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橋十番鑼鼓

新橋十番鑼鼓是在明代十番鑼鼓曲的基礎上,吸收了具有衢州地區特色的婺劇內容而形成的民間音樂,流行在芳村鎮新橋村、橫山路村等地。2009年,新橋十番鑼鼓被列入常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2年6月,常山新橋十番鑼鼓與餘姚十番等一起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表演形式,

歷史淵源

清光緒年間,橫山路村有一王姓大財主,其家祖上一直崇尚禮樂,以王人俊(1863年—1921年)為代表的王姓族人,在研習明代江南十番鑼鼓的基礎上,吸收了衢州地區的婺劇曲調內容,加以改進創新,並組織王氏族人組建了十番鑼鼓表演隊,開展演奏活動,逐漸形成了有常山地方特色的“新橋十番鑼鼓”民樂。該鼓曲之後又傳到衢州市柯城區七里鄉王姓同宗的大頭村等地。

表演形式

新橋十番鑼鼓以打擊樂為主,形成鑼鼓與絲竹合奏的演出形式,又稱“新橋十番鼓”、“新橋十番”、“新橋十歡”等。新橋十番鑼鼓以鑼鼓段、鑼鼓牌子與絲竹樂段交替或重疊進行為主要特點。根據其所用樂器的不同,可分為“清鑼鼓”和“絲竹鑼鼓”兩大類,只用打擊樂器演奏的為“清鑼鼓”,兼用絲竹樂器演奏的稱“絲竹鑼鼓”。演奏形式靈活多樣,生動活潑,是活躍在常山及周邊地區的民間優秀吹打樂。
新橋十番鑼鼓樂隊人數一般8至12人,也可數十人,所用樂器少則10餘件,多則30餘件。其中,主奏樂器為笛、胡琴、嗩吶、先鋒(少量樂曲為笙),配合使用的打擊樂器比較豐富,有雲鑼、拍板、小木魚、雙磬、同鼓、板鼓、大鑼、喜鑼、七鈸等,另加小鈸、中鑼、春鑼、內鑼、鐋鑼、大鈸等。
新橋十番鑼鼓的主要特點體現在其打擊樂部分,它以一、三、五、七位元組為基本單位,按數列規範程式組合成節、句、段;新橋十番鑼鼓套曲曲式結構中,以“身部”出現“大四段”(以鑼鼓或鑼鼓絲竹相間組成的段落,需變化演奏四次)為標誌。現存比較流行的曲目有《劃龍船》、《小桃紅》、《萬家歡》、《喜遇元宵》等。
新橋十番鑼鼓的演奏者初時以王氏族人為主,後經傳藝,多為當地民間職業性鼓樂班“堂名”中的樂手。不少民間藝人分散在當地農村,亦農亦藝,他們隨時可被“堂名”班主招聘去參加民間婚、喪、喜、慶等活動的演奏。每逢春節、中秋、廟會期間,民間則廣泛地組織自娛自樂性演奏,在民眾中有著深厚的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