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教

四句教

四句教,亦即明朝哲學家王陽明王守仁)晚年所述的“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一般視此四句為王對其大半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性論述。

對“四句教”之理解闡說歷代來存有爭議,為有明思想史的一大議題。“有積極的張揚者如王龍溪,有謹慎的存疑者如清儒李紱,有否認者如劉宗周黃宗羲師徒,有激烈的批判者如王夫之顏元張烈之流。”(參見陳立勝論文《“四句教”的三次辯難及其詮釋學義蘊》)

一般認為自首句“無善無噁心之體”可窺見王的學說受家影響深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句教
  • 王陽明表述自己思想精華四句話
  • 朝代:明代
  • 出處:《大學問
內容,釋義,背景,討論,

內容

四句教,指明代著名哲學家王陽明王守仁)用來表述自己思想精華的四句話,即“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釋義

這是王陽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練總結,他明確指出:心的本體晶瑩純潔、無善無惡;但意念一經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能區分何為善、何為惡這種能力,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而儒學理論的重點之一---格物,在這裡就是“為善去惡”。真是畫龍點睛,簡易直接,不偏有,不著空,直趨中道。

背景

陽明在流放地---貴州龍場悟道,深刻明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陽明三十八歲在貴陽首倡“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等於不知,行而不知是為盲行。以對治”講習討論以求知,俟知得真時方去行,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的弊病。
陽明五十歲以後專弘“致良知”一說,他慨嘆道:”信得致良知三字,真聖門正法眼藏。“”我此良知二字,實千古聖聖相傳一點滴骨血也。“”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生中得來。“”自經宸濠、忠、泰之變,益信良知足矣忘患難,出生死,所謂考三王,建天地,質鬼神,俟後聖,無弗同者。“
陽明五十六歲時將自己的思想歸納為四句,被稱為”四句教“,因此可以說四句教準確地代表了王陽明的哲學思想。
若將四句教加以擴展,那就要讀王陽明的《大學問》。

討論

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奉命將出征廣西,他的學生錢德洪王畿對理解王守仁這四句話,發生了分歧。錢德洪認為這是教人的定本,王畿則認為這只是權宜之法,若心是無善無惡的心,那么意、知與物也皆是無善無惡的了。兩人在天泉橋問王守仁,王守仁解釋說,他的教法,本來有兩種:“四無說”一悟本體,即是功夫,是為上根人立教,但世間上根人不易得,若輕易用此教法,恐只養成一個虛寂;“四有說”則為中根以下人立教,因這類人有習心在,故要求在意念上用為善去惡的功夫,如果都用“四有說”,則上根人兼修中下,自無流弊。這次談話,又被稱為“天泉證道”。沒有直接參與這次談話的鄒守益也有類似的記載,但其中“無善無噁心之體”一句卻記為“至善無惡者心”。他們當時認為,用“無善無惡”與“至善至惡”來描述心之作,意義是一致的。
萬曆二十年(1592),周汝登在南京的講學會上提出四句教來討論。許孚遠寫了一篇《九諦》,主張性體至善無惡,反對以無善無惡為宗。周汝登寫《九解》,發揮了四無說。明末顧憲成直接反對王守仁的“無善無噁心之體”。他說以心之體無善無惡,合下便成一個空。空則一切解脫,無復掛礙,何善非惡?以無善無惡只是心之不著於有,究竟且成一個混。混則一切含糊,無復揀擇,何惡非善?這個批抨揭露了王守仁思想的矛盾,通過東林書院的傳播而影響很大。明末的劉宗周明確指出,四句教本身存在矛盾。王夫之則批評王守仁“天泉付法,止依北秀(指神秀)南能(指惠能一轉語作葫蘆樣”,認為王守仁的說法是模仿禪宗。以後四句教的論爭就逐漸沉寂了。
而四句教之間的內在關係,被後世這些所謂大儒所肢解,而斷章取義。這四句話是連續的四句話,整體的四句話,而不是獨立成義的四句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