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十番鑼鼓

沙洋十番鑼鼓

沙洋十番鑼鼓是湖北省的傳統吹打樂。現為湖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沙洋十番鑼鼓班,一般由10名藝人組成。據沙洋縣91歲的民間藝人朱祖洪推定,僅朱氏家族傳承譜系,最晚在清中期已在沙洋廣泛流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洋十番鑼鼓
  • 樂器構成:鼓、鑼、鈸、勾鑼和大小馬鑼
  • 實質:一種傳統民間音樂
  • 主要分布:沙洋縣域東部及漢江沿岸的地區
簡介,基本情況,樂器構成,流派分布,歷史,先秦時代,魏晉時代,曲目,經典曲目,曲目分類,輻射範圍,

簡介

沙洋十番鑼鼓班,一般由10名藝人組成。據沙洋縣91歲的民間藝人朱祖洪推定,僅朱氏家族傳承譜系,最晚在清中期已在沙洋廣泛流傳。

基本情況

樂器構成

沙洋十番鑼鼓樂班以鼓、鑼、鈸、勾鑼和大小馬鑼等10件樂器組成,以“清鑼鼓”為主流。

流派分布

作為一種民間音樂。主要分布在沙洋縣域東部及漢江沿岸的地區。靠近長湖的南部地區,由於受江漢平原吹打樂風格的影響,“清鑼鼓”的馬鑼數量有所減少,一般僅有5件或7件樂器組成。在縣域以西的範圍,則是加入了絲竹演奏的“絲竹鑼鼓”,樂器組合達到10件之多。

歷史

先秦時代

翦滅列國,多以擊鼓而發,鳴金收兵為號令。春秋戰國時期是楚國的鼎盛時期,這個時期青銅器冶煉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為製造銅質響器創造了條件。沙洋地處楚國中心,必然受益於楚樂的發端與樂風的傳承。

魏晉時代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中,曾按照農曆紀年的方式對流行於楚腹地的民俗進行過言簡意賅的記錄,其中不乏關於“擊鼓而歌”的描述。《岳陽風土記》也曰:“荊湖民俗、歲時會集或禱祠,多擊鼓,令男女踏歌,謂之歌場。”楚人遠思冥索,耽於玄想,偏於情感,傾向逸樂,崇樂尚鐘。不僅僅是由於受到奇傑偉麗的荊山楚水激發,更有其悠久的傳統與歷史淵源。

曲目

經典曲目

沙洋十番鑼鼓的“點譜”有近30種,它們分別代表不同的節奏形態,也就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演奏曲目:包括“盆中栽花”、“梅花蓋頂”、“枯樹盤根”、“烏龍擺尾”、“十三太保”、“左插花”、“右插花”、“十六捶”、“鬧蓮湘”、“雙開頭”、“雙連響”等。“絲竹鑼鼓”則在此基礎上出現了與絲竹並奏的曲目變異與發展。各種器樂的打法與全國各地基本相似。每個曲目天然渾成。以物喻情、以景喻情、情景交融、交叉變化、漸次推進、節奏明快、婉轉亢奮。

曲目分類

沙洋十番鑼鼓,按照鑼鼓經和“點譜”的不同自由組合,並依據其功能不同,可以細分為喜慶鑼鼓、祭祀鑼鼓、哀傷鑼鼓,依據需要變換情緒色彩;同時又可根據場合分為坐樂和行進鑼鼓。這些鑼鼓樂班廣泛活躍在婚喪嫁娶、民俗活動等場合,發揮著民俗文娛活動“中流砥柱”的作用。並且,各流派以地理區域為活動核心,向周邊地區或縣域境外輻射,構成發散性流布的狀態,流傳較廣。

輻射範圍

沙洋十番鑼鼓的核心區域在沙洋縣境內。東以清明湖派為代表;南以長湖派為主體;西南以五曾沈派占主流,以三足鼎立的姿態向鄰近區域輻射,潛江、天門、江陵、當陽等地區都成為這一樂種的輻射範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