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鑼鼓

十番鑼鼓

十番鑼鼓是創於京師而盛於江浙地區的地方傳統吹打樂種,主要流行於江蘇省南部地區,以蘇州無錫為中心,南京常州上海等地亦很盛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番鑼鼓
  • 分類:吹打樂
  • 地區:江蘇省
簡介,基本介紹,標誌,演奏,歷史溯源,演奏形式,分類,演奏,典型代表,沔陽十番,祁門十番,楚州十番,池州十番,

簡介

基本介紹

十番鑼鼓,為流行於江蘇、浙江、湖北、安徽、福建等地的傳統民間鼓樂,十番鑼鼓的演奏主要用於宗教的超度醮事與傳統民間的各種風俗禮儀活動。歷史上曾有“十番簫鼓”、“十番鼓”、“十番”、“十番笛”等稱謂,僧、道兩家稱之為“梵音”,民間則稱之為“吹打”或“蘇南吹打”。十番鑼鼓以鑼鼓段、鑼鼓牌子與絲竹樂段交替或重疊進行為主要特點。根據其所用樂器的不同,可分為“清鑼鼓”和“絲竹鑼鼓”兩大類。只用打擊樂器演奏的為“清鑼鼓”;兼用絲竹樂器演奏者稱“絲竹鑼鼓”。
十番鑼鼓十番鑼鼓

標誌

十番鑼鼓樂隊的人數八至十二人不等,所用樂器,少則十餘件,多則三十餘件。十番鑼鼓的主奏樂器為(極少量樂曲為),配合使用的打擊樂器比較豐富,有同鼓板鼓大鑼、馬鑼、齊鈸、內鑼、春鑼、湯鑼、大鈸小鈸、木魚、梆子等。十番鑼鼓的主要特點是其打擊樂部分,以一、三、五、七位元組為基本單位,按數列規範程式組合成節、句、段;十番鑼鼓套曲曲式結構中,以“身部”出現“大四段”(以鑼鼓或鑼鼓絲竹相間組成的段落,必需變化演奏四次)為標誌。現存的比較流行的曲目有《劃龍船》、《小桃紅》、《萬家歡》、《喜遇元宵》等。

演奏

十番鑼鼓的演奏者,多為民間職業性鼓樂班“堂名”中的樂手和寺院中的道士。不少民間藝人分散在農村亦農亦藝,他們隨時可被“堂名”班主或寺院當家道士招聘去參加傳統民間婚、喪、喜、慶等活動的演奏(道士不參加民間婚禮的演奏活動)。每逢春節、中秋以及廟會、賽龍船等節日,傳統民間則廣泛地組織自娛性演奏,在民眾中有著深厚的基礎。

歷史溯源

十番鑼鼓於萬曆末年(約1620年)在蘇州一帶流行,演奏者“堂名”在城鄉各地相當普遍,僅古城區知名的“堂名”便有幾十個,如在臨頓路菉葭巷的“多福口”、十梓街的“榮和堂”,還有“永和堂”、“萬和堂”等。
明沈德符(1578―1642 )《萬曆野獲編》曰:“又有所謂《十樣景》者,鼓、笛、鑼、板、大小鉦、鈸之屬,齊聲振響,亦起近年,吳人尤尚之。然不知亦沿正德之歸。”明張岱(1597―1689 )《陶庵夢憶》稱之為“宣傳”,清葉夢珠《閱世編》稱之為“十不閒”、“十番”。   明朝時余懷(字澹心,1616年生)所著《板橋雜記》中已提到萬曆(1573—1619)末年南京秦淮河一帶遊客演奏十番鑼鼓的情景。清時錢泳《履園叢話》(1825年序) 所載:“憶於嘉慶已巳年(1809)七月,余偶在京邸,寓近光樓,其它與圓明園相近。景山諸樂部演習十番笛。每於月下聽之,如雲敖疊奏,令人神往。”可知十九世紀初葉,十番鑼鼓亦在北京宮廷盛行。清李斗撰寫的《揚州畫舫錄》(1893)中,還詳細地記載了揚州虹橋“歌船”中演奏十番鑼鼓的情況和樂隊編制待點:“十番鼓者,吹雙笛,用緊膜,其聲最高,謂之悶笛,佐以簫管。管聲如人度曲,三弦緊緩與雲鑼相應,佐以提琴。龜鼓緊緩與檀板相應,佐以湯鑼。眾樂齊乃用單皮鼓,響如裂竹。所謂頭如青山峰,手似白雨點,佐以木魚檀板,以成節奏,此十番鼓也。是樂不用小鑼、金鑼、鐃鈸、號筒。只用笛、管、簫、弦、提琴、雲鑼、湯鑼、木魚、檀板大鼓十種。故名十番鼓,番者更番之謂。……是樂前明已有之。”
從民間樂人演奏十番鑼鼓的歷史來看,亦可上溯到清中葉。如道士伍峻峰(1874年)從師於馬秀泉(1835年左右);農民鼓樂團體“雅集”,曾在乾隆壬子(1792年)龍潭庵重修完畢時,在庵中戲台上演奏過此樂等等。因此,十番鑼鼓至少在十六世紀已在我國南方流傳。

演奏形式

分類

十番鑼鼓的演奏形式分只用打擊樂器演奏的清鑼鼓和兼用管弦樂器的絲竹鑼鼓兩大類。
清鑼鼓(俗稱素鑼鼓)的樂隊組合有粗、細之分。粗鑼鼓雲鑼、拍板、小木魚、雙磬、同鼓板鼓大鑼、喜鑼、七鈸演奏。細鑼鼓在粗鑼鼓所用樂器的基礎上,加用小鈸、中鑼、春鑼、內鑼、湯鑼、大鈸演奏。清鑼鼓演奏形式的樂曲結構特點為鑼鼓牌子的聯綴。如清鑼鼓(粗)樂《十八六四二》由十段組成,各段鑼鼓牌子的名稱為:一、《急急風》;二、《求頭》;三、《七記音》;四、《細走馬》;五、《十八六四二》(變奏三次),六、《魚合八》;七、《細走馬》;八《金橄欖》;九、《急急風》;十、《螺絲結頂》。其它清鑼鼓曲目還有《擒鑼》、《清鈸鑼鼓》等。
絲竹鑼鼓因其演奏中主奏樂器和樂隊組合的不同,又可分為笙吹鑼鼓、笛吹鑼鼓、粗細絲竹鑼鼓(古稱“鴛鴦拍”)等多種。笙吹鑼鼓樂隊編制其管樂器有笙、簫,拉弦樂器有二胡(托音二胡)、板胡;彈弦樂器有三弦琵琶月琴打擊樂器用粗、細鑼鼓兩種編制。曲目有《壽庭候》(細鑼鼓)、《陰送》(粗鑼鼓)。笛吹鑼鼓樂隊編制在笙吹鑼鼓絲竹基礎上加用管樂器曲笛、梆笛,打擊樂器用粗鑼鼓編制。曲目有《下西風》、《翠鳳毛》、《萬花燈》、《大紅袍》、《喜元宵》。粗細絲竹鑼鼓樂隊編制在笛吹鑼鼓絲竹基礎上加用管樂器大嗩吶、小嗩吶、招軍(俗名長尖非旋律樂器,多用於樂曲首尾以烘托氣氛);打擊樂器用細鑼鼓編制。曲口有《香袋》、《十八拍》。

演奏

十番鑼鼓中的絲竹鑼鼓演奏形式其樂曲的結構以鑼鼓段、鑼鼓牌子、絲竹段落交替(有時重疊)進行為其主要特點。如笛吹粗鑼鼓曲《萬花燈》由十六段組成:一、鑼鼓《急急風》;二、旋律《萬花燈》;三、鑼鼓《急急風》;四、旋律《小桃紅》;五、鑼鼓《細走馬》;六、鑼鼓與旋摔交錯進行的《大四段》(變奏三次);七、旋律《春景》;八、鑼鼓《細走馬》;九、鑼鼓《蛇脫殼》;十、旋律《把花燈》;十一、鑼鼓《細走馬》;十二、鑼鼓與旋律交錯進行的《小四段》;十三、旋律《呀》;十四、鑼鼓《細走馬》;十五、鑼鼓《急急風》;十六、鑼鼓《螺絲結頂》。

典型代表

沔陽十番

流傳於湖北沔陽一帶的 仙桃十樣錦也稱“十番鑼鼓”,亦稱“七星點子”。 在沔城也叫“清音”。起源於明代流傳於民間,後被釋、道加以利用,由構成十種音色的敲擊樂器(即:打、堆、各、七、浪、星、當、昌)加吹管樂器(即:笛、簫、嗩吶、笙)組成,屬於“襄河吹打”的一種演奏形式。演奏的曲調多為南北曲牌中的牌子曲,也雜有部分傳統民間小調。其主要曲目有《漁家樂》、《金錢花》等。2009年入選仙桃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沔陽州志》記載:“十番鑼鼓”又名“十樣錦”還有一段歷史典故。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二太子朱柏在古鎮首建觀音閣作其行宮,朱柏愛好音樂,將宮廷音樂“十樣錦”引渡古鎮,從此“十樣錦”安家落戶,世代相傳數百年。採用各種吹管奏出江漢平原小調《十樣錦》為主旋律,配以各種打擊樂器的間奏或重奏,輕吹細打,抑揚頓挫,在各種慶典喧鬧中別致一格,演奏形式可行可駐,靈活多變。
沔城也有叫“清音”的,又有叫“細樂”的,也有直呼為“星當昌”(昌讀訪,下同)的沔城歷史上盛行的“十番鑼鼓”起源於明代,流傳於民間。後被釋、道加以利用,故似乎是一種與宗教活動有關的音樂。過去東嶽廟的“香火”很盛,每年從農曆臘月三十至第二年正月十五,到東嶽廟燒香還願的香客很多,在進香者中,就有“十番”樂隊伴奏,有時多達五六組之多。 “十番鑼鼓”又分“笛吹十番”、“笙吹十番”。沔城的十番為“笛吹十番”。演奏的曲調多為南北曲牌中的牌子曲,也雜有部分民間小調。沔城十番的曲牌,主要有《漁家樂》、《金錢花》等。
“笛吹十番”的樂器組合,一般為:纏絲曲笛四支(笛的一端,墜有兩個彩穗,是一種裝飾),走在樂隊的前面,左右各二。在笛子中間稍後是一個背鼓的,背帶為紅綢子,鼓架很精緻,鏤刻有各種花紋和圖案,上塗紅漆金粉。鼓架內,置板鼓堂鼓各一。鼓架後櫬中間附設一個方木梆子。鼓手隨其後,一手執拍板,一手執鼓扦,以繁花流彩的鼓點節奏應和著優美的笛吹牌子曲。鼓手也是樂隊的指揮,不時以手勢和鼓點發出信號,指揮樂隊轉換曲牌。和鼓手緊密配合的是擊“單星”和“小當鑼”的。“單星”就是鈴,式樣與和尚、道士用的“法事鈴”一模一樣。“小當鑼”很小,比手掌還小一點。這兩件樂器,由一人兼打。除此,還有一人打低鑼,鑼的音色如“訪音”。這三種敲擊樂器組合在一起,在鼓手的節擊下,就能奏出“十番”的基本特徵。跟在鼓手後面的,還有擊“小鈸”(大多發“撲”音)、馬鑼(發“浪”音)、“小鑼”(發“堆”音)等樂手。
十樣錦由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兩大部分組成。常見的配置是打擊樂器:十樣錦,堂鼓,小京鈸,中虎音鑼,小鑼,馬鑼,響木;吹奏樂器:四支笛子,一支嗩吶。當然有時也隨人員增減而調整,但主打樂器十樣錦則是不可或缺的,其他樂器隨演奏場合不同而隨機配置。上述配置主要用於婚慶等場合,如遇白喜事,堂鼓可改為大鼓,吹管則改用曲笛和中音嗩吶演奏,有時還會加入笙。
其中的“十樣錦”為主打樂器,其實是一組合件:用直徑6mm鋼筋做成一平面大葫蘆狀,大圓內懸空固定一小蘇鑼,即俗稱大勾鑼子;小圓內懸空固定一小馬鑼,頂上再固定一碰鈴,一共三樣,也有多一小鑼或響木做成四樣的。大小圓之間有一手持位置,鋼筋用彩布纏繞裝飾。演奏者一般就是掌作師傅,手持小鼓簽,依譜擊打十樣錦上的各種打擊樂器,發出錯落有致的不同聲響,指揮整個演奏過程。

祁門十番

祁門十番鑼鼓是祁門傳統民間器樂曲名,流行於歷口、溶口一帶。歷史悠久,始於明代,在祁門民間演奏了數百年。
祁門十番鑼鼓是由10種曲牌與鑼鼓聯綴而成的套曲,其演奏樂器有小嗩吶、橫笛(兩支)、大鑼小鑼雲鑼、桶鼓、邊鼓、大鈸小鈸等十來種。全曲運用不同音色的打擊樂器,與嗩吶絲竹的優美旋律交匯融合,細吹細打,優雅動聽,顯得熱鬧而不繁雜,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舊時,祁門民間迎神嬉燈活動很多,十番鑼鼓就是嬉燈時的伴奏音樂。通常是嬉燈出遊時,樂隊抬著樂器隨行,一路上按照嬉燈的各種動作如舞龍等,變換曲牌邊行邊奏。由於各地嬉燈套路不同,加之演奏歷史悠久,所以十番鑼鼓曲目也不盡相同,各有特色。如溶口的民間藝人大膽汲取當地山歌小調,對原曲進行加工修改,並命名為《清風搖月》、《游龍戲水》等,更加通俗易懂,適合嬉燈表演。
進入21世紀以來,十番鑼鼓經過加工整理,不但可以為嬉燈伴奏,也可以單獨在固定場所演奏,這一古老的曲藝節目又煥發出奪目光彩。

楚州十番

楚州十番鑼鼓有著悠久的歷史。清道光年間,淮安著名的民間藝人孫敏卿將皇宮裡流傳到楚州已盛行多年的崑曲音樂進行了整理,加進了鑼鼓打擊樂器,成為楚州十番鑼鼓(又稱武昆)。
楚州十番鑼鼓的音樂共分三個聲部:第一聲部是器樂曲,第二聲部是唱腔,第三聲部是打擊樂。器樂曲旋律優美、古曲韻味很濃。唱腔的唱詞文學性較高,大部分是健康向上、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詞句。打擊樂的鑼鼓點子不同於現代戲曲、民間的打擊樂節奏,它的特點是節奏穩捷,輕重分明,各件樂器交替打出各種點子,具有獨特性,大部分是行板。三個聲部可分為器樂和唱腔為一體加上打擊樂,唱一段後再由打擊樂單獨出現打出各種鑼鼓點子。
楚州曾有十幾支演奏十番的民間團體(當時叫堂子),如:糧安堂、行安堂、建安堂等等。最有名的是糧安堂,他們的人員大部分是由楚州南門一代的糧行的老闆和一些布行商人組成的,他們的演技最好。其次是行安堂,他們是由河下一帶做小買賣的生意人及一些手工藝人組成的。每逢農曆四月二十八的都天會和五月初一的東嶽廟會,各個堂子會招集所有的藝人結隊,走街串巷,最後匯集到東嶽廟打擂台,聲勢浩大,熱鬧非凡,百姓十分喜愛。
演奏使用的樂器有:兩支竹笛(為領奏樂器,竹笛由兩人合奏,一人左手,一人右手。笛尾墜有絲穗,給人以美感)、兩支簫、兩支竹管、兩盤笙,兩面琵琶、兩把二胡、兩把京胡。打擊樂器有班鼓、堂鼓。大鑼、小鑼、糖鑼、號筒、木魚、碰鈴、拍板各一件。演奏者約二十人。演奏形式可分為坐式和走動式兩種。坐式是藝人們空閒時或其它節日慶典時坐到一起演奏,供人們欣賞。有時也自娛自樂。走動式也就是上街演奏,藝人們身穿長袍、戴禮帽,再加上一個較大的轎子,由8人抬著邊走邊演奏。
自2000年以來,楚州十番鑼鼓經楚州區文化館挖掘整理,基本得到恢復。

池州十番

池州十番鑼鼓又名“一枝香”,屬青陽腔系,基本上是曲牌體。其鑼鼓經有“長捶”、“坐捶”、“落捶”、“尖捶”、“拗捶”、“文三捶”、“文五捶”、“順三捶”、“三鞭馬”、“急急風”、“陰捶”、“扭絲”等十多種。
伴奏樂器以鑼鼓打擊樂為主,後期加入喇叭、嗩吶,其音響效果尤為鏗鏘、奔放、流暢、高昂。這項民間器樂曲,盛行於明清時期,多在元宵節燈會中演奏,後來經過歷代高腔藝人的加工、改造、豐富,不僅保留了“其節以鼓,其調以喧”、“一人唱眾人和”的高腔特色,而且逐步突破了曲牌體的束縛,發展到“滾白、滾唱”,邊行邊奏,由曲牌體過渡到板腔體,並運用到目蓮戲演唱的伴奏之中。流傳在池州鄉間的主要曲牌有“浪淘沙”、“鷓鴣天”、“皂綠袍”、“四朝元”等52件,由銅鑼、皮鼓、脆鼓、大鈸小鈸嗩吶、橫笛、雲板等樂器配合演奏。全曲運用各種不同音色的打擊樂器,伴奏以嗩吶絲竹的優美旋律,細吹細打,優雅動聽。
1959年,東至縣洪方鄉盲藝人丁邦青用四弦琴演奏由《喜鵲登枝》、《蜻蜓點水》、《倒掛八哥》等曲牌組成的“十番鑼鼓”,在安慶地區文藝會演中獲獎。1993年,當時的九華山管理處和池州行署文化局共同投資,將“十番鑼鼓”重新記譜整理,組織排練,在第十一屆九華山廟會期間隆重演出。
進入21世紀以來,池州市城鄉民間文化娛樂活動蓬勃發展,鄉間“草台班子”劇團逐漸增多,農民藝術骨幹隊伍不斷壯大,給十番鑼鼓以展現風姿的機會。而今,十番鑼鼓不僅套用於戲劇、曲藝和鬧花燈的演奏之中,而且深入到民間的社祀、廟會、家庭紅白喜事和企業開張、工廠落成等喜慶活動之中,成為民眾必不可少的娛樂活動之一。有位民間歌手唱道:“十番鑼鼓敲起來,舞燈唱戲離不開,娶親嫁女場場到,喜慶活動次次來,次次來,小康生活樂開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