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書

昔自在古,歷建正作於孟春。於時冰泮發蟄,百草奮興,秭鳺先滜。物乃歲具,生於東,次順四時,卒於冬分。時雞三號,卒明。撫十二[月]節,卒於醜。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幽者幼也,幽明者雌雄也。雌雄代興,而順至正之統也。日歸於西,起明於東;月歸於東,起明於西。正不率天,又不由人,則凡事易壞而難成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曆書
  • 創作年代:西漢
  • 作品出處:史記卷二十六
  • 文學體裁:書
  • 作者:司馬遷
  • 類別:古代文學
  • 分類:日常
簡介,甲子篇,介紹,正北,正西,正南,正東,右曆書,演變評價,歷史演變,社會評價,作者簡介,

簡介

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順承厥意。
太史公曰:神農以前尚矣。蓋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訊息,正閏余,於是有天地神祇物類之官,是謂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亂也。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異業,敬而不瀆,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災禍不生,所求不匱。
少皞氏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擾,不可放物,禍菑薦至,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
其後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鹹廢所職,而閏余乖次,孟陬殄滅,攝提無紀,歷數失序。堯復遂重黎之後,不忘舊者,使復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時正度,則陰陽調,風雨節,茂氣至,民無夭疫。年耆禪舜,申戒文祖,雲“天之歷數在爾躬”。舜亦以命禹。由是觀之,王者所重也。
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窮則反本。天下有道,則不失紀序;無道,則正朔不行於諸侯。
幽、厲之後,周室微,陪臣執政,史不記時,君不告朔,故疇人子弟分散,或在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廢而不統。周襄王二十六年閏三月,而春秋非之。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邪於終。履端於始,序則不愆;舉正於中,民則不惑;歸邪於終,事則不悖。
其後戰國並爭,在於強國禽敵,救急解紛而已,豈遑念斯哉!是時獨有鄒衍,明於五德之傳,而散訊息之分,以顯諸侯。而亦因秦滅六國兵戎極煩,又升至尊之日淺,未暇遑也。而亦頗推五勝,而自以為獲水德之瑞,更名河曰“德水”,而正以十月,色上黑。然歷度閏余,未能睹其真也。
漢興,高祖曰“北畤待我而起”,亦自以為獲水德之瑞。雖明習歷及張蒼等,鹹以為然。是時天下初定,方綱紀大基,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襲秦正朔服色。
至孝文時,魯人公孫臣終始五德上書,言“漢得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易服色。當有瑞,瑞黃龍見”。事下丞相張蒼,張蒼亦學律歷,以為非是,罷之。其後黃龍見成紀,張蒼自黜,所欲論著不成。而新垣平望氣見,頗言正歷服色事,貴幸,後作亂,故孝文帝廢不復問。
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而巴落下閎運算轉歷,然後日辰之度與夏正同。乃改元,更官號,封泰山。因詔御史曰:“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廣延宣問,以理星度,未能詹也。蓋聞昔者黃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驗,定清濁,起五部,建氣物分數。然蓋尚矣。書缺樂弛,朕甚閔焉。朕唯未能循明也,紬績日分,率應水德之勝。今日順夏至,黃鐘為宮,林鐘為征,太蔟為商,南呂為羽,姑洗為角。自是以後,氣復正,羽聲復清,名復正變,以至子日當冬至,則陰陽離合之道行焉。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為太初元年。年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甲子篇

介紹

太初元年,歲名“焉逢攝提格”,月名“畢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正北

十二
大余,無小余;
無大余,無小余;
焉逢攝提格太初元年。
十二
大餘五十四,小餘三百四十八;
大餘五,小餘八;
端蒙單閼二年。
閏十三大餘四十八,
小餘六百九十六;
大餘十,小餘十六;游兆執徐三年。
十二
大餘十二,
小餘六百三;大餘十五,小餘二十四;強梧大荒落四年。
十二
大餘七,小餘十一;
大餘二十一,無小余;徒維敦牂天漢元年。
閏十三
大餘一,小餘三百五十九;
大餘二十六,小餘八;祝犁協洽二年。
十二
大餘二十五,小餘二百六十六;
大餘三十一,小餘十六;商橫涒灘三年。
十二
大餘十九,小餘六百一十四;
大餘三十六,小餘二十四;昭陽作鄂四年。
閏十三
大餘十四,小餘二十二;
大餘四十二,無小余;橫艾淹茂太始元年。
十二
大餘三十七,小餘八百六十九;
大餘四十七,小餘八;尚章大淵獻二年。
閏十三
大餘三十二,小餘二百七十七;
大餘五十二,小餘一十六;焉逢困敦三年。
十二
大餘五十六,小餘一百八十四;
大餘五十七,小餘二十四;端蒙赤奮若四年。
十二
大餘五十,小餘五百三十二;
大餘三,無小余;
游兆攝提格征和元年。
閏十三
大餘四十四,小餘八百八十;
大餘八,小餘八;
強梧單閼二年。
十二
大餘八,小餘七百八十七;
大餘十三,小餘十六;徒維執徐三年。
十二
大餘三,小餘一百九十五;大餘十八,小餘二十四;
祝犁大芒落四年。
閏十三
大餘五十七,小餘五百四十三;
大餘二十四,無小余;商橫敦牂後元元年。
十二
大餘二十一,小餘四百五十;
大餘二十九,小餘八;昭陽汁洽二年。
閏十三
大餘十五,小餘七百九十八;
大餘三十四,小餘十六;
橫艾涒灘始元元年。

正西

十二
大餘三十九,小餘七百五;
大餘三十九,小餘二十四;
尚章作噩二年。
十二
大餘三十四,小餘一百一十三;
大餘四十五,無小余;
焉逢淹茂三年。
閏十三
大餘二十八,小餘四百六十一;
大餘五十,小餘八;
端蒙大淵獻四年。
十二
大餘五十二,小餘三百六十八;
大餘五十五,小餘十六;
游兆困敦五年。
十二
大餘四十六,小餘七百一十六;
無大余,小餘二十四;
強梧赤奮若六年。
閏十三
大餘四十一,小餘一百二十四;
大餘六,無小余;
徒維攝提格元鳳元年。
十二
大餘五,小餘三十一;
大餘十一,小餘八;
祝犁單閼二年。
十二
大餘五十九,小餘三百七十九;
大餘十六,小餘十六;
商橫執徐三年。
閏十三
大餘五十三,小餘七百二十七;
大餘二十一,小餘二十四;
昭陽大荒落四年。
十二
大餘十七,小餘六百三十四;
大餘二十七,無小余;
橫艾敦牂五年。
閏十三
大餘十二,小餘四十二;
大餘三十二,小餘八;
尚章汁洽六年。
十二
大餘三十五,小餘八百八十九;
大餘三十七,小餘十六;
焉逢涒灘元平元年
十二
大餘三十,小餘二百九十七;
大餘四十二,小餘二十四;
端蒙作噩本始元年。
閏十三
大餘二十四,小餘六百四十五;
大餘四十八,無小余;
游兆閹茂二年。
十二
大餘四十八,小餘五百五十二;
大餘五十三,小餘八;
強梧大淵獻三年。
十二
大餘四十二,小餘九百;
大餘五十八,小餘十六;
徒維困敦四年。
閏十三
大餘三十七,小餘三百八;
大餘三,小餘二十四;
祝犁赤奮若地節元年。
十二
大餘一,小餘二百一十五;
大餘九,無小余;
商橫攝提格二年。
閏十三
大餘五十五,小餘五百六十三;
大餘十四,小餘八;
昭陽單閼三年。

正南

十二
大餘十九,小餘四百七十;
大餘十九,小餘十六;
橫艾執徐四年。
十二
大餘十三,小餘八百一十八;
大餘二十四,小餘二十四;
尚章大荒落元康元年。
閏十三大餘八,小餘二百二十六;
大餘三十,無小余;
焉逢敦牂二年。
十二
大餘三十二,小餘一百三十三;
大餘三十五,小餘八;
端蒙協洽三年。
十二
大餘二十六,小餘四百八十一;
大餘四十,小餘十六;
游兆涒灘四年。
閏十三
大餘二十,小餘八百二十九;
大餘四十五,小餘二十四;
強梧作噩神雀元年。
十二
大餘四十四,小餘七百三十六;
大餘五十一,無小余;
徒維淹茂二年。
十二
大餘三十九,小餘一百四十四;
大餘五十六,小餘八;
祝犁大淵獻三年。
閏十三
大餘三十三,小餘四百九十二;
大餘一,小餘十六;
商橫困敦四年。
十二
大餘五十七,小餘三百九十九;
大餘六,小餘二十四;
昭陽赤奮若五鳳元年。
閏十三
大餘五十一,小餘七百四十七;
大餘十二,無小余;
橫艾攝提格二年。
十二
大餘十五,小餘六百五十四;
大餘十七,小餘八;
尚章單閼三年。
十二
大餘十,小餘六十二;
大餘二十二,小餘十六;
焉逢執徐四年。
閏十三
大餘四,小餘四百一十;
大餘二十七,小餘二十四;
端蒙大荒落甘露元年。
十二
大餘二十八,小餘三百一十七;
大餘三十三,無小余;
游兆敦執二年。
十二
大餘二十二,小餘六百六十五;
大餘三十八,小餘八;
強梧協洽三年。
閏十三
大餘十七,小餘七十三;
大餘四十三,小餘十六;
徒維涒灘四年。
十二
大餘四十,小餘九百二十;
大餘四十八,小餘二十四;
祝犁作噩黃龍元年。
閏十三
大餘三十五,小餘三百二十八;
大餘五十四,無小余;
商橫淹茂初元元年。

正東

十二
大餘五十九,小餘二百三十五;
大餘五十九,小餘八;
昭陽大淵獻二年。
十二
大餘五十三,小餘五百八十三;
大餘四,小餘十六;
橫艾困敦三年。
閏十三
大餘四十七,小餘九百三十一;
大餘九,小餘二十四;
尚章赤奮若四年。
十二
大餘十一,小餘八百三十八;
大餘十五,無小余;
焉逢攝提格五年。
十二
大餘六,小餘二百四十六;
大餘二十,小餘八;
端蒙單閼永光元年。
閏十三
無大余,小餘五百九十四;
大餘二十五,小餘十六;
游兆執徐二年。
十二
大餘二十四,小餘五百一;
大餘三十,小餘二十四;
強梧大荒落三年。
十二
大餘十八,小餘八百四十九;
大餘三十六,無小余;
徒維敦牂四年。
閏十三
大餘十三,小餘二百五十七;
大餘四十一,小餘八;
祝犁協洽五年。
十二
大餘三十七,小餘一百六十四;
大餘四十六,小餘十六;
商橫涒灘建昭元年。
閏十三
大餘三十一,小餘五百一十二;
大餘五十一,小餘二十四;
昭陽作噩二年。
十二
大餘五十五,小餘四百一十九;
大餘五十七,無小余;
橫艾閹茂三年。
十二
大餘四十九,小餘七百六十七;
大餘二,小餘八;
尚章大淵獻四年。
閏十三
大餘四十四,小餘一百七十五;
大餘七,小餘十六;
焉逢困敦五年。
十二
大餘八,小餘八十二;
大餘十二,小餘二十四;
端蒙赤奮若竟寧元年。
十二
大餘二,小餘四百三十;
大餘十八,無小余;
游兆攝提格建始元年。
閏十三
大餘五十六,小餘七百七十八;
大餘二十三,小餘八;
強梧單閼二年。
十二
大餘二十,小餘六百八十五;
大餘二十八,小餘十六;
徒維執徐三年。
閏十三
大餘十五,小餘九十三;
大餘三十三,小餘二十四;
祝犁大荒落四年。

右曆書

大余者,日也。小余者,月也。端(旃)蒙者,年名也。支:醜名赤奮若,寅名攝提格。乾:丙名游兆。正北,冬至加子時;正西,加酉時;正南,加午時;正東,加卯時。
歷數之興,其來尚矣。重黎是司,容成斯紀。推步天象,訊息母子。五勝輪環,三正互起。孟陬貞歲,疇人順軌。敬授之方,履端為美。

演變評價

歷史演變

曆書,古時稱“通書”,清乾隆時為避弘曆名諱,更名為 “時憲書”。封建王朝時代,由於它是由皇帝委任京城欽天監頒布的,所以又稱“皇曆”。我國遠在古代就設有專掌觀察天象、推算曆法的官職。秦漢有太史令,唐代設太史局,宋元有司天監,明清改名為欽天監。明代二年至七年(1629年——1634年)在徐光啟等統領下的“曆局”組聘專業人士編纂了《崇禎曆書》。清初,傳教士又將《崇禎曆書》略作整理進呈給清帝,改書名為《西洋曆法新書》,在其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它一直成為當時天文學家學習和研究西方天文學的主要著作,對我國天文學發展影響很大。
在歐洲,則是由教皇頒布曆書,目前使用的公曆是1582年羅馬天主教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把儒略曆修改之後,由各地印刷所印行的。
舊時,每年十月初一日欽天監頒次年曆書。《燕京歲時記》載:"十月頒歷以後,大小書肆出售憲書,衢巷之間也有負箱唱賣者。" 皇曆即"憲書",亦稱"通書"。清末到民國時期,市面上販賣所謂"大本新皇曆",上面印著《大清光緒某年欽頒時憲書》、《中華民國全序通書》。通書扉頁上刊印當朝帝後生辰忌日,日曆以外的部分謂之"序",有的序多於正文。甚至將《三字經》、《百家姓》、《千子文》、《朱子治家格言》統統附上。民國以後,有當代偉人像,文明結婚儀式圖等。日曆部分的表頭上有火車表(僅站名順序)和諸神、佛聖誕日期表。日曆以陰曆為單位。人們買來這本通書後,首先用朱筆在封面上寫上:"燈下無忌,夜觀大吉"。這種"通書"在中國大陸地區一直由官方發行到1949年,之後終止。但是在港澳台地區仍有私人出版發行。
我國最早的曆書是裝裱成軸,用毛筆書寫,敦煌出土文獻中即有幾種曆書的抄本,目前已知到唐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已有木板刻印的曆書出現了。曆書發展演變至今,遠不能與昔日的曆書相提並論,它以完全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就其種類而言,就有年曆、月曆、日曆、農曆、懷歷、檯曆、掛曆、萬年曆等多種;隨著社會信息、科技文化不斷進步,其內容更是無所不涉,豐富多彩;設計形式不僅多樣化,且更富有文化藝術氣息,帶有名人書法、詩畫的曆書、年曆品種,往往就是一件收藏品,因此時下重視收藏各類曆書、年曆的人愈來愈多。

社會評價

曆書一年一個樣,各類品種無不打有當年社會歷史的烙印。如筆者所藏的這本於1975年出版的《東方紅》曆書(見圖),就帶有當時“特殊年代”的特徵。該曆書規格為22.5厘米×16.3厘米,全冊236頁,封面上是一幅由陝西省美術創作組創作的年畫——《延安兒女心向毛主席》;封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封面裡頁印著毛主席像;首頁印有“一九七五年曆書”、《東方紅》歌曲和光芒四射的紅太陽、天安門、三面紅旗、工廠和稻穗組成的標誌性圖案;封三印著世界地圖;封底是一幅戶縣農民畫。全書辟設有“團結起來爭取更大勝利”、“全國遍開大寨花”、“祖國建設新面貌”、“用社會主義思想占領農村文化陣地”、“知識青年在廣闊天地”、“科學種田科學實驗”等15個欄目,計228篇大小文章。月日、節氣、出生年份對照、各地氣象變化等表樣編排在前20頁上部;曆書後半部還附有《中國歷史年代簡表》、《公市制度量衡簡表》和圖照片等。當時沒有任何宣傳廣告,僅介紹了一些當時“農村版圖書”及其目錄。該本曆書,由農業、人民衛生、科學、人民美術、農村讀物等出版社負責編輯出版工作,並由新華通訊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圖片社、人民、解放軍等畫報社、體育報社、《華北民兵》、《地理知識》等編輯部以及廣東、廣西人民出版社等11家機構參與協作和組供稿。
曆書

作者簡介

司馬遷(約公元前145或前135年—?),夏陽(在今陝西韓城西南)人。出身史學世家,父親司馬談官至太史令。司馬遷十歲時隨父到長安,先後求學於董仲舒孔安國門下。二十歲開始遊歷名山大川,所到之處均考察風俗,採集史跡傳說。繼承父親太史令的職位後,司馬遷得以飽覽朝廷藏書,又隨漢武帝到各地巡遊,增長了見識;他同時開始著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親寫一部“名主賢君、忠臣死義之事”的通史的遺願。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征匈奴時因友軍接應不力身陷重圍,在矢盡糧絕的情況下投降匈奴,司馬遷因上疏為李陵辯護觸怒武帝,被處以宮刑。受此大辱,司馬遷憤不欲生,但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決心“隱忍苟活”。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憤著書,完成了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名著《史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