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德一多馬模型

總量經濟學理論,現代發展經濟學最早的數理模型。

這個模型分別由羅伊·哈羅德在1939年的論文《動態理論論文》(An Essay in Dynamic Theory),與埃弗塞·多馬在1946年的論文分別獨立提出。

新古典經濟學派對這個模型提出許多批評,在1950年代推出索洛模型來取代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羅德一多馬模型
  • 類型:總量經濟學理論
  • 屬於:現代發展經濟學最早的數理模型
  • 提出時間:1939年
百度名片,簡介,哈羅德——多馬模式,前提假設,經濟成長率G的計算,中心內容,結論,

百度名片

哈羅德-多馬模型即“哈羅德-多馬經濟成長模型”(Harrod-Domar model),R.哈羅德和E.多馬分別提出的發展經濟學中著名的經濟成長模型,基於凱恩斯理論之上,出現於1929-1931年大危機之後不久,但不是經濟成長理論的“正統”理論,因為模型結論是“經濟成長是不穩定的”。

簡介

哈羅德——多馬模式

(Harrod-Domar Growth Model)
凱恩斯提出了通過增加投資來擴大總需求的理論。20世紀40年代末期,哈羅德和多馬分別根據凱恩斯的思想提出了經濟成長模型,對開發中國家產生了很大影響,標誌著現代經濟成長理論的產生。
1939年,哈羅德發表了《關於動態理論的一篇論文》。在這篇文章中,他指出,除了李嘉圖和斯密的理論是“動態的”之外,爾後直至馬歇爾、凱恩斯,動態理論“消失了”。他認為,他的這篇論文的任務就是要用“動態”的方法,依據凱恩斯的乘數原理和漢森的加速原理,來提出一種動態的經濟成長理論。
哈羅德注意到,在凱恩斯的收入分析中,只考慮了投資變動引起的收入變動,沒有考慮收入變動對下一輪投資的影響,並且只以投資刺激需求增加從而實現總需求與總供給的本期均衡為目標,沒有看到總供給的變化以及新的均衡,因而是一種靜態的、短期的均衡分析。哈羅德認為,投資增加引起的國民收入成倍增加可以使本期實現就業均衡,但投資增加不僅刺激了總需求,引起收入的成倍增加(乘數原理),而且刺激了總供給,引起了生產能力的增加,追加的生產能力帶來了下一期收入的更快增長,更多的收入又會轉化為更多的追加投資(加速原理),如此累進不已。因而,本期的國民收入在下一期就不足以提供充分就業,從而總供求也不能保持均衡。所以,要實現充分就業,本期投資必須大於上期投資。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哈羅德提出了“資本——產出比”概念,利用它來推算第二期達到充分就業所需的追加投資,以使投資與國民收入的均衡增長相適應。這樣,哈羅德在經濟成長理論中引入了時間因素,並且用“比率分析法”(增長率儲蓄率)代替了凱恩斯的“水平分析法”(國民收入、儲蓄與投資的水平),從而將凱恩斯的理論長期化、動態化了。
哈羅德——多馬模型的數學表述:

前提假設

(1)假設全社會只有一種產品,既是資本品又是消費品。即假定社會只存在一個生產部門、一種生產技術。
(2)假定只有兩種生產要素:資本和勞動。兩者按照一個固定的比例投入生產,不能相互替代。
(3)假定規模收益不變,即單位產品的成本與生產規模無關。
(4)假定不存在技術進步,因而資本——產出比C不變。

經濟成長率G的計算

令Y=國民收入,K=資本,I=淨投資(從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資本存量的變化),S=儲蓄
經濟成長率G=△Y/Y
由於儲蓄等於投資即S=I,所以,s=S/Y=I/Y
資本——產出比C= △K/ △Y
因為資本存量的變化( △K)就是投資(I),所以
C=△K/ △Y=I/ △Y
從而
G=△Y/Y=( S/Y )/(△K/ △Y)= ( S/Y )/(I/ △Y)= s/C 即
G= s/C
哈羅德認為:“這一方程式是投資必須總是等於儲蓄這一事實的動態化的表述”,因而他的理論是以凱恩斯的理論為依據的,不同的是他將凱恩斯的理論動態化和長期化了,即在公式中引入了時間因素和資本——產出比概念,強調了投資既增加收入,又增加生產能力的雙重效應。

中心內容

哈羅德——多馬模式的中心內容是要說明:經濟穩定增長所需要的條件和產生經濟波動的原因,以及如何調節經濟實現長期的均衡增長。為此,哈羅德提出了有保證的增長率、實際增長率和自然增長率三個概念。
有保證的增長率是“與人們想要進行的那個儲蓄以及人們擁有為實現其目的而需要的資本貨物額相適應的”增長率,其公式可表達為:Gw=Sf/Cr
式中Gw代表有保證的增長率, Sf為人們在一定收入下滿意的儲蓄率,Cr為投資者滿意並與其資本存量相適應的資本——產出比。因而,經濟穩定增長的條件:人們願意進行的儲蓄恰好等於投資者預期的投資需求,經濟就可以實現穩定增長。因為在有保證的增長率下,資本家的預期投資需求若恰好等於本期的儲蓄供給,就能使儲蓄全部轉化為投資,實現儲蓄與投資相等,從而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實際增長率是單位時間內經濟的實際增長率,它是由實際發生的儲蓄率與實際發生的資本——產出比決定的。即:
G = s/C
要實現經濟穩定增長,必須:
Gw = G
但二者相等是很困難的,因為二者相等只會在偶然的情況下實現,這恰如在“刃鋒”上走路,二者相等的均衡道路十分狹窄。正是實際增長率與有保證的增長率的不一致,導致經濟的收縮與擴張,產生了經濟的波動。
(1)若G< Gw ,表明實際儲蓄率(即實際投資率)小於滿意的儲蓄率,形成累積性的投資縮減,導致經濟收縮與失業。
(2)若G> Gw,引起累積性經濟擴張。
自然增長率是在人口增長和技術進步允許的範圍內所能達到的長期最大增長率,它反映了人口與勞動力增長、技術進步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同經濟成長的關係。公式為:
Gn = Sn/Cn
Gn是社會最適宜的自然增長率, Sn是一定製度安排下最適宜的儲蓄率(或投資率), Cn是最適宜的預期資本——產出比,它體現著人口增長與技術進步條件下現有的資本存量能夠吸收全部勞動力,實現充分就業。自然增長率有助於研究長期經濟的波動問題。
(1)當Gw> Gn時,儲蓄和投資的增長率超過了人口增長與技術水平所允許的程度,增長受到勞動力不足和技術水平限制,儲蓄過度,經濟長期停滯。
(2) Gw< Gn時,儲蓄和投資未達到人口增長與技術進步所允許的程度,生產的增加有充分的餘地,經濟將出現長期繁榮趨勢。
(3) Gw= Gn時,社會出現均衡增長。
總之,實現長期的、理想的均衡條件:
G = Gw = Gn

結論

因為,G ,Gw ,Gn各自取決於不同的因素,G取決於有效需求, Gw取決於資本家的意向與預期, Gn取決於人口與技術進步,三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當三者出現不一致時,就會產生長期的經濟波動,哈羅德認為,國家可以採取適當的政策干預來使三者相等。
評價:
該模型的意義:該模型突出了發展援助在經濟成長中的作用:通過提高投資(儲蓄率)來促進經濟成長——
通過資本轉移(發展援助)能夠促進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
發展援助通過技術轉移降低資本邊際係數(k),即提高資本生產率(1/k)來促進經濟成長。
對該模型的批評評論
模型假設一:儲蓄能夠有效地轉化為投資;
模型假設二:該國對外國的資本轉移(發展援助)具有足夠的吸收能力
但這兩條假設在開發中國家常常不具備
資本邊際係數k不是常數,而且可以通過通貨膨脹和景氣來調控。
羅伯特·巴羅(RobertBarro)對此評論說:
“儘管這些貢獻在當時引發了大量的研究,但在今天的經濟成長理論研究中,這些分析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