾對佛教的信仰也日盛。
二、道教
解放前後,太平地區無道教組織,主持道教法事的法師,分別是太平法師、中巷法師、旺巷法師、西五圖法師和四圖法師。每個法師都帶有10多個道士,他們互相之間並不溝通,各行其業。法師與道士都分居在太平地區範圍內,均有家室(稱之謂伙居道士),平時與普通百姓一樣裝束,在做法事(稱道場)的時候,才穿戴法師和道士的裝束。道士其業可以父傳子,兄帶弟,世襲而延。法師是由道士再拜師學的。道士擅長吹打樂器,熟悉齋醮儀式。以唱曲、畫符為謀生手段。道士在太平地方營生項目有打醮(天醮時間一天,地醮時間一天一夜),價格約20擔米。解放後,道士做法事被禁止,道士生意逐漸減少。至80年代後期,多數道士重操舊業。太平鎮區內有2—3個較小的組織,近20人。他們中極少數是老道士,多數是新一代懂樂理的人。
三、天主教
解放前後,太平地區無天主教信徒。1968年11月,原北橋公社漁民遷至太平落戶,漁民中的天主教信徒也隨之遷徙太平,共有70—80人。“文化大革命”期間,教務活動基本停止。80年代初,天主教務活動開始恢復。1985年,便正常進行,湘城建造天主教堂後,成立了堂務委員會,太平地區也有一名堂務委員具體負責,傳遞信息組織活動。現在太平地方有信教人200名左右。每逢禮拜,教徒都駕船到湘城教堂參加活動。聖誕節(12月25日)、開齋節(又稱復活節,春分後第一個星期日)、聖母上天節(8月15日)和感恩節,天主教信徒都必須參加宗教儀式。經費由參加者自願捐獻。參加儀式的教徒一律不戴禮帽,不吸菸,不吃零食,不喧譁,始終保持肅穆的氣氛。“天主教”內有十條“誡命”(規矩),不允許做壞事,如偷、搶、扒、拿、奸、罵等等。教徒每天早晚及餐前要念詞禱告,以示對天主的虔誠。天主教徒一般不與異教信徒通婚,娶進的媳婦也必須信仰天主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