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論

入行論

寂天菩薩著,全稱《入菩薩行》。索達吉堪布在《入行論廣釋》中說:“《入菩薩行》是修學大乘佛法者不可缺少的論典。在藏傳佛教各派中,每一個正規寺院裡的修行人,都會傳講聽習此論;而且已形成一種普遍觀念,認為如果要做真實的修行人,必須精通《入菩薩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入行論
  • 全稱:《入菩薩行》
  • 類別:佛教經典
  • 作者寂天菩薩
簡介,內容介紹,

簡介

此論之所以如是受到推崇,當然是因其所述內容,精闢而又系統地闡述了發菩提心、學菩薩行的大乘菩薩必須修學的體系;而且其偈句簡明流暢,平淡言詞中蘊含著深刻義理,切實地針對了修學者自凡夫進化為菩薩過程中必須疏導排除的心理障礙。因此,《入菩薩行》自七世紀中葉顯化於世間後,迅速傳遍了整個印度及克什米爾等地區,弘揚講習者越來越多,數百年間即有一百多部相關註疏問世。九世紀初,《入菩薩行》傳入藏地,歷代高僧大德廣泛弘揚,至今也留下了二十餘部註疏,使其成為西藏地區膾炙人口的一部寶典,也成為了藏傳佛教中修行者的必修論典。”
入行論

內容介紹

寂天菩薩古印度南方賢疆國的王太子,修習甚深密法,親見文殊菩薩等本尊,獲得大成就。
其著述《入行論》的稀有傳記為:當時那爛陀寺僧值們認為寂天不具備任何一種修行正法的功德,不應該再住在本寺,但又找不到很好的理由來驅逐他。後來該寺舉行誦經大會,要求比丘在會上背誦所學的經典,一些人想藉此機會羞弄寂天,讓他自行離開寺廟,便要求勝天論師去安排寂天誦經之事,寂天論師便應允了。輪到他誦經的那一天,那些人在誦經會場上故意搭起了高座,而沒有安設上座的階梯,會場中擠滿了想看他出醜及對他有些懷疑的人,寂天論師並不在意這些,很自在地登上高座,問道:“請問要背誦已經聽過的論典,還是沒聽過的?”想看笑話的人便故意回答要背大家沒有聽過的,這時瑞相紛呈,眾多人看見文殊聖尊顯現在天空中,寂天論師隨即誦讀其智慧境中流出的《入行論》,至第九品三十四頌:“若實無實法,皆不住心前,彼時無他相,無緣最寂滅”時,身體騰空,漸漸升高,終至不見身影,只有從虛空中傳來的朗朗誦經聲,一直到全論誦完為止。當時得不忘陀羅尼的班智達各自記下了頌文,克什米爾的班智達記下了一千多頌,東印度的班智達記下的有七百頌,中印度的班智達記下了一千頌,因此大家產生了爭執懷疑。後來打聽到寂天論師在南印度的吉祥功德塔(尼泊爾史料記載:吉祥塔為香根佛塔……另有其它歷史的記載此處不一一列舉),便派兩名班智達去迎請他回寺,但遭到了婉拒,兩位班智達只好請他出示《入行論》的正確頌文。寂天論師告訴了他們一千頌的《入行論》為正確,並且在他曾經住過的房間裡藏有《學集論》、《經集論》、《入行論》三部論的經函,並授與這些論的講說修習傳承,自此《入行論》在印度得到了廣泛弘傳。(—— 寂天菩薩七種稀有傳記略說)
在漢傳被稱為《菩提行經》,宋太宗雍熙二年(985)由天息災翻譯,共四卷,八品,七百八十六頌,較藏文本缺兩品,少一百二十七頌零三句,文義也有出入。也叫入菩薩行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