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佛教(宗教)

台灣佛教(宗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台灣佛教是指中國台灣地區的佛教,信仰人口約548.6萬人,其信仰人數可能與道教、儒教或其他台灣民間信仰有重疊的情況。

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發布的資料顯示,台灣有多達80%的人口信奉某種形式,摻雜有佛教信仰因素的傳統台灣民間信仰或台灣宗教。因此就廣義而言,在台灣,與道教混淆的佛教人口可說廣達8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佛教
  • 外文名:Taiwan buddhist
  • 目的:大力提倡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
  • 時間:清朝統治中國
歷史,早期佛教,日據時期,戰後漢傳佛教,特色,岩仔,高僧信仰,九大門派,其他教派,藏傳佛教,日本佛教,上座部佛教,齋教,

歷史

早期佛教

清朝統治中國後,大力提倡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因此,閩南粵東地區信仰發生重大變革,除了產生吸收佛教世俗化的福建道教閭山派之外,也衍生出適合漢族(閩南粵東人)民情的佛教。此階段,觀音菩薩為佛教中,最容易被漢人所接受的信仰。
觀音菩薩中的“菩薩”其實也是梵文的音譯,並且是簡譯,全譯是“菩提薩埵”。“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有情是指有情愛與情性的眾生,菩薩則是覺悟有情的老師。而對觀音菩薩的崇拜則是閩南人佛教的一大特徵。
18世紀之後,觀音菩薩為主神的佛教廟宇,大量興建於泉州漳州移民為主的台灣省。此種佛寺又以岩仔居多。
至於叢林系統的佛教,則始於鄭成功時期,台南竹溪寺為最早修建寺院之一。

日據時期

1895年,台灣省被日本帝國主義殖民開始。在治理台灣所需要的宗教扶持上,台灣“總督府”捨棄19世紀末因對外戰爭勝利而興起的國家神道教,而選擇了已經在台灣稍有根基的佛教。這種與西方世界以基督教治理殖民地的“宗教殖民”不同的“宗教感化”思維模式,也讓漢人與台灣原住民居多的台灣,同化於日本的速度加快。
20世紀初,大量日本佛教派系來台宣教,直至1945年日治時期結束前,共有八宗十四派的日本佛教支派來台傳教,其中又以真宗本願寺派發展最佳,不過較符合台灣民情,以菩薩神化為主的曹洞宗日蓮宗淨土宗等三佛教宗派頗有發展。例如,曹洞宗就曾自費於台北觀音山的山路上(今凌雲路)設定沿路有三十三座石觀音像的禮佛古道。
為因應現實環境,台灣漢族與在台日人合作,並以寺廟改建、增設佛像(如地藏王菩薩)等方式於台灣各地設立許多寺院及布教所。起初各宗派與本地佛道教傳教者,雖需為增加信徒競爭,使甲宗信徒歸向乙宗,因而其間發生少數爭執。不過台灣佛教或民間信仰人口大增後,加上漢化且放棄原本純巫教的大量平埔族,使各佛教教派都具有一定信徒數量,在此情況下,各派“不以信徒多寡為唯一之目的,故各宗派間不再出現任何傾軋,頗為圓滑。”
1941年,全台灣人口共500多萬,而光是積極參與日本佛教的信仰人口就達到8萬人。其中,仍以真宗本願寺派、曹洞宗日蓮宗淨土宗等派為主。
八宗十四派之八宗系指華嚴宗天台宗真言宗、臨濟宗、曹洞宗、淨土宗、淨土真宗、日蓮宗;十四派系指華嚴宗、天台宗、真言宗高野派、真言宗醍醐派、臨濟宗妙心寺派、曹洞宗、淨土宗、淨土宗西山深草派、真宗本願寺派、真宗大谷派、真宗木邊派、日蓮宗、本門法華宗、顯本法華宗。
台灣省被日本帝國主義統治時期有所謂四大法脈、四大道場。其中基隆市靈泉禪寺開月眉山派,由江善慧主持;台北縣五股凌雲禪寺觀音山派,由沈本圓主持;苗栗縣大湖法雲寺創法雲派,由林覺力主持;高雄縣岡山超峰寺大崗山派,由林永定等人開山。四大法脈在戰後的發展不如在日治時代興盛,不過,是仍在發展中的佛教系統。

戰後漢傳佛教

1945年二戰結束,台灣省進入國民政府時期。稍後的1950年代,因為種種因素,來台定居的大陸佛教傳道人日漸增多。不同於以往漳泉流行的較偏向世俗化的佛教,強調“無神論”的漢傳叢林佛教,在此時正式於台灣省耕耘。經幾十年的宣教,佛教於1980年代中期開始於台灣流行。加上經濟發達、政治鬆綁等因素,由中國大陸傳入的中國系統大乘佛教成為佛教的新興主導力量。不但佛教信徒增多,以往從未出現的佛經謁語也大量出現於各種場合。
2003年,台灣佛教的信徒約有548.6萬人,占全台灣2300萬人口的23.9%,不過,此數字可能與道教、儒教或其他台灣民間信仰有重疊的情況。這裡面又以淨土宗禪宗及無所屬的宗派居多。如就佛教團體規模來看,則以慈濟基金會佛光山法鼓山靈鷲山無生道場以及中台禪寺等五團體的影響力最大,也被人視作我國台灣省現代佛教五座名山。

特色

在我國台灣省佛教的特色之一是世俗化,例如岩仔和高僧信仰;雖然有些人對世俗化的佛教較為反感,但佛教原教旨中並沒有反對世俗化的規定。基本上戰前的傳統佛教采世俗系統(如岩仔和高僧信仰)與叢林系統(如後述之九大門派)分開的形式,戰後的漢傳佛教系統特色則是高度入世的佛教叢林主導一切。

岩仔

岩仔漳州人發音為(giam ah),泉州人發音為(gum ah),本來意思是山洞,後來靠近山邊的廟就都稱為岩仔。1835年刊行的《彰化縣誌》:“閩省漳泉南人謂寺曰岩”。可見岩仔在當時應專指佛寺。而“岩仔”於佛寺的正式名稱又可稱為。以岩為名的佛寺,自18世紀後大量出現於台灣,藉由觀音信仰,將佛教教義傳至台灣,例如1752年建成的的芝山岩與1791年整竣完成的寶藏岩等。
除了岩仔之外,清朝時期主祀觀音的廟宇有寺、宮、閣、堂、壇、庵、岩等等的名稱區分。其中,亭為地主所蓋,寺為大廟,堂常為村廟,岩則通常蓋于山邊。另外,道教廟宇於興建時,也常將佛教的觀音,佛祖聖像列於道觀或宮寺中,是此,台灣佛教與道教成為不可分的密切信仰。

高僧信仰

另外,明、清時代大陸來台的移民,自閩、粵等地,帶來了許多高僧信仰,學者有人稱之“佛教俗神”信仰。如福建泉州安溪縣清水祖師信仰、顯應祖師信仰,閩西定光古佛信仰,高僧信仰亦會道教化、如道教廟宇、鸞堂也時常奉祀原屬佛教禪宗的達摩祖師濟公普庵禪師等。

九大門派

除了五座山外,台灣佛教的派別尚有九大門派之分。九大門派為台灣省的傳統佛教傳衍主要派別,系指戰前已有的主要佛教叢林。計有大崗山派、月眉山派、開元寺派、法雲派、大仙寺派、觀音山派、萬佛山派、清涼山派及東和寺派等。

其他教派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於1949年隨著國民政府遷台而傳入,學者將其在台傳播依1982年卡盧仁波切或1980年創古仁波切首次來台弘法為界,分為前弘期與後弘期。前弘期受政治影響,只有少數蒙古章嘉呼圖克圖、甘珠爾瓦呼圖克圖及康區的格賴達吉仁波切、明珠仁波切,而主要以漢籍居士或喇嘛為主導,其代表人物有:君庇亟美喇嘛〈俗名歐陽無畏〉、屈映光(法賢上師)、吳潤江(華藏上師)、劉銳之、韓同、申書文(貢噶老人)、張澄基陳健民等。代表性的道場為南方寶生佛剎、諾那華藏精舍、金剛乘學會、貢噶精舍、白馬山菩提講堂。
後弘期則以藏僧為主導,四大教派的法王及仁波切先後抵台弘法並相繼在台成立弘法中心,使藏傳佛教成為台灣80年代以後學佛熱潮的重要一支。噶舉派最早入台,較著名的如創古仁波切卡盧仁波切、大寶法王的四大法王子夏瑪巴、大司徒、蔣貢康楚、嘉察)都曾應邀來台並成立弘法中心或佛學會。寧瑪派則以蔣波羅曾仁波切,貝諾法王所屬白玉傳承在台的發展最盛。薩迦派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多次來台傳法,頗受年輕一輩的台灣學佛者之歡迎,在台設有悉達多本願佛學會。90年代末,宗薩佛學院堪布貢噶旺秋在台灣完整講授《入行論》、《善顯能仁密意》、《入中論》、《俱舍論》等,深獲好評。格魯派在台灣的發展起步較遲,圖敦梭巴仁波切來台弘法,成立“經續法林”,為國際“護持大乘法脈聯合會”組織的一員。而西藏拉薩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及日喀則扎什倫布寺也陸續派僧侶駐台弘法並設立佛學會。
另一方面,佛法要生根發展,需要結合當地文化與民情,藏傳佛教傳入台灣省亦是如此,此即為本土化(或稱中土化、漢化)的藏傳佛教。例如,日常法師創立的福智文教基金會,提倡以儒家的思想建立十善社會,推廣《菩提道次第廣論》研討班,弘揚宗喀巴大師教法,成立慈心有機事業、里仁公司等。學者陳玉蛟〈釋如石〉曾將其譽為接枝自藏傳佛教的人間佛教。又如,首位台灣省籍的轉世喇嘛洛本仁波切台南縣左鎮創建以“藏密中土化”為目標的噶瑪噶居寺也頗具影響力。

日本佛教

目前在我國台灣省,有創價學會(參見:台灣創價學會)、靈友會、立正佼成會、真如苑、阿含宗等佛教之新宗派與淨土真宗、臨濟宗、日蓮正宗真言宗等傳統宗派在台弘法。

上座部佛教

近年來上座部佛教在台灣省內也開始慢慢流行起來,相當部分的典籍開始被翻譯成中文。

齋教

齋教源自於清治時傳入的秘密宗教,其中最主要的教派為先天、龍華、金幢三派,日治時將此三派統稱為齋教,並被官方視為“在家佛教”,以佛教一教派視之。然而就其教義與根源,齋教起源於中國之羅教,和白蓮教、一貫道等關係較親近,雖也採行部份佛教教義,但本質上並非佛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