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暉塔

珠暉塔

珠暉塔為雁城三塔之一。位於山坳鎮藕塘村,珠暉塔在湘江東岸耒河口,與來雁塔對峙,雄踞江東岸之拜亭山上。為代安徽巡撫衡陽人王之春主持興建,耗白銀6萬兩,費時13載,於光緒丁酉(1897)年建成。高35米,八角七層磚石結構,正門有王之春手書“珠暉塔”三字,並撰楹聯三幅,門正聯“高峙船山遠綿學脈, 流回耒水廣助文瀾”。塔內有石級旋梯,拱門還嵌有前清進士黃自元手書大理石刻碑文。

基本介紹

景觀,歷史,

景觀

珠暉塔始建於清光緒26年(1900年),珠暉塔屬磚石結構。塔下原建造有一棟古色古香的文君庵,於1958年被火焚,現已蕩然無存。近些年來,聽聞有關部門醞釀建造“珠暉公園”,市民十分期待塔高10丈5尺,磚石結構,七層八棱,石階旋梯。正門西南向,上方漢白玉橫額鐫刻著斗大楷書“珠暉塔”三字,兩邊漢白玉雕刻楷書對聯:“高峙船山遠綿學脈,流回耒水廣助文瀾”。塔基四周刻有飛禽走獸圖形,塔內拱門嵌有石刻碑文,為江蘇學政王先謙撰寫、寧夏知府黃自文手書,原為6塊,現存4塊。塔前建有廊廡,僧房數楹。塔尖銅頂,映日生輝。
全景全景
塔何以名?因地勢之高,晨迎朝暉,晚披彩霞,璀璨奪目,如珠玉生暉,故名之。登塔頂,周圍數十里壯麗山河盡收眼底。南望雁城,氣象萬千;北眺衡岳,風帆沙鳥,長煙一空,使人心曠神怡。塔下五四林場,樹木蔭翳,野芳吐香,其清幽秀麗之美,較來雁、接龍二塔有過之而無不及。
衡陽山川靈秀,文採風流,薈萃於湘江耒水之間。建珠暉塔與原來的來雁塔隔江相望,互為犄角,鎮鎖風水不致流失,使衡陽地氣靈脈永保不遜。
塔底塔底

歷史

珠暉塔建造的起因傳說不一。一說清鹹豐年間,衡陽富商多系外籍人。言流水散財,衡陽的蒸、湘、耒三水匯合北流,則衡陽錢財隨水流走。於是,一位風水先生出了一個主意,說是在耒河附近建築一個寶塔鎮住水流,衡陽就可致富;又說珠暉塔為與湘江西岸來雁塔互相平衡,協力壓住河床深處的一根金扁擔而建,因此,珠暉塔有“積珠玉放光輝”之意。
珠暉塔經清朝衡陽鹽運使程商霖等紳士倡修,由衡南縣籍安徽巡撫王之春奏準修建。始建於清光緒26年(1900年),耗資近五萬兩銀圓。珠暉塔屬磚石結構,八角七層,高30米;塔之外層均有環道,並雕刻著栩栩如生的石獅子;塔的第一層進門上方刻有“珠暉塔”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第一層內立著一尊文君帝塑像,供遊人朝拜。塔內備有石級旋梯,遊客可拾級而上。站在塔的最高層憑窗眺望,湘江猶如彩帶飄舞,雁城風光盡攬眼底。塔下原建造有一棟古色古香的文君庵廟,於1958年被火焚,現已蕩然無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