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蛇

大王蛇

大王蛇,學名王錦蛇,又稱菜花蛇,大王蛇、蛇王、臭黃頜等,是一種在溫帶很常見的大型蛇 ,無毒,靠自身強壯的身體和強大纏繞力來獵物。因為頭上有像王字的花紋而得名。蛇體大,有著耐寒、適應性強、生長快、飼養周期短、容易飼養和孵化等諸多優點,很多蛇場或養蛇戶,特別是北方諸省區,大都以它作為無毒蛇的飼養對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王錦蛇
  • 拉丁學名:Elaphe carinata
  • 別稱:菜花蛇,大王蛇、蛇王、臭黃頜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動物亞門
  • :爬行綱
  • :有鱗目
  • :游蛇科
  • :錦蛇屬
  • 英文名:Stink rat snake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分布範圍,保護級別,藥用價值,

外形特徵

頭背鱗縫黑色,顯"王"字斑紋;瞳孔圓形;吻鱗頭背可見;鼻間鱗長寬幾相等;前額鱗與鼻間鱗等長;頰鱗1;眶前鱗2(1),眶後鱗2(3);顳鱗2+2(3);上唇鱗8,3-2-3式;下唇鱗10(11或9),前4~5枚與頷片相切;背鱗23(25,21或19)-23(21)-17(19),最外二行平滑,其餘強棱;腹鱗雄217~221,雌218~224;尾下鱗雄77~83,雌42~84;肛鱗二分。

生活習性

大王蛇動作敏捷,性情較兇狠,爬行速度快,會攀岩上樹。主要以鼠類、蛙類、鳥類及鳥蛋為主食,在食物短缺時甚至殘食同類。
大王蛇

生長繁殖

大王蛇蛇蛋由母蛇孵化,野生個體內可能含有大量寄生蟲———孟氏裂頭蚴

分布範圍

國內主要分布於河南、陝西、四川、雲南、貴州、湖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國外主要分布於越南。大多生活於平原、丘陵和山地地區。垂直分布範圍:300~2300m。

保護級別

保護: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估計數量:野生狀態數量次於黑眉錦蛇,仍為普通種。21世紀以來仍屬開發利用對象。已經限制捕捉收購。
應進一步採取的保護措施:適當控制濫捕和收購。

藥用價值

中醫傳統理論認為王錦蛇可用於治療驚癇、喉痹、諸瘡臃腫、瘰癧、目翳、疥癬等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