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進出城的通道)

城門(進出城的通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城門指城樓下的通道,是"城"的標誌,城門與城樓的雄偉壯麗的外觀顯示著城池的威嚴和民族的風采。我國古代城市的一種防禦建築,城門、城樓之間城牆相連,既有軍事防禦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形成古城一道堅固的屏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門
  • 外文名:City gate
  • 分類:單門道、雙門道、三門道和五門道
城門概念,洛陽城門,南京城門,西安城門,北京城門,天安門,午門,丹鳳門,永定門,德勝門,基本介紹,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東直門,西直門,朝陽門,阜成門,

城門概念

城門指城樓下的通道,是"城"的標誌,城門與城樓的雄偉壯麗的外觀顯示著城池的威嚴和民族的風采。我國古代城市的一種防禦建築,城門、城樓之間城牆相連,既有軍事防禦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形成古城一道堅固的屏障。

洛陽城門

應天門位於洛陽市定鼎南路,洛陽著名的“七天建築”之一,為隋唐洛陽城宮城紫微宮的正南門,始建於隋大業元年(605年),在隋代則天門,神龍元年(705年)避武則天諱,改為應天門,後改稱五鳳樓。此後歷經五代北宋皆稱五鳳樓。應天門是當時朝廷舉行重大國事慶典與外交活動的重要場所,若元正、冬至、陳樂、宴會、赦宥罪、除舊布新,當萬國朝貢使者、四夷賓客等重要慶典,皇帝均登臨聽政。
定鼎門位於洛陽市洛龍區古城路。始建於隋朝,是隋唐洛陽城中軸建築群上的建築。定鼎門是隋唐洛陽城外郭城正南門,隋初名建國門,唐時更名定鼎門。隋煬帝曾在定鼎門外設四方館,用於接待各番國來使和處理互市、貿易事務。隋煬帝遷都洛陽,成為第一個通過定鼎門的皇帝。之後,定鼎門相繼被唐、後梁後唐後周和北宋定為洛陽外郭城正門,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漸廢棄。
麗京門麗京門
麗京門位於洛陽西關,是洛陽古城的象徵,經開發改造後成為集古蹟、民俗、餐飲、娛樂、住宿為一體的綜合景區。天后宮、九帝宮、三神殿、城隍廟、觀音殿等古蹟廟宇分列其中。
每年辭舊迎新之際,麗京門城樓都會舉行“迎新年零點鐘聲”活動,遊客可親自登城敲響象徵新年昌盛吉祥、平安幸福的108響,與馬寺鐘聲遙相呼應。

南京城門

中華門,明代稱聚寶門,是明朝都城的正南門,是南京明朝內城城牆13個城門中規模第二大的城堡式城門,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複雜的古代瓮城城堡,同南京城牆一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洪武二至八年(公元1369至1375年)在南京建康府城南門的基礎上擴建而成。中華門城堡東西寬118.5米,南北長128米,總面積15168平方米,高20.45米,三道瓮城由四道拱門貫通。南京中華門位於明代南京城正南,明洪武二年至洪武八年(1369年~1375年)在南唐都城江寧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城南門舊址拓建而成,始稱聚寶門,是中國古代軍事防禦性的建築。她位於南京市雨花台景區北邊,門前後有內外秦淮河徑流橫貫東西,南邊交通連線長乾橋,北邊連線鎮淮橋,是南京老城城南交通咽喉所在。南京中華門瓮城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城堡式內瓮城城門(截至2012年),也被認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複雜的古城堡式城門。中華民國二十年(1931年)國民政府改稱聚寶門為中華門,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城門
通濟門南京明代城牆最有特色的城門之一,是一座福船型(魚腹型)內瓮城城門。在明代,她和聚寶門(現中華門)、三山門(現水西門)同屬規格最高的3座內瓮城城門之一,也是南京明代內城城門中占地面積最大的一座,南部建造有南京市東邊的水城門東水關;東連南京市明代內城城門正陽門(現在光華門),南連中華民國開闢的城門雨花門
城門

西安城門

西安城牆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分別名長樂門、安定門、永寧門和安遠門,門外均築瓮城。每座門分為三重三樓,由外向內,分別是閘樓、箭樓和正樓。除南門箭樓外,其餘各樓下都設拱形門洞,門洞高、寬各6米,深19.5米。正樓為重樓,面闊七間,進深二間,高36米,三層檐歇山頂,周圍有迴廊。箭樓面闊十一間,進深二間,高33.4米,單檐歇山頂。箭樓的正面設四層箭窗,每層12孔,左右兩面各三層,每層3孔,利於射擊。
西安城門西安城門
中華民國初期,四座閘樓及其牆段被拆除,北門正樓和南門箭樓先後毀於辛亥革命和二虎守長安時的戰火。中國抗日戰爭期間,部分城牆段作為了防空洞使用,破損嚴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拆掉了部分角樓、敵樓以及大量雉堞和女牆。為了發展交通,還將不少牆段打通,形成豁口。到1983年時,西安城牆僅存城樓和箭樓6座,並且有14處豁口。1983年起,城牆周邊設立了中國唯一的環城公園。1990年代末,西安市政府開始實施貫通工程,連綴近代以來形成的豁口,到2005年,整座西安城牆已實現了全面貫通。
馮玉祥為紀念孫中山,在1927年開通了中山門。玉祥門是紀念1926年從此處攻入城區的馮玉祥而於1928年建的。勿幕門開通於1939年,用以紀念辛亥革命中的井勿幕。南門兩側、文昌門、和平門、小南門、含光門、朝陽門和小北門是抗日戰爭時期新開。文昌門之上有建於明代萬曆年間的魁星樓。2006年火車站段新修解放門(正對火車站,結構與其他門不同)、尚儉門、尚勤門,使城牆全部連通。

北京城門

天安門

故宮的南端,與天安門廣場長安街相望。是兩代北京皇城正門。設計者為明代御用建築匠師蒯祥
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門洞上方懸掛著巨大的毛澤東主席畫像,兩邊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大幅標語。
天安門天安門
始建於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門”,寓“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是紫禁城正門清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權力、理應萬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內和、長治久安”的含義。
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成立,天安門開始對民眾開放。1949年10月1日,在這裡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它由此被設計入國徽,並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天安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它以其500多年厚重的歷史內涵,高度濃縮了中華古代文明現代文明,成為舉世矚目、令人神往的地方。

午門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位於紫禁城南北軸線。此門居中向陽,位當子午,故名午門。
午門前有端門天安門皇城正門,明代稱承天門)、大清門(明代稱大明門),其後有太和門(明代稱奉天門,後改稱皇極門清代改今名)。各門之內,兩側排列整齊的廊廡。這種以門廡圍成廣場、層層遞進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國古代“五門三朝”制度的影響,有利於突出皇宮建築威嚴肅穆的特點。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東西北三面城台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北面門樓,面闊九間,重檐黃瓦廡殿頂。東西城台上各有廡房十三間,從門樓兩側向南排開,形如雁翅,也稱雁翅樓。在東西雁翅樓南北兩端各有重檐攢尖頂闕亭一座。威嚴的午門,宛如三巒環抱,五峰突起,氣勢雄偉,故俗稱五鳳樓
城門(進出城的通道)
午門有五個門洞,可是從正面看,似乎是三個,實際上正面還有左右兩個掖門,開在東西城台里側,一個面向西,一個面向東。這兩個門洞分別向東、向西伸進地台之中,再向北拐,從城台北面出去。因此從午門的背面看,就有五個門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說。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后可以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側門,宗室王公出入右側門。左右掖門平時不開,皇帝太和殿舉行大典時,文武百官才由兩掖門出入。
午門正中門樓左右的兩座闕亭,內設鐘鼓。何時鳴鐘,何時擊鼓,都有規定。皇帝祭祀壇廟出午門鳴鐘;皇帝祭祀太廟時擊鼓;皇帝升殿舉行大典時則鐘鼓齊鳴。
當然,清代皇帝每年十月初一要在午門頒發第二年的曆書,舉行頒發儀式,叫“頒朔之禮”。 在明代,皇帝在午門外廣場杖打犯有過失的大臣。明代大臣受“廷杖”刑罰的為數頗多,當場被杖打死亡的這種說法是沒有的。

丹鳳門

丹鳳門是唐帝國的首都長安大明宮的正南門,於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年)建成,一直到唐末隨著唐帝國的滅亡而毀壞,見證了大唐帝國由極盛到滅亡的歷史過程。丹鳳門不但是唐高宗以後的唐朝皇帝進出宮城的主要通道,也是宣布登基改元、頒布大赦令及舉行宴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政治場所和國家象徵。
唐代的丹鳳門為五門道,是中國古代都城城門建制的最高制度,其形制延續至後來的明清紫禁城天安門,也被稱為“五門”“國門”“鳳門”等。
丹鳳門丹鳳門
從1957年開始,考古工作者對大丹鳳門遺址進行了調查、勘探。2005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唐城工作隊對丹鳳門遺址進行了全面考古發掘。發掘結果表明,丹鳳門的墩台用黃土夯築而成,外砌磚壁,門址東西長74.5米,南北寬33米,占地約2460平方米,共開5個門道。這次考古發掘顯示,丹鳳門遺址的規模之大、門道之寬、馬道之長,均為目前隋唐城門考古之最,被考古界譽為“盛唐第一門”。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丹鳳門遺址所在的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丹鳳門是唐大明宮的正南門,為中國古代都城城門建制的最高制度的五門道宮門。城門墩台東西總長74.50米,南北寬33米,由黃土夯築而成,外表包磚。沿兩側城牆築有長達54米的馬道。在墩台之上有木構城樓,位於墩台台頂的城樓基座東西長70.8‘、2米。

永定門

永定門位於左安門右安門中間,是老北京外城7座城門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從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永定門始建於明嘉靖時期,共跨越了明、清兩代。城樓形制一如內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樓閣式建築,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頂,面闊間,通寬24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0.50米;樓連台通高26米。永定門於1957年被拆除,現存城樓為2004年重建。
永定門位於北京,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頂,面闊五間,通寬24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0.50米;樓連台通高34.04米。瓮城呈方形,兩外角為圓弧形,東西寬42米,南北長36米,瓮城牆頂寬6米。箭樓規制與城樓差距較大,不甚協調;單檐歇山式灰筒瓦頂;面闊三間,寬12.8米,進深一間6.70米,高8米,連城台通高15.85米;南、東、西三面各闢箭窗二層,南面每層七孔,東西每層3孔;北鍘樓門為過木式方門;箭樓下城台正中對首城樓門洞辟一券洞門。據有關史料記載,永定門是逐步建成的,跨越了、清兩代。
城門(進出城的通道)

德勝門

北京德勝門,始建於明正統二年(1437年),明清北京城內城九門之一,是由城樓、箭樓、閘樓和瓮城等組成的群體軍事防禦建築。元為健德門,為出兵征戰之門,寄語於“德勝”二字。
此後,歷代都對城門和箭樓進行維修。1951年國家撥款修繕。1980年再次進行全面修繕。1982年設立文保所,並對外開放。1992年恢復瓮城內的真武廟。現箭樓上長年舉辦歷史古錢幣展。

基本介紹

“內九外七皇城四”中“內九”指的是內城上的九座城門,按順時針方向,分別是東城牆上的東直門、朝陽門;南城牆上的崇文門、正陽門、宣武門;西城牆上有阜成門、西直門;北城牆上的德勝門和安定門。它們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徵。

正陽門

正陽門,俗稱前門,原名麗正門,原由瓮城牆連為一體,後因修路分割成了兩個部分。但一般人們也把大柵欄那個地方叫做前門,所以說嚴格意義上來說,前門的概念是一個區域,範圍是正陽門和它前面的珠寶市、大柵欄等區域,而正陽門是指正陽門城樓和箭樓的統稱。處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軸線上,現存城樓箭樓
正陽門箭樓始建於明正統四年(1439年),建築形式為磚砌堡壘式,城台高12米,門洞為五伏五券拱券式,開在城台正中,是內城九門中唯一箭樓開門洞的城門,專走龍車鳳輦。箭樓為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上下共四層,東、南、西三面開箭窗94個,供對外射箭用。箭樓四闊七間,寬62米,北出抱廈五間,寬42米,樓高24米,門兩重,前為吊落式閘門(即千斤閘),後為對開鐵葉大門。
正陽門在磚砌城台上建有城樓,占地3047平方米,城台高13.2米,南北上沿各有1.2米高的宇牆。城台正中辟有券門,門內設千斤閘。城樓高兩層,為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重檐歇山式三滴水結構。城樓的樓上、樓下均四面有門。面寬七間(41米),進深三間(21米)。上下均有迴廊。樓身寬36.7米,深16.5米,高27.3米。整座城樓的整體高度為42米,在北京所有城門中最高大的一座。
正陽門正陽門
正陽門城樓南設有箭樓,占地2147平方米,磚砌壁壘式建築。頂部為灰筒瓦綠琉璃剪邊、重檐歇山頂。箭樓上下共有四層,南邊為樓北邊為抱廈;南側面寬七間,寬62米,進深12米;樓高26米,連城台通高38米,也是北京所有箭樓中最高大的一座。箭樓設四層箭孔,每層13個(內城其餘八門箭樓為每層12個箭孔),東西各設4層箭孔,每層4孔。 正陽門箭樓形式比較獨特,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徵。
箭樓與城門樓之間為瓮城,寬108米,深85米,東西設有兩座閘樓,於閘樓下開券門,門內也有千斤閘。平時箭樓及東閘樓下的城門關閉,出入百姓繞行西閘樓下券門。

崇文門

崇文門,元稱文明門,俗稱“哈德門”,“海岱門”。崇文門以瓮 城左首鎮海寺內鎮海鐵龜著名。此外崇文門稅關之苛也使外埠客 商望門生畏。“崇文鐵龜”名遍響京都。走酒車,城外是酒道,當年的美酒佳釀大多是從河北涿州等地運來,進北京自然要走南路。運酒的車先進了外城的左安門,再到崇文門上稅。收的酒稅,在祟文門指定了十八家,由它們統一收售,統一納稅,俗稱"十八家酒店"。酒稅是很重的,一般釀酒小作坊,為了維持生計,往往在夜間胸前掛著裝滿酒的豬尿脖,偷偷爬過城牆,以避交高稅。這就是"背私酒"的。背私酒是非常辛苦和危險的。他們用脊背貼著城牆,用雙腳和雙手緊緊蹬著和扒著每行城磚微凸出的地方,一點一點往上"爬",到了城上再用繩子把身體系下去。封建統治者的嚴重剝削,逼得人民九死一生地去謀取生路。所以當時稱祟文稅局是"鬼門關。
崇文門崇文門
明末以來,崇文門外是比較熱鬧的,大小商販,車水馬龍。護城河水清瀅,河上架有橋樑,河中游有畫舫,兩岸種著樹木花草。綠柳迎風,紅花邀月,秀麗非常。後來護城河水日漸淤塞,清政府及民國軍閥又不加倍浚,往日勝景,一去不返。崇文門到蟠桃宮的交通,則改為騎驢;驢識道,不亂走,不用人牽,到目的地自有驢將行人接去,絕無差誤。這種情況,一直到解放前夕。

宣武門

宣武門建於明代,初稱順城門,正統四年改稱宣武。為內城南門之一。宣武門的命名上遵循了古代“左文右武”的禮制,兩門一文一武對應,取“文治武安,江山永固”之意。因為取武為意,城門守軍訓練用的護衛校場就設在宣武門外。匯處一帶。
宣武門,元稱順承門(訛傳順治門) 明永樂十七年,南拓北京南城牆時修建,沿稱元“順承門”之名。正統元年明政府重建城樓,增建瓮城、箭樓、閘樓,正統四年工程竣工。取張衡《東京賦》“武節是宣”,有“武烈宣揚”之義,改稱“宣武門”。宣武門城樓面活五間,通寬32.6米;進深三間,通進深23米;樓連台通高33米;重樓重檐,歇崇山峻岭式灰筒瓦綠互諒互綠琉璃瓦剪邊。瓮城南北長83米,東西寬75米;西牆辟券門,其上為閘樓。瓮城南牆城台之上為箭樓,箭樓面活七間,通寬36米;通進深21米,連台通高30米。
宣武門外為菜市口刑場, 囚車從此門經常出入,人稱“死門“,令人回味的是:瓮城上的午炮每日一響,聲震京華,京人以此對時,人稱:“宣武午炮“。走囚車。因為刑場設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犯人經刑部審核確定,從宣武門出去,在菜市口問斬。宣武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三個大字兒:“後悔遲”,可不是後悔遲嘛,都要問斬了,再後悔哪兒還來得及啊。菜市口是北京的鬧市,從南方各省來的人,過盧溝橋,進廣安門,再進入北京內城大都要經過這裡。這裡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殺人地方了,菜市口沒有什麼固定的地方作刑場,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戶或者藥店門口,設下監斬官的坐案。宋末元初,被元朝統治者關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為不肯屈服,最後在菜市口被殺死。他在刑場上,態度莊嚴地監斬官說:“我為宋朝能做的事,現在終於做完了”,然後慷慨就義。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也曾在這裡喊出了“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邁遺言,更是為這刑場增添了一股子肅殺之氣。

東直門

東直門城樓形制同朝陽門,但規制略小,面闊五間通寬1.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5.3米;樓連台通高34米;瓮同西直門,四角皆為直角;東西為62米,南北為68米;南側瓮牆辟券門,門上建閘樓。20年代初期,在瓮城內從正東向正西方向拍攝的東直門城樓門洞。門額上鑲嵌的“東直門”三字清晰可見;門洞券頂“五伏五券”的做法亦清晰可辨;凸凹不平的石路面,顯示著歲月的滄桑。
東直門地區,有比較準確的歷史記載,是在元代以後。元代以前基本是荒地,元大都的建立,就是開始了東直門準確的歷史,元大都是1267年,由忽必烈下令施工,東直門的歷史就由此開始了。東直門地區在這兒,當時是住的崇文門,根據中國的傳統文化,文東武西,在元朝時期,當時的崇文門,也就是今天的東直門,大致的情況是這樣的。他有崇文庫和官倉,為什麼元代在這兒的官倉這么集中,是和海運有關的,還有一條河運工程是和東直門是息息相關的,就是壩河,最後進入積水潭,另外一條就是亞麻河,通過東直門水關進入元大都的,把糧食和貨物卸在崇文門地區,這是元代的情況,但是元代的時候,東直門郊區還沒有形成規模,基本上沒有什麼村落。
東直門位於北京東二環東直門立交橋的西側,原為元大都東垣崇仁門,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洪武四年(1371年)均修補沿用,永樂十七年(1419年)修葺,改稱東直門,正統元年(1436年)重建城樓、瓮城、箭樓、閘樓,正統四年(1439年)竣工,成化九年城樓曾引發火災,火災後重修。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於東直門外建水關,管理進京貨物。清朝嘉慶三年(1798年)曾重修城樓。1915年因修築環城鐵路將瓮城、閘樓拆除,於箭樓後部兩側建“之”字形磚蹬道。1927年將箭樓拆除,僅存箭樓台基,台基於1958年拆除。1950年在東直門城門北側開豁口,以利交通,1965年拆除東直門城樓。1979年在城門原址東側建立交橋,為重要交通路口,附近有東直門捷運站和東直門長途汽車站

西直門

西直門是北京內城的九大古城門之一,自元朝開始就是京畿的重要通行關口.西直門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古今聞名的地方。元代為大都城和義門所在地,明清時為京師內城九門之一,是除正陽門外規模最大的一個城門。另外,西直門還是明清兩代自玉泉山向皇宮送水的水車必經之門,因此有“水門”之稱。
西直門是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元士祖忽必烈金中都舊城東北建設新城時開始建造的,在元朝時西直門被稱和義門,是東直門的姐妹門,劉秉忠為西直門總設計師,郭守敬負責水源方面的設計,按照《周禮·考工記》中關於帝王之都的理想布局設計建造,至元二十二年完成。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冬天元順帝為防農民起義軍攻城,下令趕築包括和義門在內的11座城門的瓮城和城外護城河的吊橋。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徐達率大軍攻占北京城,為了防止北元的反撲,曾命華雲龍整修和義門及附近城牆永樂十七年再次修繕後改名西直門,明朝正統元年(1436年)明英宗命太監阮安等監修京師9門城樓,正統四年完工,
修建時利用和義門原有的門洞,將原瓮城壓在新建的瓮城之下。史書中曾有明代萬曆四十六年大風毀壞西直門城樓的記載,清朝乾隆五十四年曾大修西直門城樓、箭樓,光緒二十年(1894年)修西直門至頤和園之石路,同時修繕西直門城樓,後因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未及完工即告中斷。1950年西直門城樓、箭樓及瓮城曾修繕。1969年修建環線捷運時將西直門城樓、箭樓等拆除,在箭樓下發現埋在地下的元朝和義門瓮城門,原址現已闢建為路。
西直門城樓台基底寬40.9米,城台頂進深24米,城台高10.75米,內側券門高8.46米,外側券門高6.3米。城台內側左、右馬道寬5米,城樓面闊五間,連廊面寬32米,進深三間,連廊通進深15.6米,城樓連城台通高32.75米。瓮城為方形,東西長62米,南北寬68米,瓮城南側辟券門,券門上建閘樓,東北角建關帝廟

朝陽門

朝陽門, 元稱齊化門,門內九倉之糧皆從此門運至,故瓮城門洞內刻有谷穗一束,逢京都填倉之節日,往來糧車“朝陽 谷穗“為南糧北運的第一位喜迎神。朝陽門形制與崇文門略同,面闊五間,通寬31.3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9.2米;樓連台通高32米;箭樓形制略與宣武門同,面闊七間,通寬32.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25米。古時為進京的交通要道,1915年經過一次拆除,1956年徹底拆除,成為歷史的一個影子。除此之外,還有同名電影名稱為朝陽門。
東面的兩座城門被該稱朝陽門和東直門。朝陽門是漕糧出入的城門,京城百姓的口糧基本均來源於次。但是,2014年的老人們仍有叫她齊化門的,有時也被訛稱“奇貨門”,大概是以前打南方來的奇珍異寶都要從次過的原因吧。走糧車。所以,朝陽門的城門洞頂上,刻著一個谷穗兒。糧食 進了朝陽門,就存放在附近的糧倉之中。2014年朝陽門內的地名還有“祿米倉”、“海運倉”、“新太倉”等,那都是當年存放官糧的倉庫。
元至元四年(1267),忽必烈下令“築新城,城方六十里……分十一門……東之右日齊化,東之左日光熙……” (《順天府志》),文中位於“東之右”的“齊化門”就是今天的朝陽門。
建成之初的齊化門與它的後世相比,不免顯得簡陋,僅有城樓,築樓材質也僅為夯土而已。馬可·波羅的遊記可做佐證,“(大都城)環以土牆”,他還進一步描述了與城門相連的城牆的形狀,“域根厚十步,然愈高愈削,城頭僅厚三步”(《馬可·波羅行紀》),可見當時城牆的形狀是比較明顯的梯形。
“至正十九年(1359)冬十月庚申朔,詔京師十一門皆築瓮城,造吊橋”(《順天府志》),齊化門才和其他十門一起,開始由單體建築向著建築群的方向發展。明取代元,
齊化門得以保存舊名,並獲得幾次修繕,最大規模的一次發生在明正統年間。工程從正統二年(1437)正月開工,至正統四年(1439)四月竣工,修建了九門的城樓、箭樓、瓮城等。工程結束後,齊化門改稱朝陽門。
朝陽門在清代也曾多次被修繕,但城門形制仍未有太大特殊之處,《北京的城門與城牆))的作者瑞典人喜仁龍稱朝陽門城樓結構普通,形制與其相對的平則門(今阜成門)城樓相同,僅在細部存在著差異。唯一的特點就是寬度較其他城樓要大,各尺寸數據也較平則門略大。

阜成門

位於西城區中部。元代為大都城平則門所在地,明、清為京師內城九門之一。元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城東北修築新城,至元二十二年完工,共設11座城門,西、東、南城垣各3座,城北垣2座,西城垣中間1座為平則門。城門內為通往大內宮殿方向的平則門街,街北側有西成坊、福田坊、集慶坊及大聖壽萬安寺(今妙應寺),街南側有金城坊、鹹宜坊、安富坊。
元至正二十九年(1369)元順帝又令修築包括平則門在內的各城門瓮城及護城河吊橋。明代在大都城基礎上建設北京城,改11門為9門,其西城垣除北端縮短2.5公里並取消肅清門,南端展拓1公里外,其餘基本未動,平則門亦沿襲舊稱。明正統元年(1436)詔修內城9 門城樓,至正統四年完工,平則門改城阜城門,修築城樓、城門、箭樓、瓮城、瓮城門各一,其規制較元大都城門為高。城樓為三重檐歇式重樓建築,台座呈梯形狀,連同城樓通高35.1米。台座頂面鋪設城磚,並與城垣頂面甬道相連,其餘箭樓、瓮城及瓮城門城樓的規劃均類似西直門。城內道路亦改稱阜城門街,街南側有巡捕廳等機構。城外官道為通往西山的重要道路。清代北京城垣規制多沿襲明代。
乾隆五十二年(1787)曾對城門、箭樓等進行較大規模的維修。阜城門是明、清兩代自門頭溝運煤進城的重要通道,故有"煤門"之稱。70年代修建環城地下鐵路,城樓及附近城牆皆被拆除,將護城河填平為路。
"阜城門"後來演化為地片名,泛指阜城門橋附近,即阜城門南、北大街,阜城門內外大街一帶。東北屬福綏境街道辦事處,東南屬豐盛街道辦事處,西屬阜外街道辦事處。其中阜城門南、北大街原址為北京內城牆及護城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