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芻亞目

反芻亞目

反芻亞目的名稱來自於這些動物在休息時將半消化的食漿重新咀嚼,然後將這樣再次磨碎的食物咽下,進行真正的消化。 包括鼷鹿類、鹿類和洞角類。它們從始新世晚期開始出現,到中新世開始繁盛成為分布最廣、種類和數量最多的有蹄動物。所有現生的和已絕滅的偶蹄類可分成三個亞目,即豬形亞目(suiformes)、胼足亞目(tylopoda)和反芻亞目(ruminantia)。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類介紹,

形態特徵

因胃具有多室,有反芻能力而得名,對植食性高度適應,是最進步和最繁盛的有蹄類。從始新世開始出現,在中新世時開始繁盛,逐漸成為占據主導地位的有蹄類。可分為原始的鼷鹿下目Tragulina和進步的有角下目Pecora。前者是原始的反芻類,不很繁盛,包括最早的反芻類,原始的成員與鼷鹿非常相似,但尾較長,和駱駝科一樣胃僅3室,反芻能力尚不完善,體型均小,無角,現僅1科;後者是進步的反芻類,種類數量多,分布廣泛,早期類型接近鼷鹿,進步的類型比較特化,胃4室,具有完善的反芻能力,多數種類頭上有角,不同類群角的形式不同,現5科。 反芻又稱胃復胃或多室胃,包括4個相通的隔室,從前到後分別叫做瘤胃網胃瓣胃皺胃。前3個胃室合稱前胃,不分泌胃液,食物在此貯存並可反回口中再次咀嚼;第4個胃室即皺胃才有真正的胃腺,可分泌胃液,其消化作用和單胃動物相同。

分類介紹

鼷鹿科Tragulidae
鼷鹿科,僅3屬4種。外貌似鹿,無角,上犬齒髮達,雄性尤甚,伸於唇外;吻尖而窄,鼻孔似裂縫,無顏面腺和足腺,腳長面細,每足具4趾。反芻,胃分3室,第三室退化。為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林棲動物,多棲息在林緣和草叢中,性溫順,怕人,不結群,夜間單獨活動,行動敏捷,奔跑時似兔,由於體小,極易隱蔽,以植物性食物為食。每年主要在6~7月交配,妊娠期120~155天,每胎產1~2仔。鼷鹿屬Tragulus包括鼷鹿T.javanicus和大鼷鹿T.napu,分布於亞洲熱帶雨林。我國僅鼷鹿1種,是我國有蹄類動物中體型最小的一種,體長50厘米左右,體重約2.5~4.5千克,肩高不足33厘米,尾長不到10厘米;掌骨與附骨已癒合而成為單一的管骨;乳頭兩對;前肢短而後肢長;身體背部棕褐色,雜有淺色斑,腹部白色,並有1個棕褐色條紋,前胸有不規則的赭褐色環斑;僅在西雙版納勐臘縣尚勇、勐遠、勐臘等少數幾個地方有見,數量極少,估計不足100隻。水鼷鹿Hyemoschus aquaticus和斑鼷鹿Moschiola meminna分布於非洲中西部熱帶雨林中,可爬樹。
長頸鹿科Giraffidae
長頸鹿科,僅2屬2種。分布於非洲。牙齒為原始的低冠齒,不能以草為主食,只能以樹葉為主食;舌較長,可以用於取食;具短角,角上被有毛的皮膚覆蓋。長頸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廣布於非洲的稀樹草原地帶,是現存最高的動物,有8~12亞種,站立時由腳至頭可達6~8米,體重約700千克,剛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顏色花紋因產地而異,有斑點型、網紋型、星狀型、參差不齊型和污點型;頭的額部寬,吻部較尖,耳大豎立,頭頂有1對骨質短角,角外包覆皮膚和茸毛;頸特別長(約2米),頸背有1行鬃毛;體較短;四肢高而強健,前肢略長於後肢,蹄闊大;尾短小,尾端為黑色簇毛。[犭霍][犭加]狓(歐卡皮鹿)Okapia johnstoni分布於非洲剛果東部的熱帶雨林中,保持著很多原始特徵,較為珍稀。
麝科Moshidae
麝科,僅1屬4~5種(種和亞種分類較多爭議)。分布於亞洲東部,大部分產於我國境內。因雄麝在臍部和生殖器之間有香囊,能分泌和貯存麝香故得名。體長70~80厘米,後肢明顯長於前肢,肩高低於50厘米;雌雄頭上均無角;雄性具有終生生長的獠牙狀上犬齒;四肢趾端的蹄窄而尖,側蹄特別長;全身褐色,密被波形中空的硬毛,只有頭部和四肢被軟毛。棲居于山林。多在拂曉或黃昏後活動,聽覺、嗅覺均發達。白晝靜臥灌叢下或僻靜陰暗處。食量小,吃菊科、薔薇科植物的嫩枝葉、地衣、苔蘚等,特別喜食松或杉樹上的松蘿。營獨居生活,頗警覺。行動敏捷,喜攀登懸崖,常居高以避敵害。喜跳躍,能平地起跳2米的高度。雄麝利用發達的尾腺將分泌物塗抹在樹樁、岩石上標記領域。在領域內活動常循一定路線,臥處和便溺均有固定場所,不輕易離開故地。夏末上高山避暑,每年垂直性遷徙約兩個月,然後重返舊巢。冬季發情交配,懷孕期半年,夏初產仔,每胎1~2仔。幼麝1.5歲即達性成熟。在雌麝產仔育仔時期,雄麝泌香。麝香囊大小如雞卵,位於腹肌與皮膚之間,囊口在尿道口之前約0.2厘米處,泌香期持續約1周,此時睪丸和香囊腫脹,體溫略有升高,進食量減少,尿內所含17-酮類固醇明顯升高,香囊內貯滿香液,以後逐漸濃縮成半固體狀的麝香。麝香是珍貴的中藥材和優質定香劑,具濃郁香味,穿透力強,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主要分布於我國西部地區,國外僅見於越南北部,有人認為是原麝的一個亞種。馬麝Moschus chrysogaster為我國西部地區特有種。黑麝Moschus fuscus於1981年由我國學者命名,特產於我國雲南北部。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分布於西伯利亞、蒙古國和我國東北北和西北地區。喜馬拉雅麝Moschus chrysogaster分布於尼泊爾、錫金和我國西藏南部喜馬拉雅山北坡部分地區,由我國學者在1981年命名,原認為和馬麝同種。由於各地肆意獵殺,所有麝數量均較稀少,為保護動物。
鹿科Cervidae
鹿科,有16屬約43種。分為4亞科:鹿亞科Cervinae、獐亞科Hydropotinae、麂亞科Muntiacinae、空齒鹿亞科Odocoileinae。分布於歐亞、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南緯40°以北地區和非洲西南部。眼窩凹陷,有顏面腺;有足腺;無膽囊。體長0.75~2.90米,體重9~800千克。胃4室,反芻。牙齒32~34枚。腿細長,善奔跑。多數種類具角,無角種類則具獠牙狀上犬齒。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徵(僅馴鹿Rangifer tarandus雌雄皆有角),同時是爭偶的武器,其生長與脫落受腦下垂體和睪丸激素的影響。北方的鹿過了繁殖季節,角便自下面毛口處脫落,第二年又從額骨上面的1對梗節上面的毛口處生出,初長出的角叫茸,外面包著皮膚,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隨著角的長大,供血即逐漸減少,外皮遂乾枯脫落。1~2歲生出的初角幾乎是直的,以后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後定型。有角種類的雌鹿如無角亦不具獠牙狀上犬齒。雄鹿大於雌鹿。毛色冬深夏淺,多數幼鹿有白色斑點,有的種類(如梅花鹿Cervus nippon和豚鹿Axis porcinus)成體也有斑。足4趾,第三和第四趾發達,支撐身體重量,第二和五趾退化變小。雌鹿有2對乳頭。熱帶鹿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一年發情多次,角也不脫落;溫帶鹿晚秋至冬季交配,多數一雄多雌,每胎產1~2仔,多達3~4仔。棲息於苔原、林區、荒漠、灌叢和沼澤。典型的草食性動物,吃草、樹皮、嫩枝和幼樹苗。善游泳。鹿茸是名貴的中藥材,肉可食用,皮可製革。世界各地將鹿列為保護動物。馴鹿是鹿科唯一馴化的家畜(如我國北方鄂倫春族)。
叉角羚科Atilocapridae
叉角羚科,僅1屬1種,即叉角羚Antilocapra americana。分布於北美洲。在角的中部角鞘有向前伸的分枝,故名。雌雄均具永久性的角,角為骨質,不具空腔,亦不分杈,角直立、側扁,尖端向後彎曲,長約25厘米,角鞘每年更換。體型中等,體長1~1.5米,尾長7.5~10厘米,肩高81~104厘米,成體重36~60千克,雌體比雄體小;背面為紅褐色,頸部有黑色鬃毛,腹部和臀部為白色,頰面部和頸部兩側有黑色塊斑;毛被下面為絨毛,上覆以粗糙、質脆的長毛,由於某些皮膚肌的作用,能使其毛被呈不同角度,以利於保暖或散熱。在起源上介於牛科與鹿科之間。叉角羚奔跑速度快,最高時速達80千米。一次跳躍可達3.5~6米。善游泳。夏季組成小群活動,冬季則集結成上百隻的大群。為尋找食物和水源,一年中常進行幾次遷移。性機警,視覺敏銳,能看到數千米外的物體。遇險時,臀部的白色毛能立起,向同伴告警。
牛科(洞角科)Bovidae
牛科,有45屬137種,分為9亞科:高角羚亞科Aepycerotinae、狷羚亞科Alcelaphinae、羚羊亞科Antilopinae、牛亞科Bovinae、羊亞科Cephalophinae、麂羚亞科Cephainae、馬羚亞科Hippotraginae、短角羚亞科Peleinae、葦羚亞科Reduncinae。分布於非洲和亞洲,以非洲為最多。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門牙和犬齒均退化,但下門牙保留,下犬齒門齒化,三對門齒向前傾斜呈鏟子狀,由於以比較堅硬的植物為食,前臼齒和臼齒為高冠,琺瑯質有褶皺,齒冠磨蝕後表面形成複雜的齒紋,適於吃草;胃4室,反芻功能完善;成年雌雄皆具洞角,是由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不分叉,內部空心,外被可脫落的角質套(角鞘),套在骨質的角心上(骨心),並且隨著骨心的生長而擴大;角上無神經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後,不能再生長;一般長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長,且不更換角鞘。其中牛(原牛)Bos tarurs、水牛Bubalus bubalis、氂牛Bos mutus、綿羊(土耳其盤羊)Ovis aries、家山羊Capra hircus等是常見家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