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盤鼓

開封盤鼓

開封盤鼓又稱大鼓,是河南省開封市特有的一種傳統鼓樂表演藝術。

開封盤鼓由眾多人組成規模大小不一的鼓隊,鼓隊成員有的擊打挎在身前的大扁鼓,有的敲擊大鑔、馬鑼等銅器,在“令旗”的指揮下,邊演奏著各種複雜的鼓點,一邊列隊行進在節日的街頭、廣場。寄託了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開封盤鼓
  • 屬性: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
  • 特點:氣勢宏大、震撼人心,鼓點激越
  • 特有:河南省開封市特有
基本簡介,歷史沿革,起源,與民間舞蹈相結合,沒落,表演形式,表演樂器,兩種表演方式,節奏,音樂特徵,演奏技巧及鼓譜用字,基本節奏型及鼓點構成,“套曲”結構,演奏特點,藝術風格,近狀,相關新聞,

基本簡介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開封盤鼓氣勢宏大、震撼人心,鼓點激越,複雜多變;表演熱烈、粗獷、豪放,無淪是在音樂性上還是在舞蹈性上都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因此,開封盤鼓深受城鄉人民民眾的喜愛、久盛不衰。
東京民俗文化藝術團東京民俗文化藝術團

歷史沿革

起源

開封盤鼓是一種純鼓樂形式,鼓隊由十幾人至幾十人組成,所用樂器只有大鑔、人鼓、馬鑼三種打擊樂器。這種形式的樂隊,起源於古代軍隊中流行的一種鼓樂——訝鼓
訝鼓,有關史料中也記作“迓鼓”、“砑鼓”。其正確記法應為“迓鼓”。迓,“迎接”之意,“迓鼓”意為“迎接儀式中演奏的鼓樂”。迓鼓之名有兩種含義:一、這種鼓樂主要用於迎送儀式。在古代軍隊中,用於迎送貴賓及凱旋慶典;在傳統民間則用於迎神、送神、求雨等風俗儀式及節日慶典活動。二、有“行進中演奏”之意。由於迓鼓中用的大扁鼓是用布帶挎在肩上或綁在腰前演奏的,因此可以在行進中演奏,民間稱之為“走街鼓”。迓鼓與其他傳統民間鼓樂的主要區別就在於此。
考古發現證實,早在--千四百年前的北魏時期,我國北方地區的軍隊中就已流行迓鼓。河北磁縣的北魏墓葬中曾出土了一批軍士打扮的擊鼓俑,其形狀及演奏方式與的開封盤鼓很接近,這種形式的鼓樂至今仍在磁縣流行,名稱就“迓鼓”。

與民間舞蹈相結合

北宋熙寧年間,迓鼓開始與傳統民間舞蹈相結合。人們裝扮著各種歷史人物及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在迓鼓的伴奏下,踏著鼓的節拍而舞,稱作“迓鼓戲”或“舞訝鼓”。由於這種表演形式很受人們的歡迎,很快就在傳統民間廣為流傳。
東京汴梁 開封盤鼓東京汴梁 開封盤鼓
到了明代,幾乎所有的傳統民間舞蹈的表演都由迓鼓伴奏,因此,“迓鼓”便成廣義的傳統民間舞蹈的統稱。

沒落

清代以後,隨著新興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秧歌”的盛行,迓鼓便逐漸衰落,史料中也不再有關於迓鼓的記載。但至到今天,北方的不少地方仍有迓鼓的遺存,不過各地的名稱不同,如河北磁縣一帶的“迓鼓”,北京、廊房一帶的“挎鼓”,山東淄博一帶的“商家大鼓”等。北宋時期,迓鼓就已在開封流行,《東京夢華錄》卷八中即有關於迓鼓的記載。當時的迓鼓還只是純器樂演奏的形式,仍保留著早期迓鼓的特徵。到了明代,迓鼓就已成了開封民間舞蹈的總稱。明人朱有墩在《黃鐘醉花陰》散套中曾描述了開封城內表演迓鼓的情形:“放煙火,烘烘接太微,舞訝鼓,歡聲恰似雷。”明代以後,“迓鼓”一詞在開封消失了,但無論是純鼓樂形式的迓鼓,還是由迓鼓伴奏的民間舞蹈“舞訝鼓”(現今不妨稱之為“訝鼓舞”),直到今天,仍在開封民間盛行而不衰,只不過今天被稱作“開封盤鼓”,而“迓鼓舞”則已成為一種沒有名稱的傳統民間舞蹈罷了。
開封盤鼓清明文化節展演開封盤鼓清明文化節展演

表演形式

表演樂器

開封盤鼓所用樂器以鼓為主,配以大鑔,馬鑼等銅器。鼓隊無固定編制,規模可大可小,一般按“鼓二鑔一”的比例組合。最小的鼓隊有十幾個,大的鼓隊可有幾十人甚至百餘人組成。鼓隊所用的木框扁鼓均為同一種形制:鼓面約45厘米,木框,高約30厘米,呈棋子形。演奏時,將鼓的背帶斜挎在左肩,鼓置於腰前,鼓面向上,用雙鼓槌擊奏。擊鼓方式有“擊鼓面”、“擊鼓面邊緣”、“擊鼓框”、“雙槌互擊”幾種。銅器多用大鑔(民間稱之為“帽兒鑔”),亦有配用手鑔、水鑔的。傳統鼓隊中常配有四面或八面馬鑼。演奏中,鑼手常將馬鑼拋向空中,馬鑼落下後,接在手中繼續演奏,稱之為“撂馬鑼”。
各鼓隊無論規模大小,均有一人手持一面寫有“令”字的三角形小旗擔任指揮,稱作“令旗”。平時鼓隊的訓練中,“令旗”負責向年輕鼓手傳授鼓譜,講解各種技巧。正式表演時,則通過手中的小旗指揮鼓隊的起、止、強弱、速度等,同時還要指示鼓譜的節奏特徵,以保證鼓隊鼓點清晰、整齊。因此,“令旗”在鼓隊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兩種表演方式

開封盤鼓有“原地演奏”與“行進演奏”兩種表演方式。原地演奏時,鼓隊常圍成一個圓圈,“令旗”位於圓心,鼓手們面向“令旗”而背對觀眾。當鼓隊為民間舞蹈伴奏時,鼓隊位於表演場地的一側,面向表演場地。“令旗”位於鼓隊與舞蹈演員之間。“行進演奏”時,小的鼓隊常走成四橫排,第一、四排是鑔,中間兩排是鼓,“令旗”,位於一、二排之間。為了能看到令旗,第一排鑔手常面向令旗,退著步子行進。較大的鼓隊常排成四路縱隊,中間是鼓,兩邊是鑔,令旗在最前面,面向鼓隊,退步行進。
非遺中心拍攝資料非遺中心拍攝資料

節奏

由於開封盤鼓的節奏並不是規整的進行曲節奏(即不是規整的“雙拍子”節奏),鼓手們無法用“齊步走”的統一步法前進。因此,在鼓隊長距離的行進演奏中,只要求鼓點整齊,不要求步法一致。當鼓隊行進至觀眾較多的地方或接近預定的表演場地時,鼓隊會按照令旗的提示,進入“表演性”的演奏狀態。這時,全體鼓手的步法按鼓點的節奏統一起來,該邁步時同時邁步,該停步時同時停步。鼓隊行進的速度明顯放慢,而擊鼓的動作幅度加大,整個鼓隊時走時停,時起時伏,動作整齊、豪放,極富舞蹈性。全體鼓手既是樂器的演奏者,又是挎著鼓的舞蹈表演者。這種舞蹈性的器樂演奏,具有十分熱烈的氣氛和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常能贏得觀眾的陣陣喝彩。

音樂特徵

演奏技巧及鼓譜用字

開封盤鼓的演奏屬齊奏方式,但鼓與鑔的節奏不是完全相同的。鼓的節奏急促而稠密,鑔的節奏稀疏而簡潔,二者融在一齊便形成強與弱、全奏與分奏等不同的音響色彩。加之鼓有多種擊奏方法,因此形成以下各種不同的演奏方法及與之相對應的鼓譜用字:
噸:鼓鑔齊奏。連擊時記作“輪噸”。
個:鼓齊奏。連擊時記作“那個”。
夸:右鼓槌擊打鼓框。由於所發出的聲音要比“噸”、“個”小得多,因此,在鼓譜中“夸”即代表休止符
除上述基本演奏方法外,鼓還有幾種演奏方法,只用於鼓譜的某些特定位置:
夸:雙槌同擊鼓框前沿。
嘩啦:雙槌交替敲擊鼓框前沿。
吃:雙槌在空中交叉互擊。

基本節奏型及鼓點構成

開封盤鼓中的基本節奏型,民間稱之為“鼓串”。常用的鼓串有
中原戰鼓展演中原戰鼓展演
1)“嘩啦啦”鼓串:
2)“挎邊”鼓串:
3)“單噸”鼓串:
完整的“鼓點”(即曲牌)由若干句長短不一的“鼓串”組合而成。不同的鼓點,所含的樂句也多少不一。最少的只有一句(如[老得勝]),最長的則有幾十句,一般多為十幾句。鼓點中的鼓串常以完全重複或變化重複的形式出現,具有典型的“句句雙”的結構特徵。但在這些“重句”式的鼓串之間又常插入各種不反覆的鼓串,從而形成“雙句”與“單句”交替出現的結構特徵,使鼓點的節奏不斷地在平衡與不平衡之間頻繁轉換,產生一種“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無始無終”的藝術效果,使人百聽不厭。
每個鼓點在結構上常由“曲頭”、“曲腹”、“曲尾”三部分組成。曲頭多為-、兩個重複的鼓串;曲腹則多用若干句稍長的不重複的鼓串。曲尾常為一個很長的、連綿不斷的長鼓串,民間稱之為“半拉山”,意思說這句長鼓串在一個鼓點中占有半段的份量。如下例:
開封盤鼓鼓點中所使用的“鼓串”(即基本節奏型)數量並不太多,但由於各個鼓點在使用鼓串的多少、鼓串的排列順序、鼓串的變形方式均不相同。因此,各鼓點之間既有相似之處,又有明顯的差異。在開封城鄉,現有幾十支鼓隊,所奏鼓點有上百個,其中絕找不出完全相同的兩個鼓點來。即使是同名的鼓點,各隊之間也大不相同,這就形成了各鼓隊的鼓點自成體系、互不相容的格局。但由寸:所有的鼓點均是在共同的一些基'本鼓串的基礎上形成的。因此,就整體而言,開封盤鼓的節奏風格又是極為統一的,以致於不熟悉鼓點內部結構的人,無法分辨出各鼓隊所奏鼓點的差異。
開封盤鼓是-種行進中表演的鼓樂,民間稱之為“走街鼓”。但其鼓譜的節奏形態並不具有規整的節拍形式。在鼓譜中雖然有大量的“雙拍子”(2/4或4/4)鼓串,但這些鼓串常被各種各樣的“單拍子”(1/4或3/4)鼓串所隔斷。因此,就整體節拍形態而方,開封盤鼓使用的是一種“混合節拍”。
就“句法”而言,各鼓點中均有大量的“雙句子”(即由反覆而形成的“句句雙”式的樂匯),但同時又有大量的“單句子”夾雜其間。此外,各句之間長短不一,各鼓點之間句數多少不一,就使得所有的鼓譜都具有“自由詩”一樣的結構特徵。
由於上述特點,使得開封盤鼓在記譜時必須符合以下兩點:第一,譜潛面不能套用1/4、2/4、3/4等拍號進行"混合節拍"方式記譜。否則,不但拍號變換頻繁,不便於閱讀,而且也不符合鼓譜節奏的內在規律。從中國民族音樂理論的角度去考察,開封盤鼓的鼓譜只能用"有板無眼"的節拍形式進行記錄,鼓點中反覆出現的二拍、三拍子、四拍子等節奏型,均處於臨時的、不穩定的狀態。因而構不成“一板一眼”、“一板兩眼”、“一板三眼”等節拍。第二,由於開封盤鼓的鼓譜並不呈現出方整的結構,且各句之間長短不一,因此,不能採取“連續記譜的方式”。只有採用“"分句分行”的方式記譜,才能忠實地顯示出鼓譜內部的句法結構。在開封盤鼓的譜面中,豎直線並不是“小節線”,而是各句內“鼓串”間的分隔線,以體現鼓點的內部結構。

“套曲”結構

這種記譜方式,即便於顯示各鼓點的結構特徵,又便於背記鼓譜
開封盤鼓的鼓譜屬“套曲結構”。各鼓隊所奏的全部鼓點稱為——“套”,每套鼓譜均由若干個鼓點按固定的順序連線而成。各套鼓譜之間所含鼓點的數量多少不等,最少的有三、五個鼓點,多的有十幾個鼓點。如最有代表性的“老得勝會鼓譜”就由[老得勝]、[頭道花]、[二道花]、[三道花]、[架三棒]、[葫蘆炮]、[羊抵頭]、[雙嘟嚕]、[抽梁抽柱]、[單游四門]、[雙游四門]、[十六棒]、[狗咬狗]、[花三點]、[鳳凰單展翅]、[鳳凰雙展翅]、[鳳凰三點頭]、[獅子滾繡球]共十八個鼓點組成。在這套鼓譜中,前四個鼓點是基本鼓點,因為它們集中使用了開封盤鼓的各種不同的節奏型。這些鼓點中的一些基本節奏型在以後的各鼓點中反覆出現,有的是原節奏型,有些是經過某種變形的。尤其是[架三棒],其節奏型穿插在各個鼓點中,被稱做“鼓魂”。鼓譜中的這一特點,使得開封盤鼓的鼓點既風格統一,又富於變化。大部分鼓譜都屬於這類聯套方式。
在市區東郊的孫莊、范莊、沙崗寺一帶流行的鼓譜,無論在鼓點的變化手法及連套方式上,都具有明顯的規律性,對於研究傳統民間音樂的作曲手法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通過分析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全套鼓譜是在四個短小的鼓點的基礎上經過有規律地發展、變化而成。首先,四個原始鼓點按一定順序連綴在一起,組成一個“小套”;然後,四個鼓點同時進行“換頭”、“換腹”、“換尾”、“擴句”、“縮句”等變形處理,每變形一次,就按原來的順序連綴組合一次,形成一個新的“小套”。這樣,經過五次變形,產生五個新的“小套” 加上原始形態的第一套鼓點,最後形成了包含六個“小套”共24個鼓點的全套鼓譜。在各套鼓點內部,鼓點的數量相同,鼓點名稱相同,排列順序相同。正套鼓譜結構規整、鼓點排列有序,同時有富於變化。這樣的鼓點變形法和連套法,反映出在傳統民間音樂的創作中,不僅有“即興式”的作曲模式,同時也有建立在邏輯思維基礎之上的“設計”型的音樂創作模式。

演奏特點

與其他民間鑼鼓樂相比較,開封盤鼓具有以下兩個突出的特點:
開封盤鼓是一種齊奏形式,因此,開封盤鼓無論在鼓隊中使用多少面鼓,鼓的形制是完全相同的,不需要專人演奏“領鼓”(即起指揮作用的獨奏鼓)。另外,儘管鼓譜的節奏變化豐富,卻沒有“散板”、“延長音”、“臨時休止”等節拍形式,所有的鼓點都是按一種習慣的速度、固定的順序連續演奏的。就連強弱力度變化,也是由鼓譜所規定的。因此,鼓隊沒有指揮完全可以正常演奏。之所以必須要有“令旗”則是為了時刻提示鼓點的節奏特徵,防止個別鼓手記錯鼓點或速度不一致而造成演奏中的混亂。

藝術風格

開封盤鼓所用的大扁鼓屬低音鼓,所用的鑔也多為大鑔。當幾十面鼓,幾十副鑔在一起敲響時,氣勢十分宏大,遠聽象驚雷,近聽如萬炮轟鳴,頗有排山倒海之勢,驚天動地之威。加之鼓點複雜多變、節奏強烈,表演熱烈、粗獷豪收,具有一種近於原始、粗放、拙樸的藝術風格。同時,變幻莫測的鼓點和整齊而清晰的演奏,又使之帶有一種細膩的,成熟的韻味。開封盤鼓這種融粗放與細膩、器樂演奏與舞蹈表演為一體的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得它無論是在聽覺上還是在視覺上都給人以極強烈的、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這正是開封盤鼓藝術魅力之所在,也是它深深地紮根在開封民間、久盛不衰的原因。

近狀

1991年,開封盤鼓在北京龍潭廟會上舉行的全國第五屆民間花會大賽的一舉奪冠。同年9月,參加在太原舉行的中國國際鑼鼓節,在參賽的9個國家和9個省、市的代表隊中,開封盤鼓一舉榮獲最高獎金獎,同時在瀋陽舉辦的中國第二屆民間藝術節上,6項獎項的冠軍悉數收入囊中。之後,開封盤鼓在全國民間花會大賽中連續參賽九屆獲9個金獎,在國際秧歌節上連續4屆獲4個金獎,在全國廣場民間舞蹈大賽和全國鼓舞大賽中均獲金獎。
1994年,開封盤鼓打出國門,到日本三重縣世博會上表演,當地人民被開封盤鼓的魅力所征服,他們驚呼開封盤鼓為“神鼓”。同年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開封18名少年盤鼓手表演了《鼓鈸爭春》,將開封盤鼓技藝展示給全國人民。
1997年,開封盤鼓參加香港回歸祖國大型文藝晚會,進行了開場盤鼓舞表演。
1998年,代表隊赴美國迪斯尼樂園表演長達6個月,給美國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1999年,又奪得中華鼓王大賽金獎,並赴澳門參加回歸祖國的慶典儀式。在建國50周年大慶活動中, 開封盤鼓作為特邀代表,在中心會場——天安門前進行表演。由於這些戰果,河南省文化廳將1991年稱為“開封盤鼓年”。
2009年參加‘’中原文化澳洲行‘’活動,向洲人民展示中華文化雄壯、豪放磅礴的藝術魅力。
2015年,山東省膠州市同中國舞蹈家協會連續舉辦的第三屆中國秧歌節,開封盤鼓在主會場開幕式!
2017年,開封盤鼓參加河南春節晚會開場錄製!!
2018年,開封盤鼓,以女子盤鼓出現在第五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分會場“國家級非遺項目秧歌匯演現場”並贏得最佳展演獎。
開封盤鼓開封盤鼓

相關新聞

聯合國要搞民間文化的繼承調查,館裡要派人去調查開封鼓譜,結果就派我去了。”
劉震把自己與開封鼓譜的緣起稱為“官派”,這之前由於各種原因,民間的開封盤鼓荒廢多年,究竟還遺留下哪些鼓譜?劉震說,這要感謝河南大學的尹俊忠教授。“他是第一個把開封盤鼓鼓譜從口頭形成文字的人,或者說第一個標定鼓譜的人。”劉震說,在這之前,盤鼓鼓譜都是“夸、夸、夸,噸、噸、噸、噸、噸”這種沒有音符的口口流傳,尹俊忠教授把蒐集到的鼓譜標定成現代的樂譜,這樣識別就容易多了。
一千多年前,開封盤鼓響徹黃河兩岸,成為那個時期中國大地上最為豪邁的音樂,而一千多年後,這種民間藝術散落在鄉野,劉震開始走訪民間,訪查那些仍傳承著開封盤鼓的人。
1985年的一天,經人介紹,劉震拜訪了尹俊忠的老師馬召林。“當時馬召林老師已經是雙目失明、癱瘓在床,老人家年紀也大了,就那么仰躺在床上,聽說我是來蒐集鼓譜的,精神一下子就來了,他當時給我談鼓譜,談著談著,嫌不過癮,就拿著擀麵杖給我演示。”劉震對這一段故事難以忘懷,仿佛回到了25年前的那一天,隨手抓起桌上的筷子,開始表演起來。“馬老師就這樣拿著擀麵杖,敲著鼓點,最後耍了一個翻花,就是敲最後個點後,把鼓槌往半空一甩,隨手就接住了。要知道,馬老師當時已經雙目失明了啊,老人能有這樣的動作,當時我的眼淚刷一下就下來了。”說到這裡,劉震停留了片刻,沒有吭聲。
這無疑是最為深情的感嘆。
老一輩人對開封盤鼓的追求,是如此的深厚。劉震從此無怨無悔地踏上了開封盤鼓的探尋之路,騎著一輛腳踏車,從市區到農村,尋訪那些仍健在的老人,蒐集那些還沒有失落的鼓譜。
一個會首和一支盤鼓隊
開封盤鼓和山西的威風鑼鼓、陝西的安塞腰鼓、甘肅的太平鼓、安徽的鳳陽花鼓並稱“中華五鼓”,與安塞腰鼓等不同,開封盤鼓曾經歷了一段低谷時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會敲盤鼓的人越來越少,很多鼓譜失傳。
為了重振開封盤鼓的雄風、把開封盤鼓的名聲打出去,1991年,劉震琢磨著打造一支過得硬的盤鼓隊伍。但要拉出一支盤鼓隊,必須解決鼓的問題。“那時候的老鼓一個重40多斤,是用榆木打的,質量非常好,但價格也不菲。”劉震回憶說,當時一個老鼓的價格大約是65元,幾乎是一個職工一個月的工資。
解放前,要組織一支民間盤鼓隊,最大的問題就是裝備。因為鼓的價格不菲,當時民間盤鼓隊基本上都是由鄉紳出資組建,逢年過節為迎神、祈雨、祭祀等活動助威。而老百姓要組建一支盤鼓隊,就得由“會首”出面。“會首”是什麼人,按劉震的解釋,一個“會首”必須具備兩點,一是仗義,二是“打憨”。“‘打憨’,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必須具備雷鋒精神。誰家走了人(死了人),能自發地幫前忙後;誰家急需錢,能毫不猶豫地掏出身上的錢。用開封話說,是個人物。”劉震說,這輩子他都忘不了他遇到的那個“會首”——他的老朋友、柳園口鄉老君堂村的李繼海
“他是個人物,聽說我要搞盤鼓隊,二話不說回家就把豬殺了,買來盤鼓,後來我們就組建了一個不到30人的盤鼓隊。”劉震在回憶中,幾次感慨這位“會首”當年的大力支持,反覆強調沒有老朋友當年的幫忙,也就沒有今天。
1991年,劉震帶著隊伍到北京參加北京龍潭廟會舉行的全國第五屆民間花會大賽。“早年的開封盤鼓隊裝備很簡陋,也沒什麼服裝,就是光著膀子,頭上扎一條白毛巾。那個時候條件很苦,到北京表演我就給隊伍當後勤,給那二十多個人做飯,但大多數時間我們都啃速食麵。”在這次比賽中,劉震帶的盤鼓隊獲得了一等獎。從此,開封盤鼓開始名揚天下。
“擊之如雷,動之如濤,鼓中有舞,舞中有鼓”,極富感染力的開封盤鼓逐漸在全國擂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於這種民間藝術,中原漢子那種獨特的“雄壯美、嚴謹美、神聖美與野美、土美、醇美”在開封盤鼓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如今在開封,已經有200多支盤鼓隊,他們把盤鼓這種極具中原文化的傳統民間藝術傳遍了國內,甚至海外。
盤鼓聲聲,盡顯中原豪放氣概
在大李莊村,劉震指導著幾十個隊員認真排練著,他身邊一直站著另一位“會首”——他的老朋友王現合。老王是大李莊村人,也是這支盤鼓隊的領隊。
“王現合也是一個‘會首’,不容易啊,1997年我們拉起這支隊伍的時候,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排練場地,現合就把自己家的一塊地騰出來,改成排練場,後來地方還是太窄,就掏了兩千多塊錢,把鄰居家的地買過來,就是今天排練的這塊地方。”劉震禁不住感嘆。
老開封人仗義、豪爽,“會首”多,為了自己喜歡的這種民間藝術,他們能夠從並不豐滿的口袋中毫不吝嗇地掏出積蓄,他們不求什麼回報,為的就是不讓這種民間藝術在民間失傳。
開封大地上的200多支盤鼓隊,每一支背後或許都有一個或幾個“會首”存在,他們的名字並不為人所知,他們的付出也並不被人知曉,但正是他們的存在,才讓開封盤鼓這個名字更加響亮。
在他們之中,有一對父子倆,父親叫程好亮,今 年38歲,兒子程盼陽18歲,都是鼓手。在採訪中,程盼陽向記者炫耀起他的技術:“一個鑔8斤重,一個鼓14.5斤重,做一個鼓手,不僅要有好的體力,而且非常注重技術。其實,開封盤鼓就是一種殘缺美。”
為什麼是殘缺美?程盼陽說起來頭頭是道:“因為鼓是斜挎的,所以左手左腳不好移動,打鼓不僅要把鼓敲得響,而且還要跟隨著節奏跳躍,左腿很難擺動,所以這是一種殘缺美。”高中畢業的程盼陽說出如此一番理論,讓人實在無法小覷。
王現合告訴記者,在開封這個地方,每個村幾乎都有會敲開封盤鼓的人,專業演出的、業餘助興的,各種各種的民間盤鼓隊數不勝數,甚至還有一些女子盤鼓隊。鄉里村里每逢婚喪嫁娶大小活動,都少不了盤鼓助興。
王現合20多歲的兒子小輝,別看年紀不大,也是敲盤鼓的一把好手,現已經是盤鼓師傅了,去 年在鄭州培養了5支盤鼓隊。“以往組建一支鼓隊離不開‘會首’出面,現在掏幾千塊錢就能拉出一支盤鼓隊,打鼓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劉震感慨。
開封,七朝古都,文化歷史的沉澱已經滲入到每一個人的血液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對傳統民間藝術有著遺傳性的偏愛。或許在城市的工地上,他們和其他民工沒什麼區別,但一旦挎上鼓,拿起鑔,他們骨子裡那種對傳統文化的遺傳因子就會放大出來,在黃河岸邊奏響這如雷如濤的盤鼓之聲。
“去年一場冰雹,50多個隊員沒有一個家裡不受災的,但一說排練,沒有一個請假不來的。”劉震說,這全憑著一股子勁。正是這股子勁,讓這支隊伍參加了香港回歸、澳門回歸及國慶五十周年等大型活動的演出,聲名遠播澳洲、日本。“我們大李莊盤鼓藝術團現在每年有四五百場的演出,一年能收入五六十萬元。”王現合告訴記者,成功的背後,全是這些莊稼漢子十倍、百倍的付出。
孔子說:“鐘鼓之聲,怒而擊之則武,憂而擊之則悲,喜而擊之則樂,其志變,其聲亦變,其志誠,通乎金石,而況人乎?”
“我今年62歲了,世博會可能是我做的最後一件工作了。”臨別之時,劉震感嘆說。
開封鼓樓上原有一塊匾,上書“聲震中天”四個字,用來形容開封盤鼓,是再合適不過了。黃河以她博大的胸懷孕育了黃河文化,而黃河沿岸勞動人民創造的五光十色、輝煌燦爛的民間藝術,猶如一串奪目耀眼的明珠,開封盤鼓就是這一串明珠中最為耀眼的一顆。鼓、舞相生的開封盤鼓展示著力的神魂,也展示著人的氣概。豪放、率性、磅礴的開封盤鼓,正是這一方水土的人民最為真摯的精神展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