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城

沔城

沔城即沔陽城的簡稱。地處江漢平原,位於湖北省中南部之長江、漢水交匯的沖積三角洲,沔城,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城,從南北朝西魏至建國初期,一直是郡、道、府、州、縣的治地,為昔日沔陽政治、經濟、文化的中樞,是仙桃市的“母親城”,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沔城從西魏起先後16次設郡(府、路、州)治所。城池屢建屢毀。沔城素有“四十八古井、四十八牌坊、四十八石橋、四十八寺廟”之稱和聞名遐邇的“沔陽八景”,以及唐貞觀年間興建的七里三分環形城城垣和古城池。明初建沔陽蟹形州城,周長3800多米。清代重修。民國27年(1938年)被日軍飛機炸毀。沔陽古城遺址上文化豐富,地面尚存明清石刻、孔子石雕像、陳友諒故居以及數座古廟;地下有隋唐至明清的銅器、陶瓷器等。這裡文化底蘊深厚,民俗風情濃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沔城 
  • 外文名稱:Miancheng
  • 別名:沔陽城、復州城,歷史文化名城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中國湖北省仙桃市 
  • 電話區號:0728(+86)
  • 郵政區碼:433014
  • 地理位置:江漢平原南部,湖北中南部
  • 面積:38平方公里 
  • 人口:2.6萬 
  • 方言:沔陽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陳友諒故居、蓮花池、復州古城、狄梁公問政處、沔陽八景、普佛寺
  • 火車站:仙桃西站
  • 車牌代碼:鄂M
  • 著名歷史人物:陳友諒、童承敘、沈正隆、傅頤等
  • 美食沔陽三蒸、沔城蓮藕、沔城牛肉餅
歷史淵源,史書記載,歷史淵源,結束縣治歷史,地名由來,歷史人物,陳友諒,張鳳道,張定邊,童承敘,歷史文化,區域文化,詩社,畫社與棋社,文化活動場所,戲樓,茶館,茶文化,沔城蓮藕,沔城的街道,

歷史淵源

史書記載

據史書和沔陽州志記載,從公元551年起,至公元2005年,在長達1454年的時間裡,沔城為縣行政機關駐地1133年,郡行政機關(相當後來的行省)駐地40年,府行政機關駐地(包括直隸州)426年。設郡、府期間,都是郡、府、縣同城。縣以下行政機關鎮(區)駐地294年,區鎮以下行政機關駐地28年。在秦統一六國前,沔城地屬楚國。秦統一六國後,沔城地屬南郡、竟陵、雲杜縣
“新聞巨子”楊潮“新聞巨子”楊潮

歷史淵源

南北朝時期(420-581)
南宋、南齊朝,沔城地屬郢州竟陵郡雲杜縣
梁朝天監二年(503)置沔陽郡,領雲杜縣,沔城地屬雲杜縣。
西魏,文帝大統十七年(551),廢雲杜縣,置建興縣,縣治設沔城。從此,沔城作為政治地名載入史冊、志書。
北周朝,地方行政分州、郡、縣三級設定。武帝保定元年(561),置復州(相當後來的行省)沔陽郡(相當後來的府)建興縣,州、郡、縣同城,歷時20年。
隋朝(581-618)地方行政簡為州(郡)縣兩級,州(郡)相當行省。文帝開皇元年(581)復州州治竟陵(今天門市),領建興縣,縣治沔城。文帝仁壽三年(603)改復州為沔陽郡,改建興縣為沔陽縣,郡、縣同城。這一行政設定直至唐武德五年(622),歷時20年。
唐朝(618-907)地方行政分道、州、縣三級設定。高祖武德五年,廢郡改州,沔陽郡改名復州,屬山南道,州治移竟陵,領沔陽縣,縣治沔城。貞觀七年(633)復州州治復遷沔陽,州、縣同城。天寶元年(742)改復州為竟陵郡,乾元元年(758)又改竟陵郡為復州,治所一直設沔城。寶應元年(762)州治又遷竟陵,沔陽縣治仍設沔城。從貞觀七年到應寶七年,州、縣同治沔城,歷時130年。
唐朝唐朝
五代時期(907-960)後梁,後唐朝,地方行政設定,沿襲唐朝。復州州治遷竟陵,沔陽縣治沔城。
後晉、後漢、後周朝(940-960)地方行政簡為兩級
宋朝(960-1279)北宋,地方行政分路、州、縣三級設定。太祖建隆元年(960),復州州治竟陵,沔陽縣治沔城。乾德三年(965),改復州為江陵府,廢沔陽縣,置玉沙縣,縣治遷今洪湖市(新堤),沔陽縣降為沔陽鎮。至道貌岸然光三年(977)復改江陵府為復州。熙寧六年(1073)又改復州為江陵府,廢玉沙縣,置監利縣,縣治遷今監利城,沔陽仍為鎮。元佑元年(1086)又改江陵府為復州,復置玉沙縣,縣治今洪湖市(新堤),沔陽仍為鎮。南宋,地方行政設定未變動。理宗端平三年(1236),復州州治從竟陵再遷沔城,玉沙縣治從新堤遷回沔城。從北宋乾德三年至南宋端平三年,沔城降為縣以下行政機關——鎮,達270年之久。
元朝(1279-1368)地方行政分行省、府、縣三級設定。至元十二年(1275)改復州為復州路,至元十五年(1278)改復州路為沔陽府。縣名仍為玉沙縣。(路)府、縣同治沔城。
明朝(1368-1644)地方行政分(行省布政司、府、州三級設定。洪武九年(1376)改沔陽府沔陽州,並玉沙縣,州治沔城。從南宋端平三年至洪武九年,府、縣同城141年。洪武九年至嘉靖十年(1531)沔陽為直隸州,相當府,歷時155年。嘉靖十年以後,沔陽降為散州,屬承天府。州治一直設沔城。
清朝(1644-1911)地方行政設定沿襲明制。乾隆二十八年(1763),沔陽州改屬漢陽府,州治仍設沔城,直至帝制被推翻,創建民國。
民國時期(1912-1949)地方行政分行省、專區、縣三級設定。民國元年(1912)改沔陽州沔陽縣,縣治沔城。21年(1932)沔陽縣屬第六行政督察區,25年(1936)沔陽縣改屬第四行政督察區。縣治一直設沔城。抗日時期(1941-1945),縣治外遷。抗日勝利,34年十二月(1946年1月),縣政府遷回沔城,直至1947年底沔城解放。

結束縣治歷史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地方行政分行省、專區、縣三級設定。1949年8月,沔陽縣人民政府從彭場遷回沔城。沔陽縣屬沔陽專區。1951年6月沔陽專區撤銷,改屬荊州專區。同時沔陽縣一分為二,東荊河南為洪湖縣,縣治新堤;東荊河北為沔陽縣,縣治仍設沔城。1952年4月沔陽縣北遷治仙桃。從此結束了沔城作為縣治的歷史。
1951年6月,設定第十區,即城關區,1955年10月,十區撤銷。在成立十區時,同時成立城關鄉,十區撤銷後,城關鄉改通海口區。至此,沔城降為區以下行政機關駐地。
1984年11月,沔城升格為縣轄鎮。
1987年5月,經湖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沔城回族鎮。

地名由來

沔城即沔陽城的簡稱。西魏大統十七年(551)設沔陽郡(二級行政機構,相 當後來的府,的地區)因郡治在沔水之北而得名(南為陰,北為陽)治地今沔城。稱沔陽縣始於隋大業三年(607)。宋乾德三年(965)廢沔陽縣。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復州路沔陽府。明洪武九年(1376)又改府為州。從至元十五年起,沔城一直是府、州、縣治地,沔城之名,沿用至今。
輩出奇才
這裡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曾經孕育了一代農民領袖陳友諒,造就了婁敏修劉金山等無數革命先烈,走出了“金箭女神”楊剛、“新聞巨子”楊潮和法學博士王利民等一大批名人志士,並且李小雙、楊威、廖輝等奧運冠軍出於此處。.這裡名勝古蹟眾多,人文景觀獨特——素有“四十八古井、四十八牌坊、四十八寺廟”之稱,三國軍師諸葛亮曾在此喜結良緣,勵志苦學,留有勝跡讀書台;元末農民領袖陳友諒曾在此揭桿舉旗,留有故居玄妙觀;唐朝名相狄仁傑曾在此清心問政,存有狄梁公問政處;……每一處名勝風景、每一個人文景觀,都賦予了它深刻的文化內涵,留下了無數美麗的故事和動人的傳說。

歷史人物

陳友諒

陳友諒(1320-1363),沔陽黃蓬人,祖籍排湖東南岸之謝家灣,後遷居沔城南門。本姓謝,祖父贅於陳,遂從其姓。父普才,以捕魚為業,有一身好武藝。諒自幼聰穎,曾入塾讀書,因家貧,不及3年,便輟學。諒少時,性機警,膂力過人。在其父指點下,不僅學會了捕魚,且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同輩好友無不折服。連當地的胥吏、湖霸、也畏懼三分。諒曾在沔陽做過縣小吏,目睹元末暴政,百姓不堪其苦,遂萌發了滅元興漢之志。元至正十一年(1351)八月,湖北羅田徐壽輝興兵起義於蘄水(今湖北浠水縣),諒慨然往投,在徐部將倪文俊軍中任薄掾(佐掌文書、錢糧)。十月,壽輝在蘄水稱帝,國號天完。諒為倪文俊部將時,對倪的獨斷專橫,早就不滿。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謀殺壽輝未成,逃往黃州(今湖北黃岡縣),諒乘釁將倪文俊殺死,並其兵,自稱宣慰使,旋稱平章政事。同年十月,諒與部將趙普勝(外號“雙刀趙”)圍攻安慶。安慶守將,元淮南行省左丞余闕,依小孤山為屏障,堅持固守,並命元帥胡伯顏統率水軍戌守。諒從上游直搗小孤山下,與胡伯顏激戰四晝夜,胡不敵,棄城逃回安慶,諒率兵緊追,直逼安慶城下。余闕調兵抵抗,交戰月余,終不能克。諒命將士撤退。至正十八年正月,諒再攻安慶,余闕組織敢死士卒護城,又未克。諒乃憤而設計:在靠城的地方,豎起木柵,架起飛樓,用“疲勞戰術”日夜輪番猛攻,使余闕及士卒不得休息。一日拂曉,諒部將趙普勝攻東門,祝寇攻南門,諒親攻西門,不多時,城破火起,余闕膽寒,自剄身死。此役,元軍死亡數以千計。諒破安慶後,乘勝進擊,三月下衢州(今浙江衢縣)、破襄陽,四月取池州(今安徽貴池縣),克龍興(今江西南昌),再破瑞州(今江西瑞昌縣),五月又取吉安,六月派部王奉國攻信州(今江西上饒縣)。時,元江長廉訪使伯顏不花的斤自衢來援,連續兩次擊敗王奉國,諒令其弟友德繞城植木柵急攻,日夜奮戰,元軍被圍日久,糧盡,軍心散,城破,伯顏不花的斤自剄死。八月,諒破建昌路(一說江西南城縣,一說江西永修縣),九月取贛州路,十一月,又破福建汀州路。時僅年余,諒軍連克十餘城,據有大江以南半壁河山。軍聲大振,致使元軍望而生畏。陳友諒成為三楚大地的農民起義領袖。至正十九年,雄居建康(今南京)的另一農民起義領袖朱元璋,計畫向大江東西兩面發展。西面與諒衝突,朱接連奪池州,破潛山(今安徽潛山縣西北),後攻安慶,不下。朱極為憂慮,尤視諒部將趙普勝為眼中釘,乃以利餌趙普勝舊客潛入諒軍,離間普勝。普勝不覺,每見諒使者就訴說己功,諒得報,極感不快,疑趙普勝二心,諒以會師為名,猝然領兵從江州來,普勝以燒羊犒軍,迎諒於雁汊,趙一上岸,就被諒殺掉,且並趙兵。諒隨即以輕騎襲擊池州,卻被朱元璋部將徐達擊敗,幾至全軍覆沒。當初,壽輝聞諒克龍興,意欲遷都至此。但諒忌壽輝的到來於已不利,沒有允許。壽輝只得領兵先駐漢陽,繼而下江州(今江西潯江)。江州為諒轄區,諒先布伏兵於城郊,佯作出迎,等壽輝一進城,即閉城門,城郊伏兵四起,盡殺壽輝軍士,只存壽輝一人。諒自稱漢王,立王府,置官屬,大權盡歸諒,而壽輝僅擁虛位而已。不久,諒挾壽輝東下攻太平(今安徽當塗縣),太平城堅,不能破,諒引大船逼近城西南,命士卒沿船尾攀城堞而上,攻下太平。此時,諒志滿氣盛,進駐采石磯(今當塗縣境內),派部將擊死壽輝,以采石磯通廟做行殿,即皇帝位,國號漢,年號大義。時為至正二十年(1360)閏五月。諒稱帝後,認為湖廣、江西之地盡為已有,恃兵力強盛,欲東取應於(今江蘇南京),以圖大業,時朱元璋踞建康,懼陳友諒與張士誠聯合起來攻他,於是令諒舊友康茂才去偽降,囑諒快來伐朱,康作內應。諒得信大喜,果引軍東下,及抵江東橋,按約連喊“老康”數聲,無人應,諒始覺上了康的圈套。不旋踵間,康茂才糾合將士擊諒,諒只得改乘輕舟逃走,繼遭朱元璋遣兵追擊,諒出皂旗迎戰,又大敗於慈湖,諒不得不放棄太平,直奔江洲。朱元璋乘勝取安慶。其時,諒部將於光、歐普祥皆叛離,降於朱。翌年,諒遣兵復克安慶,朱元璋親自領兵反擊,安慶又為朱所奪,並乘勝長驅江洲,諒戰敗,臨夜攜眷奔武昌。此時,諒部將吳宏、王溥、胡廷瑞皆降於朱。諒自感疆土日益小,極為憤怒,決心收復失地,於是大造樓船數百支。樓船為三重,高數丈,飾之以丹漆,設有馬棚,以鐵裹船箱,使上下人聲互相聞,將家屬、文武百官全數載上,精選銳卒(號稱)60萬攻打南昌。是時,朱元璋從子文正,部將鄧愈,堅守南昌,諒連攻3月不下。又得悉朱元璋來援,才撤圍而向鄱陽湖出走,恰在康郎山(又名康山。在江西餘干縣西北八十里鄱陽湖中)同朱遭遇,諒聚集大艦,連環起來,排成陣勢,朱軍不能仰攻,連戰3日不勝。時元璋已覺兵疲事危,不料瞬息之間,東北風突起,元璋即令士兵放火燒諒船,諒弟友旺、友貴以及陳普略等全部燒死。諒哀痛萬分,大喪其氣。此役開始時,朱元璋所乘之船是白色桅桿,諒得報後,即與將士相約:“明日合力攻擊白桅船”。孰知朱元璋得到情報,乃令士卒將所有船桅塗成白色,第二天再戰,從辰時戰到午時,諒軍大敗。諒退保鞵山(即江西大孤山),朱元璋已先在湖上堵位瓊的歸路。相持數日,諒乃與將帥謀劃,右金吾將軍說:“出湖難,宜焚舟登入,直趨湖南圖再舉”。左金吾將軍說:“此示弱也,彼以步騎躡我,進退失所據,大事去矣”。諒不能決,思慮片刻說:“右金吾言是也。”當下左金吾因己見未被採納,遂率部將叛離投朱;右金吾得此訊息,相繼叛離投朱。諒被困日久,軍糧殆尺,又無後援,乃決定突圍。出湖口,又遭元璋的將士從上流堵擊,大戰於涇江口。諒且戰且走,直到日落時分尚未突圍。這時,諒探頭出艙指揮戰鬥,驟為流矢中,貫穿眼睛及頭顱而亡,當即全軍潰散。諒稱帝凡四年,敗亡時,為元順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八月,終年44歲。
陳友諒陳友諒
汪精衛汪精衛
朱元璋朱元璋

張鳳道

張鳳道,元朝沔城城豪門大家之女,漢王陳友諒正宮娘娘,生於延祐丁已年四月四日,死於至正癸仰年八月八日(1317-1363)。從小聰慧過人,3歲能詩,性格豪放,膽大心細,治學嚴謹,長於巧思,善於兵陣,通天文地理、經史兵法,精烹飪,創三蒸(後世稱沔陽三蒸),擅刺繡,篤孝公婆,嚴愛弟妹,以德才貌名於世。生二子,長子陳理,次子陳宇善(明史將其長次顛倒)。見元帝“宴安失德,民墜塗炭”,“助夫以復中原,起草澤”。其愛兵如子,視民如親,深受軍民愛戴。凡遇大的戰役,必運籌帷幄,臨陣指揮,百戰不敗,為陳友諒抗擊元軍立下汗馬功勞。沔陽有“百勝場”、“估陣亭”、“觀陣廟”、皆出自鳳道戰績。被稱這為“真命天女”、“巾幗英烈”、“女諸葛”、“真鳳”。鄱陽湖戰敗,高呼“二人為天?為夫?非天也……”一氣之下,投湖而死,有“施生草台”古蹟。
張鳳道張鳳道

張定邊

張定邊,沔城湖口弦人。從陳友諒起義,為太尉。定邊隨友諒征戰,下武昌,轉戰三楚,征伐兩江,克閩、浙邊陲名城重鎮,多有功。定邊不僅能征善戰,而且足智多謀,當康茂才投書偽降設陷敗諒時,定邊曾力阻諒無行。無如諒專恣獨斷,不納其言,致有江東橋之慘敗。石灰山戰敗,友諒僅以身免。是時,諒不思勁敵當前,應整軍備戰,而急於稱帝。稱帝後,退守九江,又疏於江防,迨元璋近逼九江,而又驚慌失措,謂天兵從天降。幸定邊率安慶撤回之師,冒死爭戰,諒才得以脫險,夜走武昌。武漢為九省通衢,有長江天塹。定邊進言:新敗之餘,應安民息兵,整軍堅防,待機而動。諒不聽,令作大艦,擴水師,興舉國之兵(號稱60萬),載家眷及文武百官,圍攻南昌,作孤注一擲,時南昌守將為元璋之從子朱文正。朱死守待援,圍城85日不下。時元璋親率大軍20萬來援,諒被迫撤退鄱陽湖。鄱陽湖大戰,諒頭顱中流矢死,全軍覆沒。時定邊身披百矢,猶冒死於黑夜駕小舟,載友諒之喪,護次子陳理奔武昌,並立理為帝。元璋乘勝進擊,親率大軍圍困武昌兩月,定邊護城雖堅,終因缺糧少援而不支,元帥張必先被執,理獻城出降。定邊率一支兵,冒死突圍,游擊於荊襄之間,士卒疲命相從,鬥志日衰,定邊自知大勢已支,擎天無力,遂勸慰士卒解甲歸田,待機再起,定邊本人改名換姓,攜兒挈女,混跡江湖,輾轉流離,終歸故里。壽90餘而終。今沔城湖口弦王姓乃張太尉之後裔。清光緒年間有進士王冕南者(曾任福建某知縣),主修王氏宗譜,以張定邊為一世祖。在清初,亦有複姓歸宗者。
張定邊張定邊

童承敘

童承敘,字士轎,沔城漕河人。有異質,八歲過目成誦。早失恃,繼母張,性嚴,承敘善事之。大梁李濂與李夢陽、何景陽,號中州才子,守沔時,奇承敘才,勉以詩詞古文,承敘益下苦功,惟讀楚詞、文選及六朝文,嚼其英華。正德十四年(1519),甬江張幫奇督楚學,見承敘文,嘆為真楚才。薦於巡按毛伯溫。以經舉鄉試第二。(1520)成進士。世宗入承大統,授承敘翰林,與茶陵張治,蒲圻廖道南,號楚三才,而承敘尤俊。邁館試,輒冠其首,嘉靖十一年(1532)遷國子司業,疏明監規五事,學政六事。涇陽呂柟喜曰:吾教其復興乎!與修寶訓實錄、會典諸書,進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讀。十四年(1535)分校會試,十九年(1540)主順天鄉試,得人最盛。二十一年(1542)嚴嵩入相,承敘疏省親歸,與親知文酒唱酬自適,旋病卒。世宗悼惜,遣官諭祭承敘。在詞壇20餘年,世宗御經筵,承敘講立政諸篇,惓惓於用正人端國本,聲徹殿,世宗喜動顏色,賜飛魚服,嘗遣中官問童先生安否。時夏言當國,忌承敘才,又學士多賂貴要,得美遷,而承敘怡澹自若也。先是,承敘在館職,大學士楊廷和、楊一清,雅重承敘。張孚敬以儀禮驟登政府,新進蟻附,承敘獨閉門寂守。常奉使唐藩,唐王厚幣請為文,獻之,而卻其幣,其風節如此。書法尤逕,以趙吳興;少為文章,喜藻麗。中年,刊落鉛華,嘗致書李濂曰:“往者為文多取事實,近稍擺脫,獨出已意,豈犬馬齒長,逢心漸開耶?”抑數年憂患,而言有激昂,承敘所作沔陽志,與康海涵武功志,王九思鄠縣誌,並稱海內。詩文多佚,有《內方集》八卷行世。
童承敘童承敘

歷史文化

明嘉靖十年(1531)十月
嘉靖十年(1531)十月,知州曾儲,請沔城人、官授左庶子、翰林、侍讀童承敘,編修《沔陽州志》,成書18卷,約10萬字。童志與康海《武功志》、王九思《鄠縣誌》齊名,被譽為海內三名志。明天啟七年(1627),署州事檢校(後任知州)許惠一,憤沔城縉紳豪橫,令人挖鑿紅蓮關(即八卦剅),設雙橋以通二池,並在仁風門外建仁風塔,其用心是破壞沔城“脈氣”(此事本屬迷信,但確有其事。)清康熙二十年(1681)知州楊士元應沔城人的要求,拆除了仁風塔。明崇禎十六年(1643),李自成部將郝搖旗率義軍攻克沔陽州城,州同馬飆被擒殺,知州章曠逃走。
清順治二年(1645)春
清順治二年(1645)春,沔陽大飢,稻穀每擔銀價四兩,大麥每擔銀價一兩多,八百饑民在州城起事,遭清軍古復營鎮壓。次年,姜丙在雞頭湖聚眾起義,擊斃清軍部將樊霜,何志吾乘勝攻州城,為費定遠(即費散人)組織的民團所阻,起義失敗。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沔陽知州劉琴與沔陽人平治、平澍在十字街西側督建試院(亦稱校士館、或稱考棚),為童生應試(考秀才)之所。鹹豐四年被毀,光緒元年(1875)再建,三十一年(1905)廢科舉。清鹹豐四年(1854),太平天國義軍陳苦鴰子率部攻克沔城,守備王芳戰死,知州肖蔭恩潛逃。清鹹豐五年(1855)太平天國義軍再克沔城。清宣統三年(1911)辛亥革命,武昌首義成功,十月十七日,湖北軍政府派民軍代表三十二標譚楚雄、易紹丞,荊襄水師管帶張朝斌到沔陽州招撫,知州羅慶昌逃跑,沔陽州光復。
民國4年(1915)三月八日
民國4年(1915)三月八日,偽湖北招討使羅明湘,在沔陽聯絡李慶臣羅青山、潘金山等,各領所部共數百人,襲擊沔城,攻占縣署,打開監獄,放走犯人,搶劫銀庫4萬餘串,殺傷牢卒10餘人,全城大亂。翌日,由上級派軍警馳到鎮壓,捕獲為首者多人,旋即正法。民國13年(1924)2月,由婁敏修鄧赤中許炎生、鄧翹如、葉翠梧、劉金山、顏天鐸、王少先等人在沔城東嶽廟三佛殿秘密成立中國共產黨沔陽縣第一個小組。民國15年(1926)十月,武漢國民政府派來縣長鄧鼎臣與共產黨協商,組建國民黨沔陽縣黨部,其領導成員大部為共產黨人,沔城人婁敏修任常委,劉金山任組織部長,許炎生任監察委員。同年十月,中國共產黨沔陽縣委成立,書記李良貴,副書記婁敏修。到會代表23人。成立大會在沔城十字街王導家秘密舉行,沔陽縣委會機關就設在十字街清未楊秀才家裡。民國16年(1927)“七·一五”汪精衛
叛變革命
叛變革命,沔城區工會主席魯之福被屠殺。國民黨十五軍劉佐龍部開赴沔陽,與地方勢力勾結,組織國民黨改組委員會,成立縣、區清鄉委員會,組建“保衛團”、“常練隊”,實行白色恐怖。十月逮捕中共沔陽縣委書記婁敏修和革命民眾數十人。同年十二月三日,由鄂中特委領導人肖仁鵠、鄧赤中,率全縣工農武裝300餘人,攻打沔城,救出了婁敏修和革命民眾數十人,放火燒了縣衙門,處決了反動縣長鬍寶瑔和改組委員劉楚玉,打開牢門放了所有在押犯人,繳獲長短槍27支,子彈2000餘發。此役,在沔陽革命史上被稱為著名的“沔城暴動”。民國19年(1930)五月十一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攻克沔城,縣長周道南及保衛團團附汪步青帶領縣府官吏及警備隊逃往沔西,紅軍在紅花堤張么房家設沔城第一區蘇維埃政府。同年十月五日,紅二軍團總指揮賀龍、鄧中夏,率部向仙桃進軍,準備攻打武漢,六日再克沔城。賀龍曾住在紅花堤。隨後縣蘇維埃政府從峰口遷沔城紅花堤張么房家。三個月之後,因敵人軍事壓迫,縣蘇維埃政府遷回峰口。民國20年(1931)九月,國民黨三十四師、湖北保全旅,集結7個團的兵力,發動第三次圍剿,先後占領沔城、仙桃、彭場、通海口、府場、脈旺嘴等地。民國25年(1936),國民黨保全團一排長余少新,因連長陳某某貪污吃空餉,利用士兵不滿,發動兵變。士兵譁變後,劫洗了沔城,全城100多戶商家被搶。民國27年(1938),農曆九月三十日,日本侵略軍轟炸沔城,出動飛機20餘架,投彈200餘枚,死傷300餘人,炸毀房屋300餘棟。同年農曆10月12日,日本侵略軍再次轟炸沔城,出動飛機10餘架,投彈40餘枚,炸毀房屋20餘棟。同年秋,縣長王愚勤命令拆城修工事,這是沔城城垣被破壞的開端。拆城,先北門,後南門。民國28年(1939),農曆九月二十日晚,日寇警備司令青瀨率部300餘名,進駐距沔城二里之二老坡,向城內發炮彈20餘發。次日,日野坂司令在敵機掩護下,帶士兵50餘人進城,駐1日後撤走。民國30年(1941),農曆正月十五日、十六日,國民黨一二八師駐防沔城,實行焦土抗戰,團長陳良強奉師長王勁哉之命,放火燒城,全城內外3000餘棟民房及歷朝古建築,全部化為灰燼。正月十八日(即公曆2月13日)日寇再次進占沔城,沔城成為淪陷區,直至1945年8月日寇投降,沔城才得光復。民國34年冬月二十八日,公元1946年1月1日沔陽縣政府遷回沔城。同年五月二十八日,縣自衛中隊長杜紹良和分隊長童虎臣,率所部70餘人起義,槍殺縣長吳雨桐,攜長短槍百餘枝,投奔新四軍天(門)漢(川)中心縣委。民國36年冬月二十日,公元1947年12月31日中共襄南地委領導的天(門)潛(江)沔(陽)軍事指揮部部隊進占沔城,沔城第一次獲得解放。國民黨縣長湯家駿帶領縣府官吏衙役逃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沔城解放。1952年4月,沔陽縣政府遷址仙桃,沔城從此結束了1000多年作為縣治的歷史。1984年12月,經湖北人民政府批准,沔城升格為區級鎮。1987年5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沔城鎮改為沔城回族鎮
戰爭中化為灰燼
1938年,武漢失守後,國民黨郭懺部西撤,路過沔城,日寇偵察機發現目標後,農曆九月三十上午,派出飛機20餘架次,轟炸沔城。當時,沔城街上熙熙攘攘,各行各業正在營業,愛國學生正在街頭作抗日演講,突然傳來嗡嗡嗡的響聲,一群飛機,凌空盤旋,在龍家灣投下第一枚炸彈,緊接著不斷狂轟濫炸。兩小時投炸彈190餘枚,硫磺彈30餘枚,機槍不停掃射,炸死炸傷300餘人,炸毀房屋300餘棟。同年農曆十月初二,日機10餘架,第二次轟炸沔城,投彈40餘枚,炸毀房屋20餘棟。儘管人們有所防備,但魏家橫堤麻林里,還有不少人倒在血泊中。這一年,國民黨128師拆城修工事,完好的城牆被破壞。1941年,日寇占領張家溝,野坂司令率部進逼沔城。當時國民黨128師有個團的兵力駐在沔城。到了正月十五日,駐軍陳團長接師長王勁哉的命令,在所謂“焦土抗戰”的口號下,帶領幾百名士兵,提的提煤油桶,拿的拿火把,從城裡到城外,分頭點頭燒城。霎時間,十字街、東門街、柏門街、南門街、建興門街、上關街、下關街、漕河街、江北街、七里城街、紅花堤街、鵝翅膀街,大街小巷、城內城外一片火海,歷朝的雕梁畫柱,千年的古廟亭閣,全都化為灰燼。

區域文化

詩社

朱衣詩社
為沔城最早的文學團體、創建於清·鹹豐年間。參加詩社的人,多為舉人、進士、秀才中的名士。朱衣詩社是根據朱衣樓命名的。傳說宋·歐陽公知貢舉時,每閱卷,覺旁有朱衣人點頭,並有這樣的詩句:“自古文章無憑據,惟願朱衣一點頭”!
沔城沔城
沔城詩社
創建於清末民初。為進士楊介康、李心地所倡建。參加詩社的人多為舉人、秀才和有文采的落第童生。

畫社與棋社

沔城書畫社
創建於民國元年,社址設旗纛台周揆元家。周為社長,著名畫家曹紹堂副之。
沔城弈棋社
創建於民國元年,社址設旗纛台周揆元家。陳煥質為社長。

文化活動場所

戲樓

戲樓:舊時,城內城隍廟有一戲樓,名曰:“可以觀”,場內可容觀眾三四千人。城外大蓮花池邊春秋閣有一戲樓,並有看台,場地可容觀眾三四千人。除此,唱野台,野台又叫草台。城區多在聖廟前、東嶽廟廣場、水府廟廣場、準堤閣廣場,農村多在村中廣場和禾場臨時搭台唱戲

茶館

茶館:是沔城的重要文化陣地。茶館內有說書、唱小曲、唱圍鼓、唱皮影戲。抗日戰爭前,茶館業最興旺時,城內外有20餘家。著名的有:文化、天寶、李家榮、王春和、陳家、天香茶樓、魏保章茶館。此外,還有城隍廟、玄妙觀、東嶽廟茶館。茶館小的可容茶客二三十人,一般的七八十人,最大的可容100多人。128師燒城之後到建國之前,還有七八家茶館,其中最有名的為永盛關口的王家茶館和頭天門附近的魏家茶館。建國後僅剩魏家茶館。魏家茶館的蓋碗茶抗日戰爭以前,沔城茶館大大小小不下20家,城內十字街劉天寶茶館算是規模最大,最氣派。“茶於天寶者,下里巴人者鮮”,言下之意,即“陽春白雪”者居多。惟有城外下關街魏家茶館“有茶不類”,集“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於一館,文人墨士,農工商漁,三教九流,人來人往,日夜滿座,生意興隆,且經營時間最長。

茶文化

這除了與茶館地處商業繁華地段有關以外,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有茶不類”,雅俗兼顧。魏家茶館,有人贊曰:“金茶銀茶甘露茶,趕不上魏家的蓋碗茶。”這蓋碗茶杯子口大底小。茶杯在質地花樣上大有文章,有純白瓷的,有紅花和藍花瓷的,有金邊瓷花的,有龍圖紋飾的。說到龍圖紡飾,叫人咋舌,有嘴尖頭小,頸細身肥,三爪的元代瓷杯;有嘴凸頭大,頸細身肥,五爪雄撲,頭上有角,毛髮沖天的明代瓷杯;有嘴縮身細的清代瓷杯。這些茶杯款式,以示茶館之氣派。再說煮茶炊具,又大有講究,均用底大口小的高把長嘴銅壺和底大向內凹進的土質壺。用這種土質壺煮茶,特別清甜,人皆讚譽。茶葉以毛尖、龍井為主。諸如茉莉花茶、陝青茶、磚茶、散茶,任人按腰包厚薄和愛好挑點。放入杯中,用尖開水沖泡,片記得便可品嘗。因季節發茶,因人發茶,大做文章。春季,在茶水中放進兩三枚紅棗,增加甘味,以養脾氣。冬天,在茶中放進些核桃仁,以補氣養血潤肺化痰。還有杏仁茶,薑茶、蓮心茶、菊花等藥用茶,任人選品,以祛病健身。品茶之際,或弈棋,或講書,或唱圍鼓,或吟詩作對,或談古論今,言南道北,洋洋灑灑,蔚為大觀。有人把“茶”字拆開來,編寫歌訣“頭戴草帽人十八,演唱說笑一杯茶,八十老人草神仙,茶到肚裡愁全化。”真有“酣飲在茶館,笑語滿人間”的無窮樂趣。

沔城蓮藕

沔城盛產蓮藕,素有蓮鄉藕城之稱。沔城蓮藕,尤以蓮花池中的最為著名。是仙桃市四大土特名產之一,俗有“沙湖的鹹蛋,范關的酒;毛咀的滷雞,沔城的藕”之美談。北京范習新教授有詩讚曰:“金色 夕陽照古橋,荷花朵朵盡妖嬈,千年治地已他去,唯有蓮藕紅不消”。
沔城藕,粗壯肥大,肉質鬆脆,紋理細膩,味道鮮美。吃生的,甜津津,涼絲絲;吃熟的,粉朴朴,香噴噴。真乃“生吃如秋梨般清甜,熟食如板栗般粉撲”。蓮子則甘甜爽口,且有清心健脾、補氣益中之功效,因而被人們譽為“白璧蓮參”。歷史上,它們一直是進奉皇帝的上等貢品,被人們視為席中珍品。
沔城蓮藕好吃,也許真的得益於“李白贈蓮引神種”的美麗傳說和一脈相傳、不斷進化的優良品種;也許得益於鐘靈毓秀的地理區位或肥沃甘甜的水質土壤。
俗話說:“好菜還得好手烹”。沔城人烹調蓮藕的技術也是非常出色的。如果你有興趣光顧沔城,好客的沔城人就會亮出他們的拿手好戲,精心地為你做出各色各樣的藕菜、蓮湯。如煨藕、撮藕、蒸藕、炒藕、藕、蓮米銀耳湯等,並且會如數家珍似的向你一一推薦,這是“海蚌含珠”,那是“鳳凰展翅”;這是“千層什錦”,那是“八寶蓮湯”;這是“玉蘭荷花”,那是“荷露相思”……至於以蓮藕為主要原料加工製作的食品有:藕罐、藕夾藕餅藕粉、藕酥、藕圓子、蜜蓮、蓮糕等,花樣繁多,各具特色。
特別是每年五月端午早藕上市的時候,人們都要紛紛搶購“新貨”,一時間,大小籃子塞滿了“白 綾”、“黃梢”、“紡錘”、“炮筒”。
臨近春節,是沔城藕最俏銷的時候,街頭巷尾滿是藕的芳香。武漢黃石荊州以及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採購者,把一車又一車沔城藕帶向四面八方。而那些從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回家探親的沔城人,他們把家鄉藕吃個夠以後,臨行時還要捎上幾支,作為饋贈親朋的禮品。真箇是,沔城的蓮子沔城藕,吃了還要兜著走。
沔城蓮藕已打入大城市超級市場,成為人們爭先搶購的綠色食品。

沔城的街道

1.民族大道(又分民族東路,民族中路,民族西路)(沔城鎮最大的街道)
2.九賀門正街
3.小橋街(含小橋巷)
4.建興門街
4.東門街
5.團結街
6.漕河街
7.寶炬街
8.文化路
9.南紀路
10.下關街
11.紅花堤
12.七里城
13.龍家灣
14.九賀門后街
15.椅子灣
16.十字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