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倍群C(Y染色體DNA單倍群C)

單倍群C(Y染色體DNA單倍群C)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單倍群C是一種主要的y染色體單倍群,由UEPs M130/RPS4Y711,P184,P255和P260,這些所有的SNP突變來定義。單倍群C與單倍群F並列,同是單倍群CF的兩個主要分支。除了非洲,單倍群C在其它各大洲的古代人群中都有發現,並且是東亞、中亞、西伯利亞、北美洲和大洋洲等許多地區土著居民中最主要的Y-DNA單倍群。同時也在某些南亞和東南亞的土著人群里中等頻率的分布,另外在歐洲的一些人口中也有低頻分布。

除了基段組C*之外,這個單倍組現在有兩個主要的分支: C1(F3393/Z1426,舊稱CxC3,舊稱C1,舊稱C2,舊稱C4,舊稱C5和舊稱C6)和C2(M217,舊稱C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單倍群C
  • 外文名:Haplogroup C (Y-DNA)
  • 分布:東北亞、西伯利亞、北美、大洋洲
  • 先祖血統Y染色體亞當→M168→M130
起源,分布,C2,C1,譜系樹,

起源

單倍群C-M130似乎在M168首次發生SNP突變後不久就存在了,使單倍群CT出現,然後依次衍生出單倍群CF,單倍群C。這大概至少距今6萬年前了。與NORQTIJ等單倍群所屬的大類“F”年齡接近。
因此,雖然該單倍群只用了1個字母表示,但內部差異非常大,跨越了澳大利亞土著、南島人、南亞人、西亞人、歐洲人、日本人、北亞人、北美土著、漢族人等不同人群,幾乎涵蓋了全球各種膚色、體質。
雖然C-M130在蒙古國、俄羅斯遠東地區、玻里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地的土著人口中最高頻的存在,並且在韓國和滿族人口裡也中頻的存在。由於現代印度人口的呈現多樣性,因此猜測C-M130,要么發源,要么在印度內陸或是更廣大的南亞沿海地區經受了非常久的進化。最高的多樣性在東南亞被觀察到,大約在4萬年前從東亞地區開始向北擴張。
據信男性攜帶的C-M130,距今大約6000到8000年前就已經遷移到美洲, 在北美太平洋西北沿岸的印第安納-德內語族部落人(Na-Dene)中有著高頻的分布。
亞洲也是單倍群D-M174集中的區域。然而,D-M174在關係上比C-M130更接近單倍群E,並且C-M130和D-M174的地理分布也完全是不同的,C-M130的各種亞型高頻的存在於在澳大利亞土著人、玻里尼西亞人、越南人、哈薩克人、蒙古人、滿族人、韓國人、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土著居民中,並且在整個亞洲和大洋洲中頻的分布, 其中包括了印度、斯里蘭卡和東南亞。反觀單倍群D,只在藏人、日本人和安達曼群島人中才被發現,無論是在印度還是在美洲或大洋洲的土著居民中都沒有發現。
單倍群C

分布

C-M130通常僅分布於北亞、東亞、大洋洲和美洲人中。由於單倍群C有著非常古老的年齡,時間久遠積累大量的二次突變,因此C-M130許多重要的地域性小分支已經被發現。
在歐洲殖民者到達澳大利亞之前,有高達46%的澳大利亞男性土著,不是攜帶C*(C-M130*),C1b2b*(C-M347*)就是攜帶C1b2b1(C-M210)。
男性攜帶C-M130低頻分布的地區:印度次大陸,斯里蘭卡和東南亞。另外在西班牙,來源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格羅塔薩地區姓“Llach”的男性都攜帶C-M130(但來自其他地區姓該姓的男性則不攜帶)。在俄羅斯南部沃羅涅日的頓河沿岸出土的史前人骨遺骸中,也發現了C-M130,可追溯至34000年前,即著名的“科斯堅科14遺址”。
C在全球的分布概況如下:
C1a1 - M8: 中國東北、朝鮮半島、日本、琉球群島
單倍群C
C1a2 - V20:歐洲、阿爾及利亞柏柏爾人部落、亞美尼亞、捷克(30000年前古代DNA)、西班牙(7800年前古代DNA)、土耳其(8300年前古代DNA)、匈牙利(7000年前古代DNA)
C1b1a1 - M356 :印度古吉拉特邦、印度中央邦、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
C1b1a2 - B65 :印尼萊波斯人(Lebbos)、汶萊穆拉特人(Murats)、菲律賓阿埃塔人(Aetas)
C1b1a3 - Z16582: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
C1b1b-B68:汶萊杜順人(Dusuns)
C1b2a1a- P33:主要在大洋洲玻里尼西亞人
C1b2a1d-Z32295:印尼巴朱人(Bajos)
C1b2a1c -B460:巴布亞紐幾內亞高伊納貝人(Koinambes)
C1b2a3-B76:印尼巴朱人(Bajos)
C1b2b-M347:澳大利亞土著民
C2b1a1a1 - P39 :北美(土著)
C2b1a1b1 - F1756: 北亞、歐洲東部、蒙古國、中國北部等
C2b1a2 -M48:北亞、蒙古國、中國北部等
C2b1a3 - M504:北亞、中亞、蒙古國、中國北部等
C2c1a1 - CTS2657: 中國、韓國、日本、北亞、蒙古國等
C2c1a2 - Z12209: 中國、韓國、日本等
C2c1b - F845:中國、韓國、日本、越南等
C2c2 - CTS4660 : 嶺南
中國的C主要是C2,該分支共同祖先大約在3.5萬年前。C2下面又分為南北兩大支:C2b和C2c。C2b大體上集中於長城以北,在國內的滿、蒙、鄂倫春等北部民族中相對集中。C2c在長城南北都有廣泛分布,有些支系甚至集中於嶺南(CTS4660),還有一些在南方少數民族中頗為集中(如F845下的“土司簇”)。
一些未指明的C-M130的實例,包括:
C-RPS4Y(現在稱C-RPS4Y711) (xM38),這個Y-DNA在印度尼西亞的東努沙登加拉省(East Nusa Tenggara)和東帝汶共和國的人口中很常見。所有攜帶C-RPS4Y(xM38)的男性個體,除了亞羅群島之外(ALOR),都被描述為操南島語系的人。
C-RPS4Y (C-RPS4Y711) (xM38, M217),這個Y-DNA在印度尼西亞中部人群中,以相當高的頻率出現。同時也在廣西巴馬的瑤族人口中發現(6/35),約占17%。在一份回族樣本中也發現占有11%左右(4/35),在一份維吾爾族樣本中發現3%(2/70),在一份赫哲族樣本中發現7%(3/45),在一份鄂溫克族樣本中發現4%(1/26)
C-RPS4Y711(xM8, M38, M217),在一份澳大利亞原住民樣本中發現48.5%(16/33),在一份瑤族樣本中發現20%(12/60),在一份土家族樣本中發現6.1%(3/49),在一份密克羅尼西亞人的樣本中發現5.9%(1/17),在一份印尼東部人群的樣本中發現5.5%(3/55),在一份印尼西部人群的樣本中發現4.0%(1/25),在一份斯里蘭卡人樣本中3.3%(3/91),在一份馬來人樣本中發現3.1%(1/32),在一份印度人樣本中發現2.5%(10/405),在一份巴布亞紐幾內亞人樣本中2.2%(1/46),在一份苗族樣本中1.7%(1/58),在一份維吾爾族樣本中發現1.5%(1/67)。
C-M216,現在被認為等同於C-M130,在一份尼泊爾加德滿都地區人口樣本中發現3.9%(3/77),在其他操蒙古語和突厥語的民族中,包括扎剌亦爾人、韃靼人、哈薩克人、克里米亞韃靼人蔑兒乞人、欽察人和烏茲別克人也有分布。

C2

(C-M217)
單倍群C-M217,也稱為C2(舊稱C3),是人數最多,分布最廣的C支系,起源於距今大約7100年-16700年前的東亞或中亞地區。更確切地說,單倍群C-M217現在分成兩個主要亞群C-F1067和C-L1373。C-L1373從中亞到北亞到美洲的人群中經常被發現,而很少來自歐洲或東亞等鄰近地區。C-L1373包括C-P39,在一些北美土著民族中的樣本中出現頻率很高。
單倍群C(Y染色體DNA單倍群C)
C-M217在中國北方的漢族人口中占10%左右,它的下游分支C-M401被認為可能是滿族愛新覺羅氏(Manchu Aisin Gioro)的標誌基因,並在中國北方的10個少數民族中都有發現,但在黑龍江、甘肅、廣東、四川和新疆的漢族人口中缺失。而C-M48在現代通古斯人之中分布頻率更高。東亞人以C-F1067為主,包括一個大的分支C-F2613和一個小的分支C-CTS4660。其中小的分支C-CTS4660在福建漢族和傣族中曾被發現。大的分支C-F2613在中國人(包括傣族),韓國人,日本人,越南人,孟加拉人,巴基斯坦人,哈扎拉人車臣人中檢測到,包括一些人口眾多的進化分支C-F845, C-CTS2657和C-Z8440。
C-CTS2657下游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分支C-M407,它在新石器時代後期擴張,在現代的布里亞特人,索約特人和哈姆尼乾人中高頻存在,此外還在許多卡爾梅克人和蒙古人中存在。另在300例韓國男性中樣本中檢測到2例,占0.67%。
C-M217從歐洲中部和土耳其橫向蔓延到南美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境內的印第安瓦尤人部落,並且從阿拉斯加的阿薩巴斯卡人那裡縱向蔓延至越南和馬來群島。在東歐某些地區中也低頻率的存在,可能是中世紀時入侵或遷移至歐洲的匈人、突厥人或蒙古人遺留下來的。
C2(M217)在布里亞特人,達斡爾人,哈扎拉人,伊捷爾緬人(堪察加人),卡爾梅克人,科里亞克人,滿族人,蒙古人,鄂倫春人等人群中高頻的存在。在錫伯人等其他一些通古斯語民族中,以及韓國人,阿伊努人尼夫赫人阿爾泰人圖瓦人烏茲別克人,漢人,土家族人,哈尼族人和回族人中,也有適量的分布。C-M217分布最高頻的地方是蒙古人群和俄羅斯遠東地區
C-M217在韓國人中的分布比以前認為的更高(16.5%)。除了哈薩克人外,C-M217在中亞地區說突厥語的民族中都是比較低頻的存在,卻在蒙古人和說通古斯語的民族中高頻存在。C-M217可能與歷史上之前的草原部落聯盟一樣,是13世紀蒙古人西征時 傳播到突厥人中的。
在一份早期的研究中,C-M217在阿伊努人(蝦夷人)的樣本中相當常見(2/16=12.5%或是1/4=25%)。在日本九州地區(Kyūshū)的人群中(4/53=7.5%或8/104=7.7%)。
然而, 在其他的日本人樣本中,C-M217的分布率只有1%-3%。在2014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對七個不同城市的日本男性進行的大樣本檢測,C-M217的分布率從最低的5%(15/302,札幌),到最高的7.8%(8/102,福岡),總平均率在6.1%左右(146/2390)。同時研究人員發現,C-M217或C-M8在分布頻率上並沒有明顯的地理梯度差異。總的來說C-M217在日本的分布頻率似乎與C-M8的頻率是一樣的,兩者都占日本男性人口的5%左右。
C-M217在中國國內的幾個研究的樣本中,分布頻率在6%-12%之間。同時在中國中部和南部的少數民族樣本中也發現了同樣的結果,比如湖南吉首的土家族(9/49=18.4%),哈尼族(6/34=17.6%),苗族(2/58=3.4%),畲族(1/34=2.9%),廣東連南瑤族(1/35=2.9%),藏族(4/156=2.6%),以及台灣高山族(1/48=2.1%)。
在越南河內的一份樣本中,C-M217占12.5%(6/48),在另一份河內京族(Kinh)的樣本中占11.8% (9/76),在另一份越南平順省占族(Cham people)的樣本中8.5% (5/59)。C-M217在東南亞其它地區的分布頻率較低,包括寮國人(1/25=4%,琅勃拉邦),爪哇人 (1/37=2.7%),尼泊爾人(2/77=2.6%,加德滿都),泰國人(1/40=2.5%,清邁),13/500=2.6% (泰國北部),菲律賓人(1/48=2.1%,1/64=1.6%),巴厘島(1/641=0.2%)。
雖然C-M217在西藏和尼泊爾較低頻的存在(<5%),但卡西族生活的印度東北部梅加拉亞邦(Meghalaya),是一個相對高頻的C-M217孤島。卡西人(Khasi)是印度東北部的一個土著部落,他們是當地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操卡西語或是藏緬語族(Tibeto-Burman)。根據一份2007年的調查顯示,主要居住在梅加拉亞邦西部加羅丘陵(Garo Hills)地區的加羅人樣本中,C-M217(xM93, P39, M86)占8.5%。而在梅加拉亞邦東部的8個卡西人部落中則占7.6%(27/353),其中Nongtrai部落最高,占(6/18=33.3%),其次是Lyngngam部落占10/60=16.7% ,War-Khasi部落占2/29=6.9%,Pnar部落占3/44 =6.8%,War-Jaintia部落占1/19=5.3%,Khynriam部落占3/87=3.4%,Maram部落占2/64=3.1%,Bhoi部落占0/32=0%。
C-M217在北美洲土著印第安納-德內語部落人中也有著高頻的分布。
C-M93 (C2a),在日本人中偶爾發現。
C-M48 (C2b1b,舊稱C3c),在北通古斯人,哈薩克人,衛拉特人,卡爾梅克人,蒙古人,尤卡吉爾人,尼夫赫人,科里亞克人,伊捷爾緬人(堪察加人),烏德蓋人中高頻的分布。在南通古斯人,布里亞特人,圖瓦人,雅庫特人楚科奇人吉爾吉斯人維吾爾人,烏茲別克人,卡拉卡爾帕克人塔吉克人中有適量的分布。
C-P53.1(C2c),在新疆的錫伯族男性中,大約占10%,並且在蒙古人,鄂溫克人寧夏回族、藏族、新疆維吾爾人和甘肅漢族人口中低頻的存在。
C-P343,在印尼的拉姆巴塔島(Lembata)人群中高頻的存在,約占17.4%左右。在印尼的弗洛雷斯島,潘塔爾島帝汶島人群中,以較低頻的存在。
C-L1373/F1396(C2b),在中亞地區被發現。
C-P39(C2b1a1a),在北美的幾個印第安土著民族中發現,包括納-德內人,阿爾岡琴人和蘇族人。
C-F2613/Z1338(C2e),在中亞和東亞都有分布。
C-M407 (C2e1a1a),在布里亞特人,索約特人(Soyot)和哈姆尼乾人(Khamnigan),在其他蒙古人和卡爾梅克人中適量的存在,在亞美尼亞人,中國漢族,白族,高棉人,日本人,哈薩克人,韓國人,滿族人,土家族,維吾爾人,雅庫特人中低頻的存在。

C1

(C-F3393)
單倍群C1,也稱為C-F3393,是C單倍群的兩個重要分支之一。整個C單倍群分為 C1(C-F3393)和C2(C-M217),C1則分為C1a和C1b兩支,C1a則又分為兩支C1a1(C-M8)和C1a2。C1b在大洋洲和亞洲的部分地區很常見,反之C1a在世界範圍內是極其罕見的,主要是分布在日本(C1a1)或歐洲,以及在舊石器時代的歐洲人中有發現。在尼泊爾、韓國濟州島(C1a1)、亞美尼亞人、卡拜爾人(Kabyle,生活在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和摩洛哥等地的柏柏爾人之一) 以及中國遼寧的人群中都只發現過單個樣本。
C1a下游的C1a1和C1a2兩個分支在伊朗附近分開後,C1a1走北線經由阿爾泰山脈,再經過中國東北,朝鮮半島,進入日本列島,但C1a1在日本的阿伊努人中並沒有被發現,推測由日本九州地區,向四國,沖繩方向擴散,其中一部分C1a1群體也許和日本歷史上出現的隼人族有關。
C1的分支C-F3393特別是C1b,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的土著居民以及一些大洋洲的島嶼,少部分分布在印尼的巽他群島(Sunda Islands)。 其它的分支以非常低的頻率,遍布在歐亞大陸和鄰近島嶼上的那些隔絕地區。
C1a (CTS11043)
C1a* (CTS11043)還沒發現任何一個樣本
C1a是一種非常罕見稀少的類型,而且在地理上分布也非常的分散:
C1a1(C-M8) 在現代日本發現的頻率較低 (全國平均5%)。
日本國內的比例
德島 10% 沖繩 6.8% 本州 4.9%(青森 7.7%, 靜岡4.9%) 九州 3.8%
韓國國內的比例
0.5%到1%之間
據一份祖籍朝鮮鹹鏡道的中國延邊朝鮮族的201人樣本的數據,C1a1(C-M8)的比例約1.5%(3人)。
C1a1(C-M8),作為一個古老但極其罕見的分支,其下游一分支C1a1a1,只特定出現在日本人,琉球人,以及韓國人中。另外一個分支C1a1a2,來源於中國遼寧錦州漢族人群樣本,據估計這支應為東北地區土著類型。
C1a2(舊稱C6)或C-V20, 似乎只在歐洲、亞美尼亞、卡拜爾和尼泊爾的男性中發現。C1a2在捷克韋斯托尼采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群中也有發現。同時在俄羅斯索米爾(Sungir)一個古代猛獁象狩獵者遺址里,在兩具28000年前的孩童屍體的屍體上也測到,這兩具童孩身上穿著綴有上萬顆猛獁象牙珠飾的衣服。
單倍群C(Y染色體DNA單倍群C)
到了中石器時代,單倍群I2人群成為歐洲西部最主要的Y-DNA,並且新石器時代的中東農民和青銅時代的印歐人大規模移民進入歐洲,改變了歐洲的單倍群的結構分布。
單倍群C(Y染色體DNA單倍群C)
C-V20 (C1a2,舊稱C6),在南歐國家中發現低頻的分布,西班牙的拉-布拉納(La Braña)地區,在一具距今7000年前的狩獵者遺骸中檢測到。並且也同時出現在匈牙利。2016年,在比利時南部那慕爾省的戈耶山洞(Goyet Caves),在一具距今35000年前的狩獵者遺骸中,以及在捷克摩拉維亞一個叫“下韋斯托尼采(Dolni Vestonice)”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猛獁象狩獵者營地遺址出土的一個距今30000年前的人骨中都有檢測到。
C1b*(F1370),在一個名為“科斯堅科14遺址”的37000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人骨中被檢測到。它也在中東地區的一小部分男性中也被發現。
C1b2(C-B477)是C-M38和C-M347的共同祖先。在歐洲人移居澳大利亞之前,它在澳大利亞的土著男性中,很有可能超過40%,屬於C1b2b(C-M347)分支。在C-M347內部,至少有兩個分支:C1b2b1(DYS390.1del,M210)和C1b2b1下游一個尚未識別的分支(M347xDYS390.1del,M210)。
C-P33(C1b2a1a),在玻里尼西亞男性中高頻的存在。
C-M38(C1b2a,舊稱C2),在印尼,美拉尼西亞(特別是紐幾內亞),密克羅尼西亞和一些玻里尼西亞群島的當地人群中出現,C-M38以及變成了模態單倍群,可能是由於極強的奠基者效應遺傳漂變
C-M356(C1b1a1,舊稱C5),在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阿拉伯和中國北方地區的樣本中檢測到低頻的分布。
C-B66/Z16458 (C1b1a),在南亞,中亞和西南亞地區以較低的頻率出現。
C-P55(C1b3),是在紐幾內亞高原地區發現的。

譜系樹

單倍群C(Y染色體DNA單倍群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