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秦王陵

大唐秦王陵

大唐秦王陵位於陝西寶雞市北坡公園頂,距市區僅2.5公里,是寶雞市內的AAA景區。秦王陵有唐朝秦王李茂貞(公元856---924年)及夫人合葬陵寢、全國罕見的帝後地下宮殿兩座。秦王陵現開發面積80多畝,由山門神道獻殿、祈殿和兩座地宮組成。在150米長的神道上。有按皇帝生前出行宮廷儀仗排列的唐代石雕15組34尊·在兩座分別長為120米、深20米的地宮中,有高8米、寬4米用青磚仿木雕刻而成,保存完整的全國最大的唯一罕見的地下飛檐古建端樓;有用青磚砌牆並卷的八邊形穹隆頂;有栩栩如生的墓道兩側18幅樂伎圖;有唐代珍貴的胡人馬樂傭、三彩陶馬傭;有精美的磚雕”十二生肖圖” 、 ”八人抬轎圖”,有按北斗七星位置挑開青磚形成的勺狀”地面天象圖”;還有帶著神秘色彩的千年石函、墓志銘無字碑。

秦王陵地宮內有保存完整的世界罕見的磚雕飛檐古端樓,有按北斗七星位置挑開青磚形成勺狀的“地面天象圖”,有全國罕見的帝後地下宮殿兩座,是唐代以來絕無僅有的。大唐秦王陵極具觀賞和研究價值,在唐代帝王陵寢中極為罕見,2003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唐秦王陵
  • 地理位置:陝西寶雞市北坡公園頂
  • 占地面積:200畝
  • 開放時間:8:30-18:00
  • 景點級別:AAA級景區
  • 門票價格:35元 
  • 著名景點:御馬苑
  • 建議遊玩時長:1-2小時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陝西省寶雞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交通信息,地理環境,主要景點,遊玩項目,秦王地宮,太夫人地宮,地宮端樓,神道石雕群,天象圖及穹隆頂,石展台,歷史記載,秦王簡介,

交通信息

  • 外部交通
寶雞出發,火車站坐3路到西關下車,然後有一個十字路口,向北走,可以選擇等班車,也可以徒步,上到源上後順大路一直走,向右直達景區。

地理環境

大唐秦王陵位於寶雞市金台區陵原鄉陵原村東部,南距寶雞市區僅2.5公里,交通非常方便。秦王陵原屬於陝西黃土高原的一個板塊,原面海拔780m—950m,寬約2公里,由南向北抬升3—4級。通過丘陵與西鎮吳山相連線。台原基底由新第三系紅色砂礫,粘土層和下更新世河湖相物質組成,上層主要由中更新世晚更新世的黃土組成,黃土厚60—120米,夾有6—13層古土壤層,溝壑非常發育,深切可達150m以上,已經切入較老的河湖相沉積層中。這些極為優越的條件,使這裡負陰抱陽,背風聚氣,枕山面水,既水位很低,又利於排水,地勢雄渾乾燥,特別是這裡黃土豐厚,地層呈水平分布,很適宜於深挖墓穴和豐殮厚葬。又加上這裡東有華山,東北有箭括山,北有千山,西北有吳山,西有佛崖,西南有塔梢山,南有秦嶺,東南有太白山,“八弦系一身”,從中國古代陰陽勘輿術的角度來看,是極為罕見的“風水寶地”。

主要景點

  • 御馬苑
大唐秦王陵博物館引進有馬中珍品,“馬中熊貓”之譽的德寶矮馬,建成西北最大的御馬苑。2012年國慶假期,大唐秦王陵博物館舉行矮馬遊樂預演活動,打扮一新的德寶矮馬一經亮相,就受到了廣大遊客的喜愛,紛紛要求騎乘和拍照留念。
中國自古就有馬到成功的祈願,在商業慶典中有“寶馬”助興,不僅可滿足來客騎乘遊樂的興致,又增加事業興盛的宏願,所以,“寶馬興業”是事業成功的智慧選擇。

遊玩項目

秦王地宮

墓道結構:
墓道以大殿東闕台下的券室做為入口,其可分為南北兩段,南段為平行隧道,長14.7m,寬2.3m,拱形頂高2.9m。北段為坡道、由南向北呈下降之勢,長44.6m,寬2.3m,拱形頂高約3.7m,其兩側牆上畫有大量壁畫,尤以青龍白虎之形最為傳神,使人如入仙境之感。在墓道兩側牆內設有10個耳室,間距5.6m,耳室高1.4m,寬1.0m,深0.9m,東側耳室分別陳列著胡人馬樂俑、三彩陶馬俑、侍女立俑、胡馬載樂俑、樂伎舞俑;西側耳室分別陳列著胡人馬樂俑、駱駝載樂俑、侍女立俑,樂伎坐俑等。這些陶俑或嫣然而笑,或斂目凝神,或威武森然,或故作滑稽之相,不論從人物面目表情、帽飾、髮型、項、背、腰肢到臀部,都製做的非常精美準確,不但艷麗多姿,而且富於時代氣息。它們多種多樣的髮型、服飾、所攜器物,反映了當時人們過著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這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又是我國古代各族文化交流融合,共同推進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證據,是時代的特定產物。三彩陶俑的人物形象,取材於當時的生活,反映出了唐末時代的特徵,使人們可以近距離的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生活氣息,因此有許多遊人站在這些陶俑前久久不願離去。墓道坡道北端與墓室大門相連。地宮大門門庭長3.5m,寬5.2m,拱頂高5.4m,在門庭兩側設有壁龕2個,內分別放置著2尊石刻人面獸身和獅頭獸身蹲坐狀的鎮墓獸。這些傳說中的神獸個個怒目豎眉,呲牙咧嘴,或沖發欲起,或拔劍欲張,忠實的捍衛著這座陵墓,給人神聖不可侵犯的氣勢。進入墓道後,大門門庭向上部和左右方向做出了大幅度的擴展,為前室端門門樓創造了一個充分展示的空間。門庭首端建有門坊,做工流暢簡潔。在門庭兩側各豎立著一根圓石柱,其直徑為0.33m,高達2m,上端內側嵌有雀提,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巨大的長方形青石門額穩臥在大門之上,其長2m,厚0.31m,高0.30m,正面刻有精美的幾何圖案,門額以上越額的部分彩繪有折枝牡丹圖案和紋飾。大門門庭東側、壁龕上嵌有“二龍戲珠”磚雕,西側嵌有“雙鳳朝陽”磚雕,其採用高浮雕手法,刻畫細 膩,造型生動,具有強烈的動感,富有很好的裝飾效果,是唐末到五代時具有代表性藝術精品之一。
一號地宮前室墓門為唐式重檐歇山式結構,其斗拱垛架,堪為精美,高5.3m、寬5m。門柱為園柱形磚垛而成,上端內側嵌雀提,柱頭上置櫨斗,在櫨頭上安有泥道拱,散斗,散斗中置有下昂,柱間之上安置有厚重的門額,兩扇石門門扉長1.63m,寬0.85米,厚0.25m,如果將石門安上就可以開關自如,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非常靈活。在墓門厚重的門額上砌有斗拱、椽頭和望板,上有重唇相扣的瓦當,瓦當前面施有蓮花紋,表示秦王信奉佛教,要象佛教標誌——蓮花一樣,生於污泥而不染,保持很高的操守。一號地宮墓門端樓全部用青磚材質砌成,並以青陶形狀的圓形筒瓦,方椽頭和各種斗拱構成,其外觀莊重,結構精美,在當時沒有機械化工具的情況下,如何把這些巨大的石料安放上去,並且如此嚴絲合縫,真令人百思難解,不可想像,從內心感嘆我們祖先的偉大和聰明才智。
墓道進入墓門,便可看到墓室地宮,其分為前、中雙室,結構為單層石砌牆和上券拱頂,在這些石材中以豆青麻砂石質偏多,這些石條多長0.4m—1.2m之間,高約0.1m—0.4m不等,寬0.4m—0.5m,石條各面均有人工鑿痕,在石條之間用灰泥壘砌勾縫。前室長4.9m,寬2.55m頂高3.1m,墓室內面積為12.5m2p,室內地坪正中,安放有大唐秦王墓志銘一合,其分為上、下兩層,頂蓋為方形覆斗狀,蓋上刻有纏枝牡丹陰刻細線花紋,下層為銘座,用楷書刻制,周邊刻有線框,並有十二生肖神像,非常精美,其經過一千餘年能保存如此完整,真另人有點不可思議。
一號地宮前室長4.9m、寬2.55m、高3.1m,其北端緊接中室,中室長5.8m,寬3.3m,高4m,面積19.5m2,其較前室更為寬大,給人以眼前一亮之感。這個墓室是用單層石條砌牆和券頂,用灰泥勾縫,顯得渾厚嚴謹,又富於變化,使其與自然環境結合構成和諧的建築空間。在這裡陳列著為墓主人陪葬的生活用品,想使墓主死後仍能擁有和使用。
一號地宮中室與長廊(甬道)相連,其長約16m,寬1.8m,拱頂高2.6m,廊內每邊設有4個耳室,高1.08m,寬0.8m,深0.76m,長廊牆體為青磚砌築,到了起券處突起單磚券台,橫貫整個長廊,顯得特別的開放,這正是先抑後收所彰現出特有的觀瞻效果。在長廊牆體每邊的1—2耳室之間和3—4耳室之間嵌有兩組十分精美的浮雕。南部浮雕長3.05m,高約0.75m,北部浮雕長約4.5m,高約0.75m,由青磚質高浮雕而成。長廊牆體南部的浮雕是在我國古今影響較大的“十二生肖”雕像,其源於“十二生肖拜大象的神話傳說,這幅浮雕由十二個身穿朝服,雙手執笏的文武之臣組成,其全部赤足,身體轉向墓室後邊的方向,從其狀戴的朝冠中的形狀可知代表著十二生肖,其排列有序,東列依次為鼠、虎、龍、馬、猴、狗,西列依次為牛、兔、蛇、羊、雞、豬,其似乎在恭候墓主的吩附,其虔誠的程度令人肅然起敬。在中室北端浮雕為樂伎圖,其由十六名樂伎組成,除了兩名舞伎務之外,都持有各種絲竹樂器。這些樂伎所使用的樂器由北向南排列,東列依次為笛、豎箜篌、排簫、箏、小畢栗、吹葉、笙和舞伎,西列依次為琵琶羯鼓、畢栗、銅鈸、齊鼓拍板和舞伎,各舞伎皆著唐時流行的代表服裝,其為圓領上衣,華袂廣袖,衣皆為紅色,但領及華袂上的顏色各有不同,分為紅、綠、黃三色。長裙杏黃色,繫於上衣外,胸以下,系裙的絛相似,但系的結各不相同,絛色亦各異。這些服飾真實的反映了王宮中舞伎追求瀟灑,開放的風氣,其華美而又活潑,使上下互相呼應,又別出新裁,反映出當時社會生活的審美心態。這些樂伎除二位舞伎外,全部盤膝而坐,伎人看不到是否穿鞋。另外演奏琵琶和二舞伎均都披有雲肩,在形制不變的情況下,追求裝飾的變化,成為表演場面和樂隊的主角。樂伎表情不同,姿態各一,婀娜多姿、頗有動感,使人可以直觀的看一千多年前的舞蹈表演,十分的難得。在長廊耳室內分別置放著陪葬的器物,東列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俑、樂伎舞俑、樂伎坐俑等。西列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俑、樂伎舞俑、樂伎跪俑等。這些陶俑是一定的社會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反映,主要用於顯示王威,表彰軍功,宣揚了墓主仍想延續的生活,並想辟邪厭勝,迎神驅鬼。使墓主在臆想的陰間世界安然就寢。
地宮長廊的北端連線著後長廊,後長廊較前長廊略為窄小、長21.2m,寬1.32m,高2m。長廊兩端分別設有四個耳室,耳室中間牆壁繪有彩色壁畫,東壁為男散樂、舞者,西壁為女散樂、舞伎,其中內有女扮男裝者。其布局得體,獨運匠心,成為建築布局、結構與功能完美結合的典範。在後長廊入口處,兩側磚砌牆體上端,安放有一厚重的青石門額,其長1.4m,寬、高各為0.28m,素麵磨光。長廊兩側磚砌牆至起拱處突出一磚質券台,貫穿了整個長廊,其全由青磚砌牆和券頂,外表先塗以粗泥,粗泥上覆著一層細泥,然後施刷白堊,表面敷白灰膏,在灰膏上面繪有壁畫,這種建築塗飾工藝常常在地宮建築中比較常見,體現了唐時富麗堂皇的特色和風格。
後長廊的北端連線著地宮的後室,後墓室呈現出八稜柱形,上為穹窿頂,高5.2m,後墓室正北、正東、正西三面都設有耳室,東西面耳室高1.9m,寬1.6m,深1.36m,北面耳室為外收口,內高為2m,寬1.8m,深1.8m,三耳室地面和後墓室均鋪有方形青磚。後墓室八面牆壁寬1.75—2.64m,寬2.8m。其牆壁與穹窿頂接壤處嵌有環繞一周的磚雕裙帶,上為幾何圖案,下為裙折紋,均由陰刻線雕而成。其布局之宏敞,設計之精巧,以梁檁斗拱的組合,融進了磚、石雕構思,不但具有唐時的時代特色,而且富有地方特色,使人步入其內,肅穆莊嚴之感油然而生,並收到了空間有限,意境無窮的藝術效果,為我們研究社會、研究文化藝術,研究古代陵寢制度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史料。
在牆壁耳室,正北處置有李茂貞石雕座像,其高約1.46m,連體底座,高達0.2m,正方形邊長0.86m。其頭戴軟巾王帽,身著唐式王袍,危襟正坐,一派帝王之像。在後墓室中心偏西安放著石質棺槨,其長2.6m,寬2.0m,高1.7m,石質棺槨為唐式廡山式宮殿式樣,石質棺槨四周刻有侍女圖,門楣窗欞。內置襯棺,襯棺內安放著李茂貞的骨骸,在棺內陪葬有銅鞘劍和其貼身愛物。後墓室的東西耳室中,分別置放著“三彩酒具、茶具”和“三彩寢室用具”。其皆為唐代時盛酒和泡茶的器皿,因其多呈橙、白、綠三色,故稱“三彩”,是唐代特有的瓷器,其以瑰麗的彩軸使人愛之難捨,成為我國瓷中的精品。這批唐三彩瓷器除了酒具和茶具外,還有葵花尊、萬年罐、瓷枕和用以避邪鎮墓的玄武、人面魚身鎮紙台等,其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給人極高的藝術享受。

太夫人地宮

駕鶴西歸圖是秦王陵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磚刻圖,其位於秦王夫人地宮端樓,上方外牆上,呈左右兩幅。對稱的排列,典型的體現了唐代的“墓儀制度”,做工精巧,刻劃細膩,色澤艷麗,內容豐富,技術嫻熟,不論從考古和藝術上的角度均稱的上是唐代磚刻藝術上的珍品,非常的珍貴。在這幅磚刻駕鶴西歸圖中,逼真的再現了秦王夫人的高貴、端莊,只見她穿著華貴雍容,騎乘鳳凰,飛上了天空,有兩名侍女美麗妖嬈,騎乘仙鶴緊跟其後,祥光繚繞,仙樂陣陣,白雲漂浮在蘭天雲中,整個畫面非常生動,使人覺得猶如身臨仙界境地,顯示我國唐代雕刻藝術家卓越的才能和智慧。

地宮端樓

大唐秦王陵的鎮館之寶——端樓,屬於唐風青磚仿木歇山雙重飛檐建築,高8米,寬4米,門洞為窖式圓口,用青石封門。這是我國罕見的地下唐代建築,是寶雞乃至陝西的驕傲。端樓建築既氣勢恢弘,又極具藝術特色;門窗、欄桿、筒瓦等全部由青磚雕刻而成,做工極其精緻細膩。屋頂下為三開正殿,正殿兩側各設一門,東為開門迎客圖,西為閉門送客圖。
端樓上部端樓上部

神道石雕群

神道,又叫石道。神道作為帝王陵的標誌性建築,在唐代墓葬形制中已成定例。它標誌著陵園主人的尊貴威嚴和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古代,專供帝王所行走的道路叫做御道,而死後為帝王所修建的道路就稱之為神道也叫做司馬道。神道是所有石雕像集中排列的一個場所,兩側對稱安放15組共34尊石雕。製作於公元920年前後,石質為青石,底座多為花崗岩。
神道石雕群神道石雕群

天象圖及穹隆頂

李茂貞及夫人主墓室上端為穹窿頂。由45層青磚逐層內收砌成,它喻意宇宙蒼穹浩瀚無垠。
穹隆頂穹隆頂
夫人地宮地面天象圖的發現,填補了唐末五代帝王陵寢建造的一項空白。在古代帝王陵寢中都會出現天象圖的,一般都是建在墓穴穹隆頂的上方的。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的唯一的一副地表天象圖。天象圖中間部分高高隆起,四角上翹,猶如轎子的頂蓋,天象圖北寬南窄,呈長方形,如棺槨形狀;從鋪好的青磚中,按北斗七星勺狀挑空,斗柄朝北。

石展台

在大唐秦王陵神道西側,設有石展台,石展台展示的文物,均出自李茂貞夫婦神道、墓室及神道地下,距今已有1100年。這些展品雖然已經破損,但卻從不同角度反映著李茂貞夫婦當年地位的崇高,也反映出當年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中華文明的燦爛輝煌。

歷史記載

唐莊宗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四月一日,大唐秦王李茂貞薨於鳳翔秦王塋府,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遷葬於寶雞陳倉里先考大瑩西側。
大唐秦王陵大唐秦王陵
根據有關史料記載和考古勘測發掘,可知在唐和五代就有預造陵寢的習慣,從大唐秦王陵的規模上來看,其決非短時期所能完成,因此我們可以推知秦王陵在秦王李茂貞生前就早已經動工。根據我國古代陵寢制度可知,大唐秦王陵是以唐代帝王陵寢制度中的墓葬形制為模式而建造的,在規劃布局上充分運用了中國傳統的風水理論——陵制與山水相稱的格局,從挖掘的情況來看,屬於唐和五代時“同塋不同穴”的帝後合葬制,在設計布局建築構造和工藝手法上具有十分鮮明的自身特徵,在古今歷史上都有較大的影響,並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大唐秦王陵大唐秦王陵
從秦王陵陵園留下的遺址經過測算,大唐秦王陵中心陵區要達200畝,如果加上統一規劃布局的原丘水道等陵區組成部分面積來看達到數千畝之多。因此,其工程量很大,充分顯示了岐王國當時殷實的國力,據推測秦王陵中區陵區,開挖工程土方一萬多個立方米,僅製作雕刻和砌券地宮墓室的石料就要達到560立方米,從其石質分析可知這些石料大部分來自寶雞市北部約二十五公里的千陽嶺上,而質地更為細賦的一部分石料則來自今富平一帶的石灰石山上。從當時的生產水平來看,要完成這么巨大的工程量,如果按200人參加修建,要用八年時間完成。據有關資料表明,秦王李茂貞為了想修好自己的王陵,除了委派鳳翔宮內工部尚書負責陵園營造外,還親自監工,並從轄境內招募了60餘位石、木、瓦工巧匠,還從自己禁軍中抽出了140餘位強壯可靠的士卒參加建造,由所在地的縣令派兵丁運輸石料、磚瓦和木料,經過大半年的材料籌備,在公元907年秋正式開工,因戰事不斷,使修築陵墓工程建建停停,直到公元920年夏日完工。
據歷史資料記載和現場勘察,秦王陵布局與唐末和五代時的帝王陵的形制相近,呈中軸對稱布局,最南端的中軸陵道寬竟達42米,在中軸陵道兩側建有兩個巨大的闕台,陵園正中為神道,神道寬約10m,長112m,兩側安放著34尊翁仲和神獸青石雕像,北有祭台、祭祀大殿、祭壇和陵冢,陵冢雄踞整個陵園的最高處,氣勢宏偉,占地4畝(合2666.6平方米),高達9丈(合27m),封土3000立方米,陵冢下建有雄偉的地宮。神道前有華表、後宮門、前宮門、御碑亭、下馬碑、整個陵園共有兩重城牆,外羅城高寬各三丈,環陵寢園而建,前有營房,供護陵土卒和役夫居住,宛如一座城池,占地200餘畝,現維修竣工的大唐秦王陵僅有當時陵園的四分之一。根據“陵制當與山水相稱”的原則,大唐秦王陵,將陵寢周圍的台原,河道都作為陵寢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了統一的規劃布局,其面積可達數頃。
大唐秦王陵大唐秦王陵
竣工後的大唐秦王陵,以陵原的後原為依託,各主要建築順著略有起伏的地勢,呈中軸對稱排列,殿宇巍峨,雄偉壯觀,錯落有致,主次有序,疏密有間,層層遞進,使陵園順著地形布局一直導向享殿,陵台、陵寢等中心建築,構成了一項建築藝術與環境美學相結合的傑作。陵內各建築物的基座,岩石多採用須彌座式的石雕台基,上面刻有精美而又簡練的紋飾,其流暢精湛的技法堪稱一絕。秦王陵陵寢、祭殿、祭壇的設定和科學排水系統更是精妙,不僅能將陵寢上的水直接排瀉到城外,而且分段保留了清沏的水流,淨化了陵區的環境,從而形成了大唐秦王陵與自然環境高度統一而和諧的局部小環境。大唐秦王陵在建築構造上,不拘泥於舊制而是因地制宜,在手法上敢為人先,其不僅是一座陵墓兩個地宮,而且在其端樓、“凸”形陵台、外羅城,九曲迴環水道的結構所採取的模式都是唐末和五代帝王陵中的孤例,因此具有很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是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原建的秦王陵,由於年代久遠,歷經戰亂和風雨,屢有毀修,到清初期,陵園建築大多數都先後被毀,只留下少量的遺址、遺蹟和部分石雕。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年),陝西省和鳳翔府曾奉旨對大唐秦王陵進行了整修並築牆保護,使其原貌有所恢復。在“極左思潮”橫行的建國初期和“文革”時期,大唐秦王陵受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在粉碎“四人幫”前,整個陵區被耕地蠶食的只剩下一個土堆。自改革開放後,人民政府立刻著手保護秦王陵,在公元1982年,大唐秦王陵被公布為縣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寶雞縣人民政府立碑保護。公元2003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公元2001年4月,寶雞縣陵原村(2003年6月劃至寶雞市金台區),在寶雞市文物局、寶雞縣文化局的支持下,本著“搶救、保護、利用”的原則,由寶雞市考古隊對大唐秦王陵進行了保護性的發掘,並對陵園進行了搶救性的修復,由於資金和條件上的制約,適當的縮小了原陵園的建築規模,僅修復了原陵區的中心部分。根據有關資料,從恢復神道開始,把重點放在了兩個地宮的開發保護上。在陵園布局上沿中軸對稱線從南向北,按原貌修復了唐式廡檐式大山門,鋪設了神道,在兩側安放了翁仲和神獸青石雕像,在神道北端修有“ 凸 ”形祭台,祭台上建有仿唐廡檐式吻獸祭祀大殿,在大殿兩側建有闕台,台上有四角攢尖亭榭,使遊人沿著卷棚式廊道,可行至兩個地宮的入口。在祭祀大殿正中塑有大唐秦王李茂貞和其劉夫人的彩色塑像,只見李茂貞塑像手撫長須,似有所思,頭戴金盔,身穿帥袍,一身戎裝打扮。從李茂貞陵寢到陵園大山門南北長330m,東西寬約115m,四周築有仿古攢頂圍牆860m,在神道兩側建有為陵區服務的李茂貞生平史展覽館,唐代珍貴文物博物館、宿辦房、票房、車庫、食堂、公廁等。仿古建築共2200m,已鋪設地面10000m,綠化面積19000m2i,經過幾年不斷修復完善,已使大唐秦王陵基本恢復了原貌,再現了其當年雄偉的氣勢,每年都吸引大量的遊客來這裡探幽觀光,使這裡不僅成為陝西西部最大的王陵,而且成為寶雞市最著名的旅遊景區之一,在國內外都有較高的知名度。

秦王簡介

李茂貞不僅是唐朝末年一位重臣王侯,而且事實上是五代十國中岐國的一國之君。其叱吒風雲,稱霸關中,割據陝、甘、川四鎮十八州長達三十七年,在唐和五代十國史上有過重大的影響,成為名蜚朝野、功勳蓋世的一代名人。
李茂貞,河北深州博野縣白塔宋村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十年(公元856年),原名宋文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替父從軍,參加了深州博野軍。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因精明能幹,有膽有識被提拔為博野軍市巡(相當今軍容稽察組長)隊長(唐時五十人為一隊,相當今副連長)。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因軍功卓著被皇帝冊封為神策軍指揮使(唐時禁軍內重要頭目)。唐僖宗光啟二年(公元886年),唐僖宗親自為其制字稱為“正臣”,賜於皇姓李名茂貞,編入皇家典籍,開始參與朝政。唐僖宗光啟二年(公元887年),李茂貞被任命為隴州招討使、平叛功勞卓著,被唐僖宗冊封為鳳翔兼隴右節度使、同平章事,檢校司空、御史大夫、上柱國等職。唐僖宗文德元年(公元887年),成為朝中重臣。唐昭宗大順元年(公元890年),被冊封為隴西郡王。唐昭宗大順二年(公元891年),被唐昭宗任命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加封中書令,至此,李茂貞所轄的範圍已擁有四鎮二十餘州,橫跨陝、甘、川三省,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政治勢力。唐昭宗乾寧三年(公元896年)五月,皇帝任命李茂貞為西川節度使(治在今四川三台縣、轄區在今川西北一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