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廣東省揭陽市城隍廟)

城隍廟(廣東省揭陽市城隍廟)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揭陽城隍廟是廣東省內現存最大規模的同類古建築。位於揭陽東門城隍街,建於宋紹興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縣丞許德重建。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揭陽城隍廟建築融合了明清建築風格和潮汕地方傳統工藝特色。主體建築為木、石承載結構,力學結構科學嚴謹。大殿四壁僅僅起著防護作用。建築結構防震性能很高,歷經明代以來幾十次地震,巍然不動,成了今人研究古代建築的標本。揭陽城隍廟位於今市區城隍路,始建於南宋,後遭毀,於1369年(明洪武二年)重建。內有三山門、拜亭、大殿、養生池、石拱橋、夫人廳等。城隍廟頂為懸山頂,七架梁與金柱之間用三升斗拱架,大殿四壁只起防護作用,不承受屋頂壓力,結構獨特,歷經地震,雖牆壁崩塌而梁架安然。其棟樑雕刻刀路明快,雄渾遒勁,兼有明代建築風格和地方傳統藝術特色,是揭陽市古建築物歷史遺存的精華,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隍廟
  • 地區:廣東省揭陽市
  • 類型:同類古建築
  • 時間:宋紹興十年
歷史,傳說,城隍夫人傳說,特色,徽號漫議,勸世聯,活動,揭陽美食,揭陽醬油,炮台南糖,揭陽粽子,桌球果,綠豆餅,青嶼蟹,大洋苦筍,烏橄欖,竹筍,

歷史

據《揭陽縣誌·壇祠》載,城隍廟在城東解元坊,深二十六丈,廣八丈。城隍廟廟宇以大殿為中心,南北一中軸線,左右兩廊、兩廂為對稱建築,三進院落。主要建築有牌樓、大門、大殿、鐘、鼓樓、後殿(夫人廳),總面積有2000多平方米。 城隍廟興建迄今為止已有600多年,期間歷經兵燹和自然災害,屢遭摧毀破壞,但每次都能得以葺復重建,修建經費大多由善男信女、海內外僑胞、社會熱心人士捐款。明正德八年(1513年)由義民宋廷春等捐資重建;嘉靖七年(1528年)由主簿季本增修;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邑人羅經泰倡建前亭及兩旁鐘鼓樓;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由邑人蔡俊、吳以汀、謝烈、宋汝翼、謝燾、宋仲勛、朱君陳等又重新維修;雍正九年,(1731年)合邑紳士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知縣劉業勤捐俸重修。1993年在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市文化局的領導下,組建城隍修繕辦公室。邀請省、市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多次前來實地考察論證,並按照《文物法》“不改變原狀”的原則,全面進行修繕,整座地坪提高60厘米,同時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建了牌樓,修復鐘、鼓樓、拜亭、龍虎井等,歷時四年多的時間,終於全面竣工。

傳說

潮汕俗語,“水鬼升城隍”用來形容人事上的特殊升遷,從低賤驟進高貴。
城隍廟
水鬼是池塘小鬼,城隍是護城神,由水鬼而被擢升為城隍神,自然是天壤之別。傳說,有一個讀書人,夜間趕路,失足河中而被溺死。自此,河邊便夜夜有水鬼啼哭。城隍公感到十分奇怪,派差使去問他。這讀書人說:“過了不久,便是大比之期,說不定可以高中,現在卻成了水鬼,十年寒窗化為泡影,是故痛哭。”城隍公也覺得他的遭遇可憐,特許三年後找個替身,準其超生。
三年後,這水鬼便出來找替身。恰好有一個良家婦女,身懷六甲,因不堪惡婆婆的虐待,想要投水自盡。當她往河裡一跳的時候,恰好她丈夫趕到,呼天喊地,哭聲甚為悽慘。這水鬼在水中聽了,心中感到淒戚,便把這婦女托回水面,送其歸陽。城隍公派差使來問,水鬼說:“此婦女也是一個淒涼人,於心何忍?”
又三年,一個少年到水邊玩耍,這水鬼看到這少年天真活潑,又是不忍下手,終於又錯過機會。
城隍公心感其善,於是上天庭向玉皇大帝匯報。玉皇大帝嘉其善行,敕封這水鬼為一方城隍。這水鬼終於成了一位神袛,享受人間香火。

城隍夫人傳說

傳說明朝年間,揭陽城鳳圍宋村有一位姑娘,同嫂嫂到城隍進香祈福,見到伯府美貌連聲稱讚,嫂嫂便戲姑說:“小姑若能嫁給一位象伯府這親美貌的姑爺就好哩!”宋姑娘聽後,只是笑而不語。
揭陽市區揭陽市區
當晚,宋姑娘果然見城隍來到她的閨中,與她同床共枕。她把一根紅繩繫於城隍足上。翌晨,她把這夢告訴嫂嫂。白天,姑娘又到城隍廟中,果然見她夢中系在城隍的足上的紅繩,還系在神像的足上。後來,這位姑娘無病而終,人們都傳說她被城隍娶去作夫人。
後來,人們在城隍廟大殿後連壁建了一座伯府夫人廳,供塑宋姑娘金身,並將其廳前辟成養生池,上面砌一座拱石橋和欄桿,池中又植兩株參天水棉樹,取水水(瑞瑞)棉棉(綿綿)之意,許多善男信女常買鱉來在池中放生祈福。

特色

城隍廟具有宋明建築風格和地方傳統藝術特色。大殿為它的主體建築,是供祀伯府大人的殿堂,面闊三間20米,四進深16米,共設防22根花崗岩石柱,上部為抬梁、穿斗式結構,為石、木承載結構,力學結構甚為嚴謹。大殿四壁僅作防護作用,不承受屋頂的壓力,防震性很好,雖經明、清幾次地震,牆壁傾圮而樑柱及屋頂仍然完好。廟頂為懸山頂,七架梁與金柱之間用三升斗拱墊架,大殿之間連線,梅花金柱,柱直徑50厘米,高5米,牆厚72厘米。廟內棟樑間的裝飾,其雕刻刀法簡潔明快,渾雄遒健。
大殿正中供奉城隍公,蓋因城隍是“彰善懲惡,護衛邦國”的神,殿下設注福、判官、注祿、彰善、三官爺、注生娘等諸神的牌位,協助城隍神彰善懲惡。後廳則奉祀城隍夫人,俗稱夫人廳。
宋代,城隍神被正式列入祀典,成為國家規定祭祀的神靈。元代,設京都城隍。進入明代,由於朱元璋的大力推舉,城隍信仰達到極盛,城隍廟建築遍及全國。洪武二年,朱元璋大封城隍神。各府州縣城隍分別為監察司民城隍“威靈公”、“靈佑侯”、“顯佑伯”、分別相當於朝廷正二品、正三品、正四品。又詔告天下府、州、縣重建城隍廟,規格結構與當地官署正衙相同,甚至連几案都一樣。這樣,各地政府就有了“陰”、“陽”兩個衙門。
朱皇帝如此抬舉城隍,自有他的道理。他說:“朕設京師城隍,統各府州縣之神,以鑑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卑幽明舉不能倖免。”又說:“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城隍神的出身是城市保護神,然而經過統治者為鞏固其統治而進行的調整,這時的主要職責已成為“鑑察司民”。所謂監察司民,即鑑察人們的善惡,施以賞罰,來進行管理;而所謂善惡的標準,當然就是忠孝節義,綱常倫理之類封建道德等封建意識形態。這標誌著,從此以後,城隍神便成了封建統治者對人民實行思想統治的工具。
歷代許多文人騷客,達官貴人,在這裡吟詩詠和,留連忘返,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墨寶。包括楹聯、匾聯、燈櫥聯等,共有32幅,主要宣傳道教,以地方史實故事闡述作為喻體的教義,最為著名的一副對聯是:為善不昌祖宗必有餘殃,殃盡則昌;為惡不滅,祖宗必有餘德,德盡則滅。近幾年來,修葺一新的城隍廟吸引了許多海內外的僑胞、有識之士紛紛前來瞻仰,並為該廟潑墨題匾書聯賦詩,大大地提升了城隍廟的知名度,使之成為揭陽的一處重要的名勝古蹟。1989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徽號漫議

陽作為縣級建制的時候,城隍的徽號是相應級別的“顯佑伯”,自從揭陽升格為地級市(相當明清時代的“府”)之後,城隍的縣級徽號沒有改變,府城由縣級城隍“管理”,庇佑,好像不太配套。從民俗的角度去看,這是很有道理的。
不同級別的城隍,擁有不同的徽號,定型於明初,在清代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明史》卷49《禮志·城隍》一目中有載:洪武二年(1369),禮官言城隍之祀……(朝廷)乃命加以封爵,京都為承天鑒國司民升福明靈王,開封、臨濠、太平、和州、滁州皆封為王,其餘府為鑑察司民城隍威靈公,秩正二品,州為鑑察城隍靈佑侯,秩三品,縣為鑑察司民城隍顯佑伯,秩四品,袞章冕旒俱有差,命詞臣撰制文以頒之。
當時由詞臣所撰制文,曾專門頒發至各州縣,《明封顯佑伯揭陽城隍之神》的制文,載之雍正版《揭陽縣誌》卷7《藝文》。其中略云:揭陽城隍聰明正直,聖不可知,固有超於高城深池之表者,世崇於神,則然受於天者,蓋不可知也。茲以臨御之初興,天下更始,凡城隍之神,皆新其命, 睠此縣邑靈祗所司,宜封鑑察司民城隍顯佑伯。顯則威靈丕著,佑則福澤潭涌,施以固神之德,而察天下之命也。
乾隆版《揭陽縣誌》卷8《藝文上·記》所錄劉業勤《重修城隍廟碑記》,也敘及“洪武二年申之制詞,錫以徽號,爵為顯佑伯”一事。
從上引文獻可見,城隍之受“封”,是作為制度來實施。地方上的城隍徽號,從此“照章行事”即可,不必再一個個由朝廷“任命”了。故此,明、清兩代600左右年間,由鄉都升為縣、由縣升為府的地方比比皆是,當地對城隍的徽號的確定,皆不必做專門請示,而徑按所在地行政級別確定就是了。像揭陽市境內的普寧、惠來兩縣(普寧今改為縣級市,類似明代的州),其城隍神的爵都是顯佑伯,當時就都不必請示朝廷特封,嘉靖皇帝也沒有指示詞臣專門代撰制文頒封,就可以說明。
既然城隍徽號由其所在地方的區划行政級別決定,而不必等著朝廷的專門詔封,像揭陽這樣由縣城升格為相當於古代府城的地方,其城隍徽號應由“顯佑伯”升格為“威靈公”,也就由善信以民俗的方式去完成好了。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順應民意,構建和諧社會的一種特殊舉措。
何況,在明末清初鄭成功義軍在揭陽縣衙建立某一政權以取代原來的揭陽縣時,這個臨時政權把自己定位於相當府一類的級別,於是已在揭陽建過威靈廟,懸掛“威靈顯赫”的牌匾。雖然這是一個“特例”,但也說明揭陽城隍已經做過“威靈公”的級別,現在再用這個徽號,幾乎可說只是恢復罷了,一點也沒有“擅自”或“僭越”的可疑。
民俗的基本點在於實用,誠如張紫晨先生在《民俗學講演集》中所寫:“民俗文化是一種實用文化。……民俗信仰的主要目的,在於使民俗事項有利於人,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起作用。因此,可以說民俗活動乃是一種有所為的活動。由於這種有所為的實用性目的存在,才使民俗事象的約定俗成和世代傳承有了積極的思想基礎。”如果把揭陽城隍,由原來的秩四品(屬於“基層幹部”級別)“鑑察司民城隍顯佑伯”,順理成章地“升格”為“鑑察司民城隍威靈公”,民眾感到能夠滿足心理調適、喜聞樂見,那又何妨付諸行動呢?說不定如此一來,成了共同精神支點的城隍升格,還能為揭陽人民的團結和諧,提供一種更新更強勁的原動力。

勸世聯

揭陽城隍廟正廳兩側自古以來鐫刻著這樣一副勸世聯:
為惡不滅祖宗必有餘德德盡必滅
為善不昌祖宗必有餘殃殃盡必昌
相傳這副勸世聯源於一則民間故事。
話說古時潮汕有一山村農夫叫阿祥,他勤勞儉樸,心地善良,雖家境貧寒卻熱心公益。他每見山路被洪水沖崩,便爭早奪晚修填;他見村前坑溝沒架橋,人們過往都得涉水過坑,村中不少人因此患了腳病,便動員妻子,一起扛來7塊大石布列其間,從此人們可踩著石頭過坑,免再脫鞋卷褲腳涉水,絕了腳病之患;他見山中一古寺久年失修,18羅漢佛日曬雨淋,便砍了幾十條綠竹,摘了一擔麻竹葉,編制18頂大竹笠,用竹竿支撐逐一安裝於18羅漢佛頭上。類似義舉,數不勝數。
司命公見阿祥三餐難度尚能如此樂善,誠屬難能可貴,便稟報上帝:阿祥家貧如洗,靠自己雙腳雙手修路上百里,造七洲橋一座,搭佛廟18間。這樣的好人,應該讓他有好報。
上帝感其誠,即召查簿官問緣由。查簿官回報:阿祥前生無惡不作,判懲三世。今世貧窮,下世麻風,後世雷擊。上帝沉思片刻,覺得阿祥今生已徹底悔悟,好心應給好報,便重新判決:三懲不可赦,三世歸一世,下世便給好報;其妻支持他的義舉,後半生給予榮華。查簿官遵旨。不久,阿祥麻風;翌年,遭雷擊身亡。
眼見阿祥樂善遭惡報的不幸命運,眾議紛紜,都說天地如此不公,今後誰還會行善積德。祥妻更是悲憤交集,嚎啕大哭中反覆仰天長嘯:“天無目,佛無靈!”入殮之時,還在丈夫額門寫上“佛無靈”三個字。
數月後,各地張貼皇榜:太子出生,額門上有“佛無靈”三字,晝夜啼哭不息。能使太子不哭並銷去額門三字者,封為皇親。
祥妻聞訊揭皇榜。她進宮抱起太子,朝他額門吹口熱氣,輕輕貼了三掌說:“佛有靈了”!太子立即轉哭鬧為微笑,額門三字也隨即不見。
皇上接報,喜出望外,即擺駕東宮,封祥妻為皇嫂,長居宮中,共亨榮華。
阿祥對年,人們寫了一幅祭聯告慰亡靈:為善不昌前世因有餘殃殃盡已昌
有一文士有感於這則故事戒惡揚善入木三分,將祭聯中的“前世”改為“祖宗”,將“因”和“己”改為“必”,並補上上聯,言簡意明揭示了善惡到頭終有報,只是來早與來遲的必然規律,成為膾炙人口的勸世聯。揭陽城隍廟建成後,這首勸世聯入選為廳聯,童叟吟詠,永垂至今。
揭陽城隍廟勸世聯還有:
處事奸邪任你焚香無益
為人正直見我不拜何妨
世事何須多計較
神天自有大乘除
等...

活動

”城隍”廟會是我市傳統民俗活動,已被列為揭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城隍爺出巡”,榕城各大街道,彩旗飛揚,鑼鼓喧天。游神隊伍表演舞獅、舞龍、英歌舞,男女老幼傾城而出,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游神隊伍由城隍禮隊以及舞獅隊、舞龍隊、英歌隊等組成,所到之處都引來無數市民駐足觀看。隊伍路經的沿街樓房站滿了人群,進賢門城樓也人滿為患,為方便觀看有市民甚至在路旁架起“人”字梯。在進賢門附近一位老伯行動不便也由家人推著輪椅擠在迎神的隊伍中,另一位老伯更是跟著游神隊伍一路前進。
城隍廟是民眾燒香拜佛的地方,香火旺盛的時候正是廟裡最熱鬧的時候。所以,每月的初一十五,大小拜祭的日子都是旅遊的好時刻。
每年城隍爺都會在正月擇吉日出巡榕城,以護佑神州國泰民安,揭陽風調雨順,人民辛福安康。
2014年(甲午年)正月廿三為城隍爺出巡吉日,城隍老爺出巡巡遊隊伍龐大,有英歌舞、舞龍、舞鳳、舞鯉魚、舞獅、潮劇隊、彩旗隊、標旗隊、五豐旗隊、花籃隊、鑼鼓隊和武術隊等等,大概有600-800人規模。

揭陽美食

揭陽醬油

揭陽醬油,在潮汕是出名的調味佳品。它以工藝精湛、質量超群的風味獨特而著稱。
揭陽縣的醬油生產有悠久的歷史,三十年代,縣城榕城鎮有二十多家醬油作坊,其中要算“楊財合”一家最為聞名。因其生產的醬油鮮甜濃香,久藏不腐,特別是楊財合醬油精,更是譽貫潮汕,暢銷東南亞各國的名牌貨。它除精選優質大豆作原料外,還要經過十六道工序的嚴密操作過程才能製成。“楊財合”這個商號,最先是榕城商人楊豐經營的。在他去世後,“楊財合”商號一分為三,他的三個兒子各立“爐灶”,三家叫法不同,但都離不開“財合”二字,生產工藝也都繼承其父衣缽,故醬油風味保持不變。解放後,榕城原二十餘家醬油作坊合併組成揭陽醬油廠。饒有風趣的是,合併後很久一段時間,原座落在榕城韓祠路的“楊財合老鋪”,已改為韓祠路醬油門市,同其它醬油門市一樣,出售的都是同家醬油廠統一生產的醬油,可是,前來這個門市購買醬油的人比別的門市都多。現在揭陽醬油廠生產的醬油,仍然保持著揭陽醬油原來的獨特風味,醬油產品有大眾油、二級油、加料油、鮮味油、優等油、老抽、豉油精七種,深受廣大消費者所喜愛。

炮台南糖

炮台南糖產於揭東曲炮台鎮,又名蛋面南糖,是潮汕名優食品,已有近百年生產歷史。炮台南糖選料上乘,鬆軟爽口,清甜醇香,肥而不膩,為佐茶佳品。
早在本世紀初,炮台鎮集市繁榮,商賈活躍,出現了黃乾利、黃名利等10餘家餅食作坊,互相競爭又互相仿效,以精麵粉、鮮雞蛋為主要原料,配以鮮肥豬肉,飴糖、砂糖等,通過攪拌、搓揉、碾磨、熱燥等十幾道工序,始創“蛋面南糖”、“豆仁南糖”,產品以製作精工,質醇爽口,肥而不膩,清甜酥脆,清香宜人而受到人們歡迎,很快銷往各地,被譽為“炮台南糖”。

揭陽粽子

以糯米為主,常用香菇絲、蝦米、花生、肥肉或臘腸、綠豆、蓮子等作配料,用竹葉包裹、鹹草綑紮成六角球狀,放進鍋內煮(或蒸)熟,食時淋上甜醬油,口感香軟柔潤;又有鹹甜雙拼粽球,甘甜香鹹,別有風味。

桌球果

桌球果為“檳醅果”之誤,因其易叫易記,也就沿襲下來,為揭陽傳統名小食,1997年被認定為全國首屆“中華名小吃”。
相傳南宋未年,揭陽人民為避戰亂,抵禦飢餓,以鼠麴草混於糯米中碾成糯粉,製成果品。由於鼠麴草有特殊香味,鼠麴草令人喜愛,後又採用檳醅粉(爆米粉)為果餡,製成獨具風味的檳醅果。

綠豆餅

又名神仙眷侶餅,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其用料精細,製作講究,以其酥皮清晰多層、入口即融、餡心冰甜而聞名。潮汕綠豆餅選用上等綠豆、精麵粉和優質蔗糖、食油為主要原料,經精細工藝製作而成。成品呈淺黃色,無殼、無粒、無雜質,鬆軟可口,餅皮由多重薄皮疊成,色、香、味俱佳。食時起酥、綿軟、潤滑,甜而不膩,涼爽適口。餅內含大量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份,深受人們喜愛,尤其適合老年人及兒童食用。產品不但暢銷於國內各大中城市,在港、澳及東南亞地區也普遍受到歡迎。
綠豆餅是把磨好的綠豆用鹽調味﹐加弄碎的豬肉﹑綠豆芽﹑蕨菜﹑切成絲的泡菜煎出來的﹐可以用雞肉或火雞肉代替豬肉。以醃一下的蕨菜﹑綠豆芽﹑包心菜切成絲代替。可以搭配在醬油里加肉湯和醋做的醬。
綠豆有利尿作用,是涼身性質的食品﹐可以防署降溫。並且含有豐富的鈣和維生素A﹐對成長期兒童和老人好。

青嶼蟹

青嶼蟹產於揭東區地都鎮青嶼村,因地處榕江入海口,屬於“活水”地帶,故出產的海蟹身上有“四美味”;大腿肉絲短纖細,味純鮮美;小腿肉絲長幼嫩,鮮而不腥;身上肉,潔白晶瑩,鮮美細膩;殼下膏,脂黃香嫩,色味俱佳。

大洋苦筍

苦筍是客家山區丘陵山地上野生的苦竹在春夏之際生出的嫩筍,因其味甘苦而得名。揭東區南山鎮、五經富鎮、大洋鄉等鄉鎮的山上都有野生苦筍,但以大洋鄉出產的最多最為出名,也最受歡迎,揭西人也就以“大洋苦筍”作為品牌,成為域內所產苦筍的通稱。用苦筍可以做出多種特色菜,還具除濕去熱消暑的功效。

烏橄欖

作膳食鹹料。南陽鄉大高田、大嶺下、永蘭等管理區為生產地,年產烏橄欖700噸。南陽鄉的烏橄欖具有果大肉厚、味香油濃等特點,其中的“車心欖”、“油欖”、“棗乾欖”為珍稀的優良品種。

竹筍

廣東省揭東區被中國農學會推薦委員會命名為“中國竹筍之鄉”,這標誌著揭東縣的竹筍品牌已走出粵東,走向全國。
農業大縣揭東埔田竹筍種植歷史悠久,該縣出產的麻竹筍,是國內罕見的食用筍品種,素有“嶺南山珍”美稱,被國內外譽為“第一綠色保健食品”。近幾年來,該縣加大發展竹筍生產力度,走基地化建設的路子,目前,該縣已成為粵東乃至全國唯一的大型麻竹筍生產基地。
“中國竹筍之鄉”的命名,將有力地促進揭東的竹筍生產,提高揭東竹筍的知名度,對於發展揭東農業品牌,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