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鐃

大鐃

大鐃,中國古代銅製打擊樂器,形體巨大。湖南曾出土一件商代晚期大鐃,通高103.5厘米,重兩百多公斤。到梯形,鐃身為大獸面紋,體下置一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鐃
  • 分類:打擊樂器
  • 地區:中國
樂器簡介,博物館藏,體鳴樂器,形制結構,演奏方法,永城大鐃,

樂器簡介

鐃是使用時口朝天,柄置乾座上,敲擊其側,聲音雄渾空闊,悠揚久遠。它不僅用於祭祀還用於軍事,擊鐃於祭壇,則可通過朝天大口,上達蒼穹,呼應天地,以祈神明保佑,國泰民安;擊鐃于山頂,可號召軍隊,指揮軍陣,振奮軍心,威懾敵人。

博物館藏

獸面紋大鐃,故宮博物院所藏獸面紋大鐃為商代遺物。保存基本完好,大鐃的柄底口略有殘缺。鐃腔體斷面呈橢圓形,兩銑尖角外侈,口沿略凹呈弧形。舞平,柄呈圓筒形,中空與腔體相通。器體紋飾精美,鼓部及舞部飾雲雷紋,腹部飾以深凸雕雲紋構成的大獸面紋,柄部光素無紋。通高67.1、甬長25.0厘米。重82.5千克。

體鳴樂器

大鐃,壯、黎、漢等族互擊體鳴樂器。流行於桂、粵、海南、閩、浙等省區。
大鐃大鐃

形制結構

響銅製,形,體大而薄,鐃面呈弧形,邊緣翹起,中心突起的平頂帽較小。鐃面直徑50厘米~70厘米,帽徑8厘米~8.5厘米,帽高6厘米~8厘米。鐃頂中心鑽孔系以綢布。兩面為一副。

演奏方法

演奏時,兩手各持一面,將鐃頂所系綢布纏於手指或用手掌握住帽突,兩鐃相擊而發音,音色低沉洪亮,音量大而餘音長。京劇中或用以狀巨浪聲,如《泗州城》、《雁盪山》等水戰時用之;或用以狀風聲。常用於壯劇桂劇邕劇等地方戲劇樂隊,師公、道公樂隊和民間吹打樂隊中,在民間民眾性娛樂活動舞獅、舞龍中,大鐃是不可缺少的伴奏樂器,它常與獅子鑼一起敲擊出不同的節奏,為歡樂的舞蹈者助興。

永城大鐃

永城大鐃,又名“落子”、“荷葉吊板”,因伴奏樂器為大鐃鑔而得名,屬徒歌形說唱曲種。清朝光緒年間,大鐃在魯西南一帶初具雛形,後流入永城,才得以發展而定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