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鎮(山東省鄒城市太平鎮)

太平鎮(山東省鄒城市太平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平鎮位於鄒城市西部,地處鄒城市任城區微山縣兗州區四地交界處,是濟寧市首批試點的14個新型鄉鎮之一。2017年初入選山東省首批新興小城市試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平鎮
  • 別名:鄒城工業園區 太平鎮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
  • 政府駐地:里彥
  • 電話區號:0537
  • 郵政區碼:273517
  • 面積:130平方公里
  • 人口:132000
  • 方言:中原官話—鄒城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太平國家濕地公園、南亢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火車站:鄒城站(普通車)
  • 高鐵站滕州東站曲阜東站(附近高鐵)
  • 港口:白馬河太平港、森達美太平港
簡介,歷史沿革,古蹟,人物,代碼及城鄉分類,

簡介

鎮域總面積130平方公里,轄92個行政村,社會總人口13.2萬人。今年以來,鄒城工業園區、太平鎮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積極實踐“敢於擔當、不畏艱難、務實苦幹、創新爭先”的精神,圍繞建設“工業新區、物流重埠、綠色生態、新型城鎮”,堅持以園為主、以鎮促園、鎮園一體、融合發展,大力推進“一體兩軸三區四園”規劃建設,區鎮新一輪發展框架全面拉開,實現了項目建設大提速、基礎設施大完善、民生水平大提高和城鎮面貌大變化。區鎮先後獲得“山東最佳投資園區”、“山東省環境優美鄉鎮”、“山東省特色產業鎮”、“濟寧市經濟發展強鎮”等榮譽稱號。2011年1—5月份,區鎮實現國、地稅收入3967萬元,同比增長88.9%;實現固定資產投資23.6億元;實際到位市外國內資金6.7億元;外資到位604萬美元,進出口完成1827萬美元。目前,園區投資億元以上在談在建項目24 個,10 億元以上項目6個,20 億元以上項目5 個,40億元以上項目3個,為建設“濟寧領先、山東一流、全國知名”的省級工業園區注入了強勁動力。

歷史沿革

太平鎮元代前為長樂鎮,元時為楚黃莊,明正統年間,徐姓居民跨白馬河修一橋,改為徐橋村。後為紀念明大將徐鎮,改名為徐鎮橋。嘉靖年間,裔孫徐世傑尋舊橋已損,承祖志重修之,又改為尋橋。
據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兗州府志》記為徐鎮。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鄒縣誌》記為徐鎮橋。清鹹豐年間,捻軍來此,鄉勇拒守於橋上,捻軍沒有入村,又改為太平橋。宣統三年(1911)《山東通志》記為徐橋鎮。1958年設太平公社,1983年改太平區,1987年建太平鎮。
1996年,面積92.7平方千米,人口6.2萬人,轄太平一、太平二、太平三、太平四、西寶張、林家海、李家集、邱家樓、翟家行、張家行、西里彥、高家場、郝莊、東里彥、樊家橋、邵莊、中陶城、南陶城、西紀溝一、西紀溝二、西紀溝三、東紀溝一、東紀溝二、王府寨、西拐頭、東拐頭、趙橋、尹溝、庵上、觀音堂、馮家莊、劉廟、大邊莊、李街、馬街、馮集、小邊莊、莊裡、秦石、王石、韓石、董石、高石、孫廟、黃園、秦河、韓樓、崔井、馮樓、白衣堂、崔莊、韓坑、西趙莊、太新莊、侯王莊、幸福樓、南亢阜、北亢阜、謝莊、夾道、高營、果莊62個行政村。
原平陽寺鎮1956年為鳧山縣第四區,後併入鄒縣太平區,1975年從太平公社析出置平陽寺公社,1983年改平陽寺區,1987年建平陽寺鎮。1996年,面積40.6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轄平陽寺、大馬廠、後鮑、中鮑、前鮑、鮑家廠、黃廠、橫河、邢村、杏行、孫坡、銀張、北林廠、新劉莊、謝家口、堤上、西橫河、陳莊、王行、中行、劉行、鄭行、騎嶺、後韓、前韓、劉家河口、姚安莊、黃家莊、前皇甫莊、東寶張30個行政村。2008年,撤銷原太平鎮、平陽寺鎮、鄒城工業園區,合併成立新的鄒城工業園區、太平鎮。

古蹟

陶城遺址位於太平鎮駐地西北4.5公里處的陶城村,傳漢高平縣故城。據2001年《鄒城市地名志》,高平,西漢時稱橐縣,新莽時改高平,東漢更置高平侯國,劉宋時高平郡治遷此。北齊時,郡縣皆廢。據石里村《仲思那造橋碑記》“大隋開皇六年,歲次丙午二月壬午八月已醜兗州高平縣石里村仲思那等造橋之碑,隋代此地應有高平縣。據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吳若灝修《鄒縣續志》載:“在城西三十里,村名陶城。”石里隋碑稱地為高平縣,高與陶音近,當是隋高平縣故址。若南平陽故城,有平陽店、平陽橋在。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鄒縣新志》載:高平故城,在鄒縣西南三十里之陶城村。《清一統志》《方輿考證》均謂在鄒縣西南。故而陶城應是隋高平縣城故址。1984年,陶城遺址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樊遲墓位於境內陶城村。據《太平鎮志》記載:在中城和南城附近,有樊遲墓遺址。
《鄒縣誌》云:“樊遲墓在陶城外。”今墓已不存。樊遲是春秋末年陶城人,系不被孔子重視的72弟子之一。樊遲曾向孔子問過種莊稼的事,孔子說:“樊遲愚小人也。”樊遲死後葬於陶城。現陶城管區樊橋村樊姓居民為其後代。
東紀溝村有關聖帝廟遺址,現存神鐘一口。據神鐘文字記載:“大清國山東兗州府鄒縣城西東南鄉紀溝村,關聖帝廟,神鐘一口,社首步金印等獻,乾隆六年(1741年)鑄造。”
謝莊古墓位於南莊村西北約一公里處。1984年經鄒縣文物保管所發掘,為一墓兩室,出土大小陶罐8個,銅鏡一面,古磚數百塊。據考,屬三國兩晉時期古墓。1978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

唐傳猷,回族,清晚期太平鎮人,祖籍濟寧。鹹豐十一年(1861年)考取貢生,事吏部,任主事。光緒四年(1878年)受命為慈禧太后督修陵墓。好詩文,精於楷書。著有《松鶴堂詩集記事》《私淑雜著》。
唐承烈,唐傳猷之子,同治四年(1865)年入內閣謄錄館仕事。歷任四川馬邊廳同職、瀘州直隸州知州、寧遠知府、成都知府。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被慈禧太后召見,擢補道員,任鳳郡鹽道道尹、陝安道按察使等。
秦東安,清初鄒縣西莊社秦家莊(今太平鎮秦河村)人,由鄉貢任無極教諭,贈承德郎、四川順府通判,順治十八年(1661年)敕命承德郎。著有《蜀吳行草》。
秦生鏡,清初鄒縣西莊社秦家莊(今太平鎮秦河村)人。順治八年(1651年)授四川順慶府別駕。歷任蘇州郡丞、戶部江西司員外郎、承德郎、奉直大夫。著有《蜀道》《吳門》《西江》《中山》等。

代碼及城鄉分類

370883107:~200 121莊裡村 ~201 220中陶城村 ~202 220西趙莊村 ~203 220趙橋村 ~204 220張家行村 ~205 220翟家行村 ~206 220尹溝村 ~207 220幸福樓村 ~208 220謝莊村 ~209 123西里彥村 ~210 220西紀溝一村 ~211 220西紀溝二村 ~212 220西紀溝三村 ~213 220西拐頭村 ~214 123西寶張村 ~215 122王石村 ~216 220王府寨村 ~217 220太辛莊村 ~218 122太平一村 ~219 122太平二村 ~220 122太平三村 ~221 122太平四村 ~222 220孫廟村 ~223 220邵莊村 ~224 220邱家樓村 ~225 122秦石村 ~226 220秦河村 ~227 220南亢阜村 ~228 220南陶城村 ~229 123馬街村 ~230 220劉廟村 ~231 220林家海村 ~232 123李街村 ~233 220李家集村 ~234 220夾道村 ~235 220黃園村 ~236 220候王莊村 ~237 220郝莊村 ~238 122韓石村 ~239 220韓樓村 ~240 220韓坑村 ~241 220果莊村 ~242 220觀音堂村 ~243 220高營村 ~244 122高石村 ~245 220高家場村 ~246 123馮莊村 ~247 123馮樓村 ~248 220馮家集村 ~249 220樊家橋村 ~250 122董石村 ~251 220東里彥村 ~252 220東紀溝一村 ~253 220東紀溝二村 ~254 220東拐頭村 ~255 220東邊村 ~256 220崔莊村 ~257 220崔井村 ~258 220大邊莊村 ~259 220北亢阜村 ~260 220白衣堂村 ~261 123庵上村 ~262 220中行村 ~263 220中鮑村 ~264 220鄭行村 ~265 220銀張村 ~266 220姚安莊村 ~267 220杏行村 ~268 220邢村 ~269 220新劉莊村 ~270 220謝家口村 ~271 220西橫河村 ~272 220王行村 ~273 220孫坡村 ~274 220前皇甫莊村 ~275 220前韓村 ~276 220前鮑村 ~277 220騎嶺村 ~278 220平陽寺村 ~279 220劉行村 ~280 220劉家河口村 ~281 220黃莊村 ~282 220黃廠村 ~283 220後韓村 ~284 220後鮑村 ~285 123橫河村 ~286 220東寶張村 ~287 220堤上村 ~288 123大馬廠村 ~289 220陳莊村 ~290 220北林村 ~291 220鮑廠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