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雁峰

回雁峰

回雁峰坐落於衡陽雁峰區,為八百里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首,又稱南嶽第一峰。瀟湘八景之一的平沙落雁和衡州八景之首的雁峰煙雨均坐落於景區。海拔96.8米,總面積6.32公頃,地處衡陽湘江西岸,為衡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回雁峰
  • 外文名:HuiYanFeng
  • 所屬地區:湖南省衡陽市雁峰區
  • 海拔高度:96.8m
  • 總面積:6.32公頃
  • 景區級別:國家“AAA”級旅遊區
  • 別稱:南嶽第一峰
  • 開放時間:7:00-23:30
  • 門票價格:成人票:10元 兒童票:5元
  • 著名景點:"雁峰寺,上達"
  • 建議遊玩時長:3小時
  • 適宜遊玩季節:夏末秋初最佳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區簡介,峰名由來,歷史簡介,著名景區,煙雨池,上達,雁文化,雁峰寺,松風亭,此君軒,平沙落雁,回雁閣,歷史名人,船山故地,王船山出生紀念地,飛瀑流彩,發展動態,

景區簡介

回雁峰山雖不高,因歷史名人的詩文以它為典故者甚多,文因景成,景借文傳,故名揚天下。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有“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佳句。偉大詩人杜甫曾居衡陽,留下了“萬里衡陽雁,今年又北歸……”的詩句。錢起劉禹錫柳宗元杜荀鶴王安石文天祥范仲淹等都留有膾炙人口的詩文。文因景成,景借文傳,故名揚天下。明未清初大思想家、哲學家王夫之出生於回雁峰下王衙坪,北宋大理學家周敦頤從小在衡州舅父家成長,人文薈萃,使回雁峰名揚中外
回雁峰為壽佛源頭,地處衡陽市區中心,集“大雁文化、宗教文化、船山文化”三大文化品牌於一身,是探索湖湘文化起源的最佳旅遊勝地,衡陽因此峰而得“雁城”之雅稱。回雁峰為中華壽岳“無量壽佛”的唯一供奉點,有詩云:欲往祝融拜聖帝,且來雁峰謁壽佛。
回雁峰有衡陽市城標——大雁銅雕、千年古剎——雁峰寺衡陽古八景之冠——雁峰煙雨、瀟湘古八景之一——平沙落雁衡陽標誌性建築——回雁閣、王夫之紀念地——王船山出生地紀念館。回雁峰的“雁文化”淵遠流長,“”形建築隨處可見,有雁雕、雁亭、雁廊、雁壁等。
1964年,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視察衡陽,倡導修復,闢為公園,部分完工,遇“文革”而停建。1983年,衡陽市人民政府重修回雁峰公園。景區有瀟湘八景之一的“平沙落雁”,衡州八景之冠的“雁峰煙雨”,金碧輝煌的雁峰寺雁城標誌的雁雕,憑弔王夫之此君軒等二十多個景點。趙朴初、唐天際、周輕鼎等當代書法名家的翰墨精品薈萃,王勃陳宗契等古代文人騷客的詩文,陶鑄的散文《松樹的風格》為景區增添了光輝和文化內涵。
回雁峰景區設計合理,布局巧妙,登回雁峰,南望東洲桃浪;北眺來雁塔珠暉塔;東瞰湘江如帶,百舸爭流;西看岳屏勝景,高樓鱗次,車水馬龍,令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
回雁峰回雁峰

峰名由來

回雁峰居八百里南嶽七十二峰之首,故稱南嶽第一峰。峰名由來有二,一曰:北雁南來,至此越冬,待來年春暖而歸;二曰:山形似一隻鴻雁伸頸昂頭,舒足展翅欲騰空飛翔;美麗的古都衡陽也因此峰冠以“雁城”之雅稱。南嶽第一峰含義有二,其一就地理位置來講,是南嶽七十二峰從南到北的首峰,與祝融、天柱、嶽麓諸峰同負盛名;其二南嶽“香文化”歷史悠久,歷來有南嶽進香自第一峰開始之說。千年古剎雁峰寺坐落於回雁峰上,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歷代高僧在此傳經布道,唐代“壽佛”留有袈裟雁峰寺,寺內設有“壽佛殿”,香火鼎盛,是南嶽稱為“壽岳”的重要佐證。

歷史簡介

“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來第一峰”,“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回雁峰山雖不高,但歷代名人王勃杜甫錢起劉禹錫柳宗元杜荀鶴王安石文天祥范仲淹等到此都留有讚譽回雁峰的詩詞佳句。回雁峰人文薈萃,風景如畫。
回雁峰景區是集錦式的古典園林,有衡陽市城標——雁雕、千年古剎——雁峰寺、衡州八景之冠——雁峰煙雨、瀟湘八景之一——平沙落雁衡陽標誌性建築——回雁閣、王船山出生地紀念館等主要景點。回雁峰的三大文化品牌——“雁文化”、“壽文化”、“船山文化”源遠流長。整個景區設施完善,布局巧妙,它遠山而不僻,近市而不囂,勝步景區,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回雁峰頭,很早就建有寺院。梁天監十二年(513年)救賜乘雲禪寺就在這裡,後來改為雁峰寺,歷經唐、宋、元、明四朝,其中屢毀屢建,到了清順治、康熙年間,才大加擴充,修建不少寶殿經閣,禪堂精舍,也塑造了許多大小佛像,堪稱藝術珍品。南來北往的高僧禪師,都曾在此登台說法,駐錫講經。這種盛況持續三百餘年之久。與此同時,衡陽人用壽佛殿來與雁峰寺並稱。壽佛殿原是雁峰寺一部分,建在大悲閣後,供奉無量壽佛。每逢農曆二月初八前後為朝壽佛日,藉以集市,熱鬧非常。
抗戰期間,衡陽保衛戰致使衡陽全城被毀,回雁峰上的茂林古木,摧毀無餘,寺院佛像,全部毀滅。僅存大門一排幾間小屋。從釋筱島(清同治時雁峰寺住持)的一篇記載里看到一點輪廓:“回雁峰聳立衡陽郡城南廓外里許,山形向北,峰麓有坪,可開田百畝,前煙雨池,後戲台,雖萬人觀劇,尚有餘基。由戲台上石瞪十餘級,有牌坊,名‘上達’。從石瞪左旋而上,至月台,古有‘望岳亭’。久廢,回首北望,城川寶塔,如在眼前。遠瞻祝融,天柱諸峰,若居胸次。峰之左,岳屏書院;右,龍神山,若雁雙翼抱城廓。石鼓峙立,若屏障然”(見《壽佛寺》山圖說)。1965年陶鑄副總理來衡陽視察工作,倡儀修復,隨即動工,修有大小亭台幾座,繞以長廓,曲折相通,略如大雁展翅之狀。欄桿窗捉,都用雁鳥圖形作為裝飾,設計頗具巧思。
回雁峰回雁峰

著名景區

煙雨池

衡陽八景之冠“雁峰煙雨實堪夸”的煙雨池,古時天將下雨,池中的水氣冉冉上升,如煙如霧,時隱時現,宛如仙境。峰上有黃浦軍校畢業的湘籍老將軍唐天際手書渾厚蒼勁的“回雁峰”三個大字,池邊鐫刻著唐代詩人王勃、明代衡陽詩人陳宗契讚譽衡陽、回雁峰的詩詞佳句。

上達

“上達”牌坊按明朝圖式復建。綠色的琉璃瓦,厚重的拱形山門,鐫刻麒麟吐須,獅子戲球,二龍戲珠,丹鳳朝陽。拱門上“上達”兩字。相傳是雁峰寺一燒火和尚用燒火棍所書。其寓意是上山、登高自此起步。兩邊的雁峰長聯由台灣著名書法家洛夫先生書寫,共170個字,囊括了衡陽的風景名勝、歷史名人。門坊背面有民國初衡陽書法家蔣鈐蘅的墨寶“莫作等閒觀”。它告訴人們不要小看回雁峰,山不在高,有仙則靈。
回雁閣回雁閣

雁文化

雁峰寺

梁天監十二年(公元513年),宏宣法師選回雁峰創建寺院,武帝蕭衍賜名“乘雲禪”寺。隋代改為“雁峰寺”。唐朝改號“山門寺”。明清之際建“壽佛殿”。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1984年重建雁峰寺。正門懸掛趙朴初書寫的“雁峰寺”。泥金橫匾。寺院分前後兩殿:前殿為觀音殿,供奉著觀音菩薩;後為壽佛殿,金剛台上。
煙雨池煙雨池
端坐著3米高的壽佛。相傳壽佛俗家姓周,湖南資興人,號宗慧,享年139歲(公元728年一一867年)。生前四方雲遊、傳道。曾留袈裟一件於雁峰寺。圓寂後常顯靈於湘南,明清之際又轉世為高僧,駐雁峰寺傳經布道。傳說他生在郴縣,死在全州,成佛在衡州

松風亭

整個亭為仿松樹皮建成。亭的上方有書法家鄧磐石書寫的“松風亭”三個字。亭邊有石刻陶鑄副總理的散文《松樹的風格》。遊人至此,坐松亭、看松樹、讀佳作,陶冶情操,激勵志向。

此君軒

據《衡州府清泉縣誌)記載:“此君”是竹子的意思。“此君軒”是明末清初哲學家、史學家、文學家、我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出生地。原建築早已蕩然無存。今據古書記載,重建二層樓並配以王夫之提筆凝思神態自若塑像,供遊客憑弔。此處遍種竹子、加之護欄、窗欞、扶手、壁畫均以“竹”形裝飾,烘襯出王夫之寧折不彎的氣概。亭廊牆上鐫刻有王夫之撰文,蕭善卿書寫的瀟湘小八景詞。
王夫之塑像王夫之塑像

平沙落雁

瀟湘古八景之一。最早的傳說起源於唐宋之際。秋天將至,北雁南行,至衡陽不再南飛。此時湘江河畔,堤岸無垠,細沙如雪,蘆葦搖曳。雁群在此棲宿、覓食、嬉戲。北宋詩人米芾贊道:“陣斷衡陽暫此回,沙明水碧岸莓苔,相呼正喜無繒繳,又被孤城畫角催”。
此處以巧奪天工的藝術構思,濃縮江岸精華,再現往昔“秋雁戲沙”美景。

回雁閣

回雁閣位於回雁峰的新區——回雁景區,主閣高35米,四層四棱,頂部重檐如雁張翼,底部七十二根支柱,寓意“南嶽七十二峰”,南北兩側有“聽瀑亭”和“攬翠亭”相依。整個建築由衡陽市人民政府投資500多萬元於2006年建成,造型莊重古樸、典雅大方,是衡陽市標誌性建築,有衡州第一閣的美譽。
為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提升回雁閣的文化品位和湖湘文化內涵,將衡陽第一閣打造成能與岳陽樓、滕王閣媲美的“江南名閣”,2007年9月,衡陽市人民政府投資80多萬元對回雁閣進行文化裝修。閣的四面均掛著原中國書法協會主席沈鵬題寫的鎦金匾額“回雁閣”三個大字。“四面懸匾”是經相關專家多次論證後定奪的方案,象徵著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衡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蒸蒸日上的繁榮氣象。三層樓閣共裝修布展有精選的歷代文人、名人游衡陽留下的詩詞、楹聯23幅、《回雁閣記》木刻一幅及出自衡陽美術界名家之手、集體創作的《衡岳魂》、《王船山》、《平沙落雁》、《雁峰煙雨》等磨漆畫4幅。特別是懸掛於二層回廓歇台間的巨型畫作“衡岳魂”恢宏大氣,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大禹、杜甫、毛澤東、夏明翰周敦頤蔡倫等遊歷過衡陽這片熱土的名人先賢的音容笑貌。
登上閣樓,極目遠眺,湘江如帶,波光瀲灩,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道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美景。
4·8詩詞選登
七律·登回雁閣遠眺
回雁峰
李祚忠
精美巍峨展妙工,逐階首上興當濃。
東觀船渡流波碧,西望霞飛落日紅。
四面寬街奔艷麗,八方大廈繞蔥蘢。
峰雖不峻名隆地,更待繁榮動宇中!
七律·回雁峰遠眺
回雁峰
李祚忠
雁未歸時一碧空,峰巔放目景尤宏。
湘江北去帆浮影,衡岳南來樹減容。
萬廈摩天形似劍,七橋跨水勢如虹。
車聲人語盈街道,樓上旗飄綠映紅!

歷史名人

船山故地

王船山(1619-1692)本名王夫之,字而農,號姜齋,別號壺道人。出生於衡陽市雁峰區回雁峰下王衙坪。因其隱居地衡陽縣曲蘭鄉附近山上一塊巨石形狀如倒扣水中的大船。以石寓志,自稱王船山。
船山先生是明末清初的哲學家、思想家。早年積極參加反清復明的鬥爭,壯志未酬,被迫隱居。著書立說達三百多卷,涵蓋了哲學、歷史、政治、經濟、文學、教育、詩詞歌賦諸方面。因此成為湖湘學派代表人物。

王船山出生紀念地

王船山出生地紀念館位於回雁峰景區西側半山腰,為紀念出生於回雁峰下王衙坪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王夫之修建的。紀念館主體占地面積101平方米,檐高4.42米,為青磚黛瓦古色古香的仿明清建築。
紀念館採用中國傳統的對稱式古典建築形式,上為正房、中為庭院、下為山門;山門、正房入口掛有楹聯三幅、匾額二塊,廳堂及兩側廂房共懸掛有字畫5幅;正房中央是一座王船山半身塑像,右側廂房布展的是明清時期的雕花木床、木椅及帶補丁的蚊帳、被褥等船山先生的臥室家居用品;左側廂房則陳列有木屐、雨傘、油燈等物品及王船山畢生著作《船山全書》和後人研究船山思想的部分作品。王船山是湖湘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頭不頂清朝的天,腳不踩清朝的地”的反清復明的民族氣節,浩氣長存,令人嘆為觀止,著書立說達400餘卷800多萬字,其作品和思想深刻地影響了一大批湖湘人士。

飛瀑流彩

飛瀑流彩景點位於回雁峰景區西門假山群中,假山群再現了南嶽諸峰的形、神、韻,有“衡山千仞一峰高”的觀賞效果。山石錯落有致,中間有“水霧”噴出,形成雲煙繚繞的效果。山頂瀑布飛流直下,水擊山石、飛流碎玉,形成一道巧奪天工的飛瀑流彩美景。瀑布下有“雁影潭”,山、水、石相得益彰,構成了一幅氣勢磅礴的美麗畫卷。

發展動態

1964年,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衡陽視察時,要求恢復衡陽的名勝古蹟,諸如石鼓書院、回雁峰等。
2004年5月25日,衡陽市人民政府組織有關專家對回雁峰公園規劃設計方案進行評審。4個設計單位分別介紹了設計方案,專家對4個方案作出了評價意見,並選定在其中兩個方案的基礎上,綜合另外兩個方案的優點進行修改。衡陽市委副書記、市長賀仁雨致歡迎詞,決定擴建回雁峰公園,要求設計方案不但要與南嶽主峰形似更要神似。
2007年5月9日,衡陽市黨政領導彭崇谷廖炎秋雷良玉許滿意率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工作現場辦公,要求加快城區景點建設,穩步推進“創優”工作。彭崇谷一行先後深入陸家新屋石鼓書院、湖湘文化展示館、明翰公園、回雁峰景區、岳屏抗戰紀念城、退省庵、歐陽故宅、申公館等城區旅遊景點檢查建設情況。
2009年10月3日,中共衡陽市委書記張文雄先後走進回雁峰景區、南郊公園岳屏公園西湖公園,走到休閒的普通市民身邊開展調研,傾聽民聲。
2012年9月30日-10月7日,回雁峰景區接待遊客13.4萬人次,同比增長3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