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

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

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德文:Schwerer Gustav/Dora,英文:Heavy Gustav),又稱為德國800mm K (E)鐵道炮,是德國希特勒時期由克魯伯製造的超重型火炮。其設計與製造目標為提供前線部隊曲射支援火力,擊毀當時仍然為各國陸軍視為防禦主幹的大型要塞與巨型碉堡。火炮口徑高達800毫米,重達1344噸,可將重達7.1噸的炮彈投射到37公里以外的目標,可將重達4.8噸的炮彈投射到48公里以外的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斯塔夫超重型鐵道炮
  • 外文名:Schwerer Gustav/Dora
  • 英文名:Heavy Gustav
  • 別名:德國800mm K (E)鐵道炮
  • 設計時期:希特勒時期
  • 設計人:克魯伯
  • 設計目標:提供前線部隊曲射支援火力
  • 火炮口徑:800毫米
  • 重量:重達1344噸
基本介紹,操控,發展沿革,不怕挑戰,鹹魚翻身,進入量產,服役紀錄,

基本介紹

德國800mm K (E)鐵道炮又稱為古斯塔夫重炮(德文:Schwerer Gustav/Dora,英文:Heavy Gustav),第二座鐵道炮被稱為朵拉炮(Dora)。這兩座鐵道炮是德國希特勒時期由克魯伯製造的超重型火炮。其設計與製造目標為提供前線部隊曲射支援火力,擊毀當時仍然為各國陸軍視為防禦主幹的大型要塞與巨型碉堡。為了追求強大的破壞力,因此該火炮口徑高達800毫米,重達1344噸,可將重達7.1噸的炮彈投射到37公里以外的目標,可將重達4.8噸的炮彈投射到48公里以外的目標。

操控

然而其巨大的體積必須由將近一個營約250人以三個工作天的時間組裝起來,另外將近一個旅大約2500人負責鋪設鐵軌,以及支援空防或其他勤務,才能夠開始進行炮彈射擊。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口徑可移動的(膛線)大炮,儘管美軍擁有口徑高達36英吋的“小大衛”迫擊炮,猶勝過古斯塔夫重炮,但是缺乏精準度與實戰經驗,因此不足以與之一較。
古斯塔夫重炮就像它的表親卡爾臼炮一樣,所需要壓制與擊毀的目標就是法國當時的國防安眠藥“馬奇諾防線”(法國以為有該防線即可高枕無憂,以致於連戰略預備師的編制都沒有),然而法國投降速度之快在於古德里安將軍想出從阿登山脈率領第19裝甲軍爬過110公里的峽谷,以致於古斯塔夫重炮與卡爾臼炮都失去大顯身手的機會。
不過機會總是留給做好準備的一方,希特勒於莫斯科戰役失敗後,又在1942年捲土重來發動颱風作戰,將作戰矛頭指向史達林格勒還有高加索平原。為了解決猶如芒刺在背的黑海艦隊基地,希特勒派遣曼斯坦因元帥進攻賽瓦斯波托爾要塞。這要塞位於黑海之濱,經過俄國人的長久經營,此要塞變成了幾乎攻不可破的堅固堡壘,屏衛著俄國的黑海艦隊的安全;光是克里米亞戰爭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時,英法聯軍曾經為了攻占此處而付出了重大的代價,而蘇聯更是在此設立大量的重型火炮,尤其是兩座名為“高爾基炮台”更是著名
德國為了扳平此劣勢,從國內調集了各式火炮,因此1942年5月,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在古斯塔夫重炮與卡爾臼炮的聯手合作下讓埃里希·馮·曼施坦因獲得“塞瓦斯托波爾的征服者”的稱號。

發展沿革

不怕挑戰

1934年位於德國埃森克魯伯公司接到來自德國陸軍司令部(Oberkommando des Heeres )的一紙要求,信中表達希望克魯伯能夠設計出一款能夠擊毀馬奇諾防線上要塞的重炮,尤其是最好一炮就能狠狠的打穿7米厚的混凝土掩體,或者1米厚的鋼板,然後還要從敵人炮兵無法還擊的距離外進行發射。
克魯伯的工程師艾利希·穆勒博士(Dr. Erich Müller)在計算後,發現如果要達到這個說起來很簡單的目標,光是炮彈就要重達七噸,口徑大約是800mm,炮管長度至少要30米,整個玩意兒就要1000噸重;如果還要它具備機動性,它就需要將整體重量分攤在兩組鐵軌上。一般來說鐵道炮只有調整射擊仰角的動作,至於左右迴旋角度則依賴鐵軌的弧度,只要讓炮車前後移動即可完成迴旋角的修正;克魯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還設計了不同口徑的鐵道重炮版本,有70cm、80cm、85cm,以及100cm共四種口徑。

鹹魚翻身

一直到1936年3月之前,整個設計案在提交之後就變成像大海中另一顆石頭;篤信“數大就是美”的基本教義派信徒希特勒在視察克魯伯時又提起將巨型重炮導入量產的話題;然而這並非直接的要求,不過倒是讓800mm口徑的重炮又有重起爐灶的開始,最後在1937年初獲得生產製造許可。
第一座炮的組裝從1937年夏天開始,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巨大的組件本來就有製造上的困難,加上一邊生產一邊組裝反而將進度拖累到1940年的晚春連個影子都沒出來,更不用說這本來就是該出廠交件的日期。
不過古斯塔夫重炮的測試型火炮卻在1939年底於希勒斯雷奔(Hillersleben)的試射場完成測試,包括炮彈的貫穿能力檢驗;炮管以最大仰角發射,炮彈在半空中經過重力加速度的效應加持後成功地擊穿原本預定的7米厚的混凝土與1米厚的鋼板。然而令人訝異與不解的是當1940年中期在所有的測試都完成後,德國人反而將整個炮拆解銷毀。
由於正式的出場檢測(如果沒通過古斯塔夫重炮就會回歸於廢鐵的身分)定於1941年春進行,為了這個重要的案子克虜伯的小老闆埃福瑞德·克虜伯(Alfried Krupp)還親自到今天位於波蘭的達渥佛(Darłowo)測試場接待希特勒

進入量產

檢測的結果讓希特勒大悅之餘還要求多訂做兩門炮。不過在這一次檢測中並沒有實彈射擊,真正的實彈射擊一直到1941年9月10日,試射的炮管還不是搭載在真正的炮車上;第一炮就在希勒斯雷奔試射場發出雷鳴。到了11月又移師到達渥佛進行其他八次射擊測試,包括發射7,100公斤的穿甲彈(armor-piercing;AP),並且留下37,210米的射程紀錄。
在實戰中整個火炮必須搭配在特製的炮車上,炮車像是兩個並列的板車並列在兩座軌道上;板車下方有兩組轉向架,每一組轉向架用20根車軸,以至於整組炮車毫無客氣就要用掉80個滾輪。
附帶一提順便作個解釋的部份就是,古斯塔夫重炮的命名由來源自於埃福瑞德尊崇克虜伯前任的領導人兼埃福瑞德的父親古斯塔夫·克虜伯(Gustav Krupp),因此而命名。
古斯塔夫重炮的彈藥概與卡爾臼炮一樣只有分為攻擊掩體的穿甲彈(concrete-piercing shell)與對付一般目標的高爆彈(high-explosive shell)兩種;原本還有一款超程火箭增程彈(super-long-range rocket projectile)可以攻擊150公里以外的目標,但是炮管必須增長到84米;如果量產的話,英國多佛爾肯定要整個遷移,有可能倫敦東南角也岌岌可危。
克魯伯做生意的傳統方式為買一送一,第一座重炮一毛錢也不要就轉送給德國陸軍;但是第二座重炮倒是一毛也沒少的地跟軍方要了700萬帝國馬克(Reichsmark;當時美金與帝國馬克匯率約為1:4.2);同樣地埃福瑞德以他令堂大人之名將第二座重炮命名為“朵拉”(Dora)重炮。

服役紀錄

古斯塔夫重炮
1942年2月地672重炮兵E組(Heavy Artillery Unit (E) 672)重新組建,並且於3月將古斯塔夫炮打包千里迢迢送到克里米亞戰場。光是運炮的列車就長達25節,前後算起來足足剛好一英里。
列車於3月初到達佩瑞柯普地峽(Perekop Isthmus)並且待到4月初。德軍工兵修築了一條鐵路支線到辛菲羅波爾塞瓦斯托波爾鐵路上,距離目標16公里處;德軍在這條鐵路的終點又加了4個半循環軌道(從空中俯瞰類似一個右括弧跟一個左括弧靠在一起,中間再擠一個分隔線,就像“ )|( ”以供古斯塔夫重炮作射擊迴旋修正的空間。)準備了這么多功夫其實只是要讓古斯塔夫重炮為後來的塞瓦斯托波爾戰役作暖身;古斯塔夫重炮於5月初進入陣地,古斯塔夫重炮發出對大地的雷鳴。
以下就是古斯塔夫重炮的戰鬥紀錄:
同年6月5日
目標:海岸炮(coastal gun),距離25,000m,共射擊8發。
目標:史達林堡壘(Fort Stalin),共發射6發。
第二天
目標:莫洛托夫堡壘(Fort Molotov),共射擊7發。
目標:白色峭壁(The White Cliff);一座位於塞汶那亞灣(Severnaya Bay)海平面下的彈藥庫,距離海平面30米深,由厚達10米的混凝土牆保護,歷經發射9次後成功擊毀引爆彈藥庫,同時擊沉一艘灣岸內的船隻。
第三天
目標:對西南方面攻擊矛頭的步兵與以火力支援,目標為一偏遠強化防禦工事;共發射7發。
同年6月11日
目標:西伯利亞堡壘(Fort Siberia),共射擊5發。
同年6月17日
目標:馬克沁·高爾基堡壘(Fort Maxim Gorki)岸防炮陣地,共射擊5發。
圍城之戰一直到7月4日為止,塞瓦斯托波爾市可以說是一片廢墟了,德國人在這塊土地上一共傾倒了30,000 噸的彈藥。古斯塔夫重炮也足足發射了48發炮彈,它的炮管壽命為150發,這次戰役損耗了其炮管壽命的三分之一,這還不包括原先在研發時期與測試期間一共發射的250發炮彈。不過與攻克永備堡壘動輒幾千上萬人的傷亡相比,一門700萬帝國馬克的大炮還是非常超值的。另外,古斯塔夫重炮也表現出了驚人的射擊精度,它每發射5到9發炮彈便能在對方火炮的射程外摧毀一座大型永備堡壘(這種堡壘的尺寸比一艘軍艦小很多)。
下一次的目標是列寧格勒,陣地距離列寧格勒30公里,大約是泰奇(Taizy)車站附近。炮陣地都完成部署而重炮也進入戰備狀態了,偏偏整個任務就碰上高層取消了對列寧格勒的攻勢,炮組官兵們只好在附近度過1943年的新年。
冬天過完之後古斯塔夫重炮就回到德國進行維護,並且待在德國。長期以來一直有謠言宣稱古斯塔夫重炮也參與了1944年的華沙起義鎮壓行動,事實上只不過是因為波蘭陸軍博物館(Polish Army museum)展示一枚朵拉炮在達渥佛試射場所使用的炮彈,就這么以訛傳訛說有這么回事兒。
古斯塔夫重炮最後的命運是在1945年4月22日前被德國人自行炸毀以免淪入紅軍手中;其殘骸被發現於奧爾巴赫(Auerbach)以北15公里,開姆尼茨(Chemnitz)西南50公里的森林中。
朵拉重炮
朵拉就是第二座重炮,但是也常常引起混淆,以至於古斯塔夫重炮被認為叫做朵拉重炮。朵拉曾經有過一段不尋常之旅;1942年8月中抵達史達林格勒以西15km處進入默認的陣地準備進行戰備部署,戰備於9月13日完成,不過又很快地撤除並且離開陣地,原因是蘇聯部隊的合圍圈即將完成(9月19日,羅馬尼亞第四兵團全面崩潰,蘇聯軍於9月23日在喀拉赤完成合圍。見:天王星作戰。),德軍竭盡所能不讓這個大傢伙淪入蘇聯手中。
儘管朵拉炮驚險而幸運地回到德國,最後還是嚴重崩壞而被拋棄,由美軍在德國西部先尋獲古斯塔夫重炮之後接著朵拉也被發現。
古斯塔夫重炮,增程版
就像M59加農炮(綽號“長湯姆”)一樣,古斯塔夫重炮也有“長古斯塔夫重炮”,採用520mm口徑,但是炮管長43m,相當於82.69倍徑。此炮發射一種專用的“超長程火箭增程彈”(super-long-range rocket projectiles),彈體重680kg,但是射程可達150~190公里;如果從加萊發射則倫敦也在射程內。這一座炮從來沒有完工過,無獨有偶地因為位於埃森的火炮製造工廠遭到皇家空軍的大轟炸,不論是否英國人已經得到情報來源而發起這項空襲,至少“多佛爾的惡夢”(The nightmare of Dover)是不會出現了。
陸地巡洋艦P. 1500怪獸計畫
顯然希特勒的內心一定缺乏解決困難的自信,因此他下面的設計師提出“Ultra-heavy tank and Landkreuzer P. 1500 Monster”(陸地巡洋艦P. 1500怪獸計畫)的時候,希特勒一定是被激發出對走投無路的妄想。
不管是否還有人相信這個重達2,500噸的搭載800mm K (E)主炮、兩座150mm sFH 18榴彈炮以及MG 151多用途機炮的平台真的可以所向披靡,無堅不催,從成本來看就已經證明完全不可行,幸好全納粹黨還有一個阿爾伯特·斯佩爾保持清醒,在1943年的時候把整個計畫給腰斬了,只留下幾張設計圖。
萬一,如果,以及假設這輛P. 1500真的完成,鼠式坦克將以188噸的體重淪為小兒科級戰車。
斯佩爾同時還做對了另一件事,就是把“Landkreuzer P. 1000 Ratte”(陸地巡洋艦P. 1000大老鼠計畫)也對砍腰斬,不過留下一座雙連裝280mm主炮的炮塔,而且原來還是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上的炮塔。
德國800mm K (E)鐵道炮的彈藥種類
高爆彈(High Explosive)
朵拉大炮的炮彈,後方為一架T-34坦克朵拉大炮的炮彈,後方為一架T-34坦克
彈重:4.8噸(4,800kg)。
彈頭出速:每秒820米。
最大射程:48km。
彈頭炸藥當量:700kg。
威力:可炸出30ft(約一輛公共汽車的長度)寬乘上30ft(約三層樓高)深的坑洞。
複合穿甲彈(APCR;Armour-piercing,composite rigid)
彈體由“鉻-鎳”(chrome-nickel)合金鋼構成,彈頭罩(ballistic nose cone)為鋁製。
彈體長度:3.6米。
彈體重量:7.1噸(7,100kg)。
彈頭出速:每秒720米。
最大射程:38km。
爆炸當量:250kg。
貫穿力:以最大仰角配合特殊裝藥可擊穿7米厚的混凝土(實戰中的發射仰角往往比試射時的仰角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