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是不同的人體內含有不同人類基因的數據分析圖譜。由持續數十萬年的人類遷徙和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演變形成。不同人類體內的基因種類含量也不同。

其實,《人類基因組計畫書》的完成使人們發現,在人類冗長的DNA分子中,有具體表達功能的基因只有三萬個左右,而大部分的區段都只是填充基因組或維持分子結構的無意序列。

基本介紹

圖譜簡介,人類起源,線粒體與Y染色體非重組區NRY,Gm血型,非洲亞當說,歐羅巴人種,亞洲人種,大洋洲人種,尼格羅人種,白種人,黃種人,

圖譜簡介

先對表中的基因作一個說明:
母系MT DNA分布圖母系MT DNA分布圖
父系Y DNA分布圖父系Y DNA分布圖
人種分化圖(父繫上,母系下)人種分化圖(父繫上,母系下)
白種人基因;父系:F、G、H、I、J、K、L、M、P、Q、R、R1a、R1b,母系:N、I、W、A、X、Y、HV、H、V、P、J、T、U、K。
黃種人基因;父系:N、O,母系:R、B、F。
棕種人基因;父系:C、D,母系:M、C、Z、D、G、E、Q。
黑種人基因;父系:A、B、E、E3b,母系:L1、L2、L3。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白種人基因:F(印度—斯里蘭卡基因)、G(巴爾幹-高加索基因)、H(印度-斯里蘭卡H基因)、I(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基因)、J(阿拉伯-猶太基因)、K(紐幾內亞K基因)、L(印度-斯里蘭卡L基因)、M(紐幾內亞M基因)、P(中亞基因)、Q(美洲基因)、R1a(印歐東支基因)、R1b(西歐/印歐西支基因)
黃種人基因:N(極北基因)、O(中國,東南亞)
棕種人基因:C、D、C4(澳洲古利土著基因)、D*(尼格利陀矮黑人基因)、c2(蒙古通古斯)、d1d3(藏族)、d2(日本)
黑種人基因:A(東非-南非基因)、RxR1(中非R基因)、B(中非B基因)、ExE3b(非洲基因)
科普特-柏柏爾基因:E3b(東非-北非基因)
印第安基因:Q(美洲基因)
注意:圖中白色標記的"突厥基因"是筆誤,應改為"亞美尼亞基因"
圖表No.1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俄羅斯的阿拉伯基因來源於猶太人,俄羅斯現有200多萬猶太人,此外還有大約200萬有猶太血統的人,他們在沙俄和蘇聯迫害時期被迫改變民族身份(改變信仰、族籍)。
俄羅斯人受東方印歐人的影響甚於伊朗人。
土耳其人也攜帶相當數量的阿爾泰基因,應該是他們居住於中亞時帶過來的。而極北基因可能是居住在西伯利亞的原始部落帶來的。
這份由美國人研究出的世界人種基因圖譜(Y染色體)表明:現代德國人中屬於雅利安基因占13%—20%。而俄羅斯人屬雅利安人基因占47%。雅利安人成份最高的是波蘭,超過50%。而以雅利安人自居的伊朗與塔吉克,雅利安基因分別占到45%與50%。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操印歐語民族中雅利安基因占30%—40%。
圖表No.2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德國人有相當一部分是斯拉夫人後裔,如建立德意志帝國的普魯士人
法國人的中東基因應該是遠古時期的腓尼基迦太基等中東商人留下的。
英國人歷史上有過許多北歐人建立的王朝,比如丹麥王朝與諾曼王朝。
圖表No.3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義大利人的中東基因主要集中於南義大利,尤其是被阿拉伯人統治過300多年的西西里,同時,這裡也集中了後來而入的北歐基因,由11世紀的諾曼人帶來。
挪威人、瑞典人、丹麥人是北歐諾曼人的後裔。
芬蘭人不同,他們是烏拉爾語系的民族,N極北基因在他們之中占很大的成分。
圖表No.4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切爾克斯人與阿布哈茲、阿迪蓋等高加索民族相類似,屬於G染色體高頻的人群。
圖表No.5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烏茲別克人的R1a分為兩個來源:一個是本土東伊朗粟特人波斯人攜帶的雅利安基因,這一批人後來大多突厥化;另一個是中亞細亞草原與阿爾泰山的突厥人所攜帶的阿爾泰基因,這群人分別於10世紀、16世紀南下中亞農業區,逐漸定居化並同化當地的東伊朗人。
維吾爾人中有比較高頻的R1b,據估測源自於古代的印歐土著居民,以吐火羅人居多。另有14.5%左右是遠古時代的漢藏語系部落、城邦以及駐守邊疆的漢族兵後代。
哈薩克人屬於比較古老的突厥民族,R1a與C各占有相當的比例。哈薩克人中的霍加部落多是波斯、中東的傳教士後代,其中東基因便是來自於他們。
圖譜更正
由於年代久遠,加之技術限制,導致傳統的基因圖譜產生了一些錯誤,比如烏茲別克人,烏茲別克斯坦共有100多個民族,由於當初研究者忽視了多民族的問題,從而將烏茲別克族、塔塔爾族、俄羅斯族、猶太族等全部籠統歸入烏茲別克人,因此導致了錯誤的出現。
烏茲別克族基因更正烏茲別克族基因更正
根據俄羅斯和烏茲別克斯坦科研機構的數據,對此進行了更正。
圖表No.6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圖瓦人、哈卡斯人是原發性R1a高頻的群體。
吉爾吉斯人最初與阿爾泰人等類似,也居住於阿爾泰山北麓以及葉尼塞河流域,後來遷到中亞。
雅庫特人在形成之前,應該同化了不少古西伯利亞土著居民。
圖表No.7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9世紀波斯人的薩曼王朝與東歐、北歐通商以後,有不少北歐的維京諾曼人來到中亞、西亞經商定居。中亞、西亞的黑人後裔有兩種可能來源:一是被穆斯林統治者大量採購的黑人,二是伊拉姆人(埃蘭人)的後代,但由於埃蘭人已經消亡,前者很可能是大批來源。《一千零一夜》里就有許多黑奴伺候尊貴的波斯、阿拉伯主人。俄羅斯的黑奴在高加索還有後代。
圖表No.8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中東阿拉伯人的東北非基因是原住民留下的。在阿拉伯帝國征服期間,中東有許多民族歸依了伊斯蘭教(如阿拉米人、巴比倫人、科普特人)。
印度印歐人來源於印歐語系東支。
11%的印度人信奉伊斯蘭教。印度東北蒙古人種原住民中的米佐拉姆人被確認為猶太人後裔,全國2%的阿拉伯基因,他們可能能分到一份。此外阿富汗普什圖人分支杜蘭尼人也被普遍懷疑為古代以色列“失蹤的十族”。
印度的黑人大多屬於安達曼群島的土著。
圖表No.9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滿族之中有不少是漢族八旗,另外還包含部分留居於亞洲的印第安人。從人類學角度來說,通古斯人,澳洲古利土著,尼格利陀矮黑人,部分印第安人及部分墨西哥人,皆屬於棕種人,具有一定的親緣關係。
蒙古有2%的伊斯蘭教徒(基本上都是蒙古國西部的突厥語民族,以及移居外蒙的回族)。
包括鄂溫克族在內的大部分通古斯語民族屬於C高頻族群。
圖表No.10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藏族的C系基因來源於氐族等(小月氏)。
圖表No.11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緬甸最早的居民是孟人,後來操漢藏語系藏緬語的緬人自青藏高原南下,將孟人排擠出去。緬甸穆斯林中有少量土耳其、波斯、阿拉伯商人的後代。不過更多的是南亞人後裔,分布於緬甸若開邦的羅興亞人便是一支典型的南亞印度民族,同孟加拉人一樣。
圖表No.12

世界人種基因圖譜

人類起源

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使對DNA分子的直接研究成為可能。起先,一些有具體功能的基因的多態性(即人與人有差異)得到了關注。研究得最多的是人類特異性免疫蛋白基因HLA。他的確有相當多的類型,可以觀察到大量群體間的差異。但由於與重要的人體功能有關,所以它的變異受到相當程度的限制,無法與人群的分化完全同步。
這些序列的變異往往不會影響正常的人體功能,所以可以自由的與人群分化同步。然而,不管有無功能,位於常染色體上的序列都會碰到混血的難題。人類基因組主要分成23段,每一段構成一種染色體,其中22種是常染色體。每種常染色體在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對,其一來自母親,另一來自父親,但在繼續傳給後代時,父母雙方的染色體會打斷而後重新拼接,即重組。所以不同位置的突變之間毫無關係,其組合完全沒有意義。

線粒體與Y染色體非重組區NRY

於是,人們自然開始關注沒有重組現象的區段,其一是線粒體,其二是Y染色體非重組區NRY。線粒體是男女都有的,但不管男女都來自其母親,男性的線粒體無法傳給後代(線粒體位於細胞質里,男女交配授精過程中,精子細胞只有細胞核和卵細胞核融合,精子的細胞質包括線粒體被排除在卵細胞之外),所以人們的線粒體都來自其女祖先,自然不存在重組。NRY則只有男性體記憶體在,更無法重組。
這種不重組的區段,最大的優點是其上的突變是緊密相關的,每一個突變都代表著整個區段的特性。先後發生的突變,也會有上下游關係。這樣,不僅突變的譜系清晰,不同性質的突變,在研究時也可以相得益彰。相關聯的突變構成的組合結構叫做單倍型。而每種單倍型的發生年代可從其相關的”時鐘”標記計算得到。這樣,只要民族群體有特徵單倍型,其發生淵源和年代就可推斷。
但是這種構成單倍型的突變,必須保證只出現一次而且不會變回去,不然各種單倍型就不能保證其發生的獨特性(同一種單倍型如有不同的來源,便不能據以分析群體發生的關係),有一種突變”核苷酸多態SNP”就符合這種要求。各SNP構成的某種單倍型都是單一來歷的,NRY上的SNP單倍型就是在世界各地各民族中體現出極豐富的特異性和多樣性。
另一種突變標記”短序列重複STR”與SNP單倍型相粘連時,就成了天然的”時鐘”標記。在一個固定的基因位置上,有一種特定的短序列重複了幾遍,有如火車車廂。每次突變都會增加或減少一節,而這種增加或減少是隨機的。所以,同一個祖先的不同個體的同一STR位置,可能有不同的重複數。因為突變的速度是可知的,所以我們只要尋找到最大的重複數差異,再加上其它一些參數,就可以推算出他們共同祖先的生活年代。
不同位置上的STR,也可以構成單倍型。當幾個STR同時隨機增減時,奇妙的效果產生了。從最古老的單倍型開始,向不同方向產生差異越來越大的單倍型。在特定群體中觀察到的中央單倍型總是最古老的,這就象一點墨水在清水中靜靜的擴散,色跡的中心必然是墨滴的最初位置。
而根據擴散的半徑,也可以計算擴散持續的時間。由於STR的突變機率比SNP大得很多,所以在同一種SNP單倍型的個體中分析STR的網路關係,就可以計算SNP的發生年代。這樣,我們就掌握了民族遺傳分析的兩大利器。
由於技術難度不同,最早研究的非重組區是線粒體。在分析了遍及全世界的幾千個人的線粒體之後,1987年,RebeccaCann發現線粒體的系統發源於非洲,這一學說被稱為“非洲夏娃說”,這項研究揭開了遺傳學方法探索人類史前歷史的序幕。
從現代人的線粒體發現現代人類起源於十萬年前的非洲,那么其它大陸上更早時期的古人類必然是已滅絕的旁支。這與古人類學界原有的普遍觀點不合,因此引發了很多爭論。但是,對歐洲尼安德特人骨骸DNA的分析,證實了他們的確與現代人有傳承關係,兩個學界的認識也漸統一。
但是,由於線粒體的特殊性質,它的突變過快而且長度太短。這使得它提供的信息量很有限,而且在群體間的分布格局較亂,這一切則由NRY來捕捉。NRY上不斷有新的SNP,到2001年,史丹福大學的PeterA.Underhill等在全世界人群中發現了218個SNP位點,構成了131種單倍型。這些單倍型構成的譜系與線粒體譜系的共同之處,也是證明現代人十萬年前發源於非洲。
首先通過與黑猩猩等人類近親的相關區段的比較,我們找到了人類譜系的”根”的方向,因為SNP的特異性,人類的SNP位點,在黑猩猩的對應位置上必然未突變。所以與黑猩猩單倍型最接近的人類SNP單倍型,必然是人類最古老的形態。而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有新的人類的單倍型演化出來。結果發現所有最早演化出來的新態都保存在非洲,而非洲之外的人類的單倍型形態只是較晚(約12萬年前)發生的一小支。這說明現代人最早(約15萬年前)的演化過程發生在非洲,直到大約12萬年前,才有一小部分人走出非洲,向全世界擴散。
這種結構在NRY的譜系中表現得比線立體清晰和穩定得多。由於NRY是純粹父系遺傳的,所以這種非洲起源假說被稱為“非洲亞當說”。

Gm血型

人的血型的一大特點是:終身不變,且能遺傳。按照孟德爾遺傳定律,父親雙方各遺傳一種基因給子女,子女的血型里就包含著這些基因。因此,每個人的血型既受之於父母,但又不同於父母,通過驗血型可以認定父母與子女間的血緣關係。而且,人類的這種血緣關係源遠流長,早在人類祖先從猿人分化出來時,一種叫Gm血型的因子已形成,它代代相傳,延續至今。可見,在血型里,不僅有父母的標記,而且還有老祖宗的標記。
人體血型主要有紅細胞血型、白細胞血型、血小板血型、血清血型和紅細胞酶型五大類,總共有500種以上。ABO血型已為大家所熟知。但ABO血型僅是紅細胞的血型,而攜帶著人類種族特徵的血型是血清血型。血清血型要比紅細胞血型複雜,它有幾十種之多,其中,叫做Gm的血清血型(雙倍體遺傳的常染色體基因)有明顯的種族差異。
Gm血型的種族差異,表現在組成Gm血型的各個因子上。組成Gm血型的各個因子,世界上已檢出的是18個,其中有的因子是不同人種所專有的,如fb因子只存在於白種人,st因子為黃種人特有;
此外,在同一人種的不同民族中,Gm因子的基因頻率具有特定值,即是占有某種Gm因子的人數在總人數中占有比較恆定的百分比。如我國的壯族,具有afb因子人的百分比總在80%左右,而維吾爾族人中是7%左右。由基因頻率特定值可以確定民族間的血緣關係。Gm血型的這兩大特點,是至今發現的人體500多種血型中獨一無二的,這使它成為研究種族關係的重要依據。

非洲亞當說

人們往往對非洲人的黝黑膚色難以認同,其實現代非洲人已不是世界上其它人種的直系親屬。
只是在公元1000年左右,西非洲的黑人(Y染色體單倍群E)掌握了農業技術,人口增長而後擴張,才把東非洲等地的淺色的“我們的近親(Y染色體單倍群A和B)”取代了。而由於歐洲人於大航海時代的殖民,西非洲的這種取代,就被打亂而未能完全完成,所以南非的土著膚色不太黑。
東亞的古人類學界至今還有人不相信,北京猿人竟然不是我們的祖先。但是在這裡,的確沒有找到10--4萬年前的人類化石,看起來這裡的古人種,在約10萬年前就滅亡了。在之後的幾萬年冰河時期,東亞大地寒冷而寂寞,直到四萬多年前,來自非洲的現代人重新發現了這塊大地。
人類的東非祖先的一支後裔Y染色體單倍群突變為A-M91。
12萬年前,人類的東非祖先的另一支後裔Y染色體單倍群突變為B-M60和M168。
M168繼續突變為三個分支:
C-M130、P9【YAP,又繼續突變為D-M174和E-M96(SRY)】、F-M89。
10萬年前,C,D基因人群最先走出非洲,形成棕色人種。他們沿著印度洋岸邊,拿著舊石器和尖木叉,在海邊捕魚為生,並撿食灘涂上的高蛋白食物。經過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擴展,來到了印度,形成了前達羅毗荼人ag/axg。前達羅毗荼人是所知的棕色人種中文化發展的最為先進的一支,與後來的L共同創造了哈拉巴文化。
接著,棕色人種東繼續東進,到了東南亞。海平面要低好多,其他群島與中南半島連成一片,澳大利亞和伊利安島以及美拉尼西亞的許多島嶼也連在一起。
6萬年前,棕色人種到達並占領了這片地區。到後來海平面抬升以後,澳大利亞和安達曼群島遠離亞洲大陸,棕色人種在這兩塊孤立的大陸上居住。4萬多年前,棕色人種又北上占領整個東亞大陸,創造了中國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如山頂洞人、資陽人。當時的日本列島與朝鮮半島、美洲與亞洲都是連在一起 的,D基因棕種人沿著今對馬海峽到達日本,成為繩紋人。C基因棕種人沿著今白令海峽繼續東進,到了美洲的吐火羅人。(美洲人有大量對於紅白黑綠黃的五行認同,應該是不足以達到在基因分布中如此大的占比)【按:吐火羅最初源於語言學研究,吐火羅語這個名稱對不對還是二說,中國學者傾向於叫它焉耆龜茲語,吐火羅人何時遷到新疆沒有定論(但肯定是在印歐語形成之後),不知道本文作者是否在臆斷,抑或此處的吐火羅是個人種學的概念,和說焉耆龜茲語的人不是同一個民族,這種語言屬於印歐語西支,和拉丁語日耳曼語等有密切關係】
雖然焉耆龜茲人地處今日中國境內,但和印歐語東支的伊朗語印度語差別很大,英國語言學家w.亨寧認為他們是滅亡蘇美爾阿卡德王朝的蠻族kutim人,逐漸融合進了突厥民族(Gm血型是吐火羅ab3st+棕色人種ag/axg,突厥民族Y染色體特色單倍群以C基因為本,以P為主)。在東北、華北,吐火羅的因子特別少,形成通古斯人群(比較純種的棕種人,Y染色體單倍群基本是C);在蒙古高原東部,吐火羅與棕色人種在人口比例上平分秋色,形成蒙古群(Y 染色體單倍群C和P各占一半);在新疆、蒙古高原西部、黃土高原,吐火羅的影響力比較深,形成突厥群(Y染色體單倍群是C,P及R)。
此時整個東亞、南亞大陸及澳洲只分布著棕種人的Y染色體單倍群C,D及黃種人的Y染色體單倍群N,O。
四大人種:高加索人種(白種人)、亞洲人種(黃種人)、大洋洲人種(棕種人)、尼格羅人種(黑種人)。

歐羅巴人種

亦稱白種人。主要特徵是呈大波浪狀且較為細軟的毛髮,毛髮顏色主要有:白、金、紅、棕、黑等主要的五種大色調,眼窩深,顴骨不明顯,鼻高唇薄,通常為長顱型,膚色較淺。白色人種主要起源自白人化之後的北非土著,後來經過長期的演化和定居,擴散到北非、西亞、中亞、南亞、歐洲以及16世紀以來逐漸擴散至整個大洋洲和南北美洲。

亞洲人種

亦稱黃種人。主要特徵是黑色且較為硬直的頭髮,眼有內眥褶,眼窩淺,體毛不甚發達,膚色中等。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北部以及位於南北美洲的大陸。

大洋洲人種

亦稱棕種人。主要特徵是黑色呈小波浪狀且較為粗糙的毛髮,鼻高唇薄,通常為長顱型,膚色比黑種人淡。主要分布在位於遠東大洋洲上的島嶼上,以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例如澳洲古利土著。一般的衣物是用稻草編織而成的,而在建築物的周圍則一般會採用石雕來做裝飾,海島文明顯著。

尼格羅人種

亦稱黑種人。主要特徵是黑色呈小捲曲狀的毛髮,一般分成南非和北非兩個類型,前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鼻矮,通常為短顱型,膚色相對較深;後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北的地區,鼻高唇薄,通常為長顱型,膚色相對較淺;總體膚色較深。

白種人

7萬年前,黃白種人F-M89(P14)(Gm血型是ab1b3)也離開非洲,他們沒有走海岸線,而是走陸路。6萬年前到達西亞(蘇美爾、伊朗、巴基斯坦)並定居在那裡,形成歐亞人群(Gm血型突變為afb1b3)。F占德拉維達(達羅毗圖)諸民族的13%、印度印歐語系民族的3%、波斯族的5%、烏茲別克族的7%、哈薩克族的4%、喀山韃靼族的4%、吉爾吉斯族的2%、藏族的1%、蒙古族的1%。
接著,G-M201、H-M69(M52)、I-P19(M170)、J-M304(1212)從歐亞人群分離出去,G-M201遷移到義大利、小亞細亞、伊朗,今天的義大利族的6%、波斯族的4%、土耳其族的7%擁有G。H-M69(M52)遷移到印度,今天操印歐語系的印度民族的20%、達羅毗圖諸民族的18% 擁有H。I-P19(M170)遷移到北冰洋沿岸,今天冰島族的37%、蘇格蘭族的20%、挪威族的30%、拉普族的30%、德意志族的25%、法蘭西族的15%、義大利族的12%、西班牙族的15%、波斯族的14%、中東阿拉伯族的5%、俄羅斯族的18%、土耳其族的15%、喀山韃靼族的15%、涅涅茨族的6%、鄂溫克族的6%、科里亞克族的7%擁有I。J-M304(1212)是阿拉伯人的祖先,隨著阿拉伯人的擴張,今天中東阿拉伯族的48%、衣索比亞族的15%、達羅毗圖諸民族的12%、維吾爾族的10%、哈薩克-吉爾吉斯族的5%、烏茲別克族的8%、蒙古族的2%、回族的8%、俄羅斯族的3%、土耳其族的25%、波斯族的12%、義大利族的 20%、摩洛哥的15%、蘇丹的10%擁有J。
K-M9也從歐亞人群分離出去,由於東部高山的影響,K-M9分為兩個方向繼續向東遷徙。一部分L-M20(M11)向南,進入印度次大陸。今天,印度操印歐語系的民族26%、操達羅毗圖語系的民族30%、維吾爾族的3%、烏茲別克族的2%攜帶L,中東人也有1-2%攜帶L。3萬年前L與從南部沿海進入印度的“海上移民”棕色人種C4、C5遭遇,其間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新來的侵略者L與棕色人種的女人們交配,而那些棕色人種的男人們則大部分遭到殺害。今天C4、C5占整個印度(包括印歐語系和達羅毗圖語系)諸民族的比例為5%,但在個別達羅毗圖語系民族中比例達到20%。今天的達羅毗圖語諸民族就是L、H與C、F的融合。K-M9的另外一部分M-M5(M4/H17)繼續東進,來到澳洲,今天伊里安查亞的70%、巴布亞紐幾內亞的34%擁有M。K-M9的另外一部分K則進入澳洲和中國,今天蘇門答臘島的15%、婆羅洲的16%、伊里安查亞的5%、巴布亞紐幾內亞的59%、澳洲土著的25%、漢族的10%擁有K。
K-M9另外一部分P-P27(M45)於3.5萬年前向北面的興都庫什山走去,繼續向北進入中亞裏海北岸遊牧,即今天的印歐語系
印歐語系西支染色體突變為R-M207(M173),Gm血型由afb1b3突變為fb1b3。公元前3000年,印歐語系西支R1b離開故鄉分好幾路向四面八方擴張。西支一路到了希臘,一路到了義大利(這兩路分別是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的起源),一路穿過中歐一直到達不列顛諸島(凱爾特人的祖先)。西支和東支分別有兩路北上到了東歐波羅的海,西支的為日爾曼,東支的為斯拉夫。這些西支和東支白種人每到一處,就征服或同化當地的土著(尼安德特人),把自己的語言傳播到那裡。
今天,冰島族的40%、蘇格蘭族的75%、德意志族的48%、西班牙族的65%、義大利族的44%、挪威族的25%、俄羅斯族的6%、土耳其族的14%、涅涅茨族的4%、塞爾庫普族的4%、拉普族的6%、中東阿拉伯族的5%、波斯族的5%、喀山韃靼族的4%、烏茲別克族的7%、維吾爾族的17%、回族的12%攜帶R1b。
公元前1000年,最後一撥印歐語系東支R1a(M17/H16)也離開裏海北岸的故鄉,一路南下分別占領了伊朗、蘇美爾、阿富汗和達羅毗圖語系的印度,他們都號稱雅利安人。這撥人裡面還有一部分(RxR1)從印度出發,繼續往西南行進,遠抵喀麥隆。
今天,俄羅斯族的47%、挪威族的35%、冰島族的22%、德意志族的22%、拉普人的20%、印度講印歐語的40%、講達羅毗圖語的 8%、阿爾泰族的50%、喀山韃靼族的18%、烏茲別克族的18%、維吾爾族的18%、哈薩克族的5%、吉爾吉斯族的40%、涅涅茨族的10%、塞爾庫普族的18%、拉普族的20%、波斯族的13%、土耳其族的6%、中東阿拉伯族的2%、藏族的5%、回族的5%攜帶R1a。
今天,達羅毗圖語的8%、印度操印歐語的3%、維吾爾族的4%、烏茲別克族的4%、吉爾吉斯族的2%、哈薩克族的1%、土耳其族的1%、波斯族的1%、澳洲土著的6%、喀麥隆土著的45%擁有RxR1。
印歐語系東支染色體沒突變,仍然是P,但Gm血型由afb1b3突變為ab3st。今天,P主要分布在中亞,其次印度的分布比例也較高(與中亞人歷次軍事南征和商旅往來有關),最後中東與東亞也有零星分布(主要是當時中東和東亞人口眾多,而當時的印度人口不算太多)。印歐語系東支於2萬年前向東遷移, 到達新疆及蒙古高原,稱吐火羅人,他們後來全部同化於突厥人、蒙古人之中,但卻給其帶來了P的染色體和ab3st的Gm血型,並使突厥人由棕種-黃種人變成為黃棕白混血人種。
西伯利亞最初是土著棕色人種C,後來I又移民過來,再後來阿爾泰人(P、C)又移民過來,最後黃種人N也移民過來,最終融合形成雅庫特人(N為主)、 楚科奇人、科里亞克人(N、C為主)、尼夫赫人、尤卡吉人、勘察加人等北亞人。1.5萬年以前,部分北亞人(母系是黃種人但父系卻是白種人P)又經過白令陸橋進入了美洲,成為阿留申人、愛斯基摩人(N占50%,Q3占47%)、印地安人(基本上是Q3)(但是印第安瑪雅人有著與中原一樣的黑白紅黃藍五行認知,語言的相似程度也不可能分離超過7000年)。北亞人在向西伯利亞、美洲行進過程中,一部分到達美洲,Y染色體從P突變為Q3-M3(H15);一部分從西伯利亞南下中原,Y染色體從P突變為Q1-M120,混入中原,再後來成為古漢人最西一部、最後成為今日河南漢族的一部分。

黃種人

5萬年前,K-M9中的L-M20(M11)、P-P27(M45)白人分離出去之後,剩餘的人群染色體突變為M214,接著又分為N、O,但Gm血型仍然是afb1b3,而沒有象印歐人一樣突變為fb1b3。N、O沿喜馬拉雅山南麓匆匆通過,進入東南亞地區,這期間也融入了少量棕色人種的基因。剩餘的 N、O的另一支留居西亞故土(蘇美爾、伊朗、巴基斯坦),到後來創造了人類最早的文明----蘇美爾文明克里特島文明和伊朗-阿富汗的先雅利安文明。
4萬年前,在東南亞地區的密林里,N、O演變為黃種人。黃種人逐漸發展壯大了起來,在與棕色人種的對比中,漸漸占據了優勢,並最終取代棕色人種。
2.5—3萬年前,黃種人並分化成了沿海支、內陸支、烏拉爾支。
第四紀晚更新世冰期(距今7萬年)不僅僅造成了海平面下降、大陸邊緣延伸,另一個效應是一些不高的山都是積雪冰封,使得南嶺等山脈成了黃種人向北進入長江流域的天然障礙。
1萬年前,冰期結束,使得黃種人大量北上,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新石器時代,農業文明的星星之火在各地的黃種人中燃燒了起來,社會發展的火車頭被拉動了。
沿海支黃種人又稱南蠻(侗台)南島,Y染色體單倍群是O1-M119(包括M50+M110/O1b+M103)。沿海支黃種人最初在越南占城一帶形成,其中的南蠻民族離開占城北遷至廣東(如柳江人),其中的南島民族離開占城南遷至馬來半島。在廣東,南蠻民族居住了幾萬年而沒有外遷,因此發育出了統一的體質和文化。南系古漢人分成南北兩部分,南部是壯傣和黎的祖先,北部是侗水和仡央的祖先。
東部的沿海支的南系古漢民族最早的擴散方向是空曠無人的東北和正東。北部古漢人(以 M119亞類型M110為特色)向東北遷徒進人江西,形成乾越。乾越一部溯長江而上向西遠遷到貴州西北部,成仡央族群,在商朝時建立了夜郎國。在商末,楚國發動了對江西乾越的征伐,乾越大部分人退到廣西梧州,被稱為駱越。秦漢時候,部分駱越遷到了廣西北部的融水一帶,又漸向貴州移動成為今天的水族。宋代受越南侵略軍的侵擾,駱越又從梧州北上廣西、湖南、貴州三省交界地帶,成為今天的侗族。部分乾越後來東遷進入浙江,形成了於越,在太湖平原和寧紹平原創造了燦爛的新石器文化。於越先後創造了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4000年)、太湖流域馬家浜文化(分為馬家浜和崧澤兩期,為前4300~前 3300年)、良渚文化(前3300~前2200年,與山東龍山文化有更密切的聯繫)、南京北陰陽營文化、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前3200~前 3000年)。於越民族繼而又從江蘇進入山東,與當地的西系古漢人、通古斯融合創造了古華夏文化。
南系古漢人(混入了部分西系古漢人的O2a1-M88)部分也在北系古漢人離開後一段時間開始內開始東進,到達福建和浙南,形成後來的閩越和東甌。西漢南越滅國後,漢朝時武帝滅南越,南越開始大規模西遷,到唐朝時進入西雙版納、寮國、泰國。1215年更從雲南的勐卯國(現雲南德宏)西遷至印度阿薩姆省建立了阿含王國(Ahom)。南越小規模進入海南島也較早,但是大規模進入海南是較晚的事,形成黎族。台灣原住民是不同時期沿不同路線從大陸來到台灣的,少部分屬於南越,大部分屬於北越。今壯族的17.9%、泰國泰族的10%、越南京族的7%、高棉高棉族的8%、土家族的20%擁有M119。
東部沿海支的南島民族,與同胞百越民族相反,他們不是向北,而是向南面廣闊的大洋進發。公元前3000年之後,逐漸從占城、馬來半島擴散到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公元後又進一步擴散到馬達加斯加、密克羅尼西亞[馬紹爾、吉爾伯特(吉里巴斯)、關島查莫羅、加羅林群島(波納佩-雅普-特魯克)、帕拉烏、諾魯]、美拉尼西亞[斐濟、莫圖、雅比姆、索羅門群島、萬那杜]、波里尼西亞[紐西蘭毛利、烏維亞、薩摩亞、湯加、吐瓦魯(艾利斯)、鈕埃、庫克群島拉羅通加、社會群島塔西提、土阿莫圖、馬克薩斯、夏威夷]。
內陸支黃種人形成於緬甸一帶,並散布於中國雲南省、中南半島北部。由於歷史比沿海支稍長,漸漸形成了更多的基因突變,分化為O2(包括M88/O2a1+M111)和O3(包括M7/O3d+M134/O3e)。南系古漢民族中,泰國泰族的65%、中國壯族的35.95%也是O2的後代。
內陸支黃種人的北上分兩條路線進行。西部內陸支的百濮民族通過貴州、四川這條路線北上,並且分出了兩支。一支沿著長江往下走,到了長江中游(以江漢平原為中心,南包洞庭湖平原、西盡三峽川東、北達豫南豫中、東抵鄱陽湖的廣大地區),形成西系古漢人,Y染色體是O2a*,後來漢藏部落O3d混入O2a*,而O2a1則脫離西系古漢人混入南系古漢人。西系古漢人先後創造了石門皂市下層文化(為前5000)→大溪文化(前4400--前3300)→屈家嶺(湖北京山縣)文化(前3000—前2000)→湖北龍山文化(青龍泉三期,前2400,與中原龍山文化有較大區別)四種新石器文化。另一支沿著四川的幾條大河(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北上,來到了黃河上游地區(另一種途徑折返向西經喜馬拉雅山南麓達阿富汗,然後經新疆天山、崑崙山、祁連山東進),形成了漢藏民族,Y染色體是O3,特別是O3e(M134)。
1萬年前,沿海支、內陸支的黃種人分別北上,棕種人在與吐火羅人(Y染色體單倍群為P)第一次混血的基礎上,又與當時北上的兩支黃種人發生了第二次混血,形成黃棕混血的黃種人北亞人種。東部的棕種人混有較多的沿海支成分O1,但也混有很多內陸支成分O3(可能是進入文明時代後加入的);中部蒙古人混有較多的內陸支成分O3;西部阿爾泰突厥也開始混入了大量的內陸支成分O3。黃土高原的棕種人與黃種人融合,今天黃土高原的居民仍有棕種人特有單倍群C的發現。
黃種人沿海支和內陸支大規模來到北方以後,與棕種人女性(Gm血型是ag+axg+ab3st)婚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一部分北遷的黃種人的後代與棕種人的後代是同母異父。與棕種人女性相比,棕種人男性在東亞占比較少,那段時期黃種人才到達的邊緣地區,比如青藏高原、蒙古高原、日本,棕種人的父系Y染色體成分被大量地保留了下來。
蒙古族血統中,C3占55%,O3占20.5%,O1占4.2%,O2占1%,K占4%,N占5%,R1a、D、Q、J各占2%,RxR1占 1%,F占0.8%,R1b占0.5%。朝鮮族血統中,O2占32%,O3占25%,O1+O*占14%,C1占16%,D占7%,N占2%。滿族的Y染色體類型中,C1占23%、C3占2%、D占6%、N占15%、O占53%。維吾爾族有10%的阿拉伯血統J、3%的印度黃白血統L、39%的雅利安血統 R、4%的蒙古血統C、4%的藏族棕種人血統D、2%的芬蘭黃種人血統N、14%的漢朝唐朝戍守西域的漢族士兵血統O3。
O1—M119所占比例中,布里亞特蒙古人5%、錫伯族7%、達斡爾族4%、蒙古族4.2%、滿族5.6%、烏爾奇Ulchi(赫哲親屬)3.8%、 雅庫特4%、回族的8%、古西伯利亞尼夫赫6%、堪察加人的6%、科里亞克人7%、日本人3.4%、葉尼塞鄂溫克3.2%、中國鄂溫克族5%、朝鮮族的 14%(含O*)。沿海地區的黃種人與棕種人也融合形成東系古漢人,東系古漢人的O1成分濃厚。
O2—M95主要分布在泰國-高棉-越南南部的南亞(百濮)語系和中國的苗瑤;而且,百越民族如泰國泰族的65%、中國壯族的35.95%也是 O2;另外,東北亞O2含量也很高,如日本的O2比例高達31.7%,朝鮮族O2比例亦高達32%,滿族的O2比例為11%,赫哲族為5%、達斡爾族為 21%、鄂倫春族5%、葉尼塞鄂溫克0%、中國鄂溫克族2%、錫伯族1%、回族的2%、蒙古族1%。
O3所占比例中,漢族(77%)、蒙古族20.5%、錫伯族30%(含O*)、達斡爾族27%(含O*)、滿族38%(含O*)、赫哲族46%(含O*)、鄂倫春族 22%(含O*)、朝鮮族25%、日本人20.1%、維吾爾族14%、哈薩克族8%、吉爾吉斯族24%、回族17%(含O*),中國鄂溫克族28%(含 O*),葉尼塞鄂溫克族和布里亞特蒙古人為0%。
棕種人阿爾泰人在黃土高原(突厥)的故土被內陸支的黃種人(漢藏民族)霸占,生活在那裡的阿爾泰人不是被取代就是向北面的家園逃竄,所以今天黃土高原的居民很少有阿爾泰特有單倍群C的發現。
棕種人阿爾泰人在華北(通古斯)的故土遭到了沿海支黃種人的大規模入侵,不過,沿海支黃種人相對比較溫和,與通古斯和平共處而不是屠戮,二者逐漸融合為新的民族——東夷,東夷的O1成分濃厚。
黃種人烏拉爾支N-M231(M178)跟隨內陸支黃種人來到黃河上游,並進入突厥地盤,與O3一起征服了突厥,成了那裡的主宰。原始突厥語、漢藏語、烏拉爾語混雜在一起,形成了一種新的語言——烏拉爾語。前3000年,N-M231途經阿爾泰山,最終西遷至烏拉爾山,形成烏拉爾族群。烏拉爾族群與當地的占人口多數的斯拉夫-日爾曼人(R)、波羅的海人(I)融合,形成芬蘭-烏戈爾人,再後來分成三支向外擴散:向北的一支沿著伏爾加河上游進入北歐,演變為芬蘭人、芬蘭以北的拉普人(N占45%,I占30%,R1a占20%,R1b占5%)、愛沙尼亞人、莫爾多維亞(莫爾多瓦)人、烏德穆爾特人、 馬里人、卡累利阿人、科米人(黃種人);向東一支,沿卡馬河、越過烏拉爾山,進入西伯利亞,演變為漢蒂(奧斯恰克)人、曼西 (沃古爾)人等;向西的一支演變為馬扎爾人。剩下的烏拉爾族群被稱為薩莫耶德人,包括涅涅茨人(分布在北西伯利亞和烏拉爾山脈兩側,N占80%,R1a占10%,I占6%,R1b占4%)、塞爾庫普人(N占7%,R1a占18%,R1b占6%,C占3%,Q占66%)、牙納桑人,他們生活在俄羅斯極北地區,是相對純粹的黃種人。
N-M231所占比例中,布里亞特蒙古為27%、葉尼塞鄂溫克族17%、中國鄂溫克族0%、鄂倫春族的5%、赫哲族18%、滿族15%、達斡爾族9%、錫伯族21%、蒙古族5%、阿爾泰族4%、哈薩克族7%、吉爾吉斯族3%、喀山韃靼21%、烏孜別克族2%、維吾爾族2%、日本2%。
新石器時代,棕種人在陰山以北創造了以細石器/刮削器為主要生產工具的狩獵文化,與陰山以南以農耕文化為主的仰韶文化有明顯不同。商族的母系祖先東系華夏人從燕山地區南下到古河濟之間的進程中,一部分蒙古人也隨之從大興安嶺山原南下來到商族祖居的赤峰市、朝陽市、承德市、北京市,創造了拉蘇克遊牧文化之一的夏家店上層文化。
後來的匈奴、堅昆、丁零、金山突厥等突厥部落,都是黃種人居於統治地位的棕色白色混血人種。隨著突厥人的西遷中亞,他們與當地的晚於吐火羅人到來的印歐語系的雅利安人也發生融合。公元400年突厥族群的匈奴西遷,演化為保加爾人。公元600年蒙古族群的柔然人厭達人西遷,一部分被斯拉夫人同化,一部分被保加爾人同化。保加爾人的一支演化為楚瓦什人,保加爾人的另一支被斯拉夫人同化為保加利亞人。中亞北部的突厥族群可薩人、佩切涅格人、烏古思人、 欽察人逐漸演化成巴什基爾人、庫梅克人、諾蓋人;後來一部分與西遷的蒙古人融合為韃靼人。
C1-M8占鄂溫克族的65%、鄂倫春族的61%、日本大和族的8.5%、阿伊努人的90%、朝鮮族的15%、滿族的25%(含C3)、赫哲族的30%。C-M8(C1a1)占日本和族的5%,中國東北,朝鮮半島也有零星分布。C2—M38占澳大利亞土著的70%、伊里安查亞的25%、巴布亞紐幾內亞的3%、婆羅洲的17%。C3-M217占布里亞特蒙古族的60%、蒙古族的55%、達斡爾族的31%、錫伯族的27%、哈薩克族的45%、烏孜別克族的17%、吉爾吉斯族的10%、維吾爾族的4%、阿爾泰族的23%、雅庫特族的11%、土耳其族的1%、喀山韃靼的1%、古西伯利亞科里亞克族的30%、回族的23%、藏族 的2%、印度講印歐語的3%、塞爾庫普的3%。C4、 C5占印度(包括印歐和達羅毗圖語系)的比例為5%。
D分布於印度安達曼群島土著小安達曼人(100%)、蘇門答臘島土著、沖繩人(55%)、藏族(50%)、土家族、彝族、緬甸族、克欽/景頗族、瑤族、日本(34.7%)、琉球人(55%)、朝鮮(7%)、滿族人(6%)、維吾爾族(4%)、阿爾泰族(4%)、蒙古族(2%)、烏孜別克族(2%)、漢族(2%)、哈薩克族(1%)。
日本列島在棕色人種繩文人到來時還可以通過大陸架很容易地到達,而當黃色人種來到東北亞時,已成為茫茫大洋相隔的海島,是黃種人傳說中的蓬萊仙島。現在北海道的蝦夷人(阿伊努人)和種子島的部分居民就是繩文人的後代。日本的黃種人——彌生人,是春秋戰國之後從中國大陸遷入的東夷人(O2+O1)、 漢族人(O3)、通古斯人(C1),彌生人在九州島登入,然後向本州島及更東北方向擴張的過程中,對舊石器的繩文人進行了征服和奴役,造成了日本繩文人比例的下降。但是到1800年,本州島的北部和庫頁島,都還是蝦夷人的領地。從日本各地的遺傳結構看,棕色人種的遺傳比例雖然是從西往東遞減,但各地的該種成分都不在少數。所以日本人總體上應該算是兩個人種的混血。日本大和民族的Y染色體類型中,O-M175占54.2%(其中O2--M95占 31.7%,O3--M122占20.1%,O1--M119占3.4%);D占34.7%;C1-M8占8.5%;N占1.6%。阿伊努人的Y染色體類型中,C1-M8占90%,D占1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