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於古道

商於古道

商於古道,為古代的軍事、政治、商賈之道,其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該古道由陝西省商洛市(古時亦稱上洛郡、上洛侯國、洛州、“商州”)通往河南省內鄉縣柒於鎮,全長約六百里。秦漢時稱作“武關道”,唐時有稱為“商山道”或“商州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商於古道
  • 著名景點:陽城驛、層峰驛、武關驛
  • 古道全長:600里
  • 途徑城市:西安、藍田、商州、丹鳳、商南
  • 古道別稱秦楚古道 武關道 商山道 商州道
歷史由來,歷史地位,史料記載,春秋戰國,武關,唐代,戰爭年代,六百餘里,軍事之路,通行條件,驛站名稱,古道名典,形成與起止,古道文學,交通發展,公路隧道,高速公路,鐵路發展,

歷史由來

商於古道,狹義為起“商”止“於”。廣義又為“武關道”、“商山道”、“商州道”相同段的路徑。秦漢時稱武關道,唐以後稱藍商道、商山道、商州道。因朝代和區域建制的變遷,其路徑區域大部在今陝西商洛市。由於該古道位於春秋戰國時期秦楚之爭的軍事要地商、於;即起於楚、秦北南通商中心和關口的“商邑”;止於河南省內鄉縣柒於鎮“柒於”,因戰國時期張儀欺楚事件而得名。
古道由丹水(丹江)水路和旱路組成,穿越多個城池驛站地域,全長六百餘里。
商於古道,開闢於商末周初。荊楚部族首領鬻熊受封為楚子,在率領族人自關中移居江漢的民族遷徙過程中開拓此道。“周公奔楚”亦自商於道(武關道)經藍田去丹陽(今商洛市)。
商於古道在商於上游是“武關道”的路徑。主要利用秦嶺北側灞水河谷和秦嶺南側丹水河谷連線開闢而成。因唐代時其起止點有所變化。由長安東出,溯灞河西側南行,經今藍田縣城,過灞河至坡底村,上七盤嶺,繞蘆山北側,經六郎關、大坡垴過藍橋鎮,溯藍橋水而上至新店子,經牧護關翻越秦嶺,進入商地。順丹水(丹江)支流七盤河而下至黑龍口,經麻街抵商州城;又東南經現丹鳳縣、穿越丹江北側丘陵,過桃花鋪、鐵峪鋪到達武關下南陽、鄧州、荊襄以至江南和嶺南。
秦漢魏晉時期為朝廷的軍事生命線路備受重視。所以唐德宗時明令規定:“從上都至汴州為大路驛,從上都至荊南為次路驛”,即其地位在諸驛路中僅次於“大路驛”潼關道。唐代以後,武關道雖失去國道地位,但作為西北與東南地區間聯繫的捷徑,仍發揮重要作用。
商鞅-《大秦帝國》劇照商鞅-《大秦帝國》劇照
商於古道是從《史記》記載的春秋戰國時期謀略家張儀穿梭於該古道周旋於秦楚,以商於六百里欺楚的經典事件開始被世人廣泛關注。並以秦《商君商鞅變法革新,以軍功被封地商於十五邑於商邑的傳奇人生,使該古道有了第一個軍事、商貿、管制的文化中心。以及四皓躲避焚書坑儒隱居商山,助太子承皇位被文人墨客廣為推崇,此地也成為重要的是文化通道。
史記正義》所載的“王陵故城”之謎;王陵在劉邦、項羽楚漢相爭時屯兵於上洛南三十一里的古道旁襄王溝內,建城號稱襄侯王;其母勸王陵效忠劉邦被項羽烹煮,與岳母一同被頌為教子的典範,王陵助劉邦往返商於成就大業。漢張良用計駟馬高車赴上洛建高橋接四皓於高車嶺;四皓助太子承皇位埋名隱身於商山;到唐代國師釋無業從上洛走出成名天下;韓愈以“雪擁藍關馬不前”驚世名句入關;留在清代商州縣令《商州賦》的筆下。李自成、李先念屯兵商州,一代文豪賈平凹的出現等等,成為當今文化的名片。
由於歷史的原因,商於的歸屬和古道商邑、商縣(陝西省丹鳳縣)、古上洛、上洛侯國(商洛市商州區佛誕寒川公園下孝義古城),古商州(商洛市府所在地)所形成的商於古道三個文化中心變遷和交接,行成了商於古道不同時期歷史燦爛文化的傳延和拓展。

歷史地位

商於古道狹義講是丹水與旱路穿越連線多個驛站、城池,及險關,擔負邊關軍事、傳遞、商貿的六百里通道,被朝廷列為全國最早的國道外;廣義上講是該地域曾是楚文化的發源地。除擔負朝廷安全,連線南北而建立的以軍事、經濟商貿通道外、商於古道代表和保留了該地域獨特的民俗、古蹟、文化和地域的發展進程。是以武關、商鞅、四皓文化為代表世代傳延,以完整軍事上下十里的城中城;被司馬遷譽為“王陵故城”的王陵;秦嶺山脈山谷路中的險中之險的古砭道的“羅公碥”、“銅佛龕”的數學家、天文學家、佛學領袖,全世界第一個使用擒縱儀於水運渾天儀之中,並發明會擊鼓、撞鐘報時的兩個童人,被譽為鐘錶之父的僧一行;洛源驛的金融改革家楊炎事件以及唐末國師,號稱“南有鹽官(齊安)北有無業”的”五百羅漢第六十一位釋無業的出現,在古國頗有影響。
商於作為古代兩地合一的區域地名,大部分在陝西省商洛市境內,主要文化均在商洛市區域。由於位於秦嶺南麓,為楚文化發源地之一,又由於春秋戰國時期,商於之地屬楚國,後來被秦國占領,成為商鞅封邑。商於古道建好後,漸漸成為秦國通往楚國以及南方的一條重要通道。秦國占領商於之後,在接近秦楚邊界的地方修築關口,史稱“武關”。這個商於古道上的重要關隘,北依巍巍少習山,南臨滔滔武關河,成為朝廷的京畿南大門和歷朝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山勢分開秦楚界,水聲流盡漢唐人”。
據史料載,秦楚為爭奪商於這塊地盤,曾展開多次拉鋸戰,大多以秦勝楚敗而告終。戰國時期,張儀為了破壞齊楚聯盟,曾欺騙楚王說,如果楚懷王不與齊國聯盟,可將商於肥沃的土地割讓給楚國。楚懷王信以為真,就同齊國解盟,然後向張儀索要土地。但張儀翻臉不承認。楚懷王大怒,發兵攻打秦國,結果大敗而歸。從此,楚國一蹶不振。後來,狡詐的張儀又以與楚懷王談判為名,誘使楚懷王來到商於,並趁機將其扣押。楚懷王無奈,最後客死鹹陽。不久,楚國也被秦國所滅。唐朝著名詩人李商隱感懷於這段歷史,曾寫過一首詩,題名就叫《商於》:“商於朝雨霽,歸路有秋光。背塢猿收果,投岩麝退香。建瓴真得勢,橫戟豈能當。割地張儀詐,謀身綺季長。清渠州外月,黃葉廟前霜。今日看雲意,依依入帝鄉。”此後,唐朝詩人周曇、李涉杜牧都曾吟詩賦詞,抒發心中的感慨之情。
在秦朝時,這條古道是秦國通往楚國、晉國以及南方其他地方的重要通道。它最初是秦國為運送戰爭所需物資而開闢的一條通道,也成就了秦始皇完成統一中國大業的浩浩征途。
公元前202年,這條在秦朝歷史上立下汗馬功勞的商於古道上又一次揚起戰爭的風煙。劉邦的十萬大軍長驅直入,終於讓秦國走向滅亡。
隨著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商於古道也幾經改建。唐貞觀七年(公元634年),商州人民在刺史李西華指導下,沿著丹江河谷北側開闢出一條新路,依著懸岩,在茂密的森林中穿行。李商隱在看到這樣的情形後,即興賦詩《商於新開路》,盛讚這項偉大的工程:“六百商於路,崎嶇古共聞。蜂房春欲暮,虎阱日初曛。路向泉間辨,人從樹杪分。更誰開捷徑,速擬上青雲。”

史料記載

商於古道在唐代及以後曾經多次修繕,增設了仙娥、商於、洛源、棣花四皓、桃花、武關、青雲、層峰、富水等驛站。這些古時重要的驛館,在當時的交通往來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直至今日,秦嶺山脈西北部到其東南部中原的古道山壁上,還可依稀見到一些孔穴,似乎要將那些飄散在風中的故事一一收攏,捧給後人。
古道遺址仍依稀可辨。據當地老年人講,1970年以前,這條古道最寬處有4米,最窄處只有2.5米,不過馬車和驢車都能通行。尤其是秦嶺峽谷段,雖然高山縱橫,谷底幽深,危崖高聳,險灘密布,卻仍是當時當地交通運輸的重要通道之一。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商於之地屬楚國,後來被秦國占領,成為商鞅封邑。商於古道最初是秦國為運送戰爭所需物資而開闢的一條軍事通道,後來逐漸成為關中通往河南南陽、湖北襄陽以及東南方的一條重要商道。。

武關

武關,為秦之南關,與東函谷關,西大散關,北蕭關並稱“關中四塞”。春秋前稱少習關,戰國時更為今名,史稱“三秦要塞”。這個商於古道上的重要關隘,北依少習山之岩險,東、南、西三面臨武關河谷之絕澗,山環水繞,險阻天成,為“秦楚咽喉”、“三秦鎖鑰”,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勢分開秦楚界,水聲流盡漢唐人”。據史料載,武關古為“少習國”,是習姓祖籍的發源地。自春秋戰國以來,武關皆置重兵,以控扼東南、豫西、鄂西北,歷代兵事頻冗,為千古用兵之要塞。在春秋戰國時期,秦楚為爭奪商於這塊地盤,曾展開過多次拉鋸戰,大多以秦勝楚敗而告終。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想攻伐齊國,但憂慮齊、楚結成聯盟,便派張儀入楚遊說楚懷王。張儀利誘楚懷王說:“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信以為真,不聽屈原的勸告,與齊斷絕關係,並派使者入秦受地,張儀卻對楚使說:“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王大怒,興兵攻打秦國,結果秦兵大敗楚兵于丹陽(今豫西丹水之北)。從此,楚國一蹶不振,國運日漸衰敗。後來,秦昭王又以與楚懷王談判為名,誘使楚懷王來到武關會見秦王,並趁機將其扣押,解往鹹陽,囚禁至死。不久,楚國也就順理成章的被秦國所滅。後人對楚懷王不聽忠言,輕信他人,客死異鄉的悲慘境遇多有感慨。
商於古道由長安東南行,經藍田,越秦嶺,通到商州,再東南行經武關,進入河南的南陽和湖北襄陽,當初是秦國為戰爭所需而開闢的一條通道,為秦國一統天下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歷史也是十分詭異的,公元前202年,也正是通過這條商於古道,劉邦的十萬大軍長驅直入,直搗鹹陽,終於讓秦帝國走向滅亡。

唐代

在唐代以前,商於古道是長安的中央政府通往東南地區的一條重要幹道,聯繫著吳越、江淮、荊湘、黔中、交廣各郡、州、縣,影響幾乎達半箇中國。長安的中央政府與東南各地政治、軍事、文化的交流和溝通,都要倚重於它。

戰爭年代

“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戰爭年代,商於古道一直是兵家必爭之道。有學者統計,歷史上出入商於古道的大小兵戰不下50次。有名的秦楚之戰,秦漢之戰,王莽與赤眉、綠林起義軍之戰,無不於此間爭鋒。然而,商於古道地連秦楚,物兼南北,又是北通秦晉南及吳楚的交通樞紐。在歷史上的和平時期,商於古道自然就成了古代中國交通運輸、經濟貿易的南北大通道。其在歷史上的作用,越到後期,這種交通、商貿樞紐的作用越突出。初唐盛唐時期,經濟繁榮,國家統一,很少用兵,商於古道成為唐代經濟和文化的重要樞紐,其溝通作用非常顯著。往返於長安、東川、嶺南、交廣的商旅馱騾,多利用商於古道的便捷條件,成群結隊,絡繹不絕。特別是從明代開始,南北貿易交流日漸繁榮,給處於商於古道重要位置上的龍駒寨等古鎮帶來了勃勃生機。明清時期,隨著丹江航運的開通,商於古道上的商業運輸更是繁榮一時。東南地區生產的絲、茶、糖、米、瓷器、香皂一類的生活日用品,一部分經武關由陸路運至龍駒寨,進而運往商州、關中等地,一部分沿長江、溯漢江進入丹江,水運至龍駒寨水旱碼頭,再由騾馬馱運至長安、山西、甘肅、內蒙古等地。同時,甘肅的綠絲煙、山西的食鹽等,又馱運匯集於此,連同商州的油桐、藥材、核桃、牛皮等山貨特產,兵分兩路,或由陸路經武關古塞向東南地區運出去,或在龍駒寨水旱碼頭集結,船載順流而下,運抵長江口岸重鎮漢口。陸路和水路這兩條南北交通運輸線並駕齊驅,交相輝映,在龍駒寨實現交匯合流,完成貨物的中轉、交易。興盛的商貿活動不僅促進了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成就了龍駒古寨昔日的無限繁華。這一時期,龍駒寨水旱碼頭“百艇千蹄”,商賈如雲,“雞鳴有未寢之人,午夜有可求之市”。十里長街上店鋪鱗次櫛比,十大商幫會館獨霸一方,18座廟宇晝夜香菸繚繞,各種雜耍說唱不絕於耳。這一時期,龍駒寨厘金歲額曾達紋銀15萬兩,日均400兩,居“全陝之冠”,為“秦之翹楚”。

六百餘里

商於古道,沿途設有仙娥、商於、棣花、四皓、桃花、武關、青雲、層峰、富水等驛站,自古皆為交通要道。時至今日,一些散落在秦嶺山脈峽谷山口、危崖峭壁上的古道遺址仍依稀可辨。據當地年長者講,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這條古道最寬處有4米,最窄處只有2.5米,是馬車和驢車能走的土石山路,這也許是從遠古遺留至今最好的路況了。秦嶺峽谷這段古道,高山縱橫,谷底幽深,危崖高聳,險灘密布。它的通行條件,商於古道雖然是重要的交通幹線,但通行狀況一直堪憂,更多的時候,它是一條“僅容單騎,比於蜀道”的崎嶇山路。

軍事之路

商於古道不僅是條軍事之路、商貿之路,也是一條詩歌之路,在古代中國南北文化交流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這條古道上,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為仕途奔走者發出了“往來悲歡萬里心,多從此路計浮沉”的無限感慨。這些文人騷客、達官顯貴、孜孜學子們或進京趕考,或職務調遷,或去各地視察,或赴京拜謁,或貶謫江南,“憧憧往來皆出是郡”。有學者統計,僅唐一代,往來奔波於商於古道上的詩人約200餘人,有的還往返多次。白居易“七年三往復”,元稹“七度武關”,張九齡“四過商州”。李白曾在商州盤垣過七八個月,“苦吟詩人”賈島辭去藍田縣令落拓為僧時,曾以“無本上人”的法名,掛單鎮安雲蓋寺。盛唐隱逸派詩人王維,雖半隱輞川,對商州山水仍無限神往,曾以題贈友人赴商州赴任等形式,寫過多首讚頌商州山水的詩歌。“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名句出自韓愈之手,而這句寫的也是商於古道。唐憲宗信佛,曾派人去把釋迦牟尼的一節指骨迎接到宮中供養。由於路途遙遠,百姓怨聲載道。韓愈見狀,寫了一道奏章來勸阻,唐憲宗大為惱火,下詣處死韓愈。所幸宰相和其他大臣替他說情,韓愈才免於一死,被貶潮州(今廣東省)。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韓愈在去潮州路經秦嶺藍關古道(即商於古道的藍關段)時,大雪封山,難以前行。危難之際,幸得親人相助,韓愈不勝感慨,吟出了《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這首千古詩章。這一批又一批詩人於此間邊行邊吟,一路踏歌來去,為後世留下了千餘首古典詩歌。

通行條件

關於商於古道的通行條件,古詩中有不少描述。唐人賈島詩曰:“一身繞千山,遠作行路人……商嶺莓苔滑,石坂上下傾。”白居易的《過仙娥驛》有云:“我為東南行,始登商山道……參差樹若插,青崖屏削碧。”明人吳顯也寫道:“亂石深處是商顏,石磴險地鳥道間”,“馬憊時防石,山荒不見村;亂煙封古壑,積雪壓關門。”可見,商於古道雖然是重要的交通線,但通行狀況一直堪憂,更多的時候,它是一條“僅容單騎,比於蜀道”的崎嶇山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名句出自韓愈之手。
詩人-白居易詩人-白居易
除秦嶺段和武關險要外,在商州境內還有一段碥道很艱辛,這就是羅公碥,在商州城東五十里,白楊店鎮洛源村的對面。原寬不足三尺,長約五、六里,位於懸崖峭壁下方,上仰高高在上的“巴人洞”,下俯激流險灘的丹江水。據清代鐘麟書《羅公碥記》所述,水落時,商旅從江灘行。水漲時,水漫路斷,只能走碥路。但是“岩傾苔滑,石齒如劍,人馬相扶以度,搖搖然。旁觀者皆神驚,一失足顛墜附不可稽”。於是乾隆年間,一個名叫羅文思的商州知州,“遂捐廉俸五百,招募石工,辟成大道。又在碥道邊上鑿石為欄,並在道左右壁寬敞處僻出行人臨時歇腳之地”。此惠民之舉,備受民眾稱讚,這段商山道就被譽之為“羅公碥”。

驛站名稱

秦漢的亭、傳設定已不可考。
唐代,商於古道驛站多系秦漢傳下來和新增加的。把商於古道稱為武關道。
由京師都亭驛東行,出通化門,經長樂驛、灞橋驛折東南行,即進入武關道。因地域的變化綜合各有關資料得知,唐時武關道陝西境內共有驛站17個。把商於古道擴大至灞橋驛站後即屬於武關道。
“藍田驛在縣西北二十五里”[32]。《舊唐書》記,荊州刺史裴茂長流費州,宰相王搏貶崖州司馬,均賜死於藍田驛。
青泥驛,宋敏求《長安志》記為在藍田縣郭下。藍田縣亦名“蟯柳城”,《水經經注》曰:“泥水歷蟯柳城南,魏置青泥軍於城內,俗謂之青泥城。”武元衡《同洛陽諸公餞盧起居》詩云:“暮宿青泥驛,煩君淚滿纓。”可見此驛為出京後第一宿處。
出藍田縣南20里,有七盤嶺[33],是武關道第一險阻,路經此盤山而過。七盤嶺位於藍田縣南的“縣南道”上。
韓公驛,《長安志》記為在藍田縣南35里。《太平廣記》記:戶部侍郎楊炎貶道州司戶,自朝受責,馳驛出城,不得歸第,其夕次藍田。縣尉崔清為經營行李家務甚周,後又送至韓公驛而別。
藍橋驛,《長安志》記為在藍田縣東南40里。此驛屢見唐人詩篇。自居易《藍橋驛見元九詩》、裴航《贈樊夫人》詩,本注均有藍橋驛的記載。
藍溪驛,蓋在藍橋驛與藍田關之間。張籍《使至藍溪驛寄太常王丞》詩,自居易《出守杭州路次藍溪作》,即次藍溪驛而作。
藍田關,是武關道上的第一關,《隋書·地理志》記:“京兆藍田縣有關官。”《括地誌》云:“藍田關在雍州藍田縣東南九十里,即秦蟯關也。”此關當在今商州市西境牧護關附近。
出藍田關,入商州境之仙娥驛。此驛附近風景秀麗,屢為詩人稱道。白居易《仙娥峰下作》云:“我為東南行,始登商山道;商山無數峰,最愛仙娥好。”
商州城,由古上洛城春秋之上洛邑,漢之上洛縣發展遷移至今商洛市商州區地。商州是商於古道稱其為武關道上最大的城市,位於三岔路口,為交通樞紐,軍事要地。商州既為州治,自然設有館舍。白居易《發商州詩》云:“商州館裡停三日,待得妻孥相逐行。”
四皓驛,驛名與四皓墓有關。《太平寰宇記·商州上洛縣》條記:“四皓墓在縣西南四里廟後。”即墓、驛均在州城附近。
洛源驛,雍陶有《洛源驛戲題》詩[35]。建中初,楊炎貶道州司戶,“至於商州洛源驛,馬乏……”[36]驛址當在會峪溝與丹江交匯處的樂園,樂園可能系“洛源”的音轉。商州銅佛龕(世界第一個丈量地球、第一個發明鐘錶僧一行)唐末高僧一代國師得道出家於此,有“星輝月皎”之稱,號稱“南有鹽官,北有無業”。
棣花驛,見於唐人詩篇中亦多,白居易有《棣花驛見楊八題夢兄弟》,雍裕之有《宿棣華館聞雁》等。《元一統志·商州·山川》有棣花山,“在州東七十里,以山多棣花得名”。今商州市與丹鳳縣交界處的棣花鎮,當為驛之所在。
商於古道驛站在唐代部分名稱圖示商於古道驛站在唐代部分名稱圖示
桃花驛,早在唐代即設驛站,唐制每隔30里一驛。時長安到襄陽共23驛,境內有棣花驛、四皓驛、青雲驛、桃花驛、武關驛。明代設“郵驛”。清代稱為“急遞鋪”,棣花到武關共8處。民國設“遞步哨”,境內東西為西荊基線,哨所共11處;支線哨所9處。1969年在桃花鋪建立微波站後,使通訊進一步現代化。
武關驛,唐之武關,設在今丹鳳縣東南90里處,恰當武關河畔,今西界公路旁。唐時武關設有驛館,《寶刻叢編》卷十有《唐修武關驛記》。
青雲驛,今商南清油河。雍陶《路中問程知欲達青雲驛》詩云:“蒼黃負譴走商顏,保得微躬出武關。今夜青雲驛前月,伴吟應到落西山。”
層峰驛,韓愈《題層峰驛梁》詩序云:“去歲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其後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層峰驛旁山下。蒙恩還朝,過其墓,留題驛梁。
陽城驛,唐末改名富水驛,在今陝、豫交界之富水鎮。《讀史方輿紀要·商州商南縣漢王城》記:“縣東三十一里,相傳沛公入關時所築。今為富水堡,有富水巡司,本唐之富水驛也。”武關道出富水驛即進入河南省境,沿途亦設有驛站。
宋、元、明、清時期,武關道雖失去國家驛路地位,但用以轉運物資、遞送官方文書的作用始終存在。清代由西安府至商州間的道路為官馬支路,即地方道路。官馬支路每10里、15里設有遞鋪,所經州、縣設有縣(州)驛。”

古道名典

“契佐禹治水有功,帝舜封契於商”;
戰國時期秦楚血刃;
張儀商於六百里欺楚典故之地的故事;
屈原力勸阻止楚懷王武關會盟,楚懷王武關被秦俘的傳世故事;
商鞅封地十五邑建治所;商鞅的故事。
史記》王陵母親被烹和王陵故城的典故;
張良獻計高車請四皓與古上洛城的典故;
四皓的故事;
星輝月皎釋無業的故事;
郭子儀商州募兵救長安;
商州洛源驛站楊炎的典故:
韓愈藍關(牧護關)的驚世名句典故;
宋金鏖戰;
闖王屯兵、李自成兵敗進商洛養精蓄銳;
五支紅軍進商洛,撒播革命種子;
李先念率師建立了陝南革命根據地;
長征紅軍建鄂豫陝革命根據地;
賈平凹著書戲說商州。

形成與起止

戰國後古道所形成的三個文化中心,是指該地以朝代封邑、治所城池為核心形成的軍事、經濟、文化地域。是公元前340年衛鞅大破魏軍,“封之商於十五邑,號商君”(邑治即商城)。(《史記·商君列傳》)地址在現丹鳳縣古城村,開始建立了第一個商於的軍事、商貿經濟、文化的中心。稱古道的第一文化中心從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21年共119年。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至公元前206年共15年。
秦始皇推行郡縣制,置商縣,縣治商城。縣以下實行鄉、亭、里三級制。(《史記·秦始皇本記》、《陝西地理沿革》)
西漢(公元前206年)由商縣地域上游西60里新置上雒縣(現商州佛誕寒川公園下的孝義古城)。古道的文化中心逐步轉入上洛。西晉(公元265》上雒郡治所設上雒縣後,由上洛郡轄商縣和上雒縣,完成了第一中心向第二中心地域的過度,標誌第二中心的開始。
古上洛縣的行政建制始於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4年)在此上洛塬設縣,因居洛河之上故名。包括今區、洛南縣兩地。屬弘農郡(治所河南靈寶),隸司隸校尉部。名上洛縣。共230年。
東漢(公元25——220年)縣設此上洛塬(屬京兆尹,治所長安。仍隸司隸校尉部。三國(公元220——265年)屬曹魏之京兆郡)共240年。古上洛郡的行政建制始於西晉(公元265——316年(泰始二年(266),晉武帝分京兆南部置上洛郡,治所在古上洛縣,上洛縣仍在此上洛塬上至北魏(公元439年)。共174年。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其上洛縣為荊州和上洛郡治。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為洛州和上洛郡,上洛縣仍在上洛塬上。(此時一說州城存在)共48年。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其上洛縣為商州和上洛郡治。總計91年”
古道的文化中心逐步轉入古商州。即今商洛市所在地。新州城的建立,標誌第三文化中心的開始。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撤郡,保留商州,上洛縣為商州治。一說州城存在,上洛城始廢,治所合一。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撤商州復設上洛郡。共124年。(該城廓保留至清代(清代《商州賦》)古城牆殘段保留至現1990年前後。)”

古道文學

商於古道在當時的交通運輸和文化交流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追尋那些遠去的故事,大體可遙想古道所經歷的春秋歲月。佇立在雄偉險峻的武關面前,我們仿佛還能夠聽到歷史的回聲…… 追尋遠去的風煙  在中國文學的發展歷史上,南北方的差異歷來有之。尤其是魏晉六朝時期,由於南北對立,文化發展殊途,學術上有“南人約簡,得其英華;北學深蕪,窮其枝葉”之說。
自隋唐統一,南北雙方開始注意相互間的借鑑與吸收。唐初有人明確提出南北文學應“各去所短,合其所長”。話雖如此,要想真的做到南北交流與融合,必須經過漫長而艱苦的過程。貞元年間,有一位福建籍詩人歐陽詹赴京參加科舉考試,回程行經藍關所在的東秦嶺,觸景生情,寫下《題秦嶺》一詩:“南下斯須隔帝鄉,北行一步掩南方。悠悠煙景兩邊意,蜀客秦人各斷腸。”一句“北行一步掩南方”,將秦嶺這箇中國地理南北的分界線寫得神活靈現。
南北朝梁代著名文學理論批評家鐘嶸,在他的名著《詩品》中曾著重闡述自然現象、社會現象與文學創作的關係,指出詩的產生是客觀的感召和刺激在作者心靈上的回應。歐陽詹李商隱等唐代詩人在商於古道上的詩作,正是鐘嶸這一文學理論的有力詮釋。詩人杜牧的《商山麻澗》,一改他此前《題商山四皓廟一絕》和《題武關》中“今日聖神家四海,戍旗長卷夕陽中”的豪邁氣概,顯露出工於描寫自然景物的藝術才能:“雲光嵐彩四面合,柔桑垂柳十餘家。雉飛鹿過芳草遠,牛巷雞塒春日斜。秀眉老父對樽酒,倩袖女兒簪野花。徵車自念塵土計,惆悵溪邊書細沙。”山村春日黃昏時分,雲光嵐煙籠罩中的山莊,柔桑垂柳掩映下的人家,禽獸豕奔歸林,雞牛入巷進欄,老者對酒啜飲,村姑簪花打扮的種種景象,和諧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一幅豐富新鮮的夕照山莊圖躍然紙上。詩中景色氣氛淳淡而深厚,簡樸而親切,給人留下歷久難忘的印象。詩人在最後兩句中則道儘自己常年官差奔波,惆悵迷茫的心情,隱隱透出一種身世落拓之感。杜牧是陝西人,如果這首《商山麻澗》是他作為北人向南人學習借鑑的一個範例的話,那么,湖南益陽詩僧齊已的《過商山》中“疊疊疊嵐寒,紅塵翠里盤”的句子,則是南人學北的一個重要例證了。詩中連用3個“疊”字起首,險奇貼切,意即商洛層層疊疊、連綿不斷的山脈,都籠罩著嵐煙霧氣,紅塵人家也都是在蒼翠的叢林環繞中的小盆地里安家,所記所寫都是商山道上的實情實景。3個“迭”字、1個“盤”字,起起伏伏,這般景象,又豈是他在南方能見到的?是商洛這塊北地給了他這樣的靈感和筆融。還有江蘇淮安籍詩人趙嘏的《商山道中》一詩:“和如春色淨如秋,五月商山是勝游。當晝火雲生不得,一溪縈作萬重愁。”作者借寫商山盛夏時分的天氣來抒發自己的愁緒。盛夏的商山,氣候和暖如春,雲淨如秋,實在是避暑旅遊的好去處。入夜,灼熱的雲彩燃燒不起來,只得將一腔愁悶化為清涼的河水。而這,在充滿閒情雅趣的江南是無法體會的啊。
晚唐詩人-杜牧晚唐詩人-杜牧
詩歌是古代文人騷客感懷抒情的一種方式,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歷史,記錄了社會生活。
唐代中前期,社會安定,商於古道也從一條戰備路演變為唐代都城長安通往中國東南各地的一條重要幹道,聯繫著吳越江淮荊湘黔中,交廣各郡、州、縣,幾乎影響了半箇中國。在那個內務、外交都極為興盛的時代,商於道擔負著唐王朝與東南各地政治、軍事、文化的交流和溝通的重任。路上成群結隊,絡繹不絕的是往返於長安、東川、嶺南、交廣的商旅馱騾。一批又一批詩人於此間邊行邊吟,一路踏歌來去,為後世留下千餘首古典詩歌。
商於古道史話商於古道史話
“我有商山君未見,清泉白石在胸間”。晚年寄居洛陽的白居易曾一往深情地寫下了這樣懷想讚美商州的詩句。商州山水激越了唐代詩人的才智和靈氣,商於古道給詩歌創作以營養和精魂,是盛唐時期詩人們修築的一條將唐代詩歌推向黃金時代的“詩歌之路”。這條浸潤了歷史與文學氣息的古道,數著往往來來的腳步,聽著或悲或喜的辭賦。千餘年來,古道曲曲折折,在雜草中或隱或現,見證了數個王朝的興衰,也擔負了南北文學的交流與融合。清代商州知縣趙應會的《商州賦》更是把商於古道地域山水人文地貌文化描寫的淋漓盡致。

交通發展

公路隧道

1936年,西荊(西安—荊州)公路建成,貫通秦嶺的公路隧道——牧護關隧道竣工,商於古道也終於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消失在歷史車輪前行的進程中,隱匿於淡淡的歷史煙雲里。

高速公路

在國家高速路不斷發展的今天,在這裡一條條高速公路橫穿秦嶺而過。有國家級高速公路滬陝高速公路、福銀高速公路等經過,讓這裡“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現狀已成為遙遠的歷史記憶

鐵路發展

2004年1月7日寧西鐵路正式建成通車,寧西鐵路是國家規劃的跨世紀鐵路建設中的又一條貫穿中國東西的鐵路主幹線。它連線兩大歷史名城,橫貫五省和六條南北幹線,投資規模龐大。該線東起江蘇省南京市,經安徽省滁州市、合肥市、六安市,河南省信陽市、南陽市,湖北省隨州市,穿越秦嶺進入陝西省,經商洛市渭南市,至西安市新豐鎮編組站,總長1075.6千米,包括長72千米的漢丹聯絡線。
寧西鐵路-商洛站寧西鐵路-商洛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