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鑔

呈草帽狀,直徑60厘米兩片鑔葉分陰陽,演奏時兩鑔碰擊發出巨響。小鑔,打擊樂器,銅質,直徑20厘米。大鑔和小鑔這兩件樂器表示一切修成正果的飛禽在飛動時雙翅發出的聲響。佛門中有普渡眾生的說法,認為世間一切生靈,只要修行積德,皈依佛門,就可修成正果立地成佛。這既顯示勒佛祖的無邊法力,也表明了佛教不拘一格廣結善緣的氣度。西方佛中的孔雀明王金翅大鵬尊者即是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鑔
  • 大鑔:圓形(中間突起),
  • 演奏技巧:雙擊 磨擊 悶擊 單擊
  • 歷史沿革:鑔源於西亞,流行於北魏
大鑔簡介,歷史沿革,外形結構,演奏技巧,小鑔,相關傳說,跑鬼,五鬼盤叉,河間藝術表現,內容豐富,技巧多變,激情火爆,人員眾多,

大鑔簡介

大鑔,圓形(中間突起),制。兩面為一付,每面直徑約一尺。大鑔無固定音高,用一線記譜。
大鑔大鑔
大鑔的演奏技巧主要有:1、雙擊,兩面鑔同時碰擊,使樂音自然延續。這種擊法其發音響亮。2、磨擊,兩面鑔交叉碰擊,使樂音自然延續。這種擊法音色沙啞。3、悶擊,擊後立即將兩面鑔片貼在胸前(即“煞音”),使餘音不能延續,使發音短而悶。4、單擊,用鼓槌(軟、硬槌皆可)敲擊一面鑔,發音明亮。也可以鼓槌作滾動或悶擊。
大鑔聲音洪亮,多用於合奏和戲劇、歌舞的伴奏。在民間鼓樂演奏中常在樂曲強拍擊奏,用法與大鑼相近。
大鑔音量大而餘音長,不宜演奏過密的音型

歷史沿革

鑔源於西亞,流行於北魏明清後成為戲曲的重要伴奏樂器。鑔:古稱“銅鑔”、“銅盤”,民間叫做“鈸”。是常見的打擊樂器。歷史久遠,表現力強。不僅在民族音樂、地方戲劇、吹打樂和鑼鼓樂中使用,還廣泛用於各族的民間歌舞和文娛、宣傳活動中。
大鑔大鑔
大鑔
鑔源於西亞,最早在埃及敘利亞,以後在波斯羅馬等古國都有流傳;在東方,先見於印度,後而中亞,據《北帝書.神武記》記載:鈸大約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隨《天竺樂》傳入中國中原
6世紀初期,銅鑔在北魏民間已很流行,並很早就在梵樂中使用。鑔在隋代九部樂中,已用於天竺西涼龜茲安國康國五樂中。
到了唐代,十部樂中有七部用鑔,尤其在燕樂中,還有正銅鑔與和銅鑔之分。在敦煌千佛洞的隋唐壁畫和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樂舞石刻中,已繪有敲擊銅鑔的人像。明、清之際,鑔是崑曲等地方戲劇中的伴奏樂器。

外形結構

鑔由響銅製成,構造簡單。鑔在地方音樂及管弦樂隊中套用廣泛,在少數民族中亦相當流行。
大鑔大鑔
鑔的構造簡單,鑔體為一圓形金屬板,用“響銅”製成,中部隆起的半球形部分稱“碗”或“帽”,碗根與鈸邊之間叫作“堂”,碗是鑔的固定點,頂部鑽有小孔,用綢或布拴系,叫“鑔巾”,演奏者須取站姿,用雙手通過鑔巾持住鑔身,相擊後振動發音。也可以懸掛在支架上,用鼓槌滾奏,表現力很豐富。
鑔屬於金屬體鳴樂器,無固定音高。其音響洪亮而強烈,穿透力很強,善於烘托氣氛,是各種管弦樂隊和地方吹打樂隊中必不可少的色彩性打擊樂器,在吹打樂等地方樂種中在用於強奏時,極富氣勢,通常表現一種激情;用於弱奏時,其作用類似大鼓,屬於節拍樂器。
根據鑔的大小及重量等不同,鑔分為雙光鑔、水鑔、京鑔、小鈸等幾種,其中小鑔和京鑔發音較高,多用於京劇等地方戲曲中的武戲或伴奏吹打曲牌,常與奉鑼和仿蘇鑼配合使用;雙光鑔和水鑔發音較低,多用於文戲,與虎音鑼或中堂鑼配合使用,其中雙光鈸是粵劇的主要伴奏樂器。在民族管弦樂或器樂合奏中,雙光鑔和小鑔也已成為重要的節奏樂器

演奏技巧

鑔的演奏技巧主要有:1、雙擊,兩面鑔同時碰擊,使樂音自然延續。這種擊法其發音響亮。2、磨擊,兩面鑔交叉碰擊,使樂音自然延續。這種擊法音色沙啞。3、悶擊,擊後立即將兩面鑔片貼在胸前(即“煞音”),使餘音不能延續,使發音短而悶。4、單擊,用鼓槌(軟、硬槌皆可)敲擊一面鑔,發音明亮。也可以鼓槌作滾動或悶擊。 大鑔聲音洪亮,多用於合奏和戲劇歌舞的伴奏。在民間鼓樂演奏中常在樂曲強拍擊奏,用法與大鑼相近。
大鑔音量大而餘音長,不宜演奏過密的音型。鑔除漢族廣為使用外,在藏、壯、彝、侗、傣、景頗、佤、白等少數民族中也廣為流傳。

小鑔

小鑔藏族門巴族侗族互擊體鳴樂器。藏語稱若直。流行於西藏、四川、甘肅、雲南、 貴州、湖南等省區。 響銅製,缽形,鑔面較平稍厚,面徑9.8厘米~12厘米、碗徑4厘米~5厘米、碗高1 .5厘米~2厘米,碗頂系以皮條或繩,兩面為一副。侗族的小鑔為單面鑔。?
大鑔大鑔
演奏時,雙手各持一面,互擊而發音。在藏族地區,用於民間歌舞、藏戲伴奏和藏傳佛教寺院樂隊中;在侗族地區,常左手提起單面鑔繩,右手執棰敲擊,用於民間節日喜慶、婚喪活動等器樂合奏中。

相關傳說

跑鬼

跑鬼是一種古老的帶有舞蹈性的迷信活動,曾流行於應縣。
共12個角色(按出場先後為序):
說文:戲曲丑角扮相,手拿掃帚或乾草。小鬼5名,均戴面具、穿戲裝、手執鋼鞭。判官:戴面具、穿黑蟒、持笏板。毛女:侍女裝扮。探司:戴面具,娃娃生打扮,持令旗、馬鞭。真武大帝:戴面具,道人裝飾,手持七星寶劍。角角鬼:頭扎毛巾,插一牛角或羊角,畫鬼臉,穿武生服。旱怪(鹽猴):身披羊皮,系紅腰帶,穿紅褲衩,頭、腰部纏羊腸(象徵旱腸、旱肚)。
活動時,選擇一塊平地,擺設香案。先由說文念白,介紹各個角色的相貌和特徵,接著5個鬼和判官依次上場,輪流表演,並同舞“五鬼鬧判”;繼而真武大帝出場降服眾鬼,令他們捉拿旱怪。眾鬼領命,直奔村外。旱怪事先隱於城(村)外鹽鹼地(意為鹽猴化身),屆時出現,沿街巷奔跑,邊跑邊搶奪路旁的食物。眾鬼在後追趕,旱怪跑至表演區,跪地被擒。眾鬼舉刀搭成“人”字架,探司押旱怪“過刀”,然後旱怪端一碗羊血,灑向人群,奪路又逃,眾鬼再追,旱怪再次被擒。最後,眾鬼割斷旱怪身上的羊腸,斬殺旱怪。
其動作有:“飛腳”、“趟馬”、“翻身”、“跌叉”’、“鐵頭槍”等,步法以跑跳步、圓場步、矮子步等為主。
伴奏樂器有大鼓大鑼、大鑔、雲鑼、鐃、鈸、板鼓、手鑼、小鑔

五鬼盤叉

五鬼盤叉陵川縣冶頭鄉趙豁池村獨有的古老情節舞蹈。
由8人表演,其中6人扮小鬼,一人扮“地方”(土地神),一人扮劉氏(女)。小鬼甲以舞蹈動作和啞劇動作結合,其雙腳尖點地扭步的動作,甚為罕見;眾小鬼既有“吸腿”、“跳轉”、“撲步”結合的基礎動作,又有“烤火”、“磕拽”、“邁頂”等單一的個性動作;劉氏不僅有“虎跳”、“跌叉”、“插背”等技巧動作,還 有雙手握叉前翻360度的高難動作;地方則以走戲曲“台步”為主。 表演時,先燃放鞭炮,小鬼甲率眾小鬼上場,奉閻王之命,捉拿打罵公婆、欺侮鄰里、作惡多端的劉氏。眾小鬼在“地方”帶領下,找到劉氏,展開搏鬥。最後,五個小鬼叉挑劉氏於空中,拿回陰間
大鑔大鑔
表演只舞不唱,以打擊樂伴奏,樂隊大鼓3面、小鑼6面、大鑔12副組成。

河間藝術表現

河間大鼓具有演奏內容豐富、演奏技巧多變、演出效果火爆、參演人員眾多四個特點,深受民眾,尤其農村民眾的歡迎和喜愛,所以有其它藝術所不能具有的廣泛的社會基礎。

內容豐富

河間大鼓演奏內容豐富。河間大鼓是打擊樂器,也有演奏樂譜——鼓譜。鼓譜,俗稱套,每一套表示一個內容。據調查,河間大鼓有100—150套鼓譜。現在比較流行的約30—50套。

技巧多變

河間大鼓演奏技巧多變。大鼓演奏樂器都是由大鼓、小鼓(俗稱引鼓)、大鑔、小鑔大鐃大鑼(個別)、小鑼、雲鑼為主要樂器。一般一個大鼓隊配備一面大鼓及多副鐃、鑔和一面小鼓及多副雲鑼小鑔小鑼。按照演奏風格、技巧不同,河間大鼓大致分為兩個流派——東路和西路。東路以米各莊周邊為代表,沒有套鼓,鼓與鐃、鑔齊鳴,有的套路更注重鐃、鑔表演,演奏起來有萬馬奔騰之勢,不可阻擋;西路以興村周邊為代表,以套鼓為主,演奏時由小鼓(引鼓)先演,然後,大鼓(含鑔鐃)合之,引鼓演奏活潑輕快,大鼓敲擊火爆異常,震人心憾人魄,大有山崩地裂之感,再加之演員擊打動作詼諧有趣,增添了河間大鼓演奏的可觀賞性。無論哪種流派,演奏人員的表演都令人心曠神怡,鼓手們的鼓槌帶著彩穗時而上下飛舞,如彩蝶追花,時而輕擊鼓邊,如蜻蜒點水,打鐃鑔演員的表演也是花樣百出,時而挺胸仰首,雙臂高展,如二郎擔山,時而一鑔高拋,如飛燕穿雲,時而一鑔在另一鑔邊上直立旋轉,如雙輪飛轉。不管是鼓手,還是其它樂器的表演者,一律身穿或紅、或綠、或黃的古代武士服裝,頭包彩巾,別上紅纓球,腰扎三寸多寬的彩帶,胸前胸後都佩飾護心明鏡,個個威武英俊,邊舞邊打。觀者眼花繚亂,心情激動不已;演者鬥志昂揚,豪情奔放難抑。
河間大鼓河間大鼓

激情火爆

河間大鼓演奏激情火爆。大鼓一般有2—6名鼓手一齊擊打,再配之以數十副大鑔、大鐃大鑼齊鳴。真是鼓聲鏗鏗,鑔鐃聲鏘鏘。合在一起,如春雷初炸,驚天動地,翻江倒海,數里之遙可聞其聲。鼓手個個身強力壯,演奏到激情豪放時,哪怕是寒冬臘月,滴水成冰,演員們依然個個脫光了膀子或者只穿件單衣,人人頭冒白氣,汗流浹背。鼓手們跳著高地打鼓,鑔鐃演員們邊舞邊敲,“嘿!哈!”聲不斷,給人以極大的鼓舞和震撼。
大鑔大鑔

人員眾多

河間大鼓參演人員眾多。河間大鼓因其體大,伴奏樂器多,因而演奏時需眾多演員。小隊須15—20名演員,大隊則須 40—50名甚至更多,一般平均每隊20—40名演員。再加上鼓樂聲特大,所以必須有足夠大的場所才能表演。演員多,演出場地大,演奏的套路多,吸引的觀眾自然就多。在農村,每當大鼓表演時,可以說是家家鎖門,童叟出動,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或站高凳,或立房頂,或爬到樹上觀看。特別是農閒、節日時演出,更是觀者如醉,演者如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